登陆注册
8066300000007

第7章 观今鉴古(2)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至此,刘禹锡留给世人一行长长的脚印和一道孤寂的背影。尔后,“汉寿”古城的前世今生成了后人不断寻找的历史。

在诗句的指引下,我翻找了有关汉寿的典籍和考据。据《常德府志》载,汉寿年纪不小了,西汉置县,时称索县,至今也有1800多年。索县的由来,有学者认为取自于屈原《离骚》:“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兮丽丽”,或“吾将上下而求索”诗意,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无从考证。

后来,索县称龙阳,再改称汉寿,寓“汉朝江山、万寿无疆”之意,自此,始有汉寿之名。三国时,蜀汉大将关羽封为“汉寿亭候”,指的就是这里。西汉时,汉寿为武陵郡治,当时“江南宗贼”势力强盛,足以与地方官府相抗衡,朝廷为了加强对江南地区的控制,索性将荆州刺史治所从江陵迁移至索县。

由此,索县由县级治所一跃升格为京城以下州的首府,辖地包括今湖南境内沅水、澧水流域的常德、怀化、自治州、张家界4个市,北临湖北宜昌,西连四川东南和贵州东部,南达广西三江、龙胜等县。农业生产和水路交通十分发达,古城逐步壮大,实为中南地区最大最早的古城。而如今,昔日繁华落尽,我们只能从一地的残砖断瓦中去捕捉有限的历史碎片。

无疑,汉寿曾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度和辉煌,为何无数像刘禹锡的人郡溯源追根,至今仍无法揭开它文明消失、没落之谜?在时间的长河中,一切历史的真相都有可能被掩埋,就像那些沉寂千年万年的土堆,岁月的风刀霜剑,不知埋葬的是哪个时代的兴衰更替。正所谓,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是一方被水赋予了无限生机的沃土,历史上就有“洞庭鱼米之乡”美誉。新石器时代,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春秋末年,“商圣”范蠡泛舟五湖,蠡湖之名尚存;浪漫主义大诗人屈原行吟沧港,渔歌互答;太白湖因李白激荡的诗篇清澈涟漪。

刘禹锡,是我喜爱的唐代诗人、哲学家。政治上他主张革新,因遭对手暗算,被贬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他来古城探寻,也许想从一地鸡毛的历史中,考量世事如云的变幻和人生的沉浮。

令人惊异的是,刘禹锡在1800多年前的汉寿城春望时,就有先知先觉的先见之明:“不知何日东瀛变”中的东瀛,现已变化无常,成为日本的代称;“此地还成要路津”,如今也成现实:地处水陆要冲,境内沅水澧水通江达海,石长铁路、长常高速横贯东西,国道省道纵穿南北,桃花源机场飞往全球……

龙兴讲寺何日兴

提到久负盛名龙兴讲寺,沅陵家喻户晓,并引为骄傲和自豪。唐贞观二年,太宗李世民敕建龙兴讲寺,至今1380多年,大唐的钟声穿越时空,依然在回响。如今,龙兴讲寺青瓦红墙、飞檐斗拱,金碧辉煌,如一位坐化的高僧,任岁月淘洗掉所有的禅意,默默地注视悠悠沅水、芸芸众生。

可是,当游人踏进龙兴讲寺山门,寺院出奇的阴森冷清,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偌大的一个佛教寺院(占地2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却空空如也:不见一尊菩萨,没有一根香火;不见和尚尼姑,没有善男信女,与香火鼎盛的南岳大庙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走得尽溜滑的青石板,却走不近唐钟宋鼓;走得近斑驳的红墙,却走不进历史的沧桑!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龙兴讲寺如此萧瑟寂寥的境况呢?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探访。

讲寺兴盛/藩盖云从

“在沅陵,真正称得上古文化经典作品,应首推龙兴讲寺,比南岳大庙还早九十七年。它是湖南现存最古老、规模最宏大、保护最完整的寺庙之一,甚至在整个江南,也是屈指可数。主体建筑14座,其气势之恢弘,工艺之精湛,造型之独特,堪称江南古建筑原版一绝。”沅陵县宗教事务局舒爱文局长说。

