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105100000002

第2章

何家。何父在看报,何母在饭桌上批改作业。两人都戴老花镜。

何母取下老花镜,揉眼眶,自言自语:“以前就从没想到过,我也会有眼花这一天……”

何父头也不抬地:“什么年纪了嘛!”

门一开,静之回来了,神情很是沉郁。

何父何母都望着她。

静之却不看父母,也不说话,径自走到火墙那儿暖手。

何父:“看公审实况了?”

静之:“能不看吗?”

何父:“哪儿看的?”

静之:“街上。”

何父:“为什么在街上?”

静之不回答。

何母:“今天怎么这么蔫?”

静之:“不是说我贫,就是说我蔫,怎么样你们才看着我正常?”

何父何母不禁对视。

静之转身,将一把椅子搬到炕前,坐下,从书包里掏出一把把钱点数。

何父何母不由望着她背影。

何母:“干什么呢?”

静之:“点钱。”

何母:“帮你姐夫他们卖饺子了?”

静之:“对。”

何父:“对什么对?你不对!”

静之朝父亲转过了头:“我又怎么不对了?”

何父:“你向你妈和你蔡叔叔借学生,那能说对?这种事一旦传开,就不怕别人议论?”

静之:“我下乡那十多年里,有时得连生死都置之度外,有那一碗饭垫底儿,难道还怕什么议论?”

何父:“夸大其词!自我膨胀!你们只不过下了十多年乡,不是长征!那点儿经历,也配动不动就挂在嘴边儿上自吹自擂?”

静之:“要这么说,你们也一样,只不过就是受了十多年屈辱,你们不也动不动就挂在嘴边儿上?”

何父被噎得愣住。

静之又转身数钱。

何母:“你看你今天这是怎么了?明明自己做得不对,还偏不好好说话!”

静之又向母亲转过身去,据理力争地:“一心想为自己所爱的人尽一点儿微薄之力,怎么在你们看来,就千不对万不对的了?”

何父何母又不禁对视。

何父将报纸随手往火墙炉盖上一放,猛地站起,严厉地:“前边那句话再说一遍!”

静之意识到失言了,改口道:“能为自己所敬爱的人尽一点儿微薄之力,是我高兴的事。”

何父:“你刚才不是这么说的!”

静之:“我刚才不就少说了一个字嘛!”

何母暗松一口气,责备地:“静之,以后你千万要注意,有的话是不能拿过来就说的!一字之差,那意思可就太不同了!太容易引起别人的误会了!别忘了你现在已经是大学生了,用词不当会让人笑话的!”

炉盖上的报纸着了,何父赶紧下地,用脚踩踏。

敲门声。静之开了门,见门外站着两个男人,其中一个穿警服,静之一愣。

穿便服的男人:“请问,这是何校长的家吗?”

静之点头,闪于一旁,两名不速之客进了屋。

何父与何母已站在一起,表情都惴惴不安。

穿便服的男人问何父:“您就是何校长?”

何父点头。

静之也站到了父亲那一边,庄严地:“请问我父亲又犯了什么法?”

何母:“静之,礼貌点儿。”

穿便服的男人:“你们误会了,我们是来送达平反文件的。我是教育局的,这位是市公安局的。今天开始公审‘四人帮’了,对于十年中受到冤屈和迫害的人,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所以上级指示我们,尽可能将有些平反文件在这几天里送达本人。我们已经送了几家,你们是今天的最后一家了。您是校长,送给您也就等于是送到单位了。雪厚,车不好走,路又不熟,请原谅这么晚了还登门……”

何父奇怪地小声问何母:“咱们学校也有该平反的人,我怎么一点儿不知道?”

穿便服的男人:“该平反的不是别人,就是您本人啊。”

何父:“我?”他愣了愣,自言自语:“已经当了两年多校长了,我都忘了……”

穿便服的男人对穿警服的男人说:“那开始吧。”

穿警服的男人:“因为您还被我们公安机关正式批捕过,判了一年多的刑,所以对您正式宣布平反,也是我们的一种责任……”

他从公文包里掏出几页纸,将公文包递给穿便服的人拿着,展开那几页纸,干咳一声,大声宣读,听来像宣读判决书:“查何世荣同志,原系哈尔滨市第六中学语文教师,现任哈尔滨市前进中学代理校长。在一九五七年,因莫须有的言论,被错划为‘右派’;在‘文革’中,又因保留有中国十大元帅的全套小幅标准照,被公安机关逮捕,判刑,现正式向本人宣布,两项罪名,均属政治迫害……”

默默聆听的何家三口。

宣读着的公安人员;平反文件还挺长,读完一页,还有两页。

宣读终于结束,穿警服的男人向何家三口敬礼,穿便服的男人与何家三口握手。

何家三口木呆呆地望着他们转身离去。

何父并没激动得流泪,表情挺漠然,自言自语:“我记得,我当年的右派帽子,三年后是摘了的呀……”

何母:“当年摘了也跟别人不一样,那叫摘帽右派。”

她一转身哭了。

静之搂着母亲,小声地:“妈,现在的我爸,不是政治上就完全跟别人一样了吗?”

何母:“妈是高兴的。自从恢复了工作,别说你爸他自己忘记了那些事,连我也快忘了。”

何父表情还有点儿呆。他居然将两根手指塞入口中,吹起口哨来,却吹不响……

静之呆望着父亲。

何母:“一九五七年以前,你爸一高兴就吹口哨。一九五七年后就没再吹过。”

何父自言自语:“我就不信再吹不响了!”又一吹,吹响了,而且吹出了极长极响的一声。

静之和母亲都笑了。

何父也笑道:“廉颇老矣!不能让老天爷白为咱们下这么大雪,走!外边堆雪人去!”

