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34700000023

第23章 文艺进行时 (7)

吕约向我们严正指出,“这涉及与语言斗争,测量语言的尺寸,有时裁剪语言,有时折叠语言”。它甚至超越了性别美学的框架。但我们几乎无法从中看清她的女性主义立场。“我们比你(某个女人)更强悍,比剥我们皮的人更耐心。”其中的主词“我们”是暧昧的,规避性别权力的明澈陈述。吕约以一个观察者的立场隐藏了自己的性征。她似笑非笑,面容冷峻,站在中性诗歌的门板后,给怀有性别阴谋的读者以当头痛击。

此举不仅破坏了与读者和批评家的约定,而且也破坏了与传统诗意的约定。“吕约”即履约,也就是一种以履约为借口的反讽,它旨在解除一切跟旧语法的契约。正如某首诗所暗示的那样,她是“一个企图破坏仪式的女人”。她用语词这把刀子,切碎了大量“未经设计的土豆”。吕约说,“我承认,我一直把诗歌当做垃圾桶使用,往里面倾倒身体的药渣,思想的死鸡,信仰的讨米碗,上吊的绳子,算命的铜钱,狂喜的黑念头,嗒拉嗒拉”(《四个婚礼三个葬礼》)。这些坚硬的零件汇成了诗句的洪流。

“绿色的黑暗,明亮而温暖 衬着她如一片叶子 衬着一朵玫瑰。玫瑰 被一个升起的呵欠托起。”——《鼠年》

绿色而明亮的黑暗、被哈欠托起的玫瑰,这些属性对抗乃至毫不相干的事物,总是被意外地召集起来,完成语词重组的精妙游戏。但另一方面,契约和仪式,那些庄严的事物仍然内在地保卫着诗歌,令其散发出恒久的光泽。吕约在摧毁传统浪漫主义语法的同时,显示出对重新打开的语言的高度敏感:“黑夜打扫干净的地方,语言落下皮屑,有洁癖的事物,最先受到伤害,一张白纸挺身而出……火红的士兵在纸上急行军,去年越狱的词语,至今没有到家”(《着魔》)。而这就是诗歌的悖论:它总是以“自责的语调”开始聒噪,“试图用语言来抑制语言,用语言对语言本身发起攻击,使用语言来表达沉默”(吕约:《激进的沉默》)。

这裂变就是诗歌的本质。吕约发现,“诗歌的立场是未成年人的立场”。它是儿童的语词游戏,不受日常逻辑的支配。在诗集尾端的诗学评论中,吕约阐述了自己的诗学信条。她要从词的小凳子起跳,向语言的内核飞跃,去抓握书写技艺的秘密。因为她深知,“技艺是所有行业的良知”。而在这场探险的终点,她透彻地看到,“爱情的最大奇迹,就是消除了调情;诗歌的最大奇迹,就是消除了陈词滥调”。这是当代诗学所能企及的高度,它逾越了古典诗人的传统梦想。吕约援引曼德尔斯塔姆的见解说:“今天,人们已分化成了词的朋友和词的敌人。”她进而宣称,“诗人就是为了词的敌人而写作的。”

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面对“词”、“话语”和“文学”的死敌,诗人在语词里孤寂地危坐,以近乎洁癖的方式,看守被互联网口水和各种话语泡沫所包围的语言。这本诗集可以证明,在时局动荡和文学衰败的语境中,诗歌仍然在不屈地行进,探寻着汉语微观权力的黑暗边界,以及诗意和诗艺的双重高度。在吕约那里,诗歌不仅破坏了传统的浪漫仪式,诗歌也在重建通往文学乌托邦的语言之途。

