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66300000008

第8章 观今鉴古(3)

当今,许多地方为开发旅游资源,千方百计修建人为景观。而现成的龙兴讲寺却沉睡深山,不为人知。沅陵应以这座古老的宗教活动场所为载体,开放佛事活动,做到保护与开发的有机结合,实现宗教、文物、旅游的联动,向世人展示她的古典风采;利用“文物保持单位可以利用自身条件”做活她的锦绣文章。那就是:利用龙兴讲寺的“名气”、宗教场所的“灵气”、信教群众的“人气”,拉动沅陵“宗教文化旅游”主打品牌,从而实现龙兴讲寺开发与保护的双赢。我们有理由相信,龙兴讲寺的兴隆将为期不远。

南宋古城/防御与堤防杰作

湘南有句民间谚语:“茶陵的城墙,安仁的城隍”。如今,“安仁的城隍”已不复存在,而茶陵南宋古城基本保存完好,是湖南至今唯一保存完好的宋代石头城。

史料记载,南宋古城始建于南宋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当时,湘南暴发农民起义,义军逼近茶陵。搞得湖南安抚使余嵘,茶陵县令兼军使刘子迈焦头烂额,这成了他们的一块心病。余嵘说:衡郴两邑二道之门户,其地大以要,孰如茶陵?于是,命刘子迈筑城。绍定四年(公元1231年)动工,第二年竣工。历经几个朝代的修建、扩建,规模扩大、设施完备。楼亭相望,垛堞相连,气势恢弘。

刘子迈在筑城前,请了不少风水先生多次选址,才选定这块风水宝地。这里南、东、北三面,米水环流,西郊是巍峨挺拔的云阳山。刘为把城墙筑得固若金汤,颇费了一番心思:在米水沿岸深基后垒,垒巨石为基脚,筑成“护河堤”;在城西开挖护城河;形成了傍山为屏,凭江为险,以濠为堑,据城而守的军事防御体系。

同时形成了以堤护城,以城防洪,以濠泄洪的堤防体系。这是把军事防御与堤防完美结合的杰作,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天时地利人合的人文思想和封建官吏守土安民的理念。

走进古城的迎湘门,是一条保存完好的长达500米的古街,沿街可以看到依然矗立在古街两旁的清代民居,榨油、酿酒、弹棉花、打铁等民间老作坊依稀可见。漫步古老的街道上,仿佛走进南宋的历史风云!

街道尽头的米水河畔,就是闻名天下的茶陵铁牛(又叫铁犀)。铁牛是建城的同时建造的。那年,茶陵城刚竣工就被洪水冲垮了一段。于是,县令刘子迈令铸工“抬铁数千斤,铸为犀牛置江岸以杀水势”。

如今,重约7000公斤的铁犀仍保存完好。造型生动,滚瓜圆壮,独角锋锐,昂首向南,怒目圆睁,嘴张似吼,牙舌可见,尾巴收卷,仿佛随时准备跃起去进行一场搏斗。

尽管铁犀已有800多年历史,却毫无锈蚀,人们抚摸之处,闪闪发光,历代文人墨客为之吟诗作赋者甚多,其中,一首打油诗在民间广为流传:

铁牛生来在茶州,

流落不知几千秋。

狂风呼呼毛无动,

细雨纷纷汗直流。

遍地青草难开口,

金鞭任打不回头。

牧童尽力怎牵去,

天地为栏夜不收。

据说1982年,当地政府建了铁犀亭后,底部反而出现几点锈斑。我想,大概是茶陵铁犀过惯了“天地为栏夜不收”的生活,才在风风雨雨中不锈不斑吧?

