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34700000005

第5章 坦荡人生

人应该有“不同意”权,王安石的缺点在“好使人同己”,苏王两人关系反映出苏轼的坦荡胸怀,从侧面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王安石其人

那么,苏轼和王安石的关系到底如何?王安石到底是怎样的人,苏轼到底是不是保守派、两面派,到底是不是投机分子,他到底投了什么机呢?

我们先看王安石其人,王安石是一个怪人。大家知道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章诗歌都写得极好,我们小时候就读过他的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实这个人应该说也很不错,他很刻苦、很勤奋,也很节俭,似乎也不是一味为个人利益想做官的人,他曾十几次推掉到京城做大官的任命,每推一次,名气就响一次,他在生活上似乎也没有任何要求,这方面故事传说很多。

一个故事是说他吃东西从不在乎,有一次别人请他吃饭,他总是拣一盆驴肉吃,那位朋友后来对王安石的妻子说: 你丈夫特别爱吃驴肉。王安石妻子说: 没有啊!他好像没有什么爱吃不爱吃的。那位朋友说: 那么我看见他怎么专拣驴肉呢?王妻说: 不会吧?那盆驴肉是不是放在他面前,明天你再请他,把驴肉放远一点,在他面前放一盆野菜试试看。那朋友照着做了,果然,王安石不拣一筷子驴肉,而把野菜吃了个精光。

他平时也不管家里的钱,他的改革主要是财政的改革,他对自己的钱却从来不管,都交给他弟弟管,后来他儿子王雱长大了,儿子不让叔叔管了,他也不知道。

他平时穿衣服总是脏兮兮的,有一次他和皇帝谈话,一只虱子在他头上爬,皇帝盯住他的头看,对他笑一笑,他也没反应过来,出来时问同事,皇帝为什么对着我笑?

人家看到他衣服太脏,带他去浴室洗澡,洗好后偷偷地给他换了一套衣服,他穿上后却浑然不觉。

他年轻时常常苦读到天亮,然后抹几下脸就上班去了,上司见他两眼浮肿,以为他整夜都在干荒唐事,劝他说,年轻人要自爱。他也不辩解,后来大家知道他原来在苦读,都很感动。

还有一次,他老婆看到他太辛苦,想用女色来分散他的注意力,给他买了一个漂亮的少妇,让她晚上进王安石书房去侍候。王安石见了说,夜里夫人不在,你来干什么?少妇说,我是夫人买来侍候你的。王安石问你丈夫为什么卖你?少妇说是丈夫赌博输了钱,欠了债只好把她卖了。王安石说叫你丈夫来。她丈夫来了,被王安石臭骂了一顿,然后叫他领回去,也不要他退钱了。

包公曾经是司马光和王安石的顶头上司。据说有一次包公设宴赏花,司马光平时不喝酒,碍于主人情面,只好勉强干杯。可是王安石直到宴会散了,仍滴酒不沾。包公也不能勉强,司马光说,看来这个人做任何事都是不会屈服的。

他在地方上进行改革,确实对老百姓很有利。他在明州,也就是现在的宁波做地方官,百姓拥戴他,要为他塑像。

他就是这样一个怪人。当时大多数人都笑话他,但也都佩服他,欧阳修、富弼、范仲淹这些前辈都曾推荐他,想提拔他,他都不接受这份好意。

据说他是历史上惟一一个一菜一汤的公务员,一个不纳妾的大官,惟一一个没留下遗产的宰相,一个光风霁月的大儒。

高中课本里选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这是他与弟弟安国等四人游山,打着火把游山洞,走到一半,有人说不出去“火且尽”,于是就出来了。出来了王安石就后悔,觉得没有尽兴。认为越深入越奇。“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和他政治上的观点一样,人越少的地方我越要去,别人越不做的我越要做,再多人反对我也要干。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而王安石有“三不足”: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但是有一个人不同意一般人对王安石的看法,说这个人行为反常,违反常理。凡是违反常人、常理、不通人情的人,往往是作伪作秀,作政治秀。他写了一篇文章叫《辨奸论》,说想吃得好穿得好,是人之常情;那种故意吃猪狗之食、穿奴隶之衣的人,往往是大奸若忠,不可轻信。他不指名地说王安石将来掌握了国家大权后,一定会坏事!说这话的人,不是别人,就是苏轼的父亲苏洵苏老泉!老泉的话后来部分印证了。

