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59300000014

第14章 启发诱导法

启发诱导是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重要方法。它的贯彻和运用离不开对听课者思维的激活。思维总是由需要解决的问题所引起,并循着一定的思路进行的。有经验的授课者一般都善于运用启发诱导的手段,选择和创造多种多样的方法技巧,“搭桥铺路”,启发听课者的思维,进行有效教育。启发诱导能诱导听课者的兴趣,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开启他们求知的心扉,促使他们开动脑筋,钻研问题。启发诱导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主要的教育艺术手段和技巧。

一、启发诱导的含义及其作用

启发诱导的原则反映了教育过程中教与学的统一性规律,它要求在教育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授课者起主导作用与听课者是学习主体之间的关系。听课者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只有通过艰苦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才能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听课者学习的兴趣、求知欲望、原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是他们学习的内部基础和动力。听课者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觉悟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认识活动过程。授课者的主导作用是以听课者学习能动性是否调动起来为标志的。因此,授课者必须在教育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启发、调动听课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启发诱导的含义

俗话说:“学问学问,又学又问。”人的思维活动、通常是从问题开始,由疑问而产生的。无论是教还是学,关键就在这个“问”字上。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指心求通而未得;悱:指口欲言而不能;启:指开其意;发:指达其辞。)孔子认为,教学必须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然后加以引导,点拨,这样教学才会有实效。《学记》提出晓喻的原则:“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就是说,干部要采取启发诱导的方法教育士兵,要指导他们学习的道路而不硬拖他们前进;要鼓励士兵自己前进而不是强迫推动他;要对士兵先予以启发,使他们自己去思索,不必由教者代其劳求其通达。我国南宋时期的理论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无疑,至此方是长进。”明代的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大作家巴尔扎克也说:“打开一切科学仓库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毛泽东同志的“十大教授法”中就强调实行启发式,废止注入式,他在湖南创立自修大学时,就主张采用研究的形式,“自己看书”、“自己思索”,用讨论、研究、自修的方式学习,以避免旧式学校的被动学习,消磨个性的弊病。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关于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的思想主张非常丰富而且宝贵。在现代教学理论中,关于启发诱导的思想原则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启发诱导原则要求政治教育,必须从听课对象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启发听众的注意力、思维力和理解力,充分调动听众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大家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的关键是激活听众的思维,开拓听众的思路,使听众产生一种内在捕捉知识的能力,在脑海中不断产生问题,不断去追求问题的解答。政治教育就是要坚持启发诱导,不断培养教育对象善于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启发诱导的作用

(1)激发思维力。启发诱导首先要设置疑问,把问题摆出来,从对立方面给听众以刺激,引起反射,从而促使思维向前发展,设置疑问是培养听课者思维能力的“激素”。有经验的干部,运用启发诱导的手段,把课讲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一个疑问提出后,听课者的注意力则被调动起来,而听课者则又总是急于知道结果,但授课者又不急于回答,这就给听课者造成“愤”和“悱”的情境,促进他们启动思维,提高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牢牢抓住听众的注意力。比如,有位干部在讲“人生价值”一课时,曾向士兵提出这样两个问题:据化学家研究分析、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其身上所含的化学物质为:钙可粉刷40平方米的墙面,铁可做一枚一寸长的铁钉,脂肪可做八块肥皂,磷可做20盒火柴,其他金属一调羹,所有这些,约折合人民币30元。我们是否可以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人的内在价值就是30元?小说《红岩》中江姐有内在价值,她的内在价值在于对革命的贡献得到社会的肯定评价,因此,她的人生是有价值的。那么杀害江姐的刽子手是否有人生价值,为什么?话音刚落,士兵竞相回答,观点各异,争论不休,思维异常活跃,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在此基础上,干部再加以诱导,使士兵对人生价值有了清楚的认识。

设疑问难在教育中的作用是微妙而重要的,当听课者的思维还没有启动时,提问会激起对方的悬念,从而启动思维去主动寻求答案;当听课者的思维积极向前推进去攻克难点时,提问会激发他们开辟新的通路,接通新的联系,产生顿悟和突破;当听课者要对思考过的问题进行整理的时候,提问又会激起对方思维有条理的收拢,得出圆满结论,启发诱导运用得好,就能不断激发听课者与授课者一起思索,一起破门而入,登堂入室,探取“所以然”的秘密。这样的讲课,不仅能引起听课者的兴趣,而且使他们受益匪浅。

