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74000000018

第18章 常见传染病治疗(2)

流行性乙型脑炎

此病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迅速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本病好发于夏秋季节,7、8、9月为发病最高峰,携带病毒的动物如猪、牛、马、鸡等,以及感染的病人为传染源,由蚊虫媒介而传染,2~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急性期过后留有后遗症。一次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症状】

本病潜伏期为4~21日,一般为2周左右。

1.初期:发热,体温在39.0℃左右,头痛,呕吐,嗜睡,烦躁,发呆。

2.极期:高热,昏迷,惊厥,瘫痪,呼吸节律不整,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张力增高,脑膜刺激阳性,严重者出现脑疝、休克。

3.恢复期:极期过后,发热渐退,神志转清,精神好转,可有反应迟钝,语言不清,轻度抽搐,肢体轻瘫,在半年内逐渐恢复。

4.后遗症期:半年后仍有痴呆,失语、瘫痪,耳聋等症状。

【症状分析】

1.轻型:体温38~39℃,嗜睡,轻度头痛,可有呕吐,多无脑膜刺激征。

2.中型:体温39~40℃,烦躁,意识不清,浅昏迷,惊厥,呕吐,头痛,脑膜刺激征明显,腱反射先亢进后减弱。

3.重症:体温40℃,昏迷,浅反射消失,反复惊厥,瘫痪,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

4.极重型:体温40~41℃,深昏迷,瞳孔散大或双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消失,呼吸节律不整,软瘫。

【治疗】

1.西医治疗。

(1)吸氧、吸痰、气管插管、呼吸机、鼻饲半流食、静点维持输液。

(2)应用病毒唑、单克隆抗体干扰素等抗病毒药。

(3)对症处理。

①高热:30%~50%温酒精擦浴、头枕冰袋,口服安乃近、消炎痛,肌注氯丙嗪。

②惊厥:水合氯醛10~15mg/kg,灌肠。安定:0.1~0.2mg/kg,静推,鲁米那、阿米妥钠亦可应用。

③颅内减压: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1~2g/kg,快滴或静推,4~6次/日。在2次脱水药期间可用速尿0.5~1mg/kg,稀释成20~40ml,静推。

④呼吸衰竭:吸氧、气管切开、人工呼吸机,并可配合使用呼吸兴奋剂,如可拉明5支加入5%GS250ml中静点,或可拉明0.375g、回苏灵8mg、洛贝林3mg静推,可反复应用。

⑤抗感染:若出现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适当用抗生素,如青霉素10万酢8万酰痥g/日,分2~3次静滴;妥布霉素3~5mg/kg/日,分2次肌注或静滴。

⑥休克:可按休克治疗处理。

2.中医治疗。

(1)清气透热。

方药: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2克、金银花12克、连翘10克、竹叶6克、薄荷(后下)10克、芦根15克、黄芬10克。如兼湿邪可加霍香、佩兰、滑石、茯苓、木通等。

(2)清气凉营。

方药:生石膏(先煎)30克、生地20克、水牛角3~5克(先煎)、赤芍10克、黄连3克、竹叶6克、丹皮10克、玄参15克、麦冬12克、连翘10克、大青叶10克。若兼湿加黄芩、滑石、茵陈、寒水石。