一家三口堆起了一个胖胖的大雪人,都看着笑。

何母:“快过元旦了,再堆一个吧。”

静之:“为什么还堆一个呀?”

何母:“代表阿财和来喜呀!”

静之:“要不是冻手了,真想堆四个,都用墨画上叉,代表王、张、江、姚!”

何父:“那么做不好。再可恨的人,也有他们的人格。”

静之:“他们当年怎么对待别人的人格来着?”

何父:“他们现在不是受到公审了嘛!”他左手搂妻子,右手搂女儿,回家了。

第二天早晨。静之在家门外刷牙、洗脸。

何母披衣走出,问:“起这么早干吗?怎么不多睡会儿?”

静之:“都七点多了。”

何母:“今天可是星期天。”

静之:“学生会有活动。”

何母:“进屋洗吧,别冻着。”

静之:“怕搅醒我爸。妈你快进屋去,别冻着你。”

何母:“我不披着袄的嘛。静之,你没什么事儿瞒着我们吧?”

静之:“妈,你想多了。”

何母:“这几天见着过你姐夫没有?”

静之:“见着过。”

何母:“他们的事儿,还顺吧?”

静之:“还顺。妈别在外边说个没完了,你进屋吧!”

她干脆将脸浸在了盆里。

何母看着她叹口气,退回屋去。

市公安局拘留所门前。静之在徘徊,看手表。

一名公安人员来上班,静之拦住他,诉说着什么,掏出学生证给对方看。对方将她带入了拘留所。

公安局探视室。静之与林超然隔桌而坐。

静之:“今天是探视日,我是第一个。”

林超然:“你不是第一个。”

静之:“谁?不可能有人来得比我还早。”

林超然:“小韩。他昨天晚上就来过了。”

静之一愣,随即说:“姐夫,你别想劝我跟他和好。那是不可能的。”

林超然:“你以为可能的事也是不可能的。”

静之又一愣:“不明白你的话。”话题立转:“他们几个情绪怎么样?”

林超然:“在我的请求下,他们几个昨天晚上就被释放了。我们的事儿我家没人知道吧?”

静之摇头,又问:“没人太粗暴地对待你吧?”

林超然:“张继红他们一说我当过知青营长,这里的人对我还都挺客气,甚至可以说有点儿刮目相看。”

静之:“姐夫,你没睡好……”

林超然:“是啊。怎么能像在家里睡得那么好,难免会翻来覆去想些事情的。”

静之:“那些饺子都卖出去了,我黑大的同学们帮我卖的,今天我就会把钱如数交给张继红……”

林超然严肃地:“静之,你给我听着。以后,不许你再掺和我的事!”

静之:“那些事只是你的事?”

林超然:“是我们几个的事也不许你再掺和!”

静之:“别忘了不但你们是返城知青,我也是。更别忘了,你不但是你们林家的人,还是我们何家的一分子。”

林超然:“别抬杠!这是抬杠的地方吗?”

静之:“我说得不对了?我大姐不在了,你就不是我姐夫了?”

林超然:“尽说些莫名其妙的话!”

静之:“你的话就不莫名其妙了?”

林超然:“你……你给我记住啊,我最反感别人怜悯我,更不许你怜悯我!”

静之默不作声,眼中快要涌出泪水。

林超然:“不许在这儿掉眼泪!我昨天晚上写了一篇东西,你带出去,今天就要送到报社去。要想办法使它尽快发表出来……”

他将一个信封递向静之。

静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一把掠去信,起身便走。

林超然:“站住。”

静之在门口站住。

林超然:“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许改。”

静之推门走了出去。

静之在一家小饭馆吃油条、喝豆浆,听到背后两个男人在议论:

“看今天的晨报了?”

“看了。你是指那个投机倒把团伙吧?真给返城知青丢脸!”

“说起来不怕你笑话,我买过一辆他们改装的自行车,骑着倒还挺快的。三个多月了,居然没出什么毛病。我老伴儿还买过他们卖的饺子,那皮儿那叫白!全哈尔滨的粮店里,从来就没卖过那么白的面!听说,是他们从兵团弄回来的。馅也挺香……”

“投机倒把就是投机倒把!你觉得没吃什么亏上什么当,那也不能改变他们那种行为的犯法性质。”

静之拿着没吃完的油条起身离开了。

静之从报亭买了一份晨报,翻着,一行醒目标题映入她眼:《我市拘捕一伙投机倒把分子》。

静之按小韩家门铃,开门的是韩母。

韩母意外又喜悦地:“静之啊,你可好久没来了!阿姨怪想你的呢,快进来!”

静之:“不了阿姨,改天吧。小韩在家吗?”

“我在。”小韩出现在他母亲背后。估计到了静之找他不会是什么好事儿,板着脸。

静之却尽量装出自自然然的样子,笑着说:“快穿上外衣,跟你说几句话儿!”

韩母:“就那么忙,不能进屋来坐几分钟?”

静之:“马上还有别的事儿,阿姨再见!”

她一说完,转身跑出去了。

小韩跟在静之身后走着。静之走得很快;小韩没戴帽子,冻耳朵了,双手捂着。

小韩:“哎哎哎,还往哪儿走啊?什么话站这儿说不行啊!”

静之站住了。偏巧,站在那个小韩吻过她的报刊亭前。

还是那个老头,啪地拉开小窗,袖着双手往窗台上扒,准备看场好戏似的看他俩。

静之将报纸往小韩怀里一甩:“自己看!”