山市晴岚话昭山

湘潭人走南闯北,远行天涯海角,每当逢年过节,似乎总有一种神明在召唤他及早返乡团圆。这种神奇的魅力,源于一座藏着神秘色彩的昭山。

说它神,“神”在千百年的传说里。据传,昭山古寺住着南岳圣帝的哥哥玄帝。和善的玄帝以“和为贵”着称,他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与当代社会倡导的“和谐”一脉相承。传得神乎其神的是,周昭王南巡至此,盘桓多日,殁入山下深潭,故山,名昭山,潭名昭潭。有好事者喜欢将名山大川与古代帝王扯到一起,多少有点牵强附会。

而我,更认同另一种富有情趣、且通人性的传说:因“昭”与“招”谐音,昭山涵蕴招手呼唤之意。有当地民谚为证:“湘有昭山,客子不乐远游”。说的是湖南人背井离乡,不管是做生意,还是戍边,一旦完事,便会在冥冥中感应这山的召唤,马不停蹄、星夜兼程赶回家。

真正让昭山名声大震,得益于北宋着名书画家米芾“书传天下”的“潇湘八景”图诗序。米芾在序中,对900多年前的昭山雨后初晴,烟云变幻,商贾云集,酒旗招招,作了传神描绘:“依山为郭,列肆为居。鱼虾之会,菱芡之都。来者于于,往者徐徐……”并配诗一首:“乱峰空翠晴犹湿,山市岚昏近觉遥。正值微寒堪索醉,酒旗从此不须招。”写尽了昭山山市晴岚的姿色,从此,昭山列为“潇湘八景”之一,闻名遐迩。

北宋末年,抗金名将、太尉刘锜因痛斥秦桧的贪权误国,被贬潭州。在昭山筑室隐居,并赋《鹧鸪天》词寄慨:“竹引牵牛花满街,疏篱茅舍月光筛,琉璃盏内茅柴酒,白玉盘中簇豆梅。休懊恼,且开怀,平生赢得笑颜开。三千里地无知己,十万军中持印来。”南宋理学家张栻路过昭山,作《过湘潭刘信叔旧居》诗一首,表达了对刘锜的敬慕与同情:“北渚留行客,东陵忆故侯。池莲半枯折,树叶正飕飗。事业留千载,英雄去一丘。平生许国志,岁晚讵悠悠。”明末大学者王夫之为岳麓书院生徒时曾郊游至此,留下了“终古石自碧,深春花欲红。澄潭凝一色,云未出汉虹”的佳作。

山不在高,有仙就灵。这个海拔仅185米的昭山,到处散落着明珠般的历史遗迹:近代史上着名的女革命家秋瑾烈士蒙难以后,她的忠骨最初就葬在昭山,后来迁往杭州。在后山,还有民主主义革命家黄兴的生母罗夫人和继母易夫人大型合葬墓可供凭吊。1917年9月16日,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的毛泽东偕新民学会会员张昆弟、彭则厚进行社会调查,从长沙步行至昭山,借宿昭山寺。后山的“将军渡”就见证了1921年彭德怀“杀了恶霸欧盛钦,被押捕长沙,途中逃脱”,在昭山“易家湾湘江河岸得到罗六十老倌的帮助过河”。

顺着800余级的花岗石蹬道,自江岸盘旋直达山顶香火缭绕的昭山古寺,钟磬之声不绝于耳,与山前滔滔江水,山后袅袅炊烟相映成趣,顿感幽静、清雅、空灵。一颗游子的心,就这样安然释放在慈母叠翠的怀抱中……

别作人间境界看

2013年三月初三,是在南岳工作的老领导蒋厚根先生八十寿辰,长沙一些老同事前往祝贺。我们提前一天去的,寿宴当天上午有点空闲,友人崔明、杨柳青等提议我带路当导游,看看附近名胜古迹,我曾在醴陵工作,熟悉了解,便向朋友重点推介了渌江书院,于我来说,也算温故而知新。

渌江书院藏于西山腹地,绿荫掩映,或许正应了“曲径通幽”的玄机。门额“渌江书院”四个大字,是当代醴陵籍书法家李铎的手迹。记述渌江书院与孔子学说渊源关系的“道崇东鲁,秀毓西山,”黑底白字门联,为清代所题。

渌江书院历来被称为“名教乐地”。这里依山临江,风景优美,环境幽静,气候宜人,是读书人求知识、做学问的好地方。南宋朱熹、吕祖谦,明代王守仁、邹守益、罗洪先均曾来醴陵讲学。湖湘学派正规现实,轻空谈,倡经世致用之学对醴陵后世影响颇深。