孔子曾说怎么看一个人,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意思是看他交什么朋友,看他做事的方式,看他的心态,要什么不要什么,那么这个人就藏不住了。苏洵在文章的最后说: 希望我的话不正确,如果不幸言中,那么“天下将被其祸”。

苏轼也许由于父亲观点的影响,再加上他的个性与王安石完全是两类人,所以,对王安石的行为也不理解,而存戒心。大家知道苏轼可是一个会玩、会潇洒、会享受生活的人,与王安石的天生古板完全不同。

与王安石之交

个性尽管不同,王安石和苏轼在私交上还是很不错的。包括司马光与王安石和苏轼私交上都很好。王安石和司马光死后,苏轼参加追悼会,为他们写了很动人的悼词。

这里有几个小故事,说明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他们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是难分高低的。

有一次两人同行,王安石想教育开导苏轼,正好见一间房子的根基动摇了,一面墙向东歪。王安石趁机说,我给你出一个上联:“此墙东坡斜也”,不料苏东坡仰天大笑,不打一个格愣,就念出下联:“是因安石过也。”王安石想,这家伙真顽固!

又有一次,苏轼回四川去,因为从长江三峡回来,王安石托他带一罐三峡中中峡的水。特别说明是中峡的不是上峡的,也不是下峡的。据说苏轼经过中峡时打了几个瞌睡,已到了下峡,他对船工说能不能回去。船工说行是行,但逆流而上,那要多少时间,问苏轼为什么回去,苏说要打中峡的水,船夫说都是长江的水,下峡是中峡的水流下来的,还不是一样。苏轼想这倒也是,那老头这么固执,为什么偏要中峡水,死脑筋不变通,我就打下峡的水回去,看他能不能发现。于是就打满了一罐下峡的水,到了京城送进相府。

苏轼进入相府,被引进东书房稍候,在书房里东张西望,看书桌上有一张纸,上面正写了两句诗:“明月松间叫,黄狗卧花心”,苏东坡感到好笑,明月为何能叫,黄狗怎能在花心里睡觉,不通。再一看边上一张纸上面还写了两句: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更觉得好笑,黄花就是菊花,开在深秋,傲霜耐寒,最后焦干枯萎从不落瓣,不是有人曾经写过这样咏菊的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飘落北风中”。怎么说是满地金?于是拿起笔来就在他的纸上涂了几笔,把“叫”字改成“照”,把“心”改成“荫”,“明月松间照,黄狗卧花荫”,多好。又在那两句七言诗后加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写好后,怕王安石出来看见当场出丑难堪,就把纸折好后压在书下。

不一会相国出来了,两人寒暄一番,苏轼把一坛水送上,王安石一面谢谢,一面取出一壶水煮沸,另外取白瓷碗一只,放了宜兴茶叶(阳羡茶叶)。茶色半晌未见,王安石问: 这水是哪里取的?苏轼说是中峡啊。“果真是中峡?”王安石咄咄逼人。“是中峡!”“这是下峡之水,子瞻,你好大胆,还敢骗老夫。”苏轼大惊失色,知瞒不过就只好直说。但又很好奇地问:“您老怎么知道是下峡的水?”他心想,你这倔老头平时连驴肉、野菜都不分,怎么能分出中峡、下峡水。王安石说:“我就是要考一考你,一般人在上峡看风景,兴致高,到中峡累了,往往要打瞌睡,不小心就划过去了。”接着捋了一下胡须,得意洋洋地说:“这瞿塘的水性解说,见《水经补注》一书,上峡水性太急,下峡水性太缓,惟中峡水缓急相当,水性中和,所以太医嘱用中峡水煮茶,来医老夫的中脘变症。上峡水味浓,下峡水味淡,中峡水浓淡之间,刚才见茶色迟迟出现,故知必为下峡水。”