小韩看报,表情诧异。

静之:“公安还没审呢,法院还没判呢,事情还没做出符合法律程序的结论呢!现在可是八十年代了,不是‘文革’时期了。对‘四人帮’还得审后才宣布罪名呢,你们昨天刚把人拘留,怎么今天事情就会以这样的标题见报了?我代表他们质问你,并提出严正抗议!”

小韩:“嚯,嚯,上大学了,读了几天法律系,自以为了不起了?这件事见报了跟我毫无关系,你对我抗议得着吗?又不是我让报社那么登的!”

静之:“那你向我解释是怎么回事!”

小韩:“这当然可以。不过我没这义务……除非你求我……”

静之一转身。

小韩踱到了她对面:“求吧。快点儿。我冷。不求我可走了啊!”

静之又一转身。

小韩:“那么,再见。”

他真的转身便走。

静之:“你给我站住!”

小韩站住了,回头看她。

静之:“回来。”

小韩摇头,指指静之,指指自己跟前的地。

静之不情愿地走到他跟前,近于低声下气地:“那好吧,我求你……请你向我解释,那是怎么回事?”

小韩:“那还用解释?凭你的智商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是我们局搞宣传的同志一时嘴不严,犯了自由主义的错误呗!”

静之:“也是由于你们工商好大喜功吧?”

小韩:“你看你,说话又带刺儿。我要是你那么小心眼儿,不也有理由提出严正抗议了?”他摸了她的头一下,又说:“我还真挺喜欢你戴那顶小孩儿帽的样子。”

静之:“昨天晚上你看我姐夫去了?”

小韩点头。

静之:“出于什么心理?”

小韩:“没什么阴暗的心理。完全是因为考虑到你我那么一段曾经的关系,出于礼节。”仰面叹口气说:“你毕竟是可爱的……”

静之:“我希望我们之间即使做不成夫妻了,那还可以做好朋友。”

小韩:“但愿吧。”

静之:“我们的事儿,你还没告诉你父母?”

小韩苦笑:“我的情况不像你的情况,你父母还根本不知道我。可我父母不但见过你了,还都那么喜欢你。几次想开口告诉他们咱俩吹了,又几次话到嘴边咽回去了,不太忍心……”

静之:“对不起……也真对不起你父母……”

她也有些伤感,眼中一时现泪,转过脸去。

小韩:“我向你姐夫说了……”

静之:“你告诉他我不反对。”

小韩:“我还告诉他……你爱上了他……”

他仍不时双手捂耳朵。

静之惊诧地看他。

小韩:“给你泼点儿冷水……我觉得你姐夫那人,不是你那么容易就能爱成功的……”

静之一转身,双手捂脸,无声哭了。

小韩:“哎哎哎,别哭嘛!我说不那么容易,也包含‘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思……”

他又摸了静之的头一下。

静之含泪笑了,推着他说:“快回家吧,别一会儿把耳朵冻掉了!”

小韩:“那我走了。”

在静之的注视之下,他倒退几步,一转身跑了。

守报刊亭的老头:“没多大看头!”

小窗砰地关上。

静之走在校园里。走到宿舍楼前,见楼门旁贴着通告,其上写的是:对何静之等九名同学集体逃课的行为,予以警告处分。

静之心事重重地进入宿舍,同学们都还在睡懒觉。

其中一个睁开眼看见她,叫了一声:“静之……”

静之呆坐在自己的床位上。

其他同学也都醒了,有的趴在被窝里看着她,有的拥被而坐看着她。

静之内疚地:“太对不起你们了!”

大家反而七言八语安慰她:

“别那么想。我们几个可都不在乎,更不后悔。一个人的档案里如果连一次处分都没有,那太不真实了吧?”

“是啊是啊,我内心一直有一股强烈的冲动,可盼着因为什么事儿被处分一次了,现在总算如愿以偿了!”

“我也是。也许由于咱们当年都被压抑得太久了吧?”

“话又说回来,老先生的课还是讲得不错的。同时有九名学生旷课,也难怪老先生会一气之下找到系领导那儿去……”

一名女生从枕下摸出手表,看一眼提醒道:“哎哎哎诸位,上午还有老先生的课,咱们几个刚被处分,再一块儿迟到,那就太说不过去了吧?”

于是大家纷纷穿衣。

教室里。一位六十来岁的男老师在讲课,他姓陈。

陈老师:“纵观人类的历史,不但社会公平、正义、民主、平等、尊严和自由是许多人用生命和鲜血诏告于世的普世价值,法律本身的神圣性也是如此……”

静之用课本挡着,在用红笔修改林超然交给她的那一封信。原题“给返城知青留条活路”被她划掉,改成了“何不鼓励他们自创谋生之路”……

陈老师:“在西方法史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法律条文的制定者,大意之下腰佩短剑进入了议会厅。当即有人质问他,法律规定任何人不得佩剑进入此地,你是法律的制定者,不可能不清楚;你现在应该怎样惩罚你自己呢?那法律条文的制定者回答:‘我要为我的大意自我裁决’,当场拔剑自杀……”

他一边说,一边走向静之。待静之发觉,陈老师已站在她身旁了。

稿子被陈老师拿过去了。

陈老师:“林超然……就是报上登的那个林超然?”

静之不知如何回答才好,站了起来。

陈老师:“你的结交面还真广。”

那名上海女同学替她说:“林超然是她姐夫。”

陈老师:“我不管他是不是你姐夫。如果你对我的课已毫无兴趣了,以后干脆不要再来上课,干脆跟他卖饺子去吧!”将稿子折了两折,揣入兜里。

静之收起课桌上的东西,跑出了教室。

陈老师已站在讲台上了,他扫视着学生们说:“还有谁不想上我的课了?一块儿出去嘛!”