原载《南方文坛》2009年第5期

郑念,比古瓷更美更硬的灵魂

2009年11月2日,杰出的中国女性郑念在美国华盛顿仙逝。这个日子,距离柏林墙被推翻二十周年的纪念日,只有短短的一个星期。

郑念的《生死在上海》(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方耀光等译,上海百家出版社,以下简称《生死》),是中国第一部以“笔述实录”方式反思“文革”的独立回忆录,由此推动了个人回忆录出版的多米诺骨牌。出版者在封面加上“自传体小说”的字样,是一种用以自卫的符号,以便在遭到政治追查时,可用虚构性体裁的理由进行自我辩护。此类手法在上个世纪曾被广泛运用。例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前社长韦君宜撰写关于延安整风运动的回忆录《露莎的路》,不得不饰以“小说”体裁。读者必须在阅读时进行语法转换,才能握住“小说”的真实意义。

但《生死》不是虚构性小说,而是真正的历史纪实文本,像里程碑那样,屹立在中国现代史的前沿。跟《露莎的路》使用化名的小说笔法截然不同,《生死》以第一人称直陈事实,时间和地点确凿无疑,文中所涉人物,绝大多数都以真名出场。无论从内容到样式,都呈现为典型的回忆录样式。

二十一年以前,我第一次读到了《生死在上海》,惊诧于郑念的这段黑暗记忆,跟我本人的生活曾发生过戏剧性的交集。根据郑念的描述,她在1973年出狱之后,被政府安置在上海太原路45弄1号2楼居住,跟我所在的25弄,属于一个小区,我们两家之间,相隔只有几十米之远。这一历史细节,激活了我的童年记忆。

我出生于襄阳南路,两岁时,全家便搬到太原路上。这是典型的欧式建筑群落,包含四排西班牙风格的建筑和一个小小的汽车间广场,当时号称“外国弄堂”,如今改名为“太原小区”。我还记得,在1973年到1977年期间,我时常看到那位叫做姚念媛的“无名氏”独自出入于弄堂,风姿绰约,衣着华贵,她的孤寂而高傲的表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的南面斜对面,63弄2号,住着著名的英文翻译家方平,1976年前后,我时常去他家玩,以一个技校学生的身份跟他阔论文学、摄影和政治。郑念家的正对面和隔壁,住的都是我的小学同学,也是我童年玩耍的主要地点之一。

跟郑念同排、相隔几幢房子(也即我家南窗的对面)住着中国胸外科奠基人之一、上海胸科医院院长顾恺时。《生死》里曾经提到过这对患难夫妇。王若望在长篇报告文学《欲望三部曲》(发表于《收获》杂志)里,把顾恺时当做共和国苦难叙事的主人公,精细地描述了他在“文革”期间的悲剧命运。他的女儿,一位在云南插队的知青美女,曾跟我的密友大头展开过短暂而狂热的姐弟恋,而我这个毫无经验的“菜鸟”,一直在幕后给予热心指导。

“外国弄堂”及其四周,住着许多“不三不四”的“历史余孽”,例如民国首任总统黎元洪的大公子、中共创始人陈独秀的女儿。陈独秀的外孙,跟我玩过两年,后来突然失踪,据说去了新疆。民国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人物、《秋海棠》的作者秦瘦鸥就住在我家隔壁,他们夫妇俩经常并肩出入,身材高瘦,犹如一双形影不离的筷子。他之所以被红卫兵批斗,除了写毒草小说之外,还因为他居然胆敢用印有毛像的报纸包书。

回忆录里,还提到了居委会主任卢英和派出所的户籍警“老李”,这也是我熟悉的两个人物。十二岁时,一名凶恶的邻居突然冲进家门来殴打我,我被迫举起菜刀自卫,被其他邻居死死抱住。事后,卢英同志对我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而“老李”则没收了我的菜刀,还耐心指导我写下生平第一份“检查”。他给我的唯一称赞是:“小赤佬,侬咯字蛮好嘛!”

