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53600000031

第31章 奥威尔与人类未来(1)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 1903—1950)身前“寂寞”,身后“尊荣”,俨然两重天。他从“贫病交加、没有多大名气”到“在英语文学史上占有了重要的独特地位”,实有赖于他生命最后关头写出了《1984》(Nineteen EightyFour)。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认为,没有这部作品,奥威尔可能早就被人遗忘,“我们现在大概不会拜读他的议论文章,研究他的传记”。

《1984》令奥威尔“声名鹊起”,显然与它的政治性相关。它批判了20世纪形形色色的极权主义,在现实政治生活领域,如一石击起千层浪。伊萨克·多伊彻(Isaac Deutscher)认为,奥威尔在“最恰当的时刻写出了最需要的作品”,同代人作品中很少有像《1984》那样风行,即便有,也很少有它那样大的政治影响: 标题成了政治的行话;他创造的术语,如“新话”、“老话”、“老大哥”、“真理部”、“思想警察”、“思想犯罪”、“双重思想”等,已经进入了政治词汇;就连他的名字在英语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独特地位,衍生出了一个形容词,频繁出现在新闻报刊和政治演说之中。

然而,《1984》的文学性却备受置疑。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认为,奥威尔在艺术领域并无突破,《1984》的“情节、人物、意象、氛围都显然受惠于扎米亚京(Zamyatin)的《我们》(We)和赫胥黎(Aldous Huxley)的《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多伊彻进一步指出,影响《1984》的还有托洛茨基(Trosky)的《被背叛的革命》(The Revolution Betrayed)。就连力捧奥威尔的欧文·豪(Irving Howe)也承认,《1984》难入“艺术上品”。

用文学方式书写政治题材,历来是把“双刃剑”。政治是瞬息万变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政治题材容易过时,原本的政治立场可能受到挑战。纳博科夫认为,一个作家,如果用语言之“网”来捕捉政治这种必然易逝之“蝶”,不是缺乏作家的天分,就是浪费作家的天分,写出的不过是“话题垃圾”(topical trash)或所谓的“观念文学”(literature of ideas)。显然,奥威尔就在他的抨击范围之列。纳博科夫非常反感有人将他的《从左边佩带的勋带》(Bend Sinister)与奥威尔的《1984》相提并论,他认为,奥威尔不过是“平庸的英语作家”,像“乌鸦”一样聒噪“陈词滥调”。在《从左边佩带的勋带》的前言中,纳博科夫宣称,“我不严肃,我不挑衅,我不讽刺。我既不是说教之人,也不是寓言家。政治、经济、原子弹、原始的或抽象的艺术形式、整个东方、苏联‘解冻’的迹象、人类的未来,等等,我都不关心”。显然,这番话是有的放矢。因为,奥威尔曾经写道:“你无法对那使你生命垂危的疾病,采取一种纯粹美感的态度;你无法对持刀要割断你喉咙的人,感到漠不关心。在一个法西斯主义和社会主义互相残杀的世界,任何有思想的人都必须表态。”奥威尔毫不讳言,他书写的就是“观念文学”。他说,虽然进入了20世纪,但人类历史上早已唾弃的东西,比如“不经审判的囚禁、将战犯用为奴隶、公开处决、逼供、利用人质、大批人口的驱逐”,现在又死灰复燃,甚至愈演愈烈,值此关头,任何有思想的人必须挺身而出。可以说,《1984》就是他对二战后时局的“表态”。他用栩栩如生的笔墨,向世人敲响警钟,揭露了极权主义的危害——“对伦理的破坏,对思想的控制,对自由的剥夺,对人性的扼杀,对历史的捏造与篡改”。他化“疾病”为艺术,刻画了一个“没有未来的乌托邦”,在那里,“政治剥夺了道德,剥夺了一切,没有孤独的可能,没有沉思的冒险,只有赤裸的权力和残酷”。正是这种出自“铁屋中的呐喊”,奥威尔才被誉为“作家的楷模、真理的代言人、良知的化身”。