书院分为讲堂、内厅、斋堂和考棚四个部分。院前有千年古樟,樟下有王守仁当年题诗:“老树千年惟鹤住,深潭百尺有龙蟠。僧居却在云深处,别作人间境界看。”院脚下有一泉眼水流潺潺,千年不竭,谓“洗心泉”。浅尝一口,真有涤荡人心,顿生洗心革面的清爽。古树活泉,正是书院历久弥新的自然写照。

理学宗师朱熹可谓无人不晓,而他和张栻于1167年8月在此“斗法”引发的学术碰撞更是一段佳话。风云际会,山岳生辉,两位中国学术文化的顶尖人物在渌江书院发生了激烈的学术探讨。他们把各自最精密、最尖端的学术思考,以诘究商问的方式自由地呈现于书院的讲坛之上,使“肃衣冠而至”的渌江学子领略到理学最精髓的学术思想,饱览大儒们的气度和风采。

那一年,三十七岁的朱熹和三十四岁的张栻,两人都处于难以被对手降服的年龄,以至于他们后来不得不移师北上,继续设坛于岳麓书院,完成在中国文化史上极负盛名的“朱、张会讲”。

湘军将领中赫赫有名的左宗棠,来到渌江书院的时间是1837年,此时的中国,国事衰微民仇遍地,外有西欧列强的鸦片流毒,面对这样一片“名教乐地”的净土,举人出身的山长左宗棠,依稀地感觉到走以文取仕的救国之道实施起来,很遥远艰难;传统的经史子集也不是培养英才的出路,因此,他执掌渌江书院后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删减了传统经史子集中不为实用的说教,而增添了舆地、兵法和农经等课程,文武兼备的渌江学风得以确立,并在其后100多年焕发勃勃生机。时年25岁的左宗棠以他的人格魅力使千年书院枯木逢春,而渌江书院的历练也为他成就日后辉煌的军旅生涯奠定了基石。

纵观晚清官场,由举人出身而官居高位的,唯独左宗棠。他是晚清主张反外国殖民侵略中敢于和善于全胜的几位高级将领之一。他“抬棺出征”的决心与毅力,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渌江学子和中华儿女:抗日名将左权,中国工人运动先驱立三;为湖南和平解放作出巨大贡献程潜、陈明仁将军,辛亥革命先驱宁太一等先烈敢为天下先的壮举,正是千年书院人间至理的活化!

八指头陀/苦行苦吟的诗僧

湘潭县杨嘉桥镇是我的家乡。一个小小乡镇,却出了两位闻名遐迩大德高僧:一个是晚清爱国诗僧八指头陀,一个是当代佛教领袖圣辉大师。巧的是八指头陀1851年生在银湖村,圣辉1951年生在柳湖村,两僧都与湖相关;不偏不倚,出生日期正好相差100年;两僧都是麓山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而且,两僧法相庄严、极为神似。当地人说,这是佛的生死轮回,圣辉大师就是八指头陀的化身。

八指头陀在家乡人眼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苦命僧人。他是一生历尽苦难,苦行,苦吟,为苦修道,终于苦尽甘来,从苦难的阴霾中投射慈悲的佛光,照耀众生幸福安详。

八指头陀俗名黄读山,法名敬安,字寄禅。八指头陀7岁丧母,11岁父又死,因无衣食,为人放牛谋生。曾避雨私塾中,闻诵读唐诗“少孤为客早”句,不觉潸然泪下,被私塾老师周云帆发现,乃收留他家,扫地煮饭,一有闲暇,就教他读书,并经常向人夸奖说:“这孩子忍苦耐劳,将来一定是有出息的。”不久,八指头陀替富豪子弟当书童。主人不准他读书,苦差打骂接踵而至。后来,他改行学艺,又常遭到主人残酷鞭打,昏死数次。一日,忽见篱间桃花被风雨推残,落英缤纷,八指头陀触景生情,想起父母早亡,无依无靠,放声痛哭,对“苦”,对“无常”的顿悟尤深,遂生脱离红尘之愿,萌发出世之想,正是这种因缘,终于17岁时,投湘阴法华寺当了和尚。

