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34700000004

第4章 不羁人生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苏轼埋葬了父亲和发妻王弗,结束了丁忧,带着新婚的妻子和弟弟同返京师。这一年正是王安石开始新政,掀起了以王氏变法为政治风景的全面改革。

苏氏兄弟一回到京城就被卷入了一场长达八年之久的“朋党之争”的风暴中。

王安石新政

王安石新政,简单地说是有感于国力薄弱、国库空虚,想通过改革增加国库收入,增强国力。应该说,出发点、动机是不错的。王安石变法主要从经济上考虑,也涉及其他方面。比如科举制度,他取消了考诗赋的内容,主张只考有用的策论、政治论文和经济论文。就好比说现在只考数理化,说数理化是有用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语文、历史之类是无用的,诗歌、音乐、美术更是多余的。但这些改革受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老臣反对,几乎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但还没有到你死我活的程度。

王安石做了副宰相后,鼓动年轻有为的神宗皇帝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颁布了一连串的改革法令。

青苗法: 政府在农民青黄不接时向他们贷款,类似于后代的农业信用社,现代银行的雏形;

免役法: 交税代兵役,不必征兵的人家也要交税;

均输法: 统一上供财物的定额;

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以便收税;

农田水利法: 鼓励农民兴修水利,给以贷款;

保甲法: 十户一小保,五十户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

还有市易法、将兵法等。

应该说,王安石的这些措施,主观目的是为了替国家增加财政收入,强国。当时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发达的时期,但又是国力最弱的朝代。过去有句话叫唐乌龟宋鼻涕。唐代宫廷伦理关系很混乱,而宋朝国力太弱,就像鼻涕那样软弱,提也提不起来。你想,北方大片土地被契丹、西夏占去了,这种耻辱的阴影始终笼罩在皇帝、大臣的头上。

应该说王安石变法运动的指导思想和经济措施都相当超前,只是难以适应当时整个社会的主导经济还是自然经济型的农业这一现实。当然,也不是说超前就不好,工商经济同样需要政策的引导,假如新法能够贯彻下去,也许工商业就会被扶持起来,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商品化,最终完成社会形态的转换。

可是,任何好东西要与时代相吻合,离开了特定条件,无所谓好坏。超前了,也就不好了。

王安石的这个雷厉风行的改革风暴,引起了朝廷的震动,特别是原来一些大官老臣一致反对。神宗、王安石不顾一切,谁反对就罢免谁,所以连司马光这样的德高望重的重臣也不得不避开,回乡去编他的《资治通鉴》。

苏轼看新政

苏轼和他弟弟苏辙原先也是提倡改革的,他们看到国力的积贫积弱,看到社会上安于奢靡,不思进取。于是写改革文章和奏疏,“奋厉有当世志”,有的观点也许比王安石还要激烈,弟弟的态度又比他哥哥还要强烈。

但当王安石改革措施出台后,苏轼便发觉这个改革太激烈、太急躁、太过头了,不合实际,对百姓不利,于是不顾个人安危起来反对。加上与司马光等人比较接近等原因,苏轼渐渐站到了王的对立面。

王安石本来想把苏氏两兄弟拉进改革班子,事实上苏辙已经进了改革班子,这是临时设立的班子,叫三司条例司。他要改革,老臣们反对,就只能依靠新人,便让大批年轻人升官,占了要害位子,推行他的改革。

但苏轼不买这个账,苏轼有他的主张,他说:“孟子有言:‘其进锐者其退速’,若有始有卒,自可徐徐,十年之后何事不立。”他不是完全反对那些措施,只是说不能操之过急。孔子曰:“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他向皇帝建议,不要太重财政,不要与百姓争利,他用九个字概括了自己的方针:“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关键是要关心老百姓的生活,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事实证明,苏轼的意见是很有见地的。

由于苏轼的文章写得又快又好,很自然成了反对派的干将,看看他给皇帝的折: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臣不知陛下所谓富者,富民欤?抑富国欤?……百姓如果富足了国家怎么会不富足?现在,陛下您所说的富足到底是使老百姓富还是使国家富?在当时条件下,他能够把国与民区分开来,真可谓是思想超前。他敢直接责问皇帝,真可谓是胆大包天!今陛下无使农民养息而与商贾争利,岂理他哉?……今天陛下您不使农民休养生息,而去与商人争利益,这还有什么道理可说?今青苗有二分之息,而不谓之放债取利可乎!……今天下以为利,陛下以为义,天下以为贪,陛下以为廉。陛下您完全站在百姓的对立面了。

