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15300000046

第46章 革新文学(8)

伊本·穆格法首先是个思想家,他的艺术从属思想,思想支配艺术,他选择需要的艺术形式为表达思想服务。除非必要,如在书信方面,一般他不玩弄词藻和修辞艺术。伊本·穆格法不注重声韵美,他关注的是精神美。因此,在他那里,很少有像阿卜杜·哈密德着意追求的那种音韵和同声排列,但在他的一些作品如《卡里莱和笛木乃》的“宗旨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少量的排比和对偶。

他对内容的高度重视使他采用了逻辑的表达方法。他把内容分成若干段落,各段落又分成若干可停顿的句子。他的思想层次清晰,在表达思想时,不依靠夸张,而是冷静地面对事实,对之进行有说服力的论述。有时,他把句子拖得很长,显得平板而缺少波澜,只是借助于前置词、连接名词、同位词才把句子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这种拖长——有时是出于翻译的原因,导致句子的彼此交错而难以分割成短小简洁的表达,如:“你所看见的从你背后飞来并落在你面前的那只鸭子说明了从巴勒赫国王那里有人来向你进献两匹世上无与伦比的宝马”(“依拉士,玉兰皇后和印度国王萨迪勒姆章”)。然而这种拖长并不是冗赘。伊本·穆格法惜墨如金,尽管他并不只是用暗示,也不是只图简练而删掉必要的内容让读者去猜测,他只是倾向于言简意赅。只有当他觉得某一内容对于一般读者难于理解时,才用相同的句型对内容加以重复,有时举一个或两个例子,讲一个或更多的故事,以加强对同一思想的表述,就像他在《卡里莱和笛木乃》的宗旨章中所做的那样。

伊本·穆格法注重内容,这促使他用词得当,以便准确、清晰、毫不隐晦地表述这一内容。据说他常常站着写作,传说他曾说过:“话语在我胸中翻滚,我站着以便选择。”为了保持清晰、保持他温和而坦率的天性,他尽量避免使用怪僻的词义。他曾说:“为追求修辞而搜寻怪僻词句是最大的无能”,还说:“应当使用浅而不俗的词句”。他还尽量避免艺术的夸张,无论在声韵或描写上都如此,但从外文转译的《卡里莱和笛木乃》除外。另外,他不大注重细致的想象,即使借助比喻,也明晓易懂而不含蓄,其目的是为了叙述,而不是描写。

伊本·穆格法虽然细致,但有时也避免不了某种错误,尤其在翻译方面,特别是在人称代词归属上出现混乱,如他在《近臣书》中说:“为改良军队而作的考虑之一,是不让他们中的任何人掌管任何税收权,掌管税收会削弱战斗力,而在这方面民众又一直回避和反对他们,因为他们是税收掌管人和发生灾祸时诉讼的当事人,如果让他收敛钱币,他非把它全数侵吞不可。”(最后一句的人称代词是单数,事实上应是复数。)他在《小礼集》中说:“一个人如果崇尚美德高于一切,对他来讲,没有任何事情比它更适宜和更美好,他就在现世和来世的一切事情上达到了美德的高度。”(他把代词“它”归于从语句中能领会出来的“崇尚美德”一语,这造成某种隐晦。)同样,他的句子有时因提前一个词,放后一个词,或删掉一个词而显得不和谐,这种情况也可能发生在几个句子中,插句代替了主句,或主句代替了另外的插句,或在句子中大量使用词根性强调虚词“安奈”等。

以上这些不足,并不能降低伊本·穆格法的地位,他的风格仍然是古典写作的象征,流畅、庄重、和谐、优美、语句柔和、朴直动人。他的风格被称为“不可效仿的朴直”是不奇怪的。无知者以为自己也能起而效仿他的写作,但当他企图这样做时,却又不得不望而却步。