苏轼听了,不得不服这老头真有两下子。

王安石回过头来,发现自己的诗被苏轼改过了,一笑了之,也不说什么。苏轼得意洋洋暗笑,这下你可也被我抓住把柄了吧!没话说了。

但几年后,苏轼被贬到黄州,那年秋天和他的好朋友陈慥去郊游,西风吹来,满地一片金黄。苏轼大惊,问陈慥是怎么回事,黄花怎么也落瓣啊!陈慥说这有什么稀罕,这里的黄花就是落瓣的嘛。苏轼这才感到自己当年改王安石的诗改错了。于是把这事告诉陈慥,还问,还有两句诗,你觉得怎么样。陈慥说,哎呀,你又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两句诗里的“明月”不是月亮,我们这里有一种鸟的名字叫“明月”,有一种虫叫“黄狗”。王安石正是借这个名字写了两句有趣的诗,你怎么能改老相国的诗呢?看来你被贬到黄州来是应该的了。苏轼想来想去,自己也确实太狂了点,不懂装懂,被王安石笑话,还自以为是。

不过话说回来,苏轼嘲笑王安石有时也不是没有道理。王安石改革科举内容,要取消考诗赋,自己会写诗,却说写诗对治国没什么大用处,还是“数理化”有用,专门考“政治论文”。苏轼就写诗讽刺他。王安石自己把古代的经书重新注解,编出了一本《三经新义》,作为标准化答题,考生考试一定要从他的这本书中来。苏轼也讥讽他。王安石还编了“字说”,来解释文字,很多牵强附会,苏轼更是当面出他洋相。有一次王安石见了苏轼,很高兴地说,我发现“笃”是竹子鞭马的意思,苏轼说不错,我看“坡”字就是“土之皮”,王安石说对对,苏轼接着说,那么“滑”字,就是“水之骨”咯。

王安石这才发现苏轼在讽刺他,反正他们之间就是这么亦师亦友亦敌的关系。

王安石做宰相时苏轼没有去逢迎他,后来王安石落魄了,住在金陵蒋山(即紫金山)。照理宰相退休,条件是很优越的,可王安石把大庄园捐给寺庙,自己住在小破屋里,因为他自己的志向没实现,加上三十几岁的儿子早逝,心灰意冷。

这时,苏轼正结束黄州的贬谪生活,他不计前嫌,特地去看望王安石。两个人虽相差15岁,却完全是忘年交,他们谈诗说佛参禅,度过了一段愉快美好的日子。王安石劝苏轼在南京买田,苏轼写了一首很动人的诗,感谢和安慰王安石: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看到王安石现在白发苍苍的老态,想到他当年叱咤风云时的威严,苏轼感慨万千。所以说“想见先生未病时”,那时他完全不理解王安石改革的心意,而现在也感到当初反对得太过分了,所以说“从公已觉十年迟”。

两年以后,即元祐元年(1086年),王安石在金陵去世。苏轼非常难过,为他写了纪念文章。这才叫君子之交!

王苏冲突的根本原因

于是有人就说苏轼是两面派、投机分子,是保守派。其实恰恰相反,苏轼的可贵就在于坚持自己独立的思想,争取自由地发表意见的权利!

关于九百年前这场变法和反变法的斗争,谁是谁非确实很难说,到现在专家们还在争,何况当时!