(3)清营凉血,开窍醒神。

方药:水牛角10~15克(先煎)、生地20克、丹皮12克、赤芍12克、玄参15克、竹叶10克、麦冬12克。

中成药:鼻饲紫雪散、安宫牛黄丸。

(4)开窍醒神,固脱救逆。

方药:人参15~30克,急煎,取参汁送服安宫牛黄丸,后再服生脉散。

3.后遗症期治疗。

(1)滋阴透热。

方药:青蒿12克、鳖甲10克(先煎)、知母10克、生地12克、丹皮10克、地骨皮10克、乌梅2枚、麦冬10克、

(2)化痰通淤。

方药:桃仁12克、穿山甲6克、僵蚕6克、远志10克、菖蒲10克、川芎6克、归尾6克、地龙6克、生地18克、沙参10克、竹茹6克、枳壳6克。

(3)活血通络。

方药:桃仁12克、红花10克、川芎6克、地龙6克、牛膝6克、生地15克、赤芍10克、香附10克、僵蚕6克、鸡血藤10克。

中成药:大活络丸。

并可配合针灸治疗。

【预防】

1.灭蚊,对牲畜进行乙脑减毒疫苗接种,对易感人群进行乙脑灭活疫苗接种。

2.对急性期患者做好监护,防止褥疮及各种感染,对恢复期患者应促进其功能恢复。

猩红热

此病是由产红疹毒素的A群(组)β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咽炎、草莓舌、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疹退后片状脱皮为特征。患儿多为3岁以上小儿,6个月以下极为少见。少数患儿病后1~5周可发生急性肾小球肾炎或风湿热。

【症状】

此病潜伏期1~5天。初起突然高热,胃寒头痛,呕吐,烦躁,咽部疼痛,咽充血极明显,扁桃体肿大或可见脓性分泌物。在起病12~36小时内出现皮疹,先见于颈、胸、腹背,迅即从腋部及腹股沟扩展到四肢。皮疹鲜红,细小密集,有时似点状出血,疹间皮肤通红,压之褪色。皮疹在2天内出齐,疹盛时皮肤瘙痒。面部发红,但口唇周围苍白(环口苍白圈)。肘前、腋窝、腹股沟等皮褶处因红疹密集而呈皱褶红线(帕氏线)。舌苔白厚或光剥,舌乳头突出于舌面之上,状如杨梅,称杨梅舌。出疹后一周内见皮肤脱屑,多呈片状,指尖可呈膜样或套样脱皮。

【治疗】

1.西医治疗。

(1)抗生素:宜早用足量,较长疗程。一般用青霉素2万~4万μ/kg·日,分2次肌内注射。或普鲁卡因青霉素每天40万~80μ,一次肌内注射,7~10日;有青霉素过敏或致病菌耐药者,用红霉素30mg/kg/日,口服或静脉滴注;轻型病例,用磺胺甲基异口恶唑40~50mg/kg/日,口服,每日2次。

(2)对症治疗:高热可用较小剂量退热剂,或用物理降温等方法。年长儿咽痛可用生理盐水漱口或杜灭芬含片。

(3)心肌炎、休克等严重症状的治疗参见有关章节。

2.中医治疗。

(1)辛凉清热,解毒利咽。

方药: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牛蒡子6克、玄参6克、桔梗10克、蝉衣3克、浮萍10克、豆豉10克、荆芥3克、甘草3克。

(2)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方药:犀角3克(先煎)、生石膏25克(先煎)、黄连1.5克、鲜生地10克、鲜石斛10克、鲜芦根10克、鲜竹叶6克、连翘10克、元参10克。

(3)养阴生津,清热润喉。

方药:沙参10克、麦冬10克、玉竹10克、天花粉10克、生甘草3克、扁豆10克、桑叶10克。

【预防】

1.隔离患儿至疹退及咽拭物培养阴性。

2.对曾密切接触的易感儿,可口服复方新诺明3~5日,也可肌注1次长效青霉素60万~120万u。

3.保证患儿充分休息,以防止并发症,保护皮肤,注意口腔清洁。

麻疹

此病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多发,传染力极强,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临床以发热,眼和上呼吸道发炎及皮疹为主要症状,以颊黏膜出现麻疹斑为特征。病程中可出现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症状】

1.潜伏期:自6~18日不等,多在3周之内。

2.前驱期:一般为3~4日,发热是最显著的症状,可达39~40℃,伴见眼结膜发炎,眼皮发肿,流泪,畏光,喷嚏,流涕,咳嗽,音哑,自第2~3日始,颊黏膜上相当于下部磨牙的外侧可见白色斑点,直径约0.5~1mm,可有红晕环绕,迅速弥漫整个颊黏膜。