综上所述,伊本·穆格法给阿拉伯世界留下了丰富的遗作是不足为奇的,同样,他所传播的思想成了整个东方从中吸取营养的丰富源泉,并渗透到诗人们的诗中,哲学家和思想家们的哲理中,以及各个思想文化领域的著作家的作品中,也是不足为奇的。

伊本·穆格法及其著作,特别是《卡里莱和笛木乃》,对东方哲理、制度及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诗人和作家们十分重视伊本·穆格法的作品。诗人们把他的一些作品改写成诗歌,如阿巴努·拉赫基改写了《卡里莱和笛木乃》和《玛兹达克》;诗人们还从他作品中的格言和观点中获取养料,这在诗人库勒苏姆·本·阿姆尔(绰号欧塔比)、穆太纳比和其他人的诗歌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甚至他关于妇女、金钱、理性以及把思想看得高于勇敢方面的观点在整个阿拔斯文学中都有反映。

作家们受到的启示更是多方面的。他们从伊本·穆格法那里学习到艺术翻译的方法,认识到吸取不同文化、扩充知识领域和了解别人的科学和文学成果的重要性。他们还在分析、辩证和高雅的艺术写作方法上受到伊本·穆格法的启示,他们也学习他把智者、学者以及其他人的言论综合起来著书立说,如伊本·古太柏写了《故事之源》、伊本·阿卜迪·拉比写了《罕世璎珞》、塔尔土西写了《诸王之光》、伊本·哈兹姆写了《道德谈话》,还有其他人的一些作品,都是步伊本·穆格法的后尘而作。他们还模仿他的作品,编写与《卡里莱和笛木乃》相似的著作,如赛赫勒·本·哈伦编写了《苏尔莱和欧福赖》、伊本·哈巴利叶编写了《萨迪哈和巴基姆》、伊本·阿拉伯桑编写了《哈里发的消遣和谐谑家的竞趣》、麦阿里编写了《寻踪者》,在精诚兄弟社书信集中有一封在人和动物之间进行辩论的信,带有《卡里莱和笛木乃》的色彩,这就是关于自然物体中的第十七封信。伊本·穆柏法开创了将动物拟人化的写作艺术,并对其进行详细描写,这对阿拉伯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

伊本·穆格法的影响超出文学界而到达哲学界,这在法拉比、伊本·西纳和其他一些人的哲学著作中表现出来。他们关于政治、总督、朋友等方面的论说使人想起《卡里莱和笛木乃》的作者。精诚兄弟社从《卡里莱和笛木乃》的“斑鸠章”中给自己借用假名,还从伊本·穆格法的著作中借鉴某些思想,如关于法律学的第四封信中就有许多借用伊本·穆格法对于友谊的观点,信中写道:

忠实的弟兄们是宗教和尘世一切事务的助手……一旦你发现其中的一个,就应与他结成友谊。他是你最可信赖的人,是你现世的慰藉、来世的幸福,因为忠实的弟兄们是战胜敌人的力量……是灾祸和困难中的依靠……兄弟,如若有幸真主赐予你一个具有如此品质的人,你要为他不惜生命和金钱,用自己的尊严去维护他的尊严,向他提供一切,坦吐隐衷,共商大事……

伊本·穆格法主张对宫廷、司法、税收以及一切与统治者和人民有关的方面进行改良。曼苏尔以后的哈里发都注意了对“近臣”的选择,侍臣们不久都变得——尤其在拉希德和麦蒙时期——以学问和思想而闻名,其中很多人都像伊本·穆格法所希望的那样。伊本·穆格法还主张改革司法。他为了制订一部使法官们都能遵循的法律进行了许多努力,然而,由于遭到教义学家们的激烈反对,这些努力均未获得成功。伊本·穆格法还主张改良税收。哈里发们采纳了他的主张,拉希德要求教义学家艾布·优素福制订一部关于税收的书。

这样,伊本·穆格法的改良主张由于宗教、社会等其他因素的推动开始一点点付诸实施,并在政府、法律、军队、税收等国家事务中以及教育人民等方面体现出来。因此,伊本·穆格法对阿拉伯文学和阿拉伯社会有着巨大的贡献。他是一个具有渊博学问、纯真而深刻的思想和高雅持重的文风的最好典范。

