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02800000010

第10章 技巧 细节之美(三) 刘庆邦

细节之美(三) 文\刘庆邦

细节对于小说来说如此重要,小说对于细节的需求量又是这么大,那么,细节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到哪里去采取细节呢?

从我自己的写作经验来看,首先,我认为细节是从回忆中得来。写作的过程既然是一种不断回忆和深度回忆的过程,从我们记忆的仓库里选取细节应该是首选。

我曾经写过一部有关三年大饥荒的长篇小说,叫《平原上的歌谣》。我曾担心这样的小说能不能出版。但不管能不能出,我都要写。因为经历过那段生活的人越来越少,如果我不写,后来的人就更不一定写。就算写了,也只能是第二手、第三手资料,不会写得很真切。我觉得我有责任为我们的民族保存那段惨痛的记忆。还好,小说第一版在上海文艺出版社顺利出版,首印六万册。几年之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把这部小说列入我的长篇小说系列之中,又出版了一次。有位电影导演看了这部小说,有意拍成电影。后来他之所以放弃,主要原因是场景难以再现,细节难以再造。就说主要演员和群众演员吧,现在遍地都是胖子,多是脑满肠肥的人,到哪里去找那些面黄肌瘦、皮包骨头的人呢!就算主要演员愿意饿肚子,愿意减肥,所付出的代价恐怕也太大了。这使我想到,事情一旦事过境迁,靠借助外力复制细节是很难的。其实饥饿在世界上有些地方并没有消失,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球仍有大约十亿人处在饥饿之中。我们在电视上和画报上也会时常看到非洲因饥饿而流离失所的难民,他们或骨瘦如柴,或奄奄一息,瞪着大大的眼白在等待救济。有一张照片让我难忘。照片上有一个垂死的孩子,还有一只秃鹫。秃鹫立在孩子不远处,正虎视眈眈地盯着孩子。照片的画外音不言而喻,它是说秃鹫也很饥饿,正等待拿孩子充饥。这样的细节震撼人心,很有说服力。但这样的细节我的小说用不上。若硬把它搬过来,会显得不自然,读者一看就会识破。这又使我想到,好的细节是借不来的,靠移植是不行的,求人不如求己,最好的办法还是眼睛向内,深入挖掘自己的记忆,从记忆的库存中选择小说所需要的细节。

好在大饥荒最严重的1960年我已经9岁,记忆能力已经形成,对很多挨饿的细节记得很清楚。我吃过榆树皮、柿树皮,还吃过从河里捞出来的杂草。杂草上附着一些硬壳子的小蛤蜊,吃在嘴里嚓嚓响。我饿成了大头,细脖子,肋骨根根可数,肚子上露着青筋。我到村东的学校上学需要翻过一道干坑,不挨饿时干坑对我形不成障碍,我跑上跑下,跟跑平地差不多。饿软了腿就不行了,我得四肢着地往坑沿上爬。往往是刚爬到半道,又滑了下来。我父亲就是那年去世的。为父亲送葬时,需要由我摔碎一只盆底钻了不少洞眼的瓦盆。一个堂叔担心我力气不够,摔不碎瓦盆,替我把瓦盆摔碎了。每忆起这些细节,都会让我感到痛心。

我们每个人的脑子里都储存有大量记忆,人们把人脑和大海联系起来,说成是脑海,是有道理的。人的大脑的确有着海量般的记忆功能,与电脑比毫不逊色。电脑的存储量再大,也是有限的。而脑海的记忆是无限的,没有超量一说。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弄清楚,人的记忆之库不是轻易就能打开,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因为我们有很多记忆平常是不被触动的,它们可能长期处于休眠状态。随着个体生命的消失,记忆也会烟消云散,再也不可寻觅。人类世界再优秀的大脑,最后也逃不过这样的命运。这提醒我们还活着的写作者要有紧迫感,要尽快打开记忆之门,唤醒沉睡的记忆,让记忆中的精彩细节重新焕发生机。我的体会是,你要挖掘某个方面的记忆,须给这方面的记忆确定一个方向,再找到一个有力的线索,然后顺着这个线索找呀找,挖呀挖,才会挖到发光发热的细节。在写作过程中,我常常会有这样的欣喜,原以为有些记忆中的细节早就消失了,再也唤不回来了。不料想,当我拽着某条记忆的线索,来到某个记忆深处,那些曾经熟悉的细节便纷纷向我涌来。看到那些细节,我像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禁不住热泪盈眶。因为感动,我善待细节。