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在这个斗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政治空气,是民主的、自由的,畅所欲言者是无罪的,是求同存异的空气;还是党同伐异,唯我独尊,排除异己,迫害持不同政见者的风气。苏轼对问题的看法也未必完全正确,但是他坦荡真诚,进行独立思考,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而且也敢于改变自己的观点。而王安石、司马光则不同,他们两人虽然是对手,后来又是政敌,但他们都要别人跟随自己的思想方法,这个性格恰恰是完全一致的。

正如苏轼在王安石死后评论他说: “王氏之文,未必不善也,而患在于好使人同己。自孔子不能使人同,颜渊之仁,子路之勇,不能以相移。而王氏欲以其学同天下!地之美者,同于生物,不同于所生。惟荒瘠斥卤之地,弥望皆黄茅白苇,此则王氏之同也。”(《答张文潜书》)苏轼的意思是,王安石具体的观点做法不是完全没道理,他错在总是想“使人同己”。孔子那么智慧,也不能使他的学生都一样,何况我们。他又打了一个比方说,大地之所以美,就因为所生长的各种各样不同的生物,只有那些盐碱地,只有只长黄茅、白苇的荒地才是相同的——满眼全是荒凉。“使人同己”点到了要害!总是要别人与你相同,保持统一,这是一种专制主义表现。

同样,司马光的问题也出在“使人随己”上。

孔夫子有句名言说: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与“同”是看上去很相似的,其实完全不同,甚至是相反的。“和”就是要保护不同意见,让不同意见充分发表,让不同意见都和平相处,这个“和”字原意是“五味调和”,甜酸苦辣咸五味放在一起调配得好,味道就好。让五味统一成一种只有咸、只有苦或只有甜,这就是“同”,同是专制,是单调,同了就没有生命力了。事实上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全相同,为了要别人“同己”,结果会出现压制、打击甚至迫害的事情。

马克思有句名言说得好: 我们既然允许玫瑰花和紫罗兰有不同的颜色,那为什么不能允许人们可以有不同的思想意见呢?

启蒙主义大师伏尔泰对他的论敌说:“我完全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要用生命和鲜血来捍卫你说话的权利。”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谁对谁错,而是要让对的与错的都有自由思考、自由发表的权利,要给人以“我不同意”的权利。这是现代民主的基本准则。

这就是王苏之间冲突的根本原因,而苏轼在九百年前就在为此而努力了。

我们不得不为这个人脱帽致敬!

可惜后来的执政人,也就是王安石提拔起来的人,不但打击王安石,而且也借王安石之名打击苏轼。

政治上的事,实在难说,然而,王安石和苏东坡的这段私交却是值得后人玩味的。

同类推荐
  • 更聪明的智慧故事

    更聪明的智慧故事

    每一粒种子在合适的条件下都会发芽,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栋梁的种子。本书以努力用一种新鲜快乐的方式,把那些激励着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品质深深植入到他们的心田。本书是以单编的故事形式出现,每一篇文章由一则故事和“智慧箴言”组成,高深的箴言内容变成孩子们自己的语言,方便孩子们的思维习惯,从而改变一些说教的成分,改变箴言本身具备的严肃的成人化语气,更易让孩子们接受,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以至成长的快乐!故事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心灵,因此,看故事是孩子们塑造美好心灵的一种绝佳方式。这本故事书收集了让孩子更聪明的智慧故事几十个,并配以手绘图画。全书语言通俗,容易理解,适合广大青少年朋友阅读。
  • 感动中学生的256个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感动中学生的256个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本套书的编撰基于对青少年成长与认知的角度,精心选取多篇精彩故事,并分类阐述,在于能鼓舞和提升青少年的认知度,使青少年对未来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激情,让他们勇气十足的去追求理想,并发觉人生中的真善美。
  • 引发青少年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

    引发青少年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

    没有莱克兄弟的飞翔之梦,人类怎能翱翔于天际?没有哥伦布的远洋航行,怎会有新大陆的发现?没有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跨出的一小步,怎么会有人类在浩淼太空中需找生命的一大步?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是各行各业的人们不断创新进取的成果。本书用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告诉大家,什么是创新,如何创新,为了创新我们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来教育读者要善于在生活中发散思维,勤于动脑,勇于创新。
  • 绝顶聪明大测验

    绝顶聪明大测验

    青少年是祖国的宝贵财富,是未来的希望,而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如何提高自己的智力,怎样便捷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了帮助青少年开启智力,拓展思路,我们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把高深复杂的各科知识趣味化、简单化,力求使青少年在快乐的学习中得到启迪,学到知识,增加智商。
  • 路易莎阿姨的趣味儿童故事