郑念是深居简出的,她对人的审慎和猜疑,流露在她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表情上。她唯一亲密接触的几个人中,应该包括沈克非的妻子程韵。这是其回忆录里被省略的部分。程韵是母亲的好友,里弄工作的积极分子,热衷于在知识分子和大资本家的家属之间展开联络,组织各种活动。她的丈夫沈克非,中国外科学奠基人,上海第一医学院副院长兼中山医院院长,曾任民国卫生署副署长。由于她的牵线,我母亲不仅跟宋庆龄有过往来,也跟郑念有过少量的接触,作为燕京的校友,她们似乎有些共同的话题。但到了1977年,由于父亲去世后长期陷于抑郁状态,母亲需要彻底改变环境,我们不得不跟“外国弄堂”告别,搬进陕西南路绍兴路交界的一处花园别墅。母亲告别了自己的悲痛记忆,而我则告别了阴郁的童年。

“外国弄堂”的“文革”情境,郑念本人并没有见识过,因为她的搬入,已是“文革”后期。1966年到1967年之间,每天早晨,都有灰皮运尸车驶入,从某幢楼里抬出用白布包裹的尸体。这种阴郁的景象印刻在我的记忆里,犹如挥之不去的噩梦,而郑念的噩梦则固化在臭名昭著的“第一看守所”里。在那里,她必须独自面对各种纳粹式的暴行——饥刑、铐刑、拳打脚踢刑和精神虐待刑,以至于遍体鳞伤、内外交困。但她奋力抗辩,坚决捍卫个人的自由与尊严,拒绝莫须有的“间谍”罪名。她甚至拒绝被释放,除非当局向她道歉。这是极其罕见的场景。我们就此看见了中国女性反抗暴政的伟大品格。

依据互联网上的时尚解读,郑念的家庭被阐释为“姚家三美女”。这个“性感组合”包括姚念媛(郑念本人)、郑念的妹妹姚念贻(上海电影译制厂的配音演员),以及郑念的女儿郑梅萍(上影厂演员)。郑梅萍在“文革”中被造反派迫害,“自杀”身亡,其真相扑朔迷离,至今仍是难以索解的悬谜。而在丈夫亡故、女儿被杀、家人背叛的情形下,郑念四面楚歌、孑然一身,却保留着良知与勇气,这内在的美丽,穿越了那个时代的严酷黑夜。

郑念就学于左派阵地的伦敦经济学院,其左翼立场是不言而喻的。而正是这信念促使她选择跟家人一起留在大陆,以期能以自己的西方背景为新中国建设效力。正是由于英国壳牌公司的背景,她沦为被疯狂猜疑和迫害的对象。郑念的遭遇,俨然是白桦的电影《太阳与人》中那位画家的现实投影。在乌托邦小说《1984》里,奥威尔进一步阐释了这种荒谬的极权语法,那就是——永不停息地从自己人中间制造“敌人”以及“敌人的帮凶”。

作家约翰·库切深感惊异的是郑念非凡的个人勇气,而我阅读《生死》时,还要惊异于文明的脆弱与坚硬,犹如高贵的瓷器。红卫兵抄家砸烂了那些优雅的明清古瓷,郑念以自己的机智,庇护了残剩的藏品,并在“文革”后把它们捐赠给上海博物馆。这是一次富于象征意味的事件。面对极权主义的狂热暴力,华夏文明像明清瓷器一样破碎了,而只是由于“郑念们”的抗争,它们才有望跟郑念一起残留下来,成为未来文化复兴的种子。

原载《亚洲周刊》2009年12月6日,发表时略有改动

村史、城史、国史:一部田野调查报告的诞生

——序《城中村》

在深圳特区成立三十周年之际,本书选择了三十个最具代表性的城中村,通过对它们的精细描述,勾画了这座先锋城市的历史路线图。

正如作者所说,深圳特区成立三十周年来经历的变幻风云,以及当下面临的城乡二元化、贫富差距、产业转型等难题,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写照。不仅如此,城中村——一个“中国模式”下的特殊景观,成了深圳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活体标本,象征着深圳在此过程中的诸多变化。在这个意义上,城中村是标本之中的标本,具有重要的样本研究价值。

以威权方式推动的高速城市化运动,导致深圳拥有中国最多的城中村,同时也率先消灭了“农民”身份,甚至还将是最先消灭“城中村”的城市。这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本书的价值。它的问世,成为城中村的研究标本,也即标本的标本的标本,同时书写了村史、城史和国史。