“孤苦无依,归命正觉,岂唯玩道,亦以资生。”他的出家,既非好逸恶劳,也非仕途不通,或情场失意,而是为了探求解脱自我与众生苦难的大道。

八指头陀原有十指。出家时,一心践行为苦修道的“千疮求半偈”之说,为明心志,表达舍身为法心愿,烧戒疤48处,烧颈至腹108处,两臂燃痕联结,体无完肤;光绪年间,在宁波阿育王寺佛舍利塔前,他又毅然烧残左手无名指和小指,并剜割臂肉三四块,完成了燃指供佛壮举,众僧惊愕,刮目相看,自此,便以“八指头陀”名号行世。

头陀,梵语意为抖擞。佛门认为“贪、嗔、痴”三毒如尘垢一样,能污染人的真心。只有抖尽三毒,除去烦恼尘垢,才能明心见性,求得真如。修头陀行者,须具十二功德,如常乞食,节食量,穿破旧衫,露地静坐等。

出家以后,他一边随众参禅,一边承担寺院苦役,过着“树皮盖屋,仅避风雨,野蔬充肠,微接气息”的清苦生活。“破衲离披不问年”、“紫芋黄精饱我饥,”是他简单生活真实写照。一生中,他多次闭关苦修:曾在麓山寺一连7日断食打坐,诵经不已;曾岐山寺闭关坐禅27天,并用诗纪其感悟;曾在宁波玲珑岩结茅磨砺,南岳烟霞峰头陀洞闭关苦修……他一直像穷困百姓一样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的思想感情亦能时刻与百姓相通,人虽出家,心犹在世。

出家人四海为家。细数八指头陀云游天下行踪,从38岁至51岁,赤脚走遍大半个中国,所到之处,整修寺观,香火鼎盛。先投湘阴县法华寺出家,南岳祝圣寺受具足戒;19岁赴衡阳岐山仁瑞寺学禅;东游宁波天童寺,师事麓山寺笠云长老;远游浙江金山寺等各名山大寺参禅悟道。因德高望重,先后担任湖南6大丛林住持:衡阳大罗汉寺,南岳上封寺、大善寺,沩山密印寺,湘阴资圣寺,长沙上林寺。1902年,渐趋衰落的宁波天童寺力邀八指头陀出山任住持,天童寺再度重兴起来。

1912年,八指头陀当选中华佛教会首任会长。同年4月,各地侵夺僧产,毁像逐僧之事时有发生,八指头陀毅然挺身而出,赴京请愿未果,反受侮辱,当晚忧愤圆寂。

同类推荐
  • 守岁白驹

    守岁白驹

    本书是郭敬明三本散文之卷二,收录了《崇明春天》《天下》《四季焚香》等精美散文,以他的第一部作品《爱与痛的边缘》的文章为主要内容并加以增补,此次他亲自修改和编订,甚至对文章题目做出全新修改,将年少时期最初的创作整装呈现。《守岁白驹》书名意指留下这本书,化成一匹白马,守望曾经的岁月。也许过去已是一座再也无法回去的空城,但是,至少有这样一本书,代替作者,代替所有过去的人,以示纪念。
  • 季羡林散文(名家散文珍藏)

    季羡林散文(名家散文珍藏)

    清华剑客,北大泰斗,世纪风雨赤子心。静观天地自在心,细品人间温凉,百岁老人至情至性至美之作。本书精心选取了季羡林先生所著的多篇品赏景物、回忆留学时光、述说旅游见闻、感慨人生、怀念故人等富有代表性的散文佳作,如《重返哥廷根》《月是故乡明》《表的喜剧》《马缨花》《神奇的丝瓜》《忆章用》等。从懵懂少年到历经沧桑,季羡林先生将一生的感悟寓于文字,使得这些散文作品饱含人生哲理,行文幽默风趣,真挚淳朴,平易天然。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他的至情至性,以及沉淀了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智慧。
  • 远远的漂泊里