第二,细节是看来的。原来我说细节是观察来的,现在稍作改动,改成是看来的。之所以把观察改成看,是我觉得观察是自觉的,主动的,类似记者的眼睛采访行为。而看,分为有意识的看和无意识的看,也是理性的自觉的看和感性的不自觉的看。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目光被某种事物所吸引,所看是无意识的。保留在我们记忆中的许多细节,都是在不知不觉中看来的。我少年时候,有一天,我们村一个地主家的闺女到我家喊我二姐下地割麦。那个闺女头戴一顶新草帽,脸红红的,眼睛弯弯的,牙白白的,一笑还有两个酒窝,看去真是好看。当时,我不知道是怎样看的人家,不知道自己的神情是什么样的。等那个闺女离去时,二姐瞪了我一眼,指责我,说我的两只眼睛直盯盯地看着人家,眼皮连眨一下都不眨,看人没有这样看的。二姐的指责似乎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样子,我看人家可能看得太直接了,也太露相了,顿感非常害臊。这种看就是无意识的看,忘我的看,这样看来的细节,以及二姐对我的指责,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个细节也让我认识了自己,认识到自己对美是敏感的。

从事创作之后,我的一部分看就比较自觉了,变成了有意识的看。不管是无意识,还是有意识,内里都有一种心理在支持着我们,或者说在支配着我们,这种心理就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兴趣,就是对万事万物的好奇心。别人没有兴趣的,你要有兴趣。别人不愿意看的,你不妨看一看。反正我一直相信,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任何生活和细节都是有用的,只有暂时用不上的细节,没有无用的细节。

一个细节在这篇小说里用不上,在另一篇小说里可能正是出彩儿的细节。所谓好奇心,也是童心。儿童张着小眼睛东看西看,看什么都陌生,都新鲜,什么都想看一看。在看世界方面,我们应该向儿童学习,始终保持一颗童心。有一天我下班回家,见一位农村人模样的师傅在一所小学校门口吹糖人儿。不少小学生在那里看,我也停下来看了好一会儿。糖人儿是用熬制好的糖稀吹成的。师傅从一直加着热的容器里取出一块糖稀,用手捏巴捏巴,用嘴吹巴吹巴,一只闪着铜色光亮的老母鸡就吹成了。师傅又取出一块糖稀,变戏法儿似的,一个打着眼罩子的孙猴子又吹出来了。这种手艺现在已经很少看到,太好玩了,太神奇了,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民间艺术啊!糖人儿两块钱一个,除了可以观赏,还可以吃。一个小男孩儿买了一个,他让他的同学也买一个。他的同学也是一个男孩儿,不料那个男孩儿撇着嘴说:我才不买呢,你看他的手,多不卫生!吹糖人儿的师傅听了小男孩儿的话,嘴上没说什么,但情绪像是有些低落。我的兴头也像是受到了一点打击,心说,你不买就不买,说那样的话干什么!你不能不承认,小男孩儿的话有一定道理,他是审视的目光,是从健康的科学的角度看问题。他的父母听到他那样说话,一定会对他大加赞赏。但是,若用童心来衡量,我觉得那个小男孩儿过早地失去了童心,变成了大人的心和现代的心。童心与幻想相连,与艺术相连。而科学往往会打破幻想,让人沮丧。

我曾当过二十多年新闻记者,到处采访,写了数不清的新闻稿件。记者采访的主要方法是向当事人提问,人家怎么说,你怎么记。当作家不大一样,作家出于对别人的尊重和对自己的尊重,不好意思对别人问来问去。作家获取细节的办法主要是张着眼睛看。看房坡上的一棵草。看废旧的矿工帽里盛了土,土里长出了一枝花。看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相视一笑。我这里说的用眼睛看,其实是用心看。我们的脸上长着一双眼,心里也长着一双眼,心里的眼叫心目。只有心目把细节看到了,才算真正看到了。有一年秋天,我到河北蔚县一座用骡子拉煤的小煤矿看了六七天,回头写了《车倌儿》《鸽子》《有了枪》《沙家肉坊》《红蓼》《卧底》等,五六篇短篇小说和一篇中篇小说。(待续)

[ 作者系北京作协副主席 ]

同类推荐
  • 马识途短篇小说选

    马识途短篇小说选

    摆在你们面前的这本集子,是从马识途同志作品中选出的部分短篇小说,马识途同志是一个作家,也是一个革命家,革命斗争生活是他创作的源泉,他写过不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作品。今后他还将为我们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少年读者们,当你们被书中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而爱不释手时,你们一定也想知道这个作家是什么样的人?他还写过些什么作品?他的作品有哪些特色?我就先给你们介绍这些吧。
  • 五行神坛

    五行神坛

    天下有五神坛,金、木、水、火、土,其中四坛联手灭了土神坛之后,天下就只有四个神坛的领域,分别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土神坛沉入大地,所处的天下中心变成了一片广袤的森林,人们称为遗迹森林。而万峰就是降临在这片森林边境的小镇。他三岁就失去父母,他一路跌跌撞撞的成长,一边认识各种志同道友,一路不断强大自己,一边强大到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保护别人……
  • 京西胭脂铺