校园里。静之靠着一棵大树伫立着。她忽然双手捂面,转到了大树的另一边。

哭声。

教室里。下课了。与静之同宿舍的那几名女生围着陈老师七言八语。

罗一民的铺子里,罗一民在剪开一个大喷壶,剪掉壶嘴,再将做成壶身的铁皮砸平。

敲窗声。

罗一民抬头一看,见街道主任站在门外。他起身去开了门,街道主任进屋。

街道主任将一份报放在什么地方,诲人不倦地:“晨报晨报,那就是早晨必看的报。十点钟以前不看,就那么别在门把手上,还不等于白订了?你的各种票又不去领,新粮本新购货证也不主动去换,是不是非得我亲自给送来呀?”

她说着,从手拎包中取出粮本和各种票券,摊在案上认真核对,点数。

罗一民拿起报展开看。那一条使静之震惊的大标题同样使他震惊,他急切地看。

街道主任径自说:“一民啊,婶关心关心你。你和李玖的事儿,还有破镜重圆的可能没有哇?婶给你透露个情况,人家李玖那儿,可仍有那么点儿跟你和好的意思。不多,也就只能说是一点儿。你如果也有那么一种意思,婶替你过个话儿,再找机会替你说合说合?”

罗一民一句也没听入耳去,坐在那儿发呆。

街道主任转过身,见状数落:“报上登着地震预报啦?”

罗一民这才将目光望向她,摇头。

街道主任:“还是的!我跟你说的话你听了没有哇?”

罗一民摇头。

街道主任:“你倒是拿份报在那儿发的什么呆呢?得得得,我再说一遍,只说一遍了啊!就是……你跟李玖,你俩还打算破镜重圆不?”

罗一民:“我……我压根儿就没跟她圆过……”

街道主任来气了:“还嘴硬!敢说压根儿就没跟她圆过?我是谁?我是街道主任!也是李玖她表婶儿!有些话,她不跟她父母说,那也会忍不住跟我说!你都跟人家大姑娘……”

罗一民:“她不是大姑娘。”

街道主任气得一翻白眼:“不是大姑娘也是良家妇女!总而言之,你都跟人家明铺暗盖的好几遭了,现在倒当我面说你俩没圆过!你个死瘸子!你臊得慌不?像你这么转身就不认账,还算个男人吗?”

罗一民:“婶儿,我错了。”

街道主任:“你当然错了!要是前几年,就冲你这种不老实的态度,啊,我街道主任几句话就能把你送去劳改你信不信?”

罗一民:“信……”

街道主任:“那,我刚才说了,李玖那边儿既然有重新和好的意思,你这头呢?也有我就替你过个话儿。”

罗一民犹豫地:“这……”

街道主任:“别这啊那啊的,快表态!我还有好几家的票证得去送呢,没闲工夫在你这儿瞎耽误!”

罗一民:“那……行,行。”

街道主任:“这态度还差不多!今年春节多发了一斤肉票一斤蛋票,每人还有二斤朝鲜的明太鱼。说是二斤,鱼哪儿能是准星准两的?拿票买时嘴甜点儿,二斤半三斤兴许也会卖给你。不知为什么,古巴蜜枣好几年没票了。一会儿你点点,少了去找我补。现在你有那么点儿回心转意的良好态度了,咱俩的关系也就又不同了。婶发完如果剩下些票,回头都给你!”

罗一民:“行。”

街道主任:“说行不行!好像我非得强给你似的!刚才我还教导你,要学得嘴甜点儿!”

罗一民:“谢谢婶儿。”

街道主任:“我走了,别送。”

她走到门口,转身又说:“差点儿忘了,有件事儿我得预先提醒你……这一九八一年的春节一过,天暖和了以后,咱们这条街要进行改造了,听说是一个香港商人无偿投的资。那时候,你这铁匠铺子肯定就开不成了,你得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早作打算,另谋生路。”

罗一民又望着她呆住。

街道主任:“我的话你可要往心里去啊,到时候措手不及,可别怨婶没提前跟你打招呼!”

街道主任终于走出门去。

罗一民的目光也又垂下,看着报上的标题继续发呆……

罗一民在反复思考街道主任刚才说过的话:

“不是大姑娘也是良家妇女!”

“李玖那边既然有重新和好的意思,你这头呢?也有我就替你过个话儿。”

“那时候,你这铁匠铺子肯定就开不成了,你得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早作打算,另谋出路。”

他也终于要往起站了,却因坐得太久,站了几站没站起来。

某宾馆的一个套间改成的办公室兼会客室。

杨雯雯的姥爷在看同一份报。

一九八〇年的夏季,林超然替罗一民来向杨雯雯的姥爷表达忏悔时,秘书正指挥人往墙上挂一幅极现代的油画。那一大幅油画看上去是各种色彩的随意组合,题为《1980年中国印象组画之一》。油画是杨一凡画了卖的。

杨雯雯的姥爷放下报,按一下桌角的铃,起身走到画前,看着,沉思着。

门一开,秘书进来,他是老先生从香港带来的香港人。

杨雯雯的姥爷(程老先生):“先看桌上的报。”

秘书拿起桌上的报看。

程老先生则拿起一支雪茄,燃着,吸一口,继续若有所思地望着油画。

秘书:“林超然这个名字有点儿熟。”

程老先生:“了解一下,弄清楚报上登的林超然,和去年夏天曾替别人来表达忏悔的林超然是不是同一个人。”

秘书:“明白。”