(2)吸引注意力。在政治教育中,恰到好处的设置疑问,能够激发听课者的求知欲望,吸引听课者的注意力,培养思维能力。讲课如果没有一定的吸引力,就很难收到预期效果,如果能够在一堂课里设计一两个足以扣动听课者心弦的问题,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则学习的兴趣就会倍增,注意力也就自然而然地集中起来。比如,有位干部在讲“运动和静止”这一课时,从讲故事入手设疑中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和注意。他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法国飞行员驾驶着飞机正在两千米以上的高空飞行,突然他发现在飞机的舷窗边,有一个小东西在跟飞机一起飞行。他以为是一只小虫,于是他敏捷地伸手抓住了它,可他摊开手掌一看,原来是德国造的子弹。”一颗高速飞行中的子弹为什么能用手抓住呢?这一悬念紧紧地吸引住士兵,把士兵的注意力全集中到这一问题上来。

吸引注意力是设疑问启发诱导的作用之一。要使听课者对不感兴趣的东西产生兴趣,从已知的东西中感到有新的东西需要探索,使对方在思想“开小差”时迅速“归队”,使听课者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3)设置悬念。悬念是一种因事物演化未止,结局如何未定而使主体产生关心,担忧事物发展的心理状态。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能使听课者的心理状态高度集中和指向事物的未来发展,推动他们依据情境中所呈现的问题线索,在短时间内迅速地动员所有有关的知识和经验。选择恰当的思考方式,围绕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展开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设置悬念是教育中经常运用的手段、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有位干部在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课时,从讲“嘴糜医脚”中的故事入手设置悬念。他说:“有一个人满口糜烂,打针吃药都无济于事。后来他找到一位有名的老中医治疗。老中医给开了几味药,让他研制成粉,用醋调匀敷在脚板心上,这样敷了几次,病就痊愈了。为什么嘴糜医脚能奏效呢?”这位干部先讲结果,士兵摸不着头脑,然后乘势交待原委,讲述一完,听者则大悟矣。

在教育中设置悬念,将会给听课者创造“愤”和“悱”的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处于活跃的积极状态。同时悬念还会给人留下回味无穷、发人深省、思绪万千、茅塞顿开的感觉。授课者把问题提出来,听课者急需知道个究竟,讲者不回答,有时还预示两种或多种答案,听者暂时处于一种莫衷一是的境地,欲停不止,欲罢不能,直到问题解决了,听者才放下这颗心,明白了事情的结局,也领悟到了事情的哲理。

(4)信息交流。讲课中的提问,还能起到信息交流、反馈调节的作用。如何才能知道听课者对讲授内容的掌握程度呢?采取提问的方法,能够达到目的。讲者向听者提出问题,听者回答,这一问一答,实际上就是信息交流和反馈。授课者就是在这种信息交流中不断调整、补充原先的课堂设计,使教与学相长。如果没有这种提阅和解答的信息交流,讲者情况不明,不了解听者的情况,教育则会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启发诱导的方法

授课者的课堂提问,是启发诱导的主要手段。启发诱导离不开提问和质疑,没有问题的提出和疑难问题的发现。便不会有启发诱导,更不会有活跃的课堂气氛。由于授课的任务、内容、对象和时机的不同,提问的方法技巧也会有所不同。设疑问难易,创设问题情境都应当围绕授课内容设计,围绕激活授课对象思维,增强教育内容而展开。那种拙劣的,不假思索就能解答的提问,不但不能激发听课者的兴趣和思维,反而还会泯灭他们的求知欲,所以授课者必须研究和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

1.直问和曲问

直问就是不含蓄、不隐晦,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开讲就问,问的目的是直接得到答案。比如在讲“党的十六大的历史意义”时提问:“党十六大是什么时候召开的?这次会议有什么重大意义?”授课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就提什么问题。曲问是一种迂回式的提问法。它不从概念和定义出发,而着眼于授课的整体内容,力求问得活,问得确切。曲问有较强的思考性。听课者必须多动脑筋才能作答。曲问一般都是虚问开始,不需要正面回答,步步提问,步步逼近,最后通过激发听课者自身思维探索,幡然醒悟,得出正确结论,回到主题上去。直问和曲问都能起到激励的作用,直问是直接突发式激发,曲问是缓冲的诱发式的启发。两种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穿插使用,但曲问的运用更多些。