3.出疹期:约2~5日。一般于发热的第4日开始,皮疹自耳后、发际开始,渐至前额与颊部,然后自上而下,急速蔓延全身,最后到达四肢,手足心及鼻尖见疹为出齐。皮疹为玫瑰色斑丘疹,大小不等,疹间可见正常皮肤。皮疹发作时其他症状如发热,全身不适也达极点。重症麻疹可见出血性皮疹;血液循环衰竭时,皮疹疏淡而不能透发;有重度佝偻病或营养不良的患儿,皮疹往往于显现后隐退或减弱,或完全消失。

4.恢复期:如果没有并发症,在皮疹出透之后,从面部起依出疹顺序逐渐消退,热度同时下降,精神食欲好转。疹退时,原出疹处可见麦麸状细微脱屑,存留棕色色素沉着,经1~2个星期才完全消失。当皮疹消退时,婴幼儿或体弱儿童如果仍持续高热,为发生并发症的征象。

【治疗】

1.西医治疗

(1)降温:请参见“感冒”节。

(2)止咳:伴咳嗽者可给予复方甘草合剂(每次1ml,每日3次),美可糖浆(复方右美沙芬糖浆)0.5~7.5ml/次,每日3次(每日量≤1ml/kg)。

(3)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病毒唑)10~15mg/kg·日,分2次肌注,无环鸟苷15~20mg/kg·日,分2~3次静滴。

(4)并发肺炎、喉炎者选用抗生素,分别参见“肺炎”,“喉炎”节。

2.中医顺证治疗。

(1)辛凉透表,清宣肺卫。

方药: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葛根10克、荆芥6克、防风6克、升麻6克、牛蒡子10克、木通6克、薄荷3克(后下)、竹叶6克、前胡10克。

中成药:五粒回春丹、救急散。

(2)清热解毒,佐以透疹。

方药:西河柳10克、蝉衣6克、葛根10克、升麻10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紫草10克、牛蒡子10克、桔梗6克。

(3)疹回期治疗:疹点出齐后,发热渐退,声音嘶哑,疹点依次回收,皮肤呈糠麸样脱屑,并有色素沉着,纳食渐增,精神渐好,舌红少津、苔薄少,脉细数。

益气养阴,清解余邪。

方药:沙参10克、麦冬10克、石斛10克、玉竹10克、扁豆10克、天花粉10克、百部10克、紫苑10克、神曲10克。

3.中医逆证治疗。

(1)清热解毒,宣肺开闭。

方药:麻黄3克、杏仁10克、生石膏(先下)25克、生甘草3克、黄芩10克、鱼腥草10克、葶苈子6克、菖蒲10克、郁金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

(2)清热解毒,利咽开闭。

方药:玄参10克、贝母10克、瓜蒌15克、牛蒡子10克、桔梗6克、射干6克、黄芩10克、生大黄3克。

(3)平肝熄风,清营解毒。

方药:羚羊角粉(分冲)1.5克、菊花1克、钩藤10克、桑叶10克、川贝10克、茯神10克、生地10克、竹茹10克、菖蒲10克、郁金10克、胆南星3克。

中成药:紫雪丹、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等。

【预防】

1.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2.一旦与麻疹患儿接触,应立即隔离,不得外出,可给予肌肉注射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

3.患儿应隔离至出疹后第5日。

4.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油腻若辣之物。

百日咳

此病是山百日咳嗜而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咳嗽逐渐加重,继而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毕有特殊的鸡啼样吸气性回声为特征,病程可拖延2~3月以上。本病好发于冬春季节,发病年龄多在5岁以下,重症可出现肺炎、脑病等合并症。