但是,不可否认,“观念文学”的确有潜在的局限。多伊彻指出,《1984》的流行与“冷战思维”有关。冷战思维散布敌我斗争、彻底毁灭。东西方两大阵营之间是铁幕隔绝、势同冰火。随之而来的是军备竞赛,整个地球笼罩在核弹的阴影之中。这为制造意识形态超级武器的需求提供了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土壤。《1984》就被刻意包装成一枚意识形态战线上的导弹,轰炸社会主义阵营。这也许背离了奥威尔写作的初衷,但随着“作者已死”,其遗产也就可能被肆意地扭曲和盗用。如此容易被“劫持”和“挪用”,也从旁证明了《1984》文学性的单薄,因为真正文学经典的内涵微妙而丰富,难以简化为干脆利落的标语。奥威尔的政治话语固然醒目痛快,但“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生命力恐难持久。真正文学大师的话语进入政治语汇,是渐进的过程,如同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奥威尔缺乏伟大作家的反讽精神,缺乏思想的厚度和绵密,缺乏哲学的疏离感,缺乏面对现实政治的火焰所必须保留的冷静。

欧文·豪也担心奥威尔身陷现实政治世界的“泥淖”而难以传诸久远。他说,奥威尔“必须放在所属的时代之中,才能显现出其生命的最重要意义。他这类作家很可能无法留传于后世,因为他们之所以对他们同时代的人如此重要、如此亲切,就在于他们融合了极度的话题性和极度的温柔,而这种特质不太可能使他们的作品成为最伟大的艺术”。罗蒂则认为,奥威尔由于对所攻伐的种种邪恶之本质缺乏深刻的历史透视,所以“短视”,在《1984》中发出了“悲观”的论调,而且,如果我们的后代没有类似的经历,将会“以阅读斯威夫特的方式来阅读奥威尔”,虽然景仰他对人类自由的贡献,但不会采用他对意识形态的分类,不会袭用他的道德和政治语汇。

指责奥威尔“短视”、“悲观”,在英美批评界不乏其人。尤其是联系到《1984》结尾时主人公温斯顿的“背叛”,似乎证据确凿:

他抬头看着那张庞大的脸。他花了四十年的工夫才知道那黑色的大胡子后面的笑容是什么样的笑容。哦,残酷的、没有必要的误会!哦,背离慈爱胸怀的顽固不化的流亡者!他鼻梁两侧流下了带着酒气的泪。但是没有事,一切都很好。斗争已经结束了。他战胜了自己。他热爱老大哥。

罗素认为,奥威尔的人生充满悲剧。一是因为饱受疾病的困扰;更多的是因为空有对人类的一腔热爱,但在现世中无处安放,难以找到抱慰,“终究意难平”。奥威尔相信人性倾于完美,通过有秩序的革命能够带来进步,他起初反抗时代的颟顸和制度的藩篱,俄国革命点燃了他的激情,他的崇拜偶像是托洛茨基。但是,所有这一切,理想、热血、青春和希望,在人生中逐一幻灭,加之疾病缠身,终于不堪重负,在《1984》的结尾处彻底坠落入“绝望的深渊”。罗素指出,奥威尔走向悲观的人生轨迹固然可以理解,但他强调,“我们时代需要更伟大的信仰之力。假使歌德、雪莱也进了集中营,看到了恶的肆虐,是否会更获得智慧。化磨难为智慧,不为磨难粉碎了心智,像温斯顿那样被彻底压垮,需要勇气、耐性和毅力。这不是人人都能够做到。奥威尔就没有做到。毋庸置疑,他展示了对真实的爱。但他丢掉了希望。这妨碍了他成为我们时代的先知”。罗素在奥威尔身上找到了人生所需要的一半,那就是“真实”;但世界还需要另一半,这另一半仍然需要寻找,那就是“希望”。