艾哈迈德·本·优素福

艾哈迈德·本·优素福生于库法附近的一个村庄。他继承了父亲和祖父热爱文学、热爱诗歌的传统,后来成为作家、诗人、制订法典的学者。他曾主管麦蒙的书信局,在艾哈迈德·本·艾比、哈立德·艾赫沃勒之后,成为麦蒙的宰相,忠实地为麦蒙效劳和争取人心。他学识渊博,文笔优美。

他写有一些诗歌,散见在文学典籍中,还写有一些受到阿卜杜·哈密德风格影响的书信体散文。他采用的风格纯正、不矫揉造作的自由体,除了某些颂辞外,一般不借助于声韵。

赛赫勒·本·哈伦

赛赫勒·本·哈伦,波斯族人,生于巴士拉与阿瓦士之间的德斯特米桑,后徙居巴士拉和巴格达。他在哈伦·拉希德时期在巴格达与巴尔马克人叶海亚·本·哈立德相识,后来与麦蒙结识。麦蒙对他和他的非阿拉伯化倾向表示欣赏,任命他为“智慧之家”的主管人。

赛赫勒·本·哈伦是个苏奥比主义者,对阿拉伯人有强烈的种族偏见。他以睿智著称,以致被人称为“伊斯兰的巴兹尔加赫”。在写作上,他属于阿卜杜·哈密德学派,像这个学派的其他弟子一样,他继承了阿拉伯文学中的波斯方向。如果说伊本·穆格法的功绩在于翻译和介绍方面,则赛赫勒·本·哈伦的功绩首先在于写作和编撰方面。

贾希兹在《表达与阐释》中,伊本·纳迪姆在《索引书》中都提到了赛赫勒·本·哈伦的作品,其中有模仿《卡里莱和笛木乃》及其风格编著的《苏尔莱和欧福赖》《兄弟们》《问题》《麦赫祖米和呼扎利叶》《虎与狐》《恋人和贞女》《奈杜德、沃杜德和莱杜德》《达尔贝因》《两只羚羊》《艾赛勒·本·艾赛勒之文学》《就司法问题致伊萨·本·阿巴努》《王权和政治的谋略》等书,他还写过关于吝啬方面的通信。但这一巨大劳动的成果只留传下来很少一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吝人的信》,贾希兹把它放在自己的《吝人传》卷首,这是赛赫勒写给他拉赫尤家族的堂兄弟们的信,他们曾指责他对吝啬的观点,并注意收集他在谋利时说过的话。

赛赫勒·本·哈伦的写作兼具思想美和形式美,其艺术性也正是建筑在这上面。其思想美表现在逻辑力量,按辩证方法进行细致的分析;形式美表现在善于选用词汇和组织句子,由于句子组织得当,文中充满排比和对偶,但这种排比、对偶在多数情况下并非依靠声韵形成,而是借助一种特殊的节奏,伴和着阅读时的声、气发出一种轻微的旋律,简约而柔和。他的表达一般是激越有力的,他借助于某种同义词的组合来调节文句的声律。

他继承了哈密德学派的逻辑性,在伊本·穆格法之后又丰富了文章的声韵节奏和具有音律性的同义词的组合艺术,但以自己的辩证精神、创作倾向、语句的音律性和轻松感,向着后来的贾希兹大步跨进,为后者铺平了道路,展现了一种使后者极为赞赏和大受影响的风格。赛赫勒·本·哈伦是哈密德学派和贾希兹学派的承启人。