这不是在玩弄文字游戏,而是要清晰辨认本书的文献意义。作者选择深圳的典型村落,采访大批居民,展开深入的田野调查,最终获得了这份“社会考古报告”。它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的风云历程,成为三十年经改史的典型案例,更为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研究提供了鲜活有力的证据。

从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是现代都市社会及其生活方式的扩展,

在圈地运动中对农村形成严厉包围;而另一方面,乡村社会大幅后撤,并因后撤不及形成大批孤岛。农民与政府双方针对土地权益展开激烈博弈,而这种博弈的结果,是制造了一批罕见的农民富豪。深圳最大的城中村大冲,冒出了十个亿元户和四百户千万富翁家庭,而岗厦村也制造了十个亿万富翁和二十个亿万家族。在中国政治地理版图中,城中村放射着不可思议的戏剧性光芒。

城中村居民的身份变动,像一面精准的镜子,映射了这个身份转型的年代。城中村的廉租特点,令它具备了西方贫民窟的浓烈色彩。它的租客成分却比贫民窟更为复杂,其中既有底层的哥,也有暂时蛰伏的白领,当然也包括在土地买卖中暴富的原住民。于是,在短期内迅速形成贫富混杂、高低兼容的奇异现象。这种阶层混合的形态,正是转型中国身份剧烈变更的写照。

本书采用了宏大叙事和微观叙事的结合,对各个村庄的改造历程和财富分配,以及拆迁中的冲突与痛苦,进行了详尽而生动的叙述。不仅如此,作者还深入到城市精神的领域,试图解读这些移民部落的历险心语。城中村无疑是漂泊者落脚的驿站,它以廉租房的形式,收容了大批前往深圳的冒险者。它既是成功者飞跃的支点,也是失意者折戟的伤心地。它嘈杂、混乱、肮脏、阴郁和不名誉,同时又富有生气,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希望与绝望,并由此制造出新移民的“城中村情结”。但即使像我这样的“村外人”,也能从本书中得到经验共振,这是因为,城中村所代表的复杂意象,其实就是整个中国

同类推荐
  •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建筑历史悠久,已有近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就在孔子故乡曲阜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立庙,内藏孔子生前用过的衣、冠、琴、车、书等,“岁时奉祀”。这是中国最早的孔庙。
  •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

    本书是百家讲坛和钱文忠继《玄奘西游记》、《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等项目合作之后,推出的又一部重点作品。钱文忠以《弟子规》原文内容包括为人子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为人处世应有的基本理念和规范为纲,充分融入对现实的深层次思考,穿插上百则故事和案例,精辟阐述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等思想,并解释这些行为规范对于现代人的巨大作用,针对目前社会中存在的诸多道德危机问题,提出建设性的解决之道。
  • 豪放词全鉴(典藏诵读版)

    豪放词全鉴(典藏诵读版)

    豪放词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的文化瑰宝,其视野广阔,气势恢宏,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尤其是写于时代巨变时期的作品,悲壮慷慨、豪气干云,让人从豪迈悲壮中体会百味人生,于跌宕起伏中寻找人生真谛。《豪放词全鉴(典藏诵读版)》精选了历代优秀豪放词,对其进行了注释、翻译与赏析,通俗易懂,明白晓畅。本书不仅是一本词集,更是一本激励情志、催人奋发、拓展胸怀的豪迈励志之书。原文诵读铿锵有力,欢迎聆听品鉴。
  • 文学名家(上)

    文学名家(上)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汉代婚姻形态

    汉代婚姻形态

    常常有人说,汉代的研究题目都已经有人做过了,很难再做出什么新的成果来。这种看法其实是不对的。汉代历史文化内涵异常丰富,考古发现又日新月异,只要与正确的理论结合,取得新的视角,自然会有柳暗花明的局面,彭卫同志这部书便是佳例。书中环绕着婚姻关系,讨论了许多饶有兴味的问题。即以开卷第一章所谈汉代婚姻关系中的等级性而论,援引大量材料以证成其说,不仅联系到汉以后历代的发展变化,并与中世纪西欧与印度作了对比,眼界之广阔,见解之新颖,使读者深感其吸引力。
热门推荐
  • 月是相思引