为什么龙兴讲寺有个“讲”字呢?记者的疑问让舒局长拉开了话把子。她说,“讲”寺说来话长,沅陵原为荒蛮之地,汉苗接壤,受古楚风俗影响,民众好巫敬鬼,城乡诸多祠庙,所祭祀都是鬼神,并无佛教中的菩萨。隋末唐初,佛教传入后,境内道士,巫师根据各自需要,在祭词、咒语中引入佛教经文,弄得佛道相杂,与巫难解难分。同时,沅陵上扼黔川,为五溪首善之地,佛教依赖扎根沅陵而后入五溪腹地,朝廷不许正宗的在这里变形走调,因此,急需采取措施,为五溪及西南边陲培养佛教传播僧才。公元628年,唐太宗李世民下令敕建龙兴讲寺。用佛经来教化感化慈化“性狡黠,判服无常”的五溪蛮民,使其守法劳作,知理明义,安居乐业,从而起到稳定西南,保障大唐帝国迅速兴起的目的。唐太宗最初还以“隆兴”赐名,以志帝道昌盛,四海归宁,隆兴万年。

敕建,就是遵照皇帝的命令修建,同现在的总统令主席令差不多。历代帝王对五溪蛮民政治上的失败,使太宗觉得应该文治,历史证明他是成功的。至清代,满族皇帝以《尚书序》为据:“汉室龙兴,开设学校,九五飞龙在天,犹圣人在天子之位,故谓之龙兴也。”将隆兴讲寺改为龙兴讲寺。“讲”,就是讲课,传道授业解惑,是唐朝设在沅陵的“中央党校”。

龙兴讲寺第二道山门有“藩盖云从”题额,指的就是当时前来烧香拜佛,传经授道者云随形从的场景。龙兴讲寺历史上就有3次大的兴盛时期。讲寺“开光”之初,法师讲经,僧侣就有1800余人到场;最多3000多人,那时没有扩音设备,场内非常安静,这是有史记载的第一次兴盛时期。第二次为明朝隆庆年间,皇太后李凤姣命太监党钦差带一班子人马来龙兴寺中兴佛法,并命宫女连夜赶制袈裟赐给龙兴讲寺,上面绣有999个形神兼备、姿态各异的和尚,连同身披袈裟的高僧在内,刚巧合千人之数,人称“千佛袈裟”。钦差大人党太监住寺1年多,寺院讲经、读经和学经蔚然成风。每逢佛诞之日,听讲的佛经的僧众多达3000多人,驻寺僧人达1200多人,塑大小佛像88尊,再造龙兴讲寺的兴隆之时。第三次兴起,为民国前期,讲寺盂兰盆会,僧尼500余人与会,加上2000多善男信女参加听会,听妙空法师讲法,全城禁屠,商店关门,盛况空前。

为什么佛教在沅陵容易普及推广,信仰者众?凤凰寺释方丽法师说:“佛教宗派林立,异彩纷呈。传入沅陵是佛教诸多宗派中的净土宗,由东晋僧人慧远创立。净土,是与世俗众生所居住的秽土相对而言的,西方净土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慧远净土宗提倡观佛、念佛,以求阿弥陀佛极乐净土,教义简单。没有什么很深的佛学理论,也不强调通晓佛经,静坐专修和苦习禅定,只要信愿俱足,一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持之以恒,临终时就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种修行方式简便易行,人人能做到,特别适应众生信奉,自然在民间得到广泛的认同,受到欢迎。”

历史业已证明,兴讲寺的兴建,使沅陵学风渐开,民风益淳,对唐后1000多年大湘西,特别是沅水流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乃至后来的李白、黄庭坚、王昌龄、董其昌、王守仁、林则徐等历史名流,及现代文化名人沈从文、周立波、欧阳山等纷纷来这里参禅、朝拜并留下墨宝,丰满了沅陵文化的底色。