秘书退出后,程老先生缓缓坐在沙发上,眼仍望着油画。眼前呈现出当时见到林超然的一幕。

“程先生,在知青年代,我当过罗一民的营长。我以我的人格向您发誓,罗一民他确实是真心忏悔了。那一种罪过感后来折磨了他多年,直到现在还折磨着他。他没能亲自来,实在是由于太缺乏面对您的勇气……”

黑大校园里。静之站在一幢教学楼的台阶旁。

陈老师从楼内走出,踏下台阶。

静之:“陈老师……”

陈老师一回头,和蔼地:“我找过你。”

静之:“老师,旷课的事我向您认错,请您原谅……也希望您,能将那篇稿子还给我……”

陈老师:“当然,当然。我到处找你,就是要还给你……”

他掏出稿子还给了静之。稿子已放在大信封里了。

静之接过信封后,陈老师又说:“与你同宿舍的几名女生,替你作了必要的解释。我在课堂上对你说了几句很挖苦的话,而老师不应该对学生那样,我也郑重向你认错。”

静之:“老师,我一直重视您讲的课。”

她又快哭了。

陈老师:“不错的一篇稿子。改过的词句都改得对。题目尤其改得好……你接着要去报社对不对?”

静之噙泪点头。

陈老师:“经那么一改,稿子虽然是一篇好稿子了,但我估计,那报社轻易也不会发的。报社的一位副主编是我老朋友,我替你给他写了一封信,也放进信封了,不知道会不会起到点儿推荐作用……”

静之:“谢谢老师!”

她深躹一躬,转身匆匆而去。

报社门前聚着几十名男女知青,从第一级台阶到最后一级台阶上,也一个挨一个坐满了知青,显然是在闹静坐示威。而他们大多数人,穿的依然是兵团时的黄棉袄、黄棉裤。头上是军棉帽,脚上是大头鞋。

一名女知青指着说:“看,何静之来了。”

一名男知青:“何静之是谁?”

另一名男知青:“何凝之的小妹,林超然的小姨子。”

另一名女知青:“我可不是冲着林超然来的。我是冲着我们副指导员来的。”

静之匆匆走了过来,惊愕地:“你们这是干什么?”

为首的一名男知青:“我是你大姐那个连的。你大姐的葬礼,我们中好多人都参加了。”

静之:“我问的是大家在这儿干什么?”

知青们七言八语起来:

“这话问的,不论冲你大姐还是冲你姐夫,我们能不来吗?”

“你姐夫他们不就是没工作,自谋生路吗?用好面好肉春节前包些饺子卖卖,何罪之有?”

“就是。报上那么大标题说他们是投机倒把分子,等于是对我们所有返城知青的诬蔑!报社必须公开道歉!”

这个说,静之看这个;那个说,静之看那个。等大家说完了,她才忧虑地说:“我想,我大姐如果活着,不太会赞成大家用这样的方式解决问题。”

为首的男知青:“静之,现在顾不上地下的人了,只能顾地上的人了。说说,你来干什么?”

静之:“我姐夫写了篇稿子,也算是代表他们几个的辩护书吧,让我送到报社来,请求予以发表。”

一名男知青学小平的四川语调:“好!好!超然同志辛苦啦,要得!要得!”

为首的男知青:“早说呀!闪开,闪开,让弗拉基米尔·静之同志过去!”

坐在台阶上的知青这才往两边闪,于是静之踏上了台阶。

副总编办公室里。中年副总编看罢陈老师用毛笔写的信,对静之客气地:“坐,坐。”

静之坐下,满怀希望地看着副总编。

副总编又拿起稿子看,头也不抬地:“喝水不?”

静之:“不。谢谢。”

副总编:“那我不客气了。”片刻就放下了稿子。

静之:“看完了?”

副总编向静之摇头。

静之情不自禁地:“您根本就没认真看!”

副总编:“有些稿子,是不必太认真看的。一目十行地看看,甚至只看看开头和结尾,就能判断可以发或不可以发。这是由我们的职业素养所决定的。别说我了,老编辑们也都有这点儿水平,而且必须有。”

静之一下子站了起来,激动地:“你!”

她竭力克制住情绪,又用恳求的语气说:“求求您,再认真看看。这篇稿件看问题的角度,并不是毫无道理啊!”

副总编:“别激动。你别激动。激动没用的,先耐心听我把话说完啊。我和你们陈老师的确是朋友,他也不是第一次向我推荐稿件。而且呢,他是有推荐水平的。以往凡是他推荐的稿件,我十之八九是要发的。但这一次不同。为什么不同呢?因为……顺便问一两句,你和林超然什么关系?”

静之:“他……是我姐夫……”

副总编:“姐夫?原来这么一种关系。明白了。他在兵团时还当过营长吧?”

静之点头。

副总编:“你姐夫他们,确实是干了两起投机倒把的勾当。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我们连此点都没了解清楚,哪能在头版显著位置发那样的消息呢?而现在问题的性质变得更严重了……不但我们报社门口有人在静坐,工商局公安局门口,连市委市政府门前,也都有返城知青在静坐。静坐就是示威嘛。示威那也要示威得有道理嘛!你是学法律的,不会认为他们示威得有道理吧?老实说,公安部门已进入待命状态,只等市委一下达指示,那就开始采取必要的措施了。你替我想想,别说我是副总编,就算是总编,我又能帮上什么忙呢?又敢帮什么忙呢?事情的性质正在起变化。不,天刚亮就开始起变化了……”

副总编摇头,摊手,一副爱莫能助的样子。

静之又颓然地坐下了。

副总编:“唉,你姐夫的号召力没用在正地方……”

静之叫道:“不是他号召的!”