    远远的漂泊里

    《远远的漂泊里》为作者赵树义创作的散文集,全书共八篇,有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等。作者用细腻且富有哲理的文笔,深情地回忆了童年记忆中的那些人,那些物,那些事。对故乡的刻骨乡情流淌在作者笔下。同时,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追求,对环境保护的寄托等广泛的取材,赋予着深刻的思想感情和社会内容。本书意境深邃,情感真挚,读者读后能从中获得理性的思考和精神的畅快。
  • 朱湘全集·书信卷

    朱湘全集·书信卷

    书信卷收录了朱湘的《海外寄霓君》(1934年,北新书局出版),《朱湘书信集》(1936年,天津人生与文学社出版),以及陈子善编的《孤高的真情朱湘书信集》(200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中的《集外》,另新收朱湘逸信1封,将朱湘书信比较完备地收录,全面展示了朱湘与当时文化名家的交往和朱湘的生活、一些作品背后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中感知那个时代的文人风骨和社会世情。
  • 点滴人生

    点滴人生

    这是一部日记体的散文集,收录了作者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随笔心得和纪事,内容丰富,涉及家庭、生活、人生、情感、立志等内容。每一篇三五十个字,字数虽少,但表达的思想内涵却很深厚,作者以此种形式来抒发对祖国、对生活的爱,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对人有很深的启迪作用。
热门推荐
  • 病态笙殇之病娇反派情似水

    病态笙殇之病娇反派情似水

    生同裘,死同穴!对你的爱,已成病态,阴郁而疯狂的我早以病入膏肓。病态的爱上你的所有,原与你把爱深骨埋葬,直至永恒……病娇的爱是霸占,是摧毁,是占有,亦是深情,被病娇爱上的你是恐惧还是深爱?
  • 我就是灵气

    我就是灵气

    穿越的张老七,获得鸿蒙系统,却变成了灵气发散体!寿命也一天天的减少?坑爹系统啊!这谁能顶得住?我命由我不由天!且看他如何,与天争命!
  • 顾念之余生请多指教

    顾念之余生请多指教

    第一次遇见,就决定要保护你。第一次遇见,就是我们幸福的开始????
  • 故事会杂烩

    故事会杂烩

    每晚一篇入睡小故事,或者有感而发的小散文有迷茫困惑但终会云开雾散柳暗花明
  • 冥空以月

    冥空以月

    我叫黄彦言,在我暂时还不清楚自己的未来时,我还叫黄彦言,这是我的故事,不知是不是我的故事。
  • 托天行

    托天行

    这不是修真文,更不是打怪升级的游戏,虽然是穿越,但是却没有魔法。故事讲诉的只是一个挥军千里,运筹帷幄的故事。不是爽文,甚至有一点自虐,但也不是悲剧。主角不是种马,但也不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他和很多男人一样,喜欢纯洁的女孩儿,但也欣赏成熟女人的妩媚。虽然爱情的情节有点多,但这里绝不是言情小说,这里讲诉的是一个穿越者的悲欢离合。
  • 陆小白嫁人记

    陆小白嫁人记

    陆小白一个被全家人逼上催婚这条绝路的屌丝女青年,在对爱情绝望的时候是绝处逢生遇上合拍男还是柳暗花明的初恋归来?
  • 神花与烬

    神花与烬

    云泽仙地在大晋国西南界外三千里处。那里可不止称得上是钟灵蕴秀了,山野间松石嶙峋奇异,悬隘高险陡绝,百草树木色彩斑斓,更有白鹤在天端盘旋,瑞兽麒麟可见首尾。大梦少年由此而出,游方苦修,成就一世传奇!
  • 带着科技闯异界

    带着科技闯异界

    这是一个修源者的世界,他是一名科学家。科学家闯入修源者者的世界,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他用科技改变了这个世界。他也用科技帮助自己成为强大的修源者。
  • 倾城王爷吃货妃

    倾城王爷吃货妃

    结果一次穿越,曾经的掌上明珠变成了同名的落魄小姐。什么胆小懦弱,明明是本小姐不想理你!什么叫天资聪颖,本小姐让你见识见识。什么?自称是我夫君的倾城男子来找我?快帮我挡住他,让我逃!“你确定要走吗?府中的山珍海味还等着你。”某人笑道,某吃货就这样被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