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6200000059

第59章 TCL再出发 (1)

从发展来看,人最大的恐惧在于不知道不知道什么,企业最大的风险在于不知道想成为什么。TCL发展到今天的规模,要求各级干部必须要时刻具备危机意识,我们要重新梳理我们的战略、清晰定义我们的发展能力,要依靠战略驱动来迎接下一个30年的挑战。

——李东生

2011年9月29日,TCL新30年的第一天,李东生却飞到了韩国,他要寻找一个答案——三星和LG是如何崛起的?尤其是三星电子,为何能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便超越“老师”索尼、松下,登顶世界电子王者的宝座?又为何能在苹果与乔布斯带来的强大压力下,仍紧跟苹果步伐?甚至于在金融危机时,在韩国巨头大宇都无奈破产的阴霾里,三星何以能安然度过?这些问题的答案被誉为这个星球上最大的秘密,吸引着无数企业家、学者、政府官员们的好奇心。而它对于TCL和李东生的意义,又格外特殊——同处一个产业、区域上也异常接近的两位选手,在一场面向未来的竞争中,到底是该楚河汉界,还是可以交融互利?

或许只有时间知道答案,但李东生却明白另外一个道理:在经过了30年的累积之后,TCL终于拥有了跟三星、LG们一起参加“奥运会”决赛的资格,尽管终于站在了这个舞台上,但却是那么的不容易。而更重要的是,TCL距离三星、LG、索尼、飞利浦这些“强者”们还有不小的差距。一方面是终于有了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另一方面,在时间无多的情况下,TCL还有一系列的短板待提高,怎么办?

为什么总是三星?

李东生明白的那个道理就是:向最强的对手学习。而三星也的确是一个值得TCL学习的老师。

跟TCL一样,三星集团的起点也很低。1938年,三星创始人李秉相当于现在200元人民币的资金起步,在韩国开了一家米面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动荡的岁月里,三星摸爬滚打地完成了原始积累,而当战后工业化浪潮到来时,三星便搭上快速列车扶摇直上。

客观地讲,三星的崛起得益于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转移浪潮。20世纪7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向人力成本低廉的亚太地区转移,台湾、香港、新加坡与韩国是那个时期最主要的承载地,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但一个有趣的问题是:为什么是三星异军突起,而不是其他企业呢?

这样的疑问在2002年时达到了高潮。2002年,三星电子的股票市值首次超越曾经强大的日本索尼,从而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因为仅仅在10年前,三星还经常派出代表赴日本“拜师学艺”,10年以后,却已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相似的故事还发生在当下。今天,依托着史蒂夫·乔布斯天才的产品设计,美国的苹果公司创造了新神话——依靠着为数不多的几款产品,苹果公司席卷了全球——到2011年第三季度,苹果公司因为产品热销,储备了762亿美元现金,超过了126个国家的GDP总和。也正是在这样的攻势下,昔日IT业的版图被彻底颠覆,尤其是在手机业,曾经风光无限的霸主——不论是诺基亚,还是摩托罗拉,都已成明日黄花。但又是三星,成为为数不多的可以跟苹果抗衡的IT电子公司,它在法国、意大利和日本掀起的专利反击战,是我们在这个时代里能见到的仅有的抗衡案例,三星的智能手机销量2011年也超过了苹果。

三星这样的能力,无疑是令人着迷的,也是促使李东生要向三星学习的根源所在。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天才的“乔布斯”,但却可以接近“木呆”的李健熙。更重要的是,TCL或许是今天中国公司中,跟三星最接近的那个“学生”了。

持续成长的基因

在公司领域,同行是冤家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但现代企业间又往往不是简单的竞争关系,合作同样比比皆是,TCL与三星便长期保持着这种关系。而在李东生看来,三星更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并直言不讳将其视为TCL追赶的目标。事实上,TCL与三星在很多成长基因上有着惊人的相似。