她站起来,跨到桌前,抓起信和信封冲出了办公室。

静之脸上淌着泪出了报社的楼,知青们围住她七言八语:

“怎么样?发不发?”

“看来是不肯发啰?”

“妈的,明摆着,根本不把咱们的静坐当回事儿嘛!”

“这不等于非要把好人变成坏人嘛!”

静之发作地:“都别说啦!”

大家一时愣愣地看着她。

静之:“他说,事情的性质已经起了变化。还说,公安部门已经在待命了……”

她哭了。

为首的男知青:“报社的人这么说,那就是真的了。既然如此,怕了的,回家吧。”

不但没人走,反而有人又坐在台阶上了。

一名知青一边坐下一边说:“说事情的性质已经起了变化,那就是说我们帮了倒忙。帮了倒忙还一走了之,那成了什么人了!”

另一名知青:“挤挤,互相挤,咱也坐一会儿。”硬挤着坐下了。

静之哭道:“你们还聚在这儿干吗呀?嫌事儿闹得不够大呀?”

为首的男知青来气了,吼道:“你嚷嚷什么你!哭叽叽的,真讨厌!上了大学了,学了几天法律了,就这么经不起点事了?那你还莫如没考上大学!把你姐夫的稿子给我看!”

静之掏出稿子给了他。他抽出信纸一看,又来气了:“这不是!”

另一名男知青:“信封里还有,别来气别来气,她不一女流之辈嘛!”

静之挥拳欲打他,被一名女知青搂着肩推下了台阶,于是几名女知青围住她相劝:

“别担心,不保出你姐夫他们,我们不会罢休的。”

“咱们静坐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嘛!我爸是法官,连他都说,没经审判没由法庭定罪,报社那么登出来的确是不对的!”

“就是!即使一审那么判了,你姐夫他们还有申诉的权利呢!二审还可以推翻一审所判的罪名呢!”

台阶上,几名站立着的男知青已头挨头地看完了稿子。

为首的男知青:“哥几个觉得怎么样?”

一名男知青反问:“你呢?”

为首的男知青翘起了大拇指:“我觉得挺有水平。”

另一名男知青:“咱们把它抄成大字报,来个满市开花,四处张贴好不?”

为首的男知青:“好不?当然不好。‘文革’结束了,咱不搞‘文革’那套。”

又一名男知青:“对对。免得留下话把,使家乡父老对咱们产生不良的印象。”

主张抄成大字报的知青:“那依你该怎么办?”

为首的男知青:“我自有好主意。你,你,跟着我。”说着蹦下了台阶。

另外两人也蹦下了台阶。

为首的男知青干咳一声,清了清嗓子,大声地:“同志们,当前的形势是这样的……”

一名坐在台阶上的女知青:“省省吧,有话直说,别学电影里那套!”

为首的男知青:“好,直说。”举起手中信:“林超然写的这一篇稿子,我们几个看了都觉得好。我们三个要陪静之将它送到市委去,争取能让市委书记看到。”

另一名女知青:“那我们呢?”

为首的男知青:“你们要坚守岗位,除非公安局来人把你们一个个拖走。饿了凑钱买面包,渴了买冰棍,冻脚了忍忍。”捋袖子看一眼手表接着说:“再坚持一小时,等下批人来换大家,咱们这可是全天候的行动,都明白了?”

大家点头。

他走到了静之跟前,开诚布公地:“你去呢,我们哥仨算陪你去。你若不去呢,没你我们哥仨也能把信送到,你自己决定吧。”

一名女知青:“静之你别去了。你已经是大学生了,万一追查起来对你太不利。”

另一名女知青:“她说得对,别去了。你不像我们这些人,我们这些人和你姐夫一样,都是没单位没正式工作的,我们也是为我们自己争取权利。”

静之:“我去。”

静之和两名男知青走在前边,为首的知青蹲着系鞋带,于是他腕上的手表呈现在他眼前……

他起身叫了一声:“等等。”

静之等三人站住,齐转身。

为首的知青走到他们跟前说:“除了静之,咱仨都把手表撸下来,揣兜里。”见另外两人不解,又说:“如果咱们口口声声说咱们没正式工作,生活几乎陷于绝境,可要是让别人发现咱们腕子上都戴着手表,那不是等于自扇耳光吗?”

两名男知青中的一个说:“谁敢这么说我先扇他大嘴巴子!我当了十年兵团战士还不能买块手表戴戴吗?还非得到了卖表的地步才算人生绝境吗?”

另一个说:“你的话虽然不无道理,但是他的话更有道理。”

静之:“那就都放我书包里吧。”

于是三人撸下手表递给了静之。

林家。何父来到了林家,与林父坐在桌两边说话。桌上放着报纸,一版朝上,大标题醒目。林母坐在炕边在给孙子喂奶,并且落泪。

何父:“老哥,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先得把超然保出来。他是自尊心多强的人啊,恐怕在拘留所里的时间长了会精神崩溃的。”

林父:“精神……怎么的?”

何父:“崩溃!就是,好比一幢楼……”

林父:“他不能用一幢楼来比,只能比作一幢房子。砖房比不上。土坯房,最好的比喻那也只能比成是‘干打垒’的房子,西北那边农村人家住的一种房子……”

林母:“哎呀你呀,不明白的话那就要先听亲家解释。你一句接一句的总打岔,那还能早点儿商量出个主意吗?”

林父:“我不是一直在听,刚说了几句嘛!好好好,我不插言了,亲家你接着说。”

何父:“就好比一幢楼房,不,一幢房子,承受不住房顶上堆了成堆的重压,呼啦一下塌架了!所以,咱们得托关系,千方百计先把他从拘留所里保出来。但我是中学的一校之长,由我出面太……太那个了……”

何父说时,林父已卷好一支烟吸着了。他紧皱着眉头看着报上的标题问:“太哪个了?”