阿慕尔·本·麦斯阿达

阿慕尔·本·麦斯阿达是伊卜拉欣·本·阿巴斯·苏里的堂兄弟,他俩的祖父苏里是戈尔甘地区突厥人中的名流,后来信奉袄教,在各方面仿效波斯人。阿慕尔是他父亲精心教养的四个儿子中的一个,但他一生的主要经历不为人所知,历史没有保留有关他青少年时代及初期文学活动的情况。当他出现在文坛时,已是造诣精深、驰誉遐迩了,那时他在巴尔马克人佐法尔·本·叶海亚手下掌管文书事务,后来成为麦蒙的书记官和宰相。他一生都在为哈里发服务,官运亨通,来求他的人趋之若鹜,他也乐于对他们施以恩惠。由于他慷慨大度,对求他的人待之以礼,故而他的支持者很多。他在随麦蒙的一次征战中,在东罗马的艾宰奈地方(即今天的艾特奈)死去。

阿慕尔并未就某个专题进行过创作,他被国家事务缠身而不能著书立说。他考虑的是如何处理哈里发委托给他的有关事务。他的作品的大部分已经遗轶,只留下一些书信,因此他被认为是寡产者。

与阿慕尔同时代的语言大师们都肯定他的修辞艺术,法德勒·本·赛赫勒说:“他是最善于表达的人,其修辞艺术达到如此程度,以致任何人如果读到他的文章都会以为自己也能那样写,但一旦模仿,则会感到自己不可企及。”

阿慕尔的写作特点是善于遣用浅近而又能准确表达含义的词句。其风格自由而凝重,表述思想条理清晰,具有哈密德式的简洁,但又不隐晦,也不显得呆板。

同类推荐
  • 西征中的红军女战士

    西征中的红军女战士

    妇女抗日先锋团是西路军中的一支正规化妇女武装。1933年3月在四川通江县成立的妇女独立营是她的前身,后扩编为妇女独立团,在川陕苏区严酷的反“围剿”斗争中逐步发展壮大。1935年撤离川陕苏区,在南下长征的转战中,分散到个别部队。妇女抗日先锋团是西路军中的一支正规化妇女武装。1933年3月在四川通江县成立的妇女独立营是她的前身,后扩编为妇女独立团,在川陕苏区严酷的反“围剿”斗争中逐步发展壮大。1935年撤离川陕苏区,在南下长征的转战中,分散到个别部队。
  • 记录:当代家庭原生态

    记录:当代家庭原生态

    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题材,讲述当代家庭的爱情、亲情、友情。深入挖掘人性的内涵,反映生命的壮美、人情的冷暖、人性的本真,展示人间的真情、真爱,颂扬真善美。这里既有血浓于水的亲情演绎,也有感人至深的爱情传奇;既有家庭创业经历、也有人与疾病、厄运做斗争的故事;既有社会生活中具有警示作用的案例,也有教子育女的成功典范。这些家庭故事中,有反映人间真情的悲欢离合,那些属于人类的真爱真情,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 关公崇拜溯源(上下)

    关公崇拜溯源(上下)

    本书即秉此宗旨,取法乎上。文学研究过去涉及这一课题,主要是从三国戏曲小说故事分析人物形象,或者是以民间叙事角度,从传说入手探其流变。这当然都是必要的,但也只能反映出近现代关羽传说的形态,而不能体现出历史的传承和曲折。作为一个长期的,影响广泛的“活”信仰,关羽的形象从来没有封闭凝固在文字或传说中,而是不断发展变化。如何将各个不同时代的关羽形象,恰如其分地放置在具体生成的背景之中,凸现其变化的因果联系,以及与同时代其他宗教、社会、民俗、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互动影响,然后又如何展现在文学艺术之中,才是更富于挑战性的课题。
  • 一个冒雪锯木的清晨

    一个冒雪锯木的清晨

    我喜欢深夜的那种静谧,几乎听得见呼吸。我的许多话语这个时候就会汩汩涌出。有意思的是,因为这种习惯,我发现许多的雨和雪都是从深夜开始下起的。而别人要等到天亮以后,才明白这个世界在昨天夜里又发生了什么。这时我才发现,一个人对世界的触摸有多深!
  • 便纵有千种风情:柳永的风月情缘