【症状】

潜伏期:3~21日,一般为7~10日,发病后可分为3期。

1.初咳期:自发病至出现痉挛性咳嗽止,约7~10日,初见发热,咳嗽,流涕及喷嚏等,症状类似感冒。约3~4天后热退,感冒症状渐消失,但咳嗽加重,尤以夜间为重。

2.痉咳期:自痉挛性咳嗽开始至停止,约2~6周,重症可达2个月以上,痉咳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特征。表现为连咳不己,每次十数声或数十声不等,咳毕有鸡啼样吸气性回声,并常呕吐出痰涎后方可暂时缓解。咳时面赤腰曲,颈引舌伸,涕泪交流,眼睑浮肿,眼结膜充血甚或出血,或痰中带血,舌下系带因与下齿反复摩擦而出现溃疡。

3.恢复期:自咳嗽不再是痉挛性开始至咳嗽完全消失止,约2~3周。

【治疗】

1.西医治疗。

(1)初咳期使用抗生素,可选用红霉素30~50mg/kg·日,分3~4次口服,或复方新诺明50mg/kg·日,分2次口服,氨苄青霉素50~100mg/kg·日,分2次静滴等。若己发生痉咳,抗生素的疗效则不能肯定。

(2)对症处理:镇咳:可给予非那根0.5~1mg/kg·次,口服或肌注。

2.中医治疗。

(1)初咳期。

疏风宣肺。

方药:桑叶10克、桑白皮10克、菊花10克、防风6克、牛蒡子10克、杏仁10克、桔梗6克、贝母10克、前胡10克、蝉衣6克。

(2)痉咳期。

泻肺镇咳。

方药:桑白皮10克、黄芩10克、川贝母6克、半夏6克、苏子6克、山栀6克、钩藤10克、白僵蚕10克、炙把叶10克、自茅根15克。

中成药:鹭鸶咯丸,每次1丸,每日2~3次。

(3)恢复期。

润肺健脾。

方药:沙参10克、太子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生黄芪10克、玉竹10克、天花粉10克、生甘草6克、杏仁10克、全瓜蒌15克。

中成药:玉屏风散,每次1/2~1袋,每日2次。

【预防】

1.发现百日咳患儿应及时隔离4~7周。

2.百日咳流行期间每日用生大蒜汁和糖水口服1~2次,连服5~7日。

3.保护易感儿,凡出生3个月后,即按期接种百日咳菌苗。

4.注意保证患儿休息,保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避免接触异味、烟尘等刺激物。

5.对幼儿患儿在阵咳时要抱起,轻拍背部。

白喉的治疗

此病是由白喉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气憋,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咽、扁桃体、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白色伪膜为特征。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神经麻痹,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本病以秋冬季节为多发,偶可造成流行,以2~5岁小儿患病为多。患病后均有持久免疫力。

【症状】

潜伏期为1~6日,根据病灶部位,可分为咽白喉、喉白喉、鼻白喉、眼结膜白喉等,其中以咽白喉最多见,喉白喉梗阻窒息症状明显,病情危重。

1.咽白喉。

(1)轻症:起病较缓,轻度或中度发热,头痛,疲倦,食欲不振。咽部、软腭、扁桃体充血,散在点状或块状白膜,不易擦去,颈部淋巴结轻度肿大,无明显呼吸困难。

(2)重症:起病较急,中度热或高热,头痛,神倦,面色苍白,四肢较凉,常有呕吐,呼吸急促,咳声较频,声音轻度嘶哑,咽部满布白膜,常有明显中毒症状,可出现肺炎、心肌炎等合并症。

(3)极重症:发病急,进展快,局部损害广泛,咽部满布白膜,并侵害组织引起坏死。颈部、颌下等处淋巴结明显肿大,周围组织充血水肿,呼吸困难,状如“牛颈”。伴高热,口中秽臭,极度烦躁,甚至昏迷。可出现心脏扩大,心音低钝,心律不齐,脉搏急速而弱,血压下降,预后不良。

2.喉白喉:多由咽白喉发展而来,少数直接发生于喉部支气管。初起咳嗽较频,呈哮吼样,咳声嘶哑。随之出现呼吸困难,体温升高,伪膜梗阻明显,窒息,口唇发绀,极度烦躁,吸气时出现三凹征,患儿常呈昏迷状态,呼吸变浅或不规则,若不及时抢救,可因窒息而死。