林母:“你!你个老东西气死我了!儿子都在局子里了,你这儿还不着急不上火的,一句有见识的话都说不出来!”

她擤了一把带泪的鼻涕往鞋底儿抹。

林父火了,一拍桌子:“你给我住嘴!总打岔的是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着急不上火?我心里边从来就没这么急过!我心里边的火都快蹿到嗓子眼儿了!我是比不上亲家有见识,所以不明白的话句句都要问个明明白白。”

何父:“老哥老哥,咱别这样,千万别这样。我也不是什么见多识广之人,也是头一次面临这种事儿。”

林父:“亲家对不起。你看让你没开完会就慌慌张张地来了。你不来我和超然他妈还不知道,还以为他昨晚睡在厂里了……”

林母:“那也算个厂?现在好了,连那地方都出了名了,成黑窝点儿了!”

林父就又狠狠地瞪林母。

何父:“我正在市党校参加学习班,今天一早觉得一些人看我的眼神儿有点儿怪,和我说话的表情也有点儿怪,正纳闷,凝之她妈求的人找到了我。我看了报顿时就愣在那儿了。凝之她妈要不是有课也来了……”

林父:“她没来我一点儿不挑理,有课嘛。你还接着刚才的话说,太那个是太哪个了?”

何父:“就是……就是……”

林母:“就是影响太不好了!”

何父:“对。是亲家母说的意思。我们在党校整天学习讨论的就是反对党员和干部托关系走后门之类的不正之风。”

林父:“明白了。所以呢,你把这张纸片给了我……”

他从兜里掏出一张折成条的纸,拿在手里看着。

何父叮嘱地:“亲家,这张纸太重要了,你可千万收好!”

林父:“重要的话你说过几遍了。能帮上忙的那样一些人的住址,你也详详细细地写在这上边了。他们都是和你关系友好的人,还都是些头头脑脑的人物,有的还是市委的副书记。你呢,怕影响太不好,自己不出面,让我去登门找他们,央求他们替超然说情,争取别把超然真给判了,是吧?”

何父:“是是。亲家,你理解得明明白白的……”

林父一板脸:“何校长,我问你,我儿子林超然,他还是不是你女婿了?”

何父一愣,眨眼道:“是啊。就算他以后再婚了,我也还是要把他当女婿看。凝之她妈也会这样。”

林父:“何校长,我看,凝之不在了,你已经不把超然当你女婿看了!如果凝之还活着,超然摊上的事,那就确确实实是咱们两家要共同担当的事。现在可好,你就来报个信儿,就来送这么张纸,好像你这么做了,不论对超然还是对我们林家,那也就做得仁至义尽了。你心里就是这么想的吧?”

何父极不悦地:“我也明白了。你刚才说你不明白,那是成心装不明白。”

林父:“明明是和你关系友好的一些人,你自己不出面,连几封信也不写,只给我几处地址,我去找能起作用吗?人家能把我相求的事当回事吗?……”

何父:“我要是白纸黑字写了信,万一被哪一个交给上级领导,万一也被上级领导当回事,抓个反面典型,我这中学校长还有脸当吗?就算我还有脸当,人家还让我当吗?”

林父:“你何校长把话说到这份儿上,真是越说越明白!”

林母低声然而气愤之极地:“你个老倔头儿小声点儿,孙子睡了……”

她一边将孩子放下一边又低声地:“亲家你别跟他一般见识。我理解你的难处。他不愿去求人,我按着地址挨家挨户去求。”

她一转身,愣住。纸条已烧在林父手中了。

何父孩子般委屈地对林母说:“你看他……他怎么……怎么能这样……”

他说话的声音极小。

林母跌坐在炕沿边,干瞪着林父。

从这一时刻起,由于孩子睡了,不但他们三人之间,后来进屋的人们,也都尽量小声小气地说话,都像是怕被监听器听到。

林父:“何校长,从今往后,咱们两家不必再以亲家相称了。免得让我儿子超然丢了你何校长的脸,影响了你何校长的政治前途……”

何父一字一张嘴,嘴张得老大声音却极小地说:“你的话我听了来气!咱两家的关系扯不断。”一指炕上的孩子又说:“他不但是你孙子,还是我外孙!”

林父也同样小声地:“你外孙的命运你甭担心。我儿子说了,凝之一走,这世上不再有能使他爱上的女人了,你外孙断不会有个后妈的……”

何父干张着嘴,气得说不出话。

林父:“超然的事,你何校长不必再分忧了。我也不会去托什么关系求什么人的,何况我也不知该求什么人。但我的儿子,我了解,他就绝不是那种摊上点儿委屈就崩了溃了的人!不就是被搞到拘留所里去了吗?不就是被报上说成投机倒把团伙的头儿了吗?不就是要被判几年的刑吗?‘文革’中那么多人被关入牛棚和监狱里了,有的前后一关就是二十多年,大多数人不是既没崩也没溃吗?我的儿子林超然,我认为他没那么娇气,他扛得住!”