    便纵有千种风情:柳永的风月情缘

    柳永,始终行走在宋朝仕途的边缘,他以傲视才情挥就迤逦宋词,他以真心温暖那些倾城女子。想弃了浮华,醉了烟花,终是不舍;想远了脂粉,一心求仕,也未成行。本书为散文体传记,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背景,以柳永的词为脉络,运用散文化笔法点评、赏析,进行个性化、情感化解读,展开柳永一生的爱情传奇与功名得丧。
热门推荐
  • 无枯传奇

    无枯传奇

    名七,一个卑微的名府下人,跟随老头五年深山苦修,后改名叶无枯,孤身一人闯荡江湖,有阴谋,有心机,更有侠肝义胆,儿女情长,看无枯如何谱写他不凡的传奇人生。
  • 漫威之神级商人

    漫威之神级商人

    漫威世界有了安布雷拉公司,超级英雄的世界变的不一样了,安布雷拉掌控着‘天网’、‘红后’、‘智脑维基’、‘超验骇客’这些人工智能意味着什么,漫威世界降临的变形金刚,明日边缘的外星人,铁血战士,异形,环太平洋中的怪兽,隐藏在黑暗中的林中小屋,黑夜传说.....,安布雷拉公司掌控者前轮回者科技流强者唐天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看来穿越了这个世界也不平静只能遇强则强了,接者买军火,让科技神教的福音传遍漫威。”本书重新写,希望各位读者支持。
  • 应用文写作教程(修订本)

    应用文写作教程(修订本)

    本书以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指导,以“实用、适用”为特点。全书以应用文的基础理论为指导,例文规范实用,训练循序渐进。而且《全国高职高专教育精品规划教材·应用文写作教程(修订本)》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学习,学生可深入地了解各类应用文的特点和写作常识,逐步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
  • 禁锢空间

    禁锢空间

    余央,男,20岁,某医学院专科在读,资深游戏玩家,家境一般,不戴眼镜的近视眼(目前200度)。某一天,余央意外成为全校唯一被选中游戏体验者,获得一笔史无前例的游戏体验预付报酬,从此稀里糊涂开始了救世之路……。紫魇:一念神,一念魔,欢迎各路战神者,我最大的快乐就是破灭你们的希望,哈哈哈哈!余央:我有时强大到变态,最厉害之处就是很难放弃自我。
  • 剑侠传

    剑侠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自强不息(中华美德)

    自强不息(中华美德)

    青少年时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从青少年时期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本书通过故事告诉青少年孝、义、节、礼等传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中国的美”。
  • 我们的狗血青春

    我们的狗血青春

    从小一起长大的赵楠楠,李小果和冯帅,也算得上是青梅竹马了。只不过,一个青梅,两个竹马。而且,竹马有情,青梅无意。青春嘛,就是这么的狗血。而更狗血的是,他们三个人在大学里认识的另外三个人,刘雨泽,于晓曼和梁佳音,使这段青春,不但狗血,而且还特别的红。大学里的青春有什么?有广告设计专业,机械工程专业,情报媒体工学……。啊呸!是暗恋,单恋,双恋,失恋,退学……(好像有点儿走偏了。没事,后面就正了……也许吧)。
  • 爱情不分先来后到

    爱情不分先来后到

    缘分妙不可言,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什么时候会消失。它没有先来后到,是最不讲道理感觉,你以为是你的往往离你很远,你以为没有半点关系的往往缠你最紧。
  • 一笑能否泯恩仇

    一笑能否泯恩仇

    几十年前,神族出世,天下灵气被劫掠一空,辟火山庄的少庄主,怎样统一神人两界?让仙侠多一点侠
  • 爱情公寓五番外篇

    爱情公寓五番外篇

    爱情公寓并没有结束,它依旧在你我心中不断重演,一个结束也代表一个开始,你我早已不是无知的少年,本书只想给青春的时代做一个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