    月是相思引

    她,久居深山,不问世事。他,一身红衣,误入迷雾。她不过像捡回来的小动物一样养几天就放生了,却不料想多年以后……
  • 宠妻不备:帝国老公,别偷袭

    宠妻不备:帝国老公,别偷袭

    (已完结。新书《帝少蜜宠令:娇妻,休想逃!》火热连载中)不小心惹上帝国总裁,总裁一宠上瘾,全球疯狂示爱,苏韵玄表示吃不消。他说:“做我北景墨的妻子,京都你可以横着走。”婚后苏韵玄才发现自己上当了,北大总裁化身为狼,简直没完没了。苏韵玄哀嚎,被逼着生宝宝,生了一个还要生一个。这门生意亏了,退货可不可以?
  • 媚明

    媚明

    一壶茶,一本书,一轮绯霞落遍天涯流浪衫,这便是一个下午几个狂人,几曲狂歌,几处年华散尽浊酒断愁肠,那又是一个晚上偶尔念及诸子论鱼乐,偶尔颂读豪迈英雄气时而登高而赋指点江山谢晚风,时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问天长这是一个小人物重生回到大明朝的故事,在这里,你将会看到一个繁华的大明,一个娇媚的大明。人生在世,却是——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 品牌创新论

    品牌创新论

    本书共分12章,内容包括:品牌创新概述、品牌创新的要素、品牌创新的体系、品牌创新的思维、品牌创新的智慧等。
  • 异界幻想契约

    异界幻想契约

    谁说穿越非要偷偷摸摸的,我非要万众瞩目,而且还要用‘裸穿’这种行为艺术来吸引眼球。————————褚忆金手指:幻想契约。能力1:穿越幻想世界。能力2:契约幻想生物。YY90101主播,摆渡,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晚上来点个订阅哟
  • 就这么傲娇怎么样!

    就这么傲娇怎么样!

    只要说了,面对了,爱了,其实一切都不晚……
  • 复仇战姬

    复仇战姬

    一个本该平凡的青年,因为曾经的一场变故,莫名圈进了一场纷争之中,他并非什么英雄,也并非什么救世主,只是一个为了生存下去的普通人。在这场纷争中,只有一个人,始终对他不离不弃……
  • 大雪无乡

    大雪无乡

    本书为“三驾马车”丛书之一,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中篇小说代表作8部。作者的“谓莲湾风情”系列,独树一帜,将发生顏莲湾的种神故事,那种新与旧,传统与现实的撺沿和矛盾,以独持的视角繁衍成篇,令人对这一方迷人的水产生眷恋和向往。此外,作者也走出大海,将笔触伸向上袤的农村田野和处境艰难,自强不息的工业企业,将作者的体验和困惑,将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的阵痛展现出来,让读者尽情感受新生活的气息。
  • 穿书后我成了千金校花

    穿书后我成了千金校花

    齐小鹿穿书了,书中同名的千金校花备受宠爱,这让原本身在普通家庭的齐小鹿不知所措!“好想回家嘤嘤嘤”齐小鹿看着面前的霸道总裁撒起娇。“不行。”苏寒斩钉截铁的说道,“这辈子你都是我的了!”
  • 你被写在我的青春回忆录里

    你被写在我的青春回忆录里

    人生如梦,聚散分离,几许相聚,几许分离,缘来缘去岂随心,感情不断变化,一如往昔,你还是当初的那个你,依旧爱我,惜我,只是,我已不是与你相遇的那个我,往昔遇见你的我,喜欢你,粘你,而现在的我,恨你,怨你。被我所抛弃的,在我的世界中流离失所的那个他,你还爱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