【治疗】

1.西医治疗。

采用白喉抗毒素及抗生素治疗,抗生素可选用青霉素或红霉素,对喉梗阻者应予吸氧、吸痰,重者行气管切开。并发心肌炎者按心肌炎处理。

2.中医治疗

初起治法。

(1)清热解毒,肃肺利咽。

方药:玄参10克、板蓝根15克、山豆根3克、黄芩10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牛蒡子10克、薄荷(后下)6克、生甘草3克、土牛膝根6克。

(2)阴虚燥热。

养阴清肺,泄热解毒。

方药:玄参10克、生地10克、麦冬10克、川贝6克、赤芍10克、丹皮6克、板蓝根15克、土牛膝根6克、山豆根3克、天花粉。

(3)疫毒攻喉。

泻火解毒,涤痰通腑。

方药:黄连3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山栀10克、生石膏(先下)25克、青礞石10克、鲜竹沥10克、土牛膝根10克、赤芍10克、生大黄3克。

【预防】

1.及时隔离患儿,对患儿的分泌物、用具、衣服、病室等,均须严格消毒。

2.卧床休息至少2周。

3.饮食宜清淡而营养丰富,以流食、半流食为主。

同类推荐
  • 千古中医养生

    千古中医养生

    《千古中医养生》汇集了古代众多文献典籍中的养生精华,从起居、四时、调神、养性、饮食、气血、形体、脏腑、情志、导引、方药、房事、生育、劳逸、出游、养老等诸多方面入手,充分展现中医养生所主张的以预防为主,主动调整自我,避免外邪入侵的养生思想与观念,同时又为您简要地介绍了一些常见疾病的养生保健方法。
  • 耳鼻喉症治疗预防与调护

    耳鼻喉症治疗预防与调护

    我们在听取诸如医药专家,营养学家,知名健身教练以及美学等相关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基础上,组织编写了这套“百病治疗、预防与调护”系列丛书,本书共分16册,包括肥胖症、脑血管,失眠症,风湿病,肝胆病,胃病,肾病,妇科病,皮肤病,不孕不育,耳鼻喉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眼科病,儿科病,老年病等,分别扼要地介绍了各病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等基本病学常识,尤为重要的是,我们着重对中医诊疗,西医诊疗,以及饮食与运动与等方面的治疗与调护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深入浅出,操作性强,广大读者大不仅可以了解病理的基础上,对疾病进行长效的根治,同时,又可以在预防与调护方面做积极有效的努力。
  • 经前快乐6要素

    经前快乐6要素

    女人对外物、对情感,对心理、对身体,有着超乎寻常的感受力,每次月事来临之前,她们会早有预感,因此许多女人在经前可能易烦躁、爱生气,甚至有些喜怒无常,有的还可能伴有头痛、烦躁、失眠、乏力、水肿、食欲缺乏等。如此折磨,怎一个“苦”字了得,经前快乐又谈何容易!针对上述经前各种困扰与不适应,作者论述了经前综合症的基本知识,介绍了经前快乐六大要素:精神护理、日常起居、按摩推拿、合理运动、饮食调养和药物治疗,使您能轻松愉快地度过经前期。本书语言通俗流畅,内容实用,是广大女性朋友健康生活的良师益友。
  • 阳光满园——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

    阳光满园——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本书内容包括:心理健康与教师、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甚忧、我是谁——教师的角色适应、优化教师的素质结构、美丽心灵——师德与教师的人格完善等。
  • 中国人的心理问题全集

    中国人的心理问题全集

    该书旨在普及大众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使人们能够正确地分析和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培养人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自信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能够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人生。本书针对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常见心理问题——如情绪的控制、性教育、完善自我、自卑等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指导分析,简明透彻,便于操作。既是人们对自己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咨询,也可作为人们了解别人内心神秘世界的有利武器。
热门推荐
  • 妃休不可,腹黑太子妃