1993年,接替父亲李秉出任董事长的李健熙宣布实行“新经营”策略。这是一场旨在通过从员工个人到整个企业的积极变化来实现从“数量经营”到“品质经营”的转变,并由此实现世界一流的企业经营革新运动。为了推进变革的执行与观念深入程度,李健熙从改变上下班工作时间开始,将全球通行的朝九晚五制度,强令改成上午7点上班,下午4点下班。结果,这项措施的实行让20万人上班下班避过交通拥堵的高峰期,然后下班后有很长的时间,都可以用来学习,培训进修。很多人就是在这段时间学习英语,为日后三星扩展海外市场打下了基础。

与三星这段历史相似的是,TCL同样也有这样的一段往事。1996年,李东生接替张济时出任TCL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并在1998年开春明确提出“经营变革,管理创新,建立竞争优势”的口号,在TCL内部提出对标,提出“创中国名牌,建一流企业”的经营目标,并提出了“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效益”的企业宗旨。这些提法和随之并行的管理创新行动让TCL实现二次创业,同时匹配5年改制,使TCL在那几年焕然一新,从惠州的一个地方品牌一跃成为中国的顶尖品牌之一。

另外,TCL和三星一样,也同样有过死去活来的过往。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三星经受了很大打击。1998年7月末,在韩国新罗饭店,20多名三星电子最高层为最终的结构调整改革召开了影响深远的“生死对策大会”。十多个小时的会议过程充满了紧张和悲壮的气氛。会议结束时,作为副会长的尹钟龙以身作则,首先写出“辞呈”,接着,大家都写了辞呈,表示如果到当年年底没能进行改革,或改革不成功,全体都将辞职。这就是著名的三星集团董事长李健熙的口号:“除了妻儿以外改变一切!”在这一变革下,三星也从一家三流公司,一跃超过索尼成为亚洲世界级公司的代表!

TCL则同样有自己的敦刻尔克时刻,由于并购汤姆逊彩电和阿尔卡特手机项目的诸多不慎,TCL集团曾经陷入ST的困局。在这种情况下,李东生写下《鹰的重生》,反思“诸侯文化”,并由此推动整个TCL的又一次管理变革,逐渐走出发展的低谷。

相似的发展轨迹是历史的巧合,而面向未来,TCL和三星也有相近的发展战略。三星的成功,可以用全产业链、速度效率、学习、开放创新、国际化、品牌定位及销售体系、跨产业融合这样的词汇来形容,而这些词汇也正是今日TCL的特色。

从全产业链上说,TCL未来发展战略主要是围绕多媒体、通信、家电核心业务进行的相关多元化拓展,而在彩电优势产业强调产业链垂直整合,尤其如多媒体显示终端这块,TCL从整机到模组、面板是一条链打穿。2011年9月华星光电的建立,使TCL成为中国第一家能够全面掌控液晶显示完整产业链的电视机厂商,在国际上也是少数几家具备如此全面能力的企业。这意味着TCL后续将具备彩电和平面显示产业硬件体系的绝大部分成本控制能力,这样的产业链能力必将给TCL的国际化进程提供实质性的后盾支持。对于TCL这种快速发展的中国企业,三星公司选择了一种深度合作的姿态,对华星光电参股15%,并计划购买与股份比例对等的液晶面板,而TCL则入股三星苏州液晶面板项目10%的股份。但两者的差距也是明显的:三星在主要业务部门都已形成产业链之间的上下游支撑,建立起核心部品和组件的掌控能力;三星拥有强大的半导体芯片技术能力,能够开发新型的应用材料,已经形成强大的软件技术能力;三星拥有的技术专利已经覆盖了其主要产业领域,而TCL还未发展到这个阶段,产业资源之间的配合性未能如此精密。