讲寺衰败/痛定思痛

说得龙兴讲寺现状,好像说到沅陵史学专家、史志办原主任苗建辉女士的痛处。她说:“千百年来,龙兴讲寺几兴几起,屡建屡毁,让人痛心不已。据我手头所掌握的史料,龙兴讲寺第一次洗劫是唐武宗年间,朝廷崇道灭佛;第二次毁灭性打击是明末崇祯年间,一个姓陈的军阀,他与四川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部对峙时,被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带着千余残兵败将,逃到辰州,武力强占龙兴讲寺,以此作为宿营地。这一帮军阀无法无天,把僧侣全部赶出寺院,也把寺田霸占。更可恨的是,他们把寺院很多珍贵的楠木板和楠木柱,能拆的就拆,能搬的就搬,全部运往外地,变成银子。同时,还将黑手伸向武则天所赐大雄宝殿三尊大佛头上的夜明珠……这个陈兵痞霸占龙兴讲寺10多年,搞得乌烟瘴气,面目全非,损失空前。”

据《沅陵县宗教志》载,在近代,民国后期,寺内长期驻军,破坏严重,殿宇倾颓。国民党还将妙空方丈暗杀。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僧人绝大部分还俗成为劳动者,在龙兴讲寺内成立染织合作社,实现自食其力;年老无依靠的僧人由政府解决吃“五保”养老;个别坚持佛教信仰的僧人,则过上亦农亦僧,农僧并举的生活。“四清”、“文革”时期“破四旧”,县文宣队“造反派”进驻寺院,将数百尊菩萨佛像砸烂烧毁,讲寺彻底停止一切佛事活动,讲寺内各种神像随着尘世的喧嚣声送回“西天”朝佛去了。尽管如此,她气宇轩昂的总体布局,更像一位历经磨难的历史巨人,慈光普照众生。

所幸,大雄宝殿保存完好,行走在大殿内,甚至不经意掉下的灰土,都是一段传奇!整个大殿飞檐翘角,精美玲珑,琉璃金瓦,流光溢彩。虽然历经明、清多次修葺,但是主体内的木结构、柱、粱、枋等,经鉴定却仍是唐宋时期的古迹,那些写满历史逗号与饱经风雨洗礼的斗拱飞檐,彰显历史的凝重与岁月的沧桑。在这里,稀世珍宝仍随处可见:殿内的梭柱、柱下所垫的楠木均是建筑史上的瑰宝;莲花石雕世上再无第二,价值不菲;明崇祯年间礼部尚书董其昌亲笔所书“眼前佛国”四字匾额,字体清瘦,笔锋飘逸,柔里藏刚,圆润随心。据传,这是董其昌任湖广教谕巡视辰州时,患眼疾,得寺内高僧施治,很快痊愈,于是就题下这块匾额。站在殿前,回头西望,酉水西来,沅江北去,水天一色,渔舟唱晚,西天佛国怎能不在眼前的呢?……目光被这眼前一片水扯得远远,便莫名地从心底生出一些感叹和幽思。面对庞大的恢弘,庞大的颓废,我心隐隐作痛,惭愧失语!

讲寺复兴/众望所归

“空壳”的龙兴讲寺古朴萧瑟。前不久,讲寺里还在闹“鬼”,为此,中央电视台科技频道“探索”栏目还做了一档子节目。揭开了龙兴讲寺木结构建筑因昼夜温差变化大,就会发生断裂或者位移的声响奥秘。经中央电视台一播,地球人都知道。在沅陵人心中却是挥之不去的痛。

据悉,龙兴讲寺现为一座以建筑展示、文物陈列及文物保管、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失去了原本的宗教活动场所面目。1983年,龙兴讲寺设县文物管理所,1987年成立县博物馆,与文物管理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均在寺内办公。

记者在龙兴讲寺附近居民家中采访和在腾讯微博展开民意调查显示,97%的沅陵百姓迫切希望恢复它的香火。沅陵镇施家巷20号颜家文老人说:“我三代人住在龙兴讲寺旁边,感觉太清静了,一点也不热闹。老百姓需要菩萨来保佑四季平安。拜菩萨还要跑到很远的地方去,不太方便。”