    京西胭脂铺

    一九〇〇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京西胭脂铺毁于一旦,一家数十口死于非命。幸存者晁信义立志重建京西胭脂铺,并与对手王记胭脂坊竞争皇室专供权。正当京西胭脂铺和王记胭脂坊斗得难分难解之时,西洋资本和东洋资本悄然崛起。面对内忧外患,晁王两家决定摒弃前嫌,联手御敌,共度时艰。岂料卢沟桥一声炮响,揭开了日本人苦苦布局五十余年的真实面目,两个民族品牌,和整个民族一道陷入危亡绝境……
  • 温柔的淡定

    温柔的淡定

    李东文,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夜半一点钟

    夜半一点钟

    在香港做了十年私家侦探的夜枯兰官突然放弃一切,回到广州,转行做电台主持人,主持一档叫《夜半一点钟》的午夜节目。在这个节目中,听众可以拨打热线电话,讲述那些曾经发生在自己或身边人身上的,不可思议事件。从第一个故事开始,诡异之门缓缓打开,原罪者、偏执狂、少年犯、残缺人……
热门推荐
  • 韩家的小可爱

    韩家的小可爱

    机场的第一次相遇,本以为是擦肩而过,没料到,却是一见钟情。他,是学霸;她,是学渣。他,是人见人怕的大魔王;她,是人见人爱的大明星。他,脾气暴躁爱打架她,性格温和又善良不一样的性格,擦出不一样的火花。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
  • 斗仙诀

    斗仙诀

    仙魔两道,非正非邪。为爱成魔,咫尺三生。别傲娇了,点开看吧:http://www.*****.com/?book/66378_1520238他是仙界呼风唤雨的上神炎冥;她是人间的柔弱女子莲殒。阴差阳错,她与他相识,并深深爱上了他。又因为那一把绝情剑,她被奸人利用,因爱生恨,最终和他反目成仇,将绝情剑深深刺入炎冥的心脏。而她亦是随之而去,带着仇恨的魂魄在六道轮回之中徘徊,不愿转生,却被魔神附体。洪荒异变,魔神转世,民不聊生。可这一世,她依然仅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子。谢谢大家支持,欢迎关注我新浪微博:剑花玉女Clytze加入我的读者群:480508605
  • 虎啸八方

    虎啸八方

    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努力崛起只是为了一个守护的信念。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信念。伤我亲人,虽远必诛。动我兄弟,罪不可赦,损我爱人,万劫不复。龙有逆鳞,触之必死。人有底线,犯之必亡。好,各位追梦者,逍遥现在带你进入一个不同寻常的世界……
  • 血月

    血月

    2012年仙剑小说大赛月度PK冠军作品。“人活着,不能像沙子一样任风摆布!”一个被流放的王子从一无所有开始了惊险、奇幻的争霸旅程。在卑鄙无耻的凶险中,他排除万难,几经生死,一步步走向“传说”的神坛。奇异的神兽,婀娜的美女,诡异的经历,恢弘的战场……从人到魔,从魔到神……
  • 至尊召唤师,废材大小姐

    至尊召唤师,废材大小姐

    她,凤月倾。在现代中是让人闻风丧胆的杀手“彼岸花”,却因为一次车祸意外重生在另一个世界“星落大陆”。堂堂的凤府嫡女,身份竟会比下人还要差?笑话!世人笑她没灵力?怎么可能?七灵力分分钟打的你站不起来。容貌被毁?摘下面纱的她仿佛整个世界都是她的背景板。许多美男环绕在身,她却一眼不看。唯独那个“师傅”,打又打不走,逃又逃不走,只能让他欲所欲为了。看凤月倾,如何将前世的辉煌再现今世。让“彼岸花”的名声变得愈加响亮。
  • 成了小孩还开了个外挂

    成了小孩还开了个外挂

    睁开眼睛,懵的闭上眼再来一次,懵的?算了睡一觉再说……恩,很好,还是很懵,我这是,怎么说呢,回到小时候了?看着自己的小肉爪,再看看窗边的梳妆镜里映照出来的自己,以及熟悉的摆设,突然之间,想哭…… 顺带一说,这是一篇日常轻松文哟!
  • 美神

    美神

    《美神》取材日常生活题材,善于提炼,通过各种生活细节,展现生活的一个侧面,幽默、智慧处处可见,单篇不长,以一种轻松而又调侃的笔墨,勾勒出纷杂错乱的芸芸众生,让读者在笑声中去分析,去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 天下布武

    天下布武

    一个穿越者的故事,在这个世界里面没有科技,只有武者。强大的武者毁天灭地无所不能,他是否能够成为一个强大的武者,成为一个至高的存在?
  • 重生之我是地球

    重生之我是地球

    一场意外,平凡青年秦川竟然重生成了地球。矿产、森林、土地、海洋、这些不只是资源,还成为了秦川身体的一部分!哪里的矿产杂质少,哪里的水质纯度高,哪里的土地埋珍宝,这些知识如同列表一般出现在了秦川的脑海中!更重要的是,身为地球,哪怕是再劣质的资源。秦川也能将它变成最优质的的资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