2.宽问和窄间

宽问就是说提问的内容涉及面比较宽,也比较概括,以引起听课者的重视。比如毛泽东同志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南京政府向何处去?》。又如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修养》开讲便问:“共产党员为什么要进行修养?”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问道:“为什么要有革命党?”以上这些提问的内容涉及的方面就比较宽,也比较概括,能够引起听众的重视。窄问的特点是具体而不笼统,内容所涉及的面窄。比如在讲“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时问:“鸡蛋变成小鸡取决于哪些因素和条件?”回答这样的问题当然也是具体的。宽问和窄问各有特点,各有效用。一般来说,宽问涉及的内容比较宽泛,问题比较大,而且居高临下,回答起来难度较大。所以使用宽问要慎重,对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差的对象不宜使用。窄问在课堂教育中运用较为普遍。

3.集中问和重叠问

集中问就是把整个一堂课的讲授内容分成若干个问题集中串起来提问。这种提问既是给听课者提出来的,也是为讲课者提出来,以便在讲课中释疑解答。提出的问题既是讲课中要遵循的线索,又要从问题中显示出层次。这种提问由概括集中到用具体问题做出圆满答案,实际上是经历了一个从概括集中到具体、从抽象到形象、从大到小、从远到近的分析过程。这种方法主要用来培养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有位部队指导员在给战士讲“红军长征的光荣传统”中时,一开始就问:“红军为什么要长征?不长征行不行?红军长征为什么一定要到陕北去?到别的地方去不行吗?红军长征为什么要走二万五?不走二万三、不走一万八呢?红军长征为什么要沿着西边的羊肠小道而不走东边的大公路呢?红军长征开始三十万人,到陕北后剩下不足三万人。为什么还说意义重大呢?”这一系列的问题。引起了战士浓厚的兴趣,也给讲课者提供了线索,显示出层次性。与集中问相对应的是重叠问。这种提问是在短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连贯性地多次提出问题。重叠问一般是由具体到概括、由形象到抽象、由小到大、由近及远,最后达到得出概括结论的目的,这种方法是用来培养概括问题的能力。比如,有位干部在讲“量变质变规律”时提问:“为什么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而不是从质变开始?为什么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没有事物性质的变化?为什么量变和质变会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然后出示《水的物理性质变化表》的图表,引导士兵结合图表中的特定情景自己去探索和发现,借以解决疑问。

4.明问和暗问

明问是指提问时有明显的问句出现,明确提出要对方回答的是什么问题。明问可概括为语句有问号,提问有对象,答问有要求三句话。这种提问可以直接激起听课者的思维,提醒注意力的集中。例如,有位干部在讲“哲学对研究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时,就采取了明问的方法,有的士兵说:“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然科学家并不信仰马克思哲学,他们当中还有不少虔诚的宗教信徒,但他们在科学上同样取得了重大的成果。所以我们不必花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哲学,你认为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暗问用的不是问句,而是把提问暗含在讲述之中,明无提问暗有疑,使听者陷入疑团之中,这种带有启发性的讲课对听众来说是一种扣人心弦的对真理的探索,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暗问的显著特点是语句中没有问号,却有需要解答的问题;没有我问你答的表述方式,却在各自心中暗暗交流着一问一答。对陈述的要求表现出一种反常的情况或结论,摆出对立的现象或看法,必要时闪露出一点结论的光芒,这种提问,讲课者靠的是内在的控制力,听课者靠的是内在的逻辑力。如,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整顿党的作风》等演讲中多次用的就是这种方法。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学风》中讲:“我们的学风还有些不正的地方,我们的党风还有些不正的地方。我们的文风也有些不正的地方……”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一文中,直接提问的不多,但读后似乎处处在一问一答,一环扣一环,大有高山流水之势。这种明无提问暗有疑的提问方法“能够用钳子从各方面把你钳住”(斯大林语)。

5.正问和反问

正问就是从正面提出问题,要求对方正面回答问题,其作用在于促使听课者的思维正常向前推进。反问是从错误的方面提出问题,要求对方正确判断出是非,其作用是纠正听课者思维上出现的差错,有时也用于从反面加深对正面问题的理解。例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与诡辩家希庇阿斯之间的一段对话。苏格拉底问:“什么是美?”希庇阿斯很自负,认为这个问题微不足道,于是答道:“美就是一位漂亮小姐。”苏格拉底又问:“一位漂亮小姐之美,就是使一切东西成为美的,你以为如何?”“一个美的竖琴有没有美?”“一个美的汤灌怎么样?”“一匹漂亮的母马有没有美?”问得希庇阿斯哑口无言。反问法在讲课中经常使用。