“我从小听大人说,讲寺内原来供奉佛像三尊,佛祖永远面含微笑,还有5米多高的观音铜像,只要心诚,恭敬地求签敬佛,蛮灵验的。当然,宗教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迷信,宗教给予人更多的是心灵的慰藉,恢复寺院香火,利于心灵的和谐。”沅陵太常乡人,现在湖南师范大学学习的陈菊花对记者说。

9月份,我在QQ空间发表《沅水岸边千年佛》转载到微博后,一时跟帖多多。以下是腾讯微博跟帖摘录:

一位名叫陈家浪人的网友留言:“龙兴讲寺是沅陵的宝贝,也是湖南的宝贝。别只当作古建筑来欣赏!既要中看,也要中用。”

浙江普佗山人:“我自驾来过沅陵,参观过龙兴讲寺,与沅陵山水融为一体。但寺里没有佛像,却躺着一具几百年的男尸,有点吓人,跟古寺格调极不相称。”

沅江艄公:“龙兴讲寺现为国家级文保单位,除了国家出钱保护外。恢复香火,也是一种保护措施呢,终年香火燎饶,香炮轰鸣,本身就可驱逐一些蟑螂,臭虫等小动物的危害。”

西山樵夫:“龙兴讲寺在历史上就是佛教活动场所,是由僧人牵头、出资,并积极组织十方信众捐资出力,一分一厘钱,一滴汗一滴血,历时千余年建起来的,是由佛教组织管理、使用的社会公共财产。理所当然应该退还佛教界,恢复佛事活动。但有关部门总惧怕龙兴讲寺这顶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帽子,不合理、不合法。这迟早是要还的。”

郑义哥哥:“龙兴讲寺是湖南省现在最古老的佛教场所,比南岳大庙还早,佛教文化传承千年而不衰,是聚人气的地方,开放比不开放好。不论她是哪一级的文保单位,宗教场所的本质并不会改变,佛教场所搞法事活动不违法。”

记者在多方采访中了解到,广大佛教信士强烈要求开放龙兴讲寺的佛事;不少政协委员也曾多次提案要求开放龙兴讲寺的佛事活动。2007年6月,全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圣辉大法师亲临沅陵考察龙兴讲寺,就恢复佛事香火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员说:“县委、政府早已充分认识龙兴讲寺的巨大社会效益,从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看来,可以借鉴南岳保护性开发的模式,开放龙兴讲寺,可以拉动和促进县域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既是恢复历史原貌的需要,是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

同类推荐
  • 虚空里的盛宴

    虚空里的盛宴

    本书是诗集,这是作者出版的第二部现代诗集,分为海潮音、妙莲华、般若舞、金刚剑共四辑,他的诗句空灵、诡异,抒发了诗人对历史、时空、生活、读书等方面的思想与感悟。作品有一丝风的扭曲、秋思、在远方相遇、风中的雕像、生活的谜题、生活中的、摇动的命运、结缘等。
  • 英雄先遣连——1950年西北部队进军阿里纪实

    英雄先遣连——1950年西北部队进军阿里纪实

    毋庸讳言,《英雄先遣连》对于英雄与死亡这一矛盾关系的酷烈展示,再一次完美地诠释了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的潜质。作者以冷峻的笔调,客观强硬地显示出了英雄涅槃的孤傲和清高。进藏先遣英雄连136名官兵中,牺牲在新疆于阗普鲁至西藏阿里扎麻芒堡千余公里高原线的有63人,这是西北战区光荣革命历史的壮丽画卷。
  • 远眺珠穆朗玛

    远眺珠穆朗玛

    一部多姿多态、品位高雅的优秀文学著作,是享受艺术的美味佳肴,掩卷深思,韵味无穷。
  • 遥远的炊烟

    遥远的炊烟

    乡村是永远的家园,行走乡村总能让人亲切平和,乡村生活在作者笔下充满诗意,童年岁月,儿时游戏,农家生活,在作者的笔下还原昨天的面貌,即使曾经的苦难也存有温馨。《遥远的炊烟》是作者黄荣才的散文集。乡村的夜晚没有城市的霓虹灯和喧嚣的大排档,没有城市里呼啸来去的车辆。到了10点钟,乡村的灯光就灭了许多,没有夜生活从午夜开始的说法。偶尔有狗的叫声响起,已经进入梦乡或者即将进入梦乡的乡民就知道有谁晚归了,嘀咕了一句什么或者什么都没说,翻个身继续沉浸在温暖的被窝里。
  • 莫言讲演新篇