当王安石要废科举,改变学制时,苏轼更是无法容忍地怒吼,“宁为玉碎不求瓦全”,立即上万言书,书曰: 予临兆民,凛乎若朽索之驭六马,“言天下莫危于人主也,聚则为君民,散则为仇雠,聚散之间,不容毫厘,故天下归往谓之王,人各有心谓之独夫,由此观之,人主之所悖者,人心而已”。他把皇上比作驾马车的车夫,而驭马的缰绳已快断了,他把皇帝说成独夫,失了人心。这实在是够大胆的。古人中,有谁敢这样对皇帝说话的?就是在今天,也很难设想,可以这样对上级大骂,说是独夫,说是背人心。

他继续说,人心之于人主,有如树之有根,灯之有油,鱼之有水,农夫之有田,商人之有财。树没有根就枯,灯没有油就灭,鱼没有水就死,农夫没有田就饿肚子,商人没有钱就贫,人主失人心就灭亡。

然而,神宗皇帝看了却没有生气,反而心有所动,召见苏轼,苏轼受到鼓舞,就更不客气了,他当皇帝面说: 陛下生知之性,无纵文武,不患不明,不患不勤,不患不断,但患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他劝皇上改革要“徐徐而来”慢慢做。此刻皇上也悚然动容,心里开始动摇,当时正好要开万灯节,朝廷向老百姓贱价收购灯,他又上书指出,说这是欺压百姓,要皇帝收回成命,结果皇帝真的接受了他的建议。

他感到更有责任出来说话了。

最后,他竟敢说出: 孔子说,苛政猛于虎,如今全国已有二十万虎狼在横行了。

真是敢捋虎须,敢摸龙鳞了。

这样一来,苏轼与王安石的关系就发展为完全对立的。王安石想你小子不但不支持我,还要和我作对,反对我的政治路线、经济政策。当时苏轼已经影响很大了,而且文章一写出就立刻传开,对王安石很不利。所以王安石把苏轼看作眼中钉,非拔掉不可。于是决定把他外放,教训教训他,让他到地方上去实践实践。正好当时他手下有个亲信,叫谢温彦,捏造谣言,向王安石反映,说苏东坡在送父亲灵柩回四川时,顺便带了货物进行贩卖,还超规格动用了国家工作人员。后来虽查无实据,但也给了苏轼一个打击。

起先是想把他搞到穷乡僻壤做官,而神宗毕竟喜欢苏轼,于是先把他贬出京师,到杭州做通判去了。

王安石变法,本质上是为了增强国力,为此他敢于得罪巨室,得罪既得利益的官僚阶层,但同时,他也不惜剥削广大穷苦百姓。王安石对皇帝说: 流俗太重,那么天下之人归于流俗;陛下权重,那么天下之人归于陛下。

而苏轼却是这样对皇帝说: 要先富民,后强国;要安万民,厚货财,省费用;要节用以廉取,减冗兵、少冗费、轻征敛。

国与民存在着矛盾,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苏东坡早在900年前就意识到了。

与此同时,司马光等人削职的削职,罢官的罢官,有的下狱治罪,有的流放。

司马光则回到家里,不问政治,专心致志地去编历史,以等待时机。果然王安石的变法终于因种种原因而失败。到了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司马光重新上台做了宰相。

司马光把当年反对王安石的人都召了回来,安排到重要的位置上,其中包括苏轼。

与司马光的矛盾

苏轼被贬到了地方上以后,发现王安石的新政也不是一点没道理,并非像他原来想象的那么可怕,而有些确实对百姓有利,于是他也渐渐改变了一些看法。

司马光执政后,全面推翻新政,推翻王安石所有的改革措施。把支持新法的人全部罢官,重新启用旧党人员。这时他首先想到苏轼,他想苏轼真是条汉子,当年他斗争最坚决,当时别人不讲他敢讲,别人不拼他敢拼,文章又写得棒,被迫害也最严重,这回我上台,一定要提拔他做助手。所以苏轼理所当然地排在被召回提升之列。这就叫一朝天子一朝臣。