多伊彻的分析与罗素如出一脉,都是从人生和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1984》中“来自绝望深渊的惨叫”。他认为奥威尔是一个敏感、正直、有良心之人,是坚定不移的理性主义者。他也把《1984》和垂死之人的想象联系起来,是人之将死前的“哀鸣”。在他看来,温斯顿就是奥威尔的化身。小说中暗淡的生命火花,阴郁的视野,忧伤的语言,身体的折磨,都是奥威尔情感的投射,移情的书写。从坚定的理性主义者走向非理性,看似矛盾,实则有内在的逻辑。这不是由于死亡带来的痛苦和恐惧,而是由于人生和人世的经历和思想,挫败了他的理性主义,引出了非理性的愤怒和绝望。面对邪恶、暴力和非人性的东西,当他以理性去理解之时,“我懂得方法;我不懂原因”。极权主义的功能他都知道,但为什么要这样他难以解释。权力的本性就是权力,折磨的目的在于折磨。当然,奥威尔只将《1984》当成是警告,但这样的警告是失败的,因为里面包裹着无边的绝望。在极权主义的统治下,历史终结。没有历史的延续,没有所谓的进步史观。“老大哥”战无不胜。《1984》与其说是警告“没有未来的乌托邦”,不如说是带刺地宣告“黑暗的千禧年到来”。它吓倒了许多人,但无助于看待世界面临的问题,无助于推动对世界的理解,只是加剧了恐惧和仇恨的浪潮,教会东西方阵营的人使用黑白思维的定式。

随着作为真实历史年份的1984的到来和过去,奥威尔的预言并没有发生,历史也并没有终结。一些人干脆宣布,奥威尔已经过时了,应该送入历史的博物馆,或者放入另一个历史“脉络”。然而,历史并没有如《1984》预定的“文本”上演,这既可说是《1984》的不幸,也可说是《1984》的幸。无论幸与不幸,从正反两个方面都证明了《1984》的“历史效果”。因此,宣布《1984》已经“不合时宜”,的确本身就“不合时宜”。但是,过于强调《1984》结尾的“阴郁思想”也的确没有必要。毕竟“短视”且“悲观”的奥威尔形象并不招人“喜欢”。

为了解开这一扭结——“既需要奥威尔的《1984》,又要摈弃《1984》的宿命论”——就必须采用巧妙的“修辞策略”。这样的“修辞策略”,大致可分两种。

同类推荐
  • 守望桑梓

    守望桑梓

    本集子收入周长国多年散文,全部分成:乡土迷情、社会管窥、人生感悟、文窗心音等部分,再现鹤峰山水人情的瑰丽色彩。
  • 爱的痕迹,若浅若深

    爱的痕迹,若浅若深

    人生在世,或多或少会经历一些情感的波折。随着生命中的情感路线越走越远,募然回首,往事在印象的记忆里,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那些在生命中涌动过的人,在心灵的深处那片被爱踏足过的芳草地,是否还保留着一份珍贵的情感借以回味逝去的时光,只是我们终将错过了,一些可以陪伴一生的人。总有一些感叹,在我们灵魂的悸动中,如同昙花的闪现,梦境一般摇曳起光阴的故事,当泪水悄然滑落的瞬间,我们才发现,原来在我们生命行走的过程中,随时都可以抓住幸福和美丽,只是我们都没有好好去珍惜,再多的回忆也只能付水东流,成为一生的遗憾。
  • 大宋南迁

    大宋南迁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寻访宋朝的“圆明园”、花石纲“压沉”东京汴梁、满朝宠臣皆酷哥帅男、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自家“神兵”助金人破城、繁华帝都变人间地狱和风的侧面:秦桧“站起来了”!
  • 一千瓶酒的英雄与一个酒壶的故事

    一千瓶酒的英雄与一个酒壶的故事

    《一千瓶酒的英雄与一个酒壶的故事》是著名汉学家顾彬近几年在《南方周末》《羊城晚报》《北京青年报》等中文报纸期刊上的专栏散文合集。顾彬喜欢用中文写散文,他的散文有他自己独有的风格,他自己一直在追问语言,这部集子可以看到他对于汉语的探索与感觉,是很新鲜的东西。文集分为三个部分:爱情,女人与记忆;对一个外国人来说;我的信仰是爱。可以看出顾彬的人文关怀,同他的《汉学的迷思》形成了硬朗与柔软的呼应。
  • 和你一起看星星

    和你一起看星星

    青春美文系列丛书已出版五本,精选五位中高考热点作家的美文佳作,每本书内附阅读试题详析详解。本书是作者的经典作品集,以思辨性之智与观赏性之美相统一,以思想深度与文学魅力相结合,反映了作者一以贯之的美学追求。阅读此书,潜心思考,融会贯通,对于读者开启心智,增长知识,必大有裨益。本书以“看星星”为题,看浩瀚宇宙之群星灿烂,看茫茫人海之星光璀璨,大处着眼,小处着笔,引经据典,史料翔实。细读此书,践而行之,可开阔胸襟,心骛八极;可高瞻远瞩,眼界宽广;可立志奋斗,建功立业;可充实生活,青春无悔。
热门推荐
  • 重生成橘猫