    莫言讲演新篇

    本书从属于《莫言美术馆系列》由莫言发起,汇聚了“当代最富影响力的美术家、收藏家、设计家,以文字表达对艺术的感悟、思考与创作中的得失。描写了艺术如何既偶然又必然地改变了他们生命的道路。”这是延伸在美术馆之外的修辞空间,是感知艺术创作的“现身说法”。而莫言心声系列正是其中的一套书,包含《莫言散文新编》、《莫言讲演新篇》、《莫言对话新录》三本。小说之外的莫言,思维睿智、谈吐文雅。文章在天马行空般的叙述和陌生化的处理中阐述作家莫言的思想情感。本次收录丛书完整展现了小说之外的莫言。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
热门推荐
  • 绝世妖娆之至尊神女

    绝世妖娆之至尊神女

    她是一个现代的孤儿,偶然死去,凤凰磐涅,她狱火重生!什么?废物?可笑!只不过是她的天才资质没人发现而已!前世今生,缘起缘灭。他生生世世守卫在她身边,默默地保护她。
  • 北宋小捕快

    北宋小捕快

    回到北宋做捕快,解谜破悬案。在没有高科技,没有指纹、血迹检测技术,余小三又该如何破案呢? 每一卷,都是完整的案子。
  • 魔道真解

    魔道真解

    东海之滨,沉睡了数百万年的上古第一强者突然出世,他的出现会给这个时代带来什么?
  • 绝武尊

    绝武尊

    屹立于炎战大陆顶端的男人,绝武尊。各大帝国的皇室甚至都要对他低头折节。然而,大陆七大宗族召集七名天玄境九重天的绝大王者趁其不备偷袭,目的只为篡位。绝武尊乃为大陆仅有的武尊,实力不容小觑,与七大强者战斗一月之久,天地异变,雷鸣闪闪,绝武尊与七强者同归于尽。然而,绝武尊再一次重生在炎战大陆上最低端的帝国——玄武帝国,他的故乡,韩家二少爷。故事,开始了。
  • 永不凋谢的梧桐树

    永不凋谢的梧桐树

    儿时的玩伴,青春时相遇,友情升为爱情,新娘不是自己;再次遇见男神,却疑似兄妹,两人身世成迷……
  • 痛经

    痛经

    成人世界是荒唐,孩童时代是幼稚,青春被漠视的落寞与孤独如何释怀?现实中萌动的欲望如何不给自己伤害?高中生钟阳勉强满足着父母老师的期望之时,却苦闷而压抑。他四处寻找着机会释放这一切,看成人片、偷窥、喝醉……他与同学的恋情,都因父母老师干扰而流产。
  • 伐天传说

    伐天传说

    一场千年不遇的流星雨,一次改变人生的机遇。叶煜,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三无青年,何为三无,即是无车无房无存款,对于这个“三无青年”称谓,他本人却不这么认为。“君不见,楼前凤凰牌单骑,怀中银行卡五位,河畔廉租房又三十,谁要是再说我三无,小心我的诺基亚!”但经历了一次变故之后,他的人生改变了,一次次的考验,一点点的成长,他穿梭于这世界的阴暗角落,将所有的邪恶散去,还给世间光明。有人称他正义侠,有人称他黑夜幽灵,而更多人将他看做世界警察。不过还有一个称谓并不为人所知,那便是——伐天,当站在这世界最顶端时,他看着这颗蔚蓝的星球,回身望着那无垠的星空。征途……才刚刚开始。
  • 网游之霸者逍遥

    网游之霸者逍遥

    百媚生,红颜笑,遍览天下娇俏。刀剑立,风云啸,任风动云涌,我自逍遥。
  • 特种保镖

    特种保镖

    我是特种部队出身,但没有说就不能做绑架的事。为了给老妈治病,没有我不能做的!生活的苦,必须打打工,可也要让自己做的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