于是苏轼连连高升。

司马光这些旧党一执政就做了三件事: 一、 展开关于新法利弊的大讨论,其实是早就定了调子的,把所有的新法全部废除;二、 尽废新党,把过去王安石提拔的新人全部赶出朝廷;三、 招回过去反对王安石的老臣。

谁知苏轼到了朝廷又对司马光提出批评,说新法也不是全部不对,他在实践中发现新法有合理的部分,也不是全部不好。有些要废除,有些要改进,有些要保存,总之不能全部废除。还说王安石和下面人也不见得全不好,不能全罢官。他痛感司马光“专欲变熙宁之法,不复较量利害,参用所长”。为此,他和司马光在朝廷上争了起来,气得司马光几乎说不出话。

苏轼也激动得无法控制,一回到家就大骂,“这个司马牛,司马牛”。

这样,苏轼又得罪了旧党,不久又渐渐被排挤出朝廷。

所以,苏轼实际上是两面都得罪了。

苏轼如果是一个图显贵、不计品节的小人,当年对王安石稍表示赞同,就可青云直上。如果他是个只计个人安危、明哲保身的人,一声不吭,顺水推舟,只要不反对新政,也必然平安无事,这样的官当时确实很多。反过来,到了司马光当政,这样好的机会,你苏轼也只要顺着司马光,那么加上皇太后的宠幸,做宰相握大权,不是没有可能的。何况司马光只当政了十个月,便因积劳成疾而去世了。

可是苏轼就是不肯忍一下,就是要发表自己的独立观点,不论对他的前途有没有利。

“不随”之性格

其实,虽然苏轼文章很有气势,但他是不喜欢偏激的,他不喜欢偏执。在日常生活中如此,在政治上也如此。他到晚年,特别喜欢陶渊明的诗。把每一首陶渊明的诗都“和”了一遍,有的还“和”几首,其中有一首《和陶咏三良》很能表现苏轼的思想:

三良的故事,是讲春秋时秦穆公,一天与群臣欢饮,酒酣时说:“生当此乐,死当此哀。”当时三个贤良臣子——子车氏的三子奄息、仲行、铖虎允诺穆公死即陪葬。后来,三人果行诺言,陪葬。最初苏轼在凤翔时在《秦穆公墓》一诗中认为三良忠义,深叹: “古人感一饭,尚能杀其身。”陶渊明也是歌颂“君命安可违”。

可后来,苏轼对殉葬坚决反对,对陶渊明“君命安可违”也表示反对。他说: “此生泰山重,忽作鸿毛遗,三子死一言,所死良已微。”认为死得不值。

接着举出晏婴的例子。晏婴是春秋时齐国大夫,齐庄公与大夫崔杼之妻通奸,被崔杼所杀,晏婴得知后,赶到崔家。当时有人问他是来殉死,还是准备出逃?晏婴说:“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甚私昵,谁敢任之?”苏轼对晏婴的行为表示赞赏,“贤哉宿平仲,事君不以私”。

苏轼还举了一个春秋时晋国大夫魏武子的儿子魏颗的例子,魏武子有一宠妾,无子,魏武子病中对魏颗说“等我死了,你让她改嫁”。后来魏武子病危了,改变了主意,说要让她殉葬。可魏武子死后魏颗还是让她改嫁了。别人问,为什么不照父亲的遗嘱做,他说,病重时病人的神志不清,因而遗命不合理,我还是服从他合理的遗命。苏轼从两件事引发议论。对君王一个人的绝对权威而泯灭了千千万万人的尊严和权利,使人们只能做没有思想的奴才,形同牲口。苏轼甚至非常愤怒地吼道:“我岂犬马哉,从君求盖帷。”我难道是一条狗或马吗?只要你用旧的伞、破的帷盖一盖就完了吗?