三、启发诱导的要求

启发诱导是政治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它是主观的东西,但又必须符合客观规律。从主观上来说,授课者首先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了这一点,主观上就会努力研究和掌握教育规律,处处动脑筋,想办法运用这一教育手段。其次要具备广博的知识,起码要通晓本专业知识,注意知识更新。这样,主观上才能得心应手地去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从客观上来说,启发诱导必须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启发性和教育性。启发式运用得当,可以启发听课者的积极思维,提高学习兴趣。运用不当,不仅对教育无益,而且有时会堵塞听课者的思路,窒息课堂气氛。因此,精心设计,讲究艺术,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环节。

1.“导而勿牵”

启发诱导的目的是培养听课者积极主动地学习,能自己动脑动手去获得知识技能,变书本知识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启发诱导的关键是如何调动听课者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但是有的授课者往往不是按照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恰当地指点和引导,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硬拖着听课者往前走。例如,有的不管听课者的反映如何,总是按照自己事先准备好的路子,一个内容一个内容地往下灌,从上课灌到下课。这种“满堂灌”的结果,使士兵的注意力分散,精神涣散。相反,有的授课者一上课,就左一个问题,右一个问题,满堂课都是一连串的提问,一个接一个地让听课者回答。授课者虽然胸有成竹,听课者却往往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为了应付提问,只好翻阅课本,笔记或其他资料。这种“满堂问”的结果造成听课者精神紧张,而注意力却不在学习和理解新知识上,这实际上是一种“逼人就范式”的另一种强拉硬拽的作法。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强拉硬拽式的教学方法有悖于启发诱导的原则,应当予以剔除。贯彻和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就要注意在教学中“导而勿牵”。“导而勿牵”的关键是激发和调动听课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授课者在课堂上讲解的分量、提问的多少都要适当。要知道,再好的梨子,你把它完全嚼烂,再一口一口地吐给人家,人家都会感到无味。授课者把关键的,听课者难以理解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讲清楚就行了。然后引导听课者自己去看书,讨论和做练习。听课者通过自己的动脑过程,就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又可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有所侧重地进行复习和巩固。

2.善于提问

(1)问的时机要恰当。在政治教育中。恰到好处的设疑,能够激发听课者强烈的求知欲,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该提问时不提问,就会错过激发听课者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的机会,而不该提问时随意提问,要么显得粗浅、苍白无力,要么使人如坠烟云不知所云。比如,士兵的思路正随着这个问题徜徉,干部却突然提问另外一个问题,南其辕,而北其辙;或者没有提示和引言,突然提问会使士兵莫名其妙,自然士兵也难以回答。所以,政治教育必须讲究提问的时间,只有在该提问或非问不可的时候提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一,在听课者迷惑不解时提问。在政治教育过程中,有时听课者会感到越听越不懂,越学越“糊涂”,尤其是对某些难点内容,他们往往理不出头绪,甚至会产生错误认识。因此授课者要善于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从听课者迷惑不解或误解的心理实际出发,巧妙地设计问题,他们联系学过的知识,分析、思考、讨论、排误取正,最终到释疑的目的。例如,一位干部在讲“价值规律及其作用”时,发现士兵在了解市场上商品的供求的不平衡是价格上下波动的主要原因后,产生疑惑:“到底是价值决定价格,还是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对此,这位干部提出了“某种商品供不应求就涨价,供过于求就降价。这是不是说供求关系决定价格?是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的问题,然后让士兵阅读教材有关段落,并组织士兵进行课堂讨论,最后引导士兵归纳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仅不违背价值规律,反而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且是惟一可能的形式”的结论。这样一举两得,既传授了基础知识、突破了教育难点,又在课堂上及时纠正了士兵的错误认识。

第二,在指导听课者运用知识时提问。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在于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因此,政治教育应当通过各种办法积极引导士兵学以致用。而设疑则是这种引导的重要方法之一。例如,讲《辩证唯物主义常识》课,在讲唯物论部分时,可联系我国的实际设问:“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什么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讲“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时,可联系改革开放的实际提问:“为什么要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在讲“质量互变规律”时可提问:“有的人为什么会犯罪?”等等。这样就把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贯穿于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提高听课者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2)问的问题要贴切。提问能够激活听众的思维,但不是随便提什么问题都可以促使听课者动脑筋的。提的问题不恰当。提不到点子上,听课者就会感到无味和厌倦,课堂气氛沉闷。课堂提问切忌随心所欲或漫无边际,应善于抓关键、抓重点、抓难点,从中推进听课者思路的正确运行,领略教学内容的观点和思想,起到一石冲破水底天的作用。