    重生成橘猫

    “你们小区的狗不拴着的吗?伤到小孩怎么办?”“奥,看狗的不是在那呢吗。”“哪呢?”“那不就是吗,那只橘猫。” "……" (日常小说,无系统也不修仙)
  • 大练士

    大练士

    这是个的遗失的世界,“浩劫”之下曾经的文明全部毁灭殆尽,无尽异兽涌现,人类只能龟缩在一个个“屏障”中,争夺仅剩的口粮……而一台史前文明的熔炉,让谷生获得了可分解万物,合成万物的能力。
  • 一个小公务员的梦

    一个小公务员的梦

    小公务员是机关里底层的一类,和其他底层众生在社会中一样。一次集体外出游玩,汽车上出现歹徒,平时耻高气扬的领导阶层和小公务员发生了奇迹般的转换。
  • 九秋一生

    九秋一生

    如果我是任何人,那么任何人是不是我。穿越到任何时代,体验不同情感。有没有男主看你们想不想要。
  • 追爱首席:等你3650天

    追爱首席:等你3650天

    3650天!120个月!十年,卓恕只为等待那年少时说要嫁给他的女孩儿!再见时,他一眼就认出了她;而她,却已经不记得他是谁!
  • 哥哥特爱我怎么办

    哥哥特爱我怎么办

    豪门世家公子哥,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刚巧一个女孩也有,真是妙啊!第一次见面被夺了初吻,第二次见面看到了他在洗澡……顾公子:本是来寻找妹妹的,却没想到自己会爱上你。初姑娘:本是出去吃东西的,却没想到碰到了流氓。第一次见面就结下了梁子,后面剧情是什么呢?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 红月姻缘所

    红月姻缘所

    “唉,单身这么多年了。”“想谈恋爱了啊。”“是啊,可是喜欢的妹子连正眼都没看过我。”“唉,别丧气啊,最近不是开了一家红月姻缘所吗?去碰碰运气呗。”“迷信”“去试试看吧,反正不要钱,就算要钱以你跟老板的关系还要钱?”“关系?老板是个少女?”“哪能啊,听说老板叫风少贤,不是你们班那个家伙吗?”“他……”风少贤:“该死,只是让他们帮忙开店而已,可没让他们挂我的名字,哼哼!正好讹诈他们一笔。”肥狗:“果然是个心机男。”更新极不稳定,故事会写成怎样我也没底。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牛顿传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牛顿传

    世界文学名著是世界各国社会和生活的结晶,是高度艺术化的精神产品,具有永久的闪光魅力,非常集中、非常形象,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是走向世界、观摩社会的最佳捷径。本书包括了大自然之子、小小制作家、这个孩子变了、格兰瑟姆镇的中学时代、剑桥的孤独者、不寻常的学生、天才的思索、为学习机会而应试、避灾归乡、乡间奇迹、重返剑桥等。
  • 天魂大陆之特种兵

    天魂大陆之特种兵

    他是特种兵中的王者也是华夏古武界公认的天才娇子因在执行任务是被上级出卖,而死亡。却意外的重生在天魂大陆。看他如何走上这个世界的巅峰,如何在这里弱肉强食的世界展现自己的风采。让我们一起陪他走这惊心动魄的旅程吧
  • 一个都不放弃

    一个都不放弃

    这是中国首部深入描写培智学校教师及智障孩子生命现状的长篇纪实文学,凝聚着无数智障家庭的悲欣故事,作家钱利娜采用多视角叙述的方式逼近现实,主要围绕七个孩子展开叙述——喜欢出走的重度脑瘫孩子陆明亮、爱吹葫芦丝的自闭症孩子王海,护旗手及舞台指挥唐氏综合症孩子张浩,轻度智障获全国特奥冠军的少女崔晓雅,有暴力倾向、被遗弃又被收养的女孩柳莹,住在敬老院坐在轮椅上却渴望穿着高跟鞋和裙子的女孩吴悦,自主创业和妄想症女孩结婚的青年俞成吉。在这七个孩子身上,是七个家庭的挣扎与努力,是特殊学校校长和老师的永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