他对荆轲刺秦王之举也不以为然: “荆轲不足说……燕赵多奇士,惜哉亦虚名。”这表现苏轼的赤子之心。

赤子是刚出生的孩子。孩子眼里什么都是美好的,人人都是好人。比如,他看到穿着破衣服的穷人也会同他去玩,穿着好衣服的富人也会与他去玩,在他眼里,穷人富人没有分别,甚至也没有好人坏人的差别,差别是大人教他的,是社会教他的。说苏轼诗有赤子之心的人,就是说他看什么人都是好人。他只是按照自己真实的想法去说去做,不管别人怎么看待。

有很多研究文章,都说苏轼是被小人陷害的,你看沈括是小人、李定是小人、章惇是小人、吕惠卿是小人。而梁启超曾把反对苏轼的人列了一张表,对一个个人的人品、出身、作为做逐一分析,说这些人并非都是小人。那王安石总不是小人吧,司马光总不是小人吧,为什么都会反对苏轼,都不能容忍苏轼?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问题就出在苏轼好讲怪话,批语朝政,好发表不同意见。用现在的话讲,要独立,要民主,喜欢搞自由化。这是封建专制社会所不能容忍的。即使苏轼的朋友也认为他有罪。

在“朕即国家”的专制社会,苏轼能大胆喊出“我岂牛马哉”的振聋发聩的声音,实在是了不起。他用魏武子的例子来说明君王的话也不是完全正确,也不一定要听,这是对君权神授的挑战,这是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反叛。

无论苏轼与王安石,还是苏轼与司马光,他们廷争的实质,说到底是民本与皇权、国家利益与百姓利益、禁锢与开放、自由与专制、补天与任天而动的矛盾,是只允许一种声音,还是允许不同的声音的矛盾。今天皇帝倾向王安石了,就一定要与王安石保持一致;明天司马光掌权,代表皇帝了,又要全部听司马光的。苏轼与程颐、程颢、朱熹的根本分歧也在于此。在于要不要人的权利、人的尊严,这是在向皇权要民主、要独立、要自由。所以苏轼被抓、被放是必然的。林语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称: 苏东坡是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苏轼就是这样固执地坚持自己独立的观点。而他坚持的观点却是不偏执的、是极宽容的。固执表现为保持独立性,甚至不听领导的话;宽容表现为处处将心比心,看到人是有缺点、有欲望的,处处为人着想。这也许正是他一生不断受挫的根源。

他不但在大是大非上如此,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上也是如此。

苏轼曾有一句诗云: “我坐华堂上,不改麋鹿姿。”我即使在朝堂上也不改麋鹿那样自由自在的姿态。

还有诗云: 我本麋鹿性,谅非伏辕姿。又有两句诗云: 尘容已似服辕驹,野性犹同纵壑鱼。苏轼说自己虽然因多年宦海浮沉被驯服成套着辕的马,脸上充满了“世俗”的痕迹,几乎已成了一个“平生所惭今不耻”的俗吏。但毕竟还保持着躁动不安的野性。

“野性”两字概括了诗人一生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念。野性作为封建专制时代反禁锢的个性要求,它是与仕宦相对立的人生观。

“野性”不同于“仕宦”,反对污浊的尘世束缚,纵情放逸、浑朴天真、雍容豁达,与大自然打成一片。

野性区别于归隐,两者虽然都反抗现实的迫害,但归隐是形式上超脱,而野性是心灵解放;归隐重追求肉体的自我回归大自然,野性则重在精神上的追求,自我与大自然统一。有句话叫“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苏轼可以说是大隐了。

回归到偏僻地,如陶渊明,相对说是容易的,要在朝堂上保持独立,保持野性是难的,苏轼的人生真可谓不羁人生。

“人格独立”最能表现苏轼的精神。你要追求独立,而这个制度、文化是不允许你有独立性的,王安石不允许,司马光不允许。于是被排斥、被贬谪是必然的。

苏轼曾用极为清晰的语言表达了他的独立精神,他说: 昔之君子,惟荆(王安石)是师,今之君子,惟温(司马光)是随,所随不同,其随一也!老弟与温相知至深,始终无间,然多不随耳。(《致杨元素》)“多不随耳”这是何等响亮的独立宣言!

我们并不认为,在所有问题上,苏轼的观点都比王安石、司马光等人准确。问题不在于具体问题上谁是谁非,而在于是不是允许存在不同的意见,是不是允许说。苏轼是“好诗冲口谁能择”,有话就要说,有诗就要写。他说自己有了想法,就如食中有蝇,不吐不快。然而这个制度、文化,不让他倾吐自己的思想,不让他表达真实的情绪!

苏轼曾感慨地说:“门前恶语谁传去,醉后狂歌自不知。”他憎恨那些打小报告的人,他是多么盼望自由宽松的政治环境啊!