再说对速度效率的重视,三星企业崛起的原因,外界公认的是它推出新产品的节奏和设计能力上压倒了日本企业。三星有个著名的生鱼片理论,谈及三星如何维持高利润时,三星CEO尹钟龙曾作过一个生动的比喻:新产品就像生鱼片一样,要趁着新鲜赶快卖出去,不然等到它变成“干鱼片”,就难以脱手了。一旦抓到了鱼,在第一时间内就要将其以高价出售给一流的豪华餐馆,如果不幸难以脱手,就只能第二天以半价卖给二流餐馆,到了第三天,这样的鱼就只能卖到亏本的价钱。而电子产品的开发与推向市场,也是同样的道理,要在市场竞争展开之前把最先进的产品最快推向市场,放到货架上。这样,就能赚取由额外的时间差带来的高价格。只要能缩短产品研发和推向市场的周期,就一定有利可图。迟到几个月,就毫无竞争优势可言。

在速度效率上,没有哪家电子厂商做得比三星更好,从而凭借自身的时间优势赚取最高的利润。而TCL也恰恰是一家非常重视速度效率的中国企业,速度冲击规模曾是TCL彩电称雄市场的秘诀之一。2006~2008年间即使是在国际化亏损最严重的时刻,面临外部融资渠道不畅、银行银根紧缩的外部环境,整个TCL集团也得益于快速周转的能力,现金流始终保持比较充沛的状态,使得企业度过了最为危险的阶段。相同的策略表明,两家企业对供应链作用的认识高度一致,进而在内部流程、组织授权等方面具有相似性。

同类推荐
  • 从私生子到千古一帝:秦始皇的经营哲学

    从私生子到千古一帝:秦始皇的经营哲学

    在中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帝王首推秦始皇。他功勋卓著、饱受争议;他“奋六世之余烈”,剪灭群雄,一统天下;尔后,又北逐匈奴,南取百越,拓展大一统帝国的疆土。他锐意改革,统一文字,规范货币和度量衡,修筑四通八达的驰道,废除分封制,把秦国原有的郡县制推向全天下,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行政建制。他推崇法家,依法治国,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封建政治、军事、经济制度,这套制度影响了中国两干多年的封建历史,有的制度经过改革后,沿用至今。他的雄才大略令人惊叹!创业难,守业更难,要把祖宗或父辈创立的基业发扬光大,做到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境界则难上加难,秦始皇做到了,因此,他无愧于“千古一帝”这个称号。
  • 现代公司股票期权方案设计

    现代公司股票期权方案设计

    有数据表明,全球前500家大工业企业中,有89%的企业已对其高级管理人员采取了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西方发达国家,以股票期权为主体的薪酬制度已经取代了以“基本工资+年度奖金”为主体的传统薪酬制度。该书正是基于推动和促进股票期权计划在中国的推广而进行编撰的。全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股票期权计划概述;股票期权计划计划总体方案设计;股票期权计划管理方案设计;股票期权计划推广方案设计;股票期权计划实施方案设计;股票期权计划激励方案设计;股票期权相关方案设计;其他相关激励模式参照。
  • 网上开店指南——网上有黄金,在家赚大钱

    网上开店指南——网上有黄金,在家赚大钱

    在网上开店优势很明显,通常来说有以下几大优点:手续简便、投资小、风险低、节约资金、营业时间不受限制、地理位置不受限制、店面大小不受限制等。
  • 开店生意经:各种店铺业务优化与管理细节大全

    开店生意经:各种店铺业务优化与管理细节大全

    如何才能开一家能赚钱的旺铺?这需要一定的技巧。从开店项目的选择、店址的选址、店面的装修、卖场的打造到店铺的经营,哪个环节都马虎不得。本书就开店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实用性很强的说明,是开店经营者不可多得的操作指南。
  • 孔子钓天下

    孔子钓天下

    一套独特、实用、诙谐的管理大餐,“中国式管理之父”孔子钓天下哲学。这是一本独到的管理书,将时下盛行的管理用语和管理思想融入书中,以春秋诸侯国经营公司为喻,通过孔子创办咨询公司,带领三千员工征战春秋的坎坷经历为线,演绎了经济危机下的春秋时代和各国企业的管理大角逐,实现了孔子的管理智慧与现代企业的完美嫁接。本书在轻松幽默的故事中把儒家的管理思想阐释得极为透彻,深刻地折射出孔子的管理之道和人生哲学。
热门推荐
  • 医生男友来报道