何父又张了张嘴,还是说不出话。

林母:“这都是说些什么呀,说些什么呀……”

她双手捂脸,小声地哭。

有人敲窗。

三人看时,见窗外站着一个人,是张继红。

同类推荐
  • 猎艳游戏:沉默猎杀

    猎艳游戏:沉默猎杀

    光怪陆离的模特大赛暗潮汹涌。漂亮女模与有钱男人不断被杀。苏小慢介入调查,身陷迷局。陪聊女白狐,隐秘的春女会馆,和被杀女模的高中校长一一被牵出。在这场有钱人的猎艳游戏中,谁才是主宰她们命运的魔鬼?
  • 空旷之年

    空旷之年

    《空旷之年》是一部由十一个短篇小说组成的书。书中收录了《太阳下的风景》《黄昏的葡萄》《红山羊》《雨季之瓮》《空旷之年》《山中白马》《傍晚》《引渡》《翩翩》《被画匠法隆先生无意中绘在墙上的罗顺纹究竟是个什么人?》《一个秋天的晚上》,作品皆以直面现实的农村生活题材。
  • 第一次甜蜜

    第一次甜蜜

    七月,北戴河的旅游旺季,一望无际的金黄色沙滩,碧海蓝天,游人如织。海滩不远处,众多国家级企事业单位的疗养院在树荫中显得异常安详。从钢筋水泥建筑物中抽身重回自然,是时尚,也是自身的需要。
  • 风尘隐侠鹰爪王4

    风尘隐侠鹰爪王4

    清同治初年,发捻猖撅。陕西告急,京畿震动,捻酋以二十万众,三路攻陕。幸经多隆阿将军率兵往剿,大破捻贼于紫荆关,捻贼遁走。可是各处依然是萑苻遍地,宵小横行,尤其是陕豫两省接境的地方,防守最为吃紧。潼关、武关、紫荆关等处,跟河南接境,恐怕从河南阌乡、芦氏、焦耳山各地窜过捻匪来,所以各关隘全驻守重兵。但华阴县南、商南一带,仍潜伏着不少发捻党羽,不时扰动,居民一夕数惊,不得安枕。清廷诏授多隆阿将军为钦差大臣,督办陕西军务。多隆阿遂坐镇陕西,调派各地劲旅,分驻各关隘,镇抚盘查,不遗余力。
  • 鼓手

    鼓手

    《鼓手》是为第三届全国微型小说获奖作品写的评论。陈勇,笔名,秋水,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1963年2月出生,1985年8月毕业于湖北电大中文系。1998年以来,连续出版《在水一方》等微型小说集九部,《声音》等文学评论四部,《老人与狗》、《鱼鹰》、《神秘的派克钢笔》等二十几篇作品获全国大奖。
热门推荐
  • 养的弟弟都成了反派

    养的弟弟都成了反派

    景楠一直都觉得弟弟这么软萌可爱,怎么可能会有坏心思呢?直到有一天,她真相了…软萌可爱的弟弟竟是江湖上臭名昭著的大恶人!不慌,不慌……她还有一个乖巧懂事的弟弟。可这个好像也没那么简单QAQ『男重生,弟弟都姐控』原名《原来你从未远离》
  • 不为故事下午牵挂

    不为故事下午牵挂

    记录生活点滴,分享自己的经历,回忆过去。
  • 蠢萌狐妖VS炫酷道士

    蠢萌狐妖VS炫酷道士

    百年前,他们曾是世上最强,不料,遭遇车祸,百年后,失忆的他们一步步把江山夺回来……
  • 平贞传

    平贞传

    天下纷争已久,以卫国为首,卫国君极擅战术,即位不久后便掀起血雨腥风。梁国平贞公主临危受命,去往卫国和亲,在尔虞我诈下步步为营。浮华尽,乱世平,一切归于平静之后,究竟是谁睥睨天下。—————————————那日艳阳高照,微风和煦,梁国平贞公主来到卫国和亲,故事就此拉开序幕。
  • 失败斩魔

    失败斩魔

    在繁华的华夏市有着这么一个人,守护着人类。吃饭中,卧槽又有人遇害,饭吃不了赶去救人洗澡中,卧槽,还是有人遇害,救人去作为黑暗中的守护者,所以人都在寻找他,但是他只能默默转身。往下一个城市走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彼岸花丛中的少年

    彼岸花丛中的少年

    高一刚开学不久,惨遭竹马前男友分手的时梦樱打算从教学楼顶跳下,然而,却被某人出手相救。捡回一条命后,校园生活正式拉开帷幕:风流倜傥却自负的救人者、意外很有共同语言的同桌弟弟、怀揣着秘密的转校生,以及封存在心里无法忘记的过去......形形色色的人物出现,又被命运之手推向各自的结局,光与影变幻交错,一切真相终将浮出水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凤逆天下:废材四小姐

    凤逆天下:废材四小姐

    她,二十一世纪的高材女学生,孤女,天真灿漫,七岁找到至亲,后又因爱和亲情的背叛,而魂穿古代'逆天大陆',生为玄武国国号武,护国将军的嫡女四小姐,因天生废物,懦弱,剑都拿不起,何况聚灵?最后死于庶姐姨娘之手,而后便有了她,二十一世纪的新新人类。她重活异世,伪装自己,看她如何敌斗庶姐姨娘,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当真相一步一步开来,她,究竟是谁?娘亲当年不辞而别这中间又会有怎样的秘密?
  • 吹牛大王历险记

    吹牛大王历险记

    一个漆黑的夜晚,一堆熊熊燃烧的篝火,一群和你一样爱听故事的人们正在听吹牛大王冯,明希豪森男爵讲故事:他将带你去参加奇异的打猎行动,一枪打中八对猎物,一根猪油索猎国士三只鹧鸪:他将带你踏上美妙的奶酪岛,喝芳香宜人的“海水牛奶”,食味道甜美的“岛屿奶酪”,饮甘甜清爽的“啤酒河啤酒”:他将带你骑蕾鸵鸟向火星进发,绕道去月球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