王安石与苏东坡之间的矛盾并非个人恩怨,并不在于具体某一个问题上的冲突,而是带有根本性的制度与文化上的冲突。为了说明这点,我们不妨具体地看看他们的个人品质及两人关系。

同类推荐
  • 潘宫的预言7:暗黑神的黄金手杖

    潘宫的预言7:暗黑神的黄金手杖

    为了应对波塞冬的邪恶入侵,X基地举行了盛大的联合军演。在演习中,斗鱼操控的战机遭遇不明袭击,坠落至人迹罕至的两界山。行进在黑森林里,几乎每走一步都会遇到九死一生的危险。深夜,一群鲁猴进化成凶狠异常的食人兽,朝大家龇牙咧嘴袭来。斗鱼和他的小伙伴们被迫躲进阴森的地下坑道。漆黑寂静的坑道内,悄然隐现无数闪着青光的冷兵器。难道是地底亡灵们全都复活了?面对脚下的万丈深渊,伙伴们不由打起寒颤。是该顺从自己的意志无畏向前,还是就此退缩打道回府?寻找灵戒以来最为艰苦的一场战役,让我们给予冒险小分队更多的勇气和力量吧!
  • 快乐星球:智能足球鞋·纪念版

    快乐星球:智能足球鞋·纪念版

    我是乐乐。我最喜欢的体育运动就是踢足球了,可是班里的足球队长金刚好像对我最近的表现不太满意,今天还当着大家的面前狠狠训斥了我一顿。我一气之下,决定在班里另组一支足球队与金刚抗衡。虽然我组建的这支球队整体水平较弱,但一想到有多面体送给我的“神秘装备”,我就对打败金刚充满了信心。可是决赛当天却出现了突发状况……
  • 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

    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

    千百年来,神话故事一直有着不朽的魅力,脍炙人口,百读不厌,在世界各国代代相传。他们不仅是全人类的一种绝不可多得的、也绝不可能再生的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史无前例的杰作。不论翻译它的人文笔如何笨拙,都无法阻止它放射出灿烂的光芒。在世界神话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古希腊神话故事,它对西方文学、艺术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均是极为广泛和深远的。这启发我们:若想畅读任一民族之文学艺术作品,深刻理解其思维特性和文化特质,从该民族的神话故事入门,无疑是一条捷径和敲门砖。
  • 中华少年科普知识读本——地理卷

    中华少年科普知识读本——地理卷

    河流的入海口为什么呈三角形?江湖河海交汇处为什么会有分色线?为什么我国的大河都是向东流?黄河为什么会有大量泥沙?黄河为什么是“几”字形的?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古代的黄河水是黄的吗?……本书中国青少年成长必读科学丛书之一,是科学全知道系列丛书的地理篇,讲述中国孩子最应该知道的身边的地理知识,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
  • 学生版时文选萃:有一缕阳光就要灿烂

    学生版时文选萃:有一缕阳光就要灿烂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有蓝天的呼唤,就不能让奋飞的翅膀在安逸中退化;有大海的呼唤,就不能让搏击的勇气在风浪前却步。成功的密码,在于懂得怎样避开障碍,让我们把不满表达成上进,把委屈升华为不屈,从一时的压抑中酝酿出一生的热情执著,从一时的失意中进发出一生的拼搏。把心径扩大一毫米,避开障碍的密码,用一片星光来照亮前方,有一缕阳光就更要灿烂!一则小故事蕴含着大道理,一段平凡的对话浓缩着生命的真谛。
热门推荐
  • 第一女尊倾世小仙医

    第一女尊倾世小仙医

    她是洛青萧,她没有父亲,她是边城里人人口中的“怪物”。却有着起死回生之术,当危机来临,十二岁的她如何虎口逃生,又如何一步步步入强者之途?黑暗与光明的角逐,一触即发。他是家族的弃儿,六岁那年遇到那个冷情的男人,他以为自己到了天堂,结果只是到了另一个炼狱。他在炼狱中挣扎成长,一心只为毁掉那个地方。——————————————————————他说:“你以后不要再哭了。”他说:“没有人可以欺负你。”他说:“你救了我一命,那么,我将自己赔给你。”——————是一本女追男的玄幻文,男主超别扭,看我们小萧萧如何一步步把他扑倒吧!
  • 吕著中国通史