    医生男友来报道

    他是清纯医生,她是不得势的小职员,因雨天的夜晚聚缘。加上合租的婆婆神助攻,这就,在一起啦???
  • 嗜血法医

    嗜血法医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平行世界请勿与现实挂钩】*******************************冷静的头脑、缜密的思维、高超的反侦察技术、暗杀技术、现场布置技术、犯罪心理专家、法医鉴定专家、强悍的身手,史上最厉害的全职杀手唐浩带着一个极品的漂亮萝莉开始了他新的法医的生活。杀该杀之人、泡该泡的妞、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是非黑白的颠倒只在他一念之间。他若为神、自会还众人一个朗朗青天;他若为魔、无间地狱的厉鬼也会大声喊冤。他主宰着一方的公正,黑白,而他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小法医罢了。
  • 涅古

    涅古

    一条龙,双目不同,一只金黄,一只血红,却站在大陆最顶尖,如今再次归来,誓要将曾经的辉煌再现。
  • 奈何只对你念念不忘

    奈何只对你念念不忘

    沈时颂16岁那年,温念12岁,他是有名的物理天才。却因为她一句喜欢学法的男生的玩笑话,他从了文,后来选了法。温念16岁那年沈时颂20岁,因为与的他不告而别,她扔了小提琴,脱了长礼服,摸了吉他。后来再次相遇,温念在他怀里问他:“沈先生,你为什么这么喜欢我啊?”沈时颂揉揉她的脑袋轻声说:“奈何我只对你念念不忘。”
  • 诛仙之青云之巅

    诛仙之青云之巅

    欢迎加入影风书阁,群号码:489420748是年,青云众志,诛仙二出,抗魔教、兽神。还锦绣河山。鬼王万人往初得修罗之力,一统魔教,率众屠戮青云。四灵血阵一出,正道节节败道。一少年执轩辕剑出战阵前,力护众人。狐歧山麓,碧衣重现。青云山下,魔教集结。鬼厉小凡,出战青云。青云之巅,仙光冲天。祖师祠堂,剑一登仙。玉清殿前,诛仙认主,剑引苍龙决出。鬼王战败。而预言中的第四次劫难又是……
  • 我喜欢玫瑰但我更爱欧石楠

    我喜欢玫瑰但我更爱欧石楠

    暗恋三年,恋爱四年,难道最终必须是梦一场?
  • 不死武帝

    不死武帝

    精通器药精炼的风炎武帝木青阳身死,三十年后,意外重生成为云水城的一名废物少年,从此开始逆天改命,与天下英豪争锋,强势暴走!
  • 微尘世界

    微尘世界

    石磊不甘心!不甘心一辈子做个泥腿子!不甘心像蝼蚁一样活着!他努力地生活,努力地追寻着内心深处向往的爱情和幸福!秦园的魅力,无可救药地一直吸引着石磊!即使她与人同居;已是别人的新娘;身边带着一个孩子......在这个微信时代,谁才是你的真爱?暧昧中含诱惑,背叛里连着责任......
  • 唐链

    唐链

    大漠探古籍,白郎入古墓。墓中存倩影,相邀链唐行。琉璃钻石坠,闭月妍姬爱。处默奉盐块,咬金醉酒坛。木槿初冬现,吹将风云散。伤军哀嚎音,妙计欣慰观。我辈缘起落,神秘天启撰。竖子更风雨,或能成器还?本书描写一位汉语言文学研究院的研究员因一次意外穿越到唐朝,谱写属于他的唐朝史话。
  • 烬还余欢

    烬还余欢

    元丰十二年,上京城不出一月便连续发生了三件大事。其一是向来为恩爱夫妻表率的国公府世子和世子妃合离;其二是霁月公子病故,伤了一大片上京城待嫁女子的心;其三更是令人匪夷所思,前国公府世子妃余家女身着红衣为霁月公子送葬……一时流言四起,牵扯出不少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