    路易莎阿姨的趣味儿童故事

    孩子一般都爱听故事。简短易懂而富有哲理的故事既可丰富孩子的知识面,又能引发孩子思考,启迪智力,并学会一些做人处世的道理。《国际大师儿童精品绘本系列:路易莎阿姨的趣味儿童故事》具有丰富有趣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还可以拓宽孩子的视野,并有助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还可拉近亲子间的距离。
热门推荐
  • 迷魂魅影

    迷魂魅影

    民国初年,留学欧洲的陈天华怀着一腔热血和宏伟抱负,回到了国内,却不料踏上了一条扑朔迷离、危机四伏之路……?
  • 帝王指间:狐凤砂

    帝王指间:狐凤砂

    《帝王》:27630132这个世间,什么最美。惟独爱情的眼泪,获喜或悲。跨越无数个年代,遥远而迷茫的国度里,古老的传说。倾城的红颜又如何,惟君的宠爱又如何……看平民女子如何夺取帝王之爱,于一身!
  • 萌妻太萌黑帝的专宠thief

    萌妻太萌黑帝的专宠thief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她紫依就是活生生例子。躲进一间豪华包间,听了不该听的秘密,偷了不该偷的东西,他叫人把c市翻了个底朝天,还是没能找到,大怒,在黑白两道下了通杀令。而她侥幸逃脱也身受重伤昏迷不醒……美男!帅哥!我不要!娶我?可以。钱包拿来,陪你做任何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修养九讲

    修养九讲

    《修养九讲》讲的都是人人所熟知的,但恰恰也是很多人都做得不够的地方。然而,这不正是伟大与卑微的区别之处吗?所以,与其高论成功和幸福,倒不如认认真真地去做一些能让自己走向成功和幸福的小事情。
  • 嫁给前任他皇叔

    嫁给前任他皇叔

    她身为扶家贵女,为了家族荣华嫁给当朝太子,十年的时间兢兢业业助他上位,但等到他霸业功成,等着她的并非论功行赏而是满门抄斩。扶家上下一百七十二口全遭车裂之刑,就连养在廊下的鹦鹉都没等幸免于难。她的魂断之夜,更成新皇迎娶新皇后之时。一朝重生,扶月只想着报复,让那满嘴谎言的太子和他前世娶的新后一同死在上辈子扶家人死在的刑台之上!
  • Practical Ethics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Practical Ethics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Ethical issues arise in all walks of life, but none have implications as far-reaching and serious as those related to public management. Most people working in the public sector want to do the "right" thing, but the issues can be highly complex or just not lend themselves to easy answers.
  • 兄弟我在义乌的发财史

    兄弟我在义乌的发财史

    他的生意,从倾其所有,“投资”400元摆地摊卖袜子开始:卖袜子,做点焊,加工手镯,他在创业初期折腾个不停,在各类小生意中寻找机会,一次又一次地倾囊投入,一次又一次地血本无归,一次又一次地重头来过,每次都能汲取新的教训和经验,每次都坚定地东山再起;资金一步步积累直至挣得亿万身家。
  • 一吻定情之我想谈恋爱

    一吻定情之我想谈恋爱

    寻觅上辈子过劳死了,这辈子打定主意认认真真做只咸鱼就好,但没想到自己会遇见他、爱上他、最后嫁给了他。千叶寻觅:很幸运,我没有错过你!入江直树:很高兴遇见你!还有,我爱你!最好的爱情,不是一个人的追逐,而是两个人的齐头并进。最好的爱情,不是你心里明白就好,而是我亲口告诉你:我爱你!________说明:1.拆原CP2.女主不知道自己是穿进了电视里3.小说时间线有所更改
  • 夫君滚过来

    夫君滚过来

    前世她被自己最爱的人杀死,今生,她要将所有欺负过她的人一个个送去见阎王爷!他,来自皇族,却对皇族的事至身世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