    吕著中国通史

    《吕著中国通史》以传统国史为据分上下两编,分门别类地、有系统地叙述了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政治历史的变革。在叙述理乱兴亡的过程中,夹叙典章制度、个人点评,倾注了吕思勉先生一生的真知灼见,能够给读者提供中国历代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方面的历史知识,是最权威、最经典、最完整的中国通史著作。
  • 一品仙奴

    一品仙奴

    一个被贬下凡的无良神仙,一个郁郁不得志的草根,没有太多的道理可讲,就是压迫与被压迫!不听话?叫你变太监!于是张放水开始了他无奈的淫荡生涯......太监伴个皇帝都能权柄熏天,老子伴个神仙,看谁敢惹老子!女人不是极品的不泡,男人不是牛B的不踩!【本书目标:完本!】【请多多支持!收藏!推荐!】
  • 联姻选我我脸盲

    联姻选我我脸盲

    [先婚后爱,甜宠]两家联姻,将他们两人绑在了一起。程乔:我和我老婆从小就认识。舒茗卿:不认识,没见过,你怎么乱说。一次聚会,她说:“我结婚了,你自重。”他说:“我叫程乔。”“呃,老公,你换了个发型我没认出来。”
  • 泛古之纪

    泛古之纪

    泛古大陆,经历了无数年演变,其间无数绝世天才崛起,无数强者陨落,留下了无数宝藏。神器与神器之间的较量谁强谁弱,上一辈人之间的恩怨又……魔界少主踏迹大陆,恩恩怨怨,情情仇仇,又如何了结,爱与恨的徘徊,最终……
  • 灵霄第一武神

    灵霄第一武神

    生下来就开始被歹人算计,五岁时满门被灭,从世家大少沦为一个小乞丐,流落他乡。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机缘巧合之下收了一头母龙,更是学得了诸多绝世功法。终于,一个翩翩少年骑着一头母龙,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 案中的人

    案中的人

    为什么要选择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呢?当然是内心或多或少的正义感。成为一名警察后,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罪犯。或许会有迷惑,但是这份职业却让我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尼采曾经说过:当你在凝望深渊时,深渊也在凝望你。这是一个关于用催眠术犯罪的故事,在很多电影电视中都有过,它可以让你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它也不是说随便就可以催眠你,需要通过一定的暗示和引导,只有你本身存在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它才可以催眠你暗示和引导你。
  • 饮食习俗

    饮食习俗

    我国是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其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现在的说法,民俗文化的绝大部分属于无形文化、非物质文化。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在全世界形成共识。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作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面临大量民风民俗、民间技艺的濒危、失传,抢救、保护已是时不我待。文化部及时制定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约精神相一致的有关文件,社会各界也极力呼吁对传统民间节日、艺术的保护。
  • 随身带着地狱系统

    随身带着地狱系统

    普通公司小职员秦风,偶然获得一个地狱系统。凭借地狱系统,他能够随意的捕捉鬼魂,读取他们的记忆,获取他们的能力。“听说了吗?那个大坏蛋要来我们这了。”某小萝莉在空中乱窜着。“麻痹,不就是吓唬吓唬那个熊孩子吗?至于跑这么远抓我吗?”某吊死鬼气急败坏的收拾行李。“我靠,竟然欺负我小弟,不要让我遇见他,不然……”某厉鬼直愣愣的瞪着突然出现的秦风。
  • 医生欧巴:萌萌的男人

    医生欧巴:萌萌的男人

    一个浑身充满了秘密的风流倜傥的帅气医生,一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犯罪心理学女孩,两个人之间,擦出耀眼的火花。在这里,不论你想要什么,你都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萌萌的男人,任你来调戏。*一个逃跑的男人的身后,站着一个喷火的女人,冲着他的背影大喊着:“喂,就只是聊聊天喝杯咖啡而已,我有这么吓人吗?我就是说了句想学犯罪心理学而已,你也不能这么害怕吧!”“这是秘密,你不应该知道。”离去的男人心中如此说道。一个深沉的秘密,一段不堪的往事,一位忧郁的美人,一双坚毅的肩膀,一个铁打的男人,看犯罪心理学女孩如何一步步征服医生欧巴冰封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