第一,问容易混淆的问题。这是教与学的需要。教者必须防止学者把某些概念、含义甚至观点混淆,听者对那些容易混淆的问题比较重视。有的是由于概念的字义近似而引起的混淆。如,“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两个概念都有“矛盾”和“主要”两个词,容易引起混淆。有的是由于概念的涵义近似而引起混淆。如,“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抓住这类容易混淆的概念或原理提问,可以促使听课者开动脑筋。

第二,问人们容易误解的问题。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严肃性要求教与学都必须准确无误,概念观点都必须正确。启发诱导的目的就是将听课者的认识导向正确轨道。所以对那些容易错误理解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问诱导的方法加以纠正。比如,有的听课者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而产生误解,如看到商品供过于求,则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因此把价值决定价格误解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提出这类问题有利于听课者正确地掌握概念和原理。

第三,问与授课难点有联系的问题。难点和重点都是教学中的“攻坚战”,必须集中“火力点”,调动各种手段加以对付。提问与难点有联系的问题,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难点。比如讲:“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问题,可提问:“真理与谬误有没有严格区别?真理能不能被推翻?”引导听课者理解为什么说真理是绝对的。再问“人们的认识是否能穷尽事物的一切,而达到完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了?”来引导大家理解真理相对性。这种分散难点中由易入难的提问过程,能够促使听课者开动脑筋。

(3)问的难度要适宜。提出的问题太易或者太难,都不能达到好的教育效果。提的问题太简单,明明是众所周知的问题,还要不厌其烦的提问,会使人感到乏味、无聊。比如问:“北京是哪国首都?”“艰苦奋斗是不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听课者一般无需回忆和思索,也能做出回答,根本不需要动脑筋,因而没有起到激发兴趣、启发思维的效果。如果提的问题太难、令人费解,就会使人望而生畏,同样不能激发听课者兴趣和思维。设问的目的是让听课者“摘桃子”,但不是让他们“唾手可得”,也不是让他们跃起很高也得不到,而是让他们“跳一跳”去“摘桃子”,所以提问的难度要根据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那种故弄玄虚,叫人“猜谜语”、“解方程”式的提问也是不适宜的。教者提出的问题应当便于士兵联系已掌握的旧知识,使士兵经过独立思考能够回答或基本能答,答案的“果实”不是学生坐着或站着就能得到的,应该是“跳一跳”才能“摘得到”的。

3.善于答疑

听者善于思考,勇于提出向题,是一种很可贵的学习精神。但是教者能否很好地答疑,却是知识长进的关键。在实际教育中,有的教者回答听者提出的问题时,苦口婆心,滔滔讲述,但“千言万语”都离不开书本上的原话,听者感到收效不大。有的教者回答听者的提问时,话虽讲得不多,但能讲到点子上,他们旁征博引,间以反问、启示、诱导听者步步深入思考,最后听者的问题不言自明,迎刃而解。两种情况,两种结果,关键在于是否掌握答疑的奥妙。授课者只有认真研究和探索答疑规律,才能提高答疑的效果和质量。

(1)要针对听课者的实际情况答疑。听课者提出的问题,不加分析的一问一答,有问必答,效果不一定就好。对于因没有认真阅读材料或未经思考而提出来的问题,只要指引他们去复习就够了。事实证明,听课者通过自己的努力所学到的知识,要比轻易从教者那里听来的要牢固和深刻得多。一问即答,自问自答中表面看起来教者态度很好,但实际上却可能养成听者不费脑筋,不求甚解,吃现成饭的不良习惯。所以教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该详答的详答,该简答的简答,该不答的不答。

(2)要抓住问题的关键答疑。回答问题,不能就事论事,而应该抓住问题的实质,画龙点睛地启发诱导,既要使其明白问题的实质、关键是什么,应该怎样解答,而且还要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解答。古代“开而弗达”的观点就是说要指给士兵学习的途径,而不能代其过达,这样士兵就会认真思考。在答疑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和听者互问互答、共同讨论的形式,使听者通过讨论,自己解开自己的疑团。

(3)要注意培养教育对象分析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学会独立地探求新的知识。在答疑中,教者不但要回答听者的不明白的问题,使其增加具体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他们开拓思路,使其能突破一点,举一反三,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地去探求新知识。

同类推荐
  • 职场剩女的情感笔记

    职场剩女的情感笔记

    本书作者以亲身经历详述了自己在职场中20年的打拼经历,并对当前社会中的“剩女”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 现代名言妙语全集——知识名言