    妃休不可,腹黑太子妃

    唐浅浅,Z国最懒惰的天才少女,莫名其妙的成了万千穿越大军当中的一员,还嫁给了神马无良太子摇身变成了倒霉太子妃。所以,从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开始,唐浅浅就无所不用其极的惦着一件事,那就是一纸休书。各种诬陷陷害,各种下毒流言,各种绿帽子……阴谋,阳谋。唐浅浅以为只有自己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可为什么,那休书不止拿不到,反而越来越远?唐浅浅终于发飙了。一把揪住男人的衣领,“南耀羽,你到底要怎样才能给我休书?”男人笑的魅惑倾城,“给朕再生个孩子,先!”“尼玛做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情伤红叶劫

    情伤红叶劫

    细雨江南,半城沈家与无妄华家的世代恩怨,沈三公子与华二姑娘的伤情虐恋,却引出了三十年前的一场江湖惊世巨变,红叶书院第五代弟子李少白、龙笑痴、柳若枯等悉数登场,东海藏月教、岭南林家、熊家、藏边密宗、西南蜀中、大理、中原四大家,漠北胡刀、辽东枪箭一时间纷纷再次卷入一场更大江湖争斗。血雨腥风中,李少白、龙笑痴、沈三公子等人的情爱纠缠更显悲怆,磨难与成长,温柔与伤害,生死离别中,二十年前的往事密辛也渐渐水落石出,谁是谁非,谁能说得清,面临情与义,爱情与亲情的选择,这一众年轻人又会怎么做出选择.................
  • 书立方4-中华传世格言

    书立方4-中华传世格言

    本书从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各种著作中遴选出与现代人生活情趣相关的条目,分为格物、成事、处世、人心、修德、交友和养生等板块。每条格言下都设有出处、释义和延伸阅读等栏目。
  • 谁能牵猫散步

    谁能牵猫散步

    这是一部杂文、随笔和书评集,是作者2005-2006年间所写的。全书共分三部分,包括:一树硬刺、几片绿叶和锦边碎花等。
  • 大公司做人,小公司做事

    大公司做人,小公司做事

    本书以通俗的小故事讲述在职场处事为人、争取成功的道理,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 喂!那个郎君

    喂!那个郎君

    有色心没色胆的二十一世界正直好少女纪白,因为难得鼓起勇气踏出偷窥美男之路,却被一巴掌扇到古代,成为一名娇滴滴的弱女子!既来之则安之,悲愤无处申诉的纪白,目标只有一个:傍个高富帅相公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风雨相逢

    风雨相逢

    你我在风雨中相逢,从此完美的你留在我的心间。我们的故事就此展开,是缘分让我们相遇吗。你和我注定要牵连一生。然而我们的爱情总是磕磕绊绊,一路走来风雨兼程。。。。。。。
  • 荨岩

    荨岩

    人如迁北的鱼群熙攘着越过海天,就像是破晓时那一缕金黄色的曙光逗引千生葵的花面一般齐整肃然地转头,不论是谁来的容易去的简单,荒芜而锦绣的天下留下这些人朝圣般的脚印,会指引着更多的生灵向着那里行路,那里被他们称为,荨岩。
  • 这个剑仙不太萌

    这个剑仙不太萌

    可能和你想像中的女生不同,秦玥独立、果断,甚至双手沾满鲜血。但也正是如此,她才能成为一名睥睨修仙界的剑修,并且手刃“那个人”。————————————————如果不是那块石头,秦玥不会穿越,并且在一条奇怪的路上越走越远。无数次命悬一线也让她一步步靠近真相。那块石头到底是什么?真的属于她吗?仿佛被操纵着的人生背后藏着什么?为什么有人不认识原主却认识她?修剑之途阴谋重重,既然萌不起来,那就只有……
  • 薪火志

    薪火志

    浩劫之下人族先贤以自身血肉为万族铺就一条前行之路,时间悠悠,沧海桑田,三万年后当魔气再临这方天地,万族当如何,布局三万年,可否还这方天地一个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