    现代名言妙语全集——知识名言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人生不可不知道的老狐狸处事格言

    人生不可不知道的老狐狸处事格言

    在为人处世方面,很多东西是相同的,这些相同的点汇聚起来,我们总结了六个方面,心态,人员,尺度,智慧,价值和品行等,这六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勾勒出了成功人士的处世格言。
  • 能言善辩好办事

    能言善辩好办事

    当你读到这《能言善辩好办事》的时候,你会回想起自己曾经说过的话,办过的事,会相信如果现在再去做同样的事定会比以前做得更加出色。相信读者朋友看完这《能言善辩好办事》后,说话水平一定是越来越高,办事效率也一定越来越强了!
  • 孔子给年轻人的77个处世智慧

    孔子给年轻人的77个处世智慧

    本书从为人、处事、交友、修养、成功等多个层面,解读了孔子最主要、最符合现代人需要的处世智慧。
热门推荐
  • 玄天九印

    玄天九印

    一人一印结,相连成九天。东灵域,修武者自获取结印开始正道修炼之途。级别划分为:结印、成丹、融合、融印、阴境、阳境、问天、泰斗、无极。乔程,一个小家族的废柴,却因父亲临终前留下的一枚吊坠儿改变终身命运。以弱胜强却被家族逐出,却因此而遇伯乐,面对崭新的人生,曾经的废柴逐渐成长,道路却更加坎坷。
  • 影视碾压机

    影视碾压机

    标签:正派,武侠,国术,影视动作。穿越影视,人生巅峰!交流群:833268571
  • 天下节度

    天下节度

    节度使:唐代外臣之首,掌总军旅,颛诛杀。赐双旌双节。行则建节、树六纛。反复无常的枭雄,流民,乱世,便是父子兄弟,都用尽一切手段互相厮杀的时代。主角由弱者变为强者,由勇士变为魔王。
  • 传达到你的耳畔

    传达到你的耳畔

    少女澹台绘玲一觉醒来脑海里竟然多出了她未来20年的记忆!甚至自己二十年后将会病逝于家里?!为了安抚自己受惊的小心脏打开收音机,突然想起未来的自己曾经有一个梦想,从此决定成为一名中外闻名的“亚洲第一声”。本该正常向着梦想前进的她,自从某一次的错拨电话之后就被某人莫名的惦记上了……不想成为声优的中二病不是一个合格的中二病!1v1男女主双洁!男主不是乞丐!男主不是乞丐!男主不是乞丐!【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他只是在观察人类罢了w
  • 景年安得梨雪

    景年安得梨雪

    一个富家小姐孟梨雪,也是现代的神笔算子,能预知未来,为自己早早选好了穿越后的身份,但代价是失忆,所以带走了两个包袱,一个安景年,一个叶暖。以求唤起记忆,结束穿越之旅。。。
  • 执剑邀月

    执剑邀月

    这是一场江湖门派的纷争,其内身法武学之斗、权谋手段之争层出不穷,精彩纷呈。这是一篇书尽江湖轶事恩怨情仇的长歌,不乏快意道哉、缠绵悱恻的侠义与柔情。这是一部只属于江湖中人的篇章,其内匡有扶正义的名门正派、荼毒一方的歪魔邪道、更不乏心怀叵测于暗中布局之人,其中情节跌宕起伏、北狄、南蛮、西域、东夷乃至化外之地一众高手暗流窜动,意图染指华夏之所,而手段凌厉名震江湖的侠客们又能否吹散迷雾终现明月,找出尘封于世的真相呢?请见本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灵气复苏后的生活

    灵气复苏后的生活

    在一个末法时代的星球,有一天一个黑洞突然出现在天空中。世界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动物们开始变异,人类之中也有些人变得怪异起来。
  • 星缘裂天传

    星缘裂天传

    星历23年,宇宙中出现了一种神秘的生物—星缘兽,它们可以和人们进行合体,帮助人们探索宇宙,还可以使人们获得一种特殊的能力。于是,出现了一个特殊的职业—-星缘师。。。
  • S市C区

    S市C区

    S市C区的警局有一个人,叫廖渊,也只叫廖渊。他空降到C区的警局里,没几个人知道他的过往。他在警局办案,也只办案。本来前几个案子都不难的,可渐渐的变味了。最后一个案子就像一道影子,凶手隐匿在黑暗里,当廖渊绞尽脑汁的时候……真相,一目了然。纯属虚构,切勿带入。新人写文,别太注意细节,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