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75500000015

第15章 新冬旧年(5)

闹元宵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大闹三天,各种娱乐由村到镇,由镇到城,先是各村的红火一定要到各单位去拜年,扭秧歌、跑旱船、踩高跷不一而足。各单位须准备一定额度的礼金回赠,此举既讨了吉利,同时也解决了村落组织社火班底的支出。最后,所有的队伍都汇集一处,沿街巡游,每一支队伍都铆足劲暗地里一争高下。

洪洞一带民风强悍,各村威风锣鼓此起彼伏,各个会藏了一手绝招,到关节点儿上方才显露。在临汾上大学的时候曾看过一场威风锣鼓比赛,几个村子谁都不服输,难决高下。轮到一个村的时候,血脉贲张的鼓镲响过,突然一个静场,只见领头指挥的老者做了一个功架,突然将一只大镲扔向天空有一丈来高,只听得冰解河裂一声巨响,另一只手将大镲托举头顶,已经将飞落的大镲稳稳接住。场上所有人都屏声静气,看得目瞪口呆。尔后彩声雷动,该村出其不意拔了头筹。

张:建国初期,虽然朝鲜半岛战争打响,但中国大陆毕竟没有了战事;“镇反”“三反”以及五反运动尽管花样翻新,也毕竟没有像后来“文革”那样搞到整个国土鸡飞狗跳、全国百姓人人自危。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合作化之前的乡间生活,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一般的黄金时段。

腊月门上,家家准备点旺火、采柏叶的时候,红崖底村口、十字街上、村东过社的神棚前头,已经搭起了柏叶装饰的牌楼。初十刚过,谁家老窑里,红崖底草台班的把式们在西厢排戏,老汉们的八音会在东厢合练套曲。院子里,团头社首指挥若定,有人绑扎旱船架子,有人整备挠阁——山西话这个“挠”字,有扛东西在头顶肩上的意思,挠阁也叫铁棍,下面的把式将铁架牢牢绑在腰间,铁棍一丈多高,男女小孩子穿扮了戏装,被绑在顶端,女孩子特别要将脚藏起来,裙摆下露出的是道具金莲小脚。把式迈着八字步,一步一扭,上头孩子要跟上节奏,左右甩动长袖,在半天里果然长袖善舞的样子。后生们早已绑好高跷在村街上卖弄本领。不期然间,满村充斥了一种准备闹元宵的紧张而又激动的气氛。

红崖底在建国初期创立小学,我父亲牵头号令,在太原北京做事走外的人自愿集资,给所有小学生人人定做了冬夏制服。特别还采购回来全套洋鼓洋号,格外请到阎锡山当年军乐队教军乐的教官人称“洋老师”,住在校舍里两年,专门教孩子们洋鼓洋号。

其时,我不到上学年龄,但整日跟随宝山靠山到校,早把一到四年级的课本背诵下来。老师喜欢,结果就给编排到秧歌队里,在队伍最末尾跟上大伙扭秧歌。村里挠阁上头,要挑些娃娃上去扮演角色,我也被村长三家锁抓住,不由分说就绑了上去。

奶奶好高兴,打开竖柜,取出红绸子,给干姐含玉儿、大姐翠凤还有我,人人扯下几尺,系在腰间,两端头上缝好环儿套在中指上。我一点点大,紧跑都撵不上队伍,哪里顾得上扭秧歌?

正月十四,各种社火队先在本村立社的神棚那儿表演。旱船,一定要有一位艄公,划动一支船桨引导船队跑出图案来。旱船队扮演的是《回荆州》《水漫金山》这些与江河有关的戏文。

到了正月十五,每个庄子的各种社火队都要出村,集中到苌池镇上去参加赛会。我们红崖底一个小山村,拿什么去叫好?好几年,都是洋鼓洋号队夺了锦标。除了镇子上的九高小,别的村子压根就没有洋鼓洋号。好家伙,我们村的鼓手号手是阎锡山军乐队教官教出来的,八杆小号绦带漂亮、号碗铮亮,一起吹响,登时压下了整个赛会上万人的喧嚣。

缘起于娱神的社火活动,在正月十五彻底转换成了娱人的老百姓自娱自乐的盛大狂欢。

活动一直持续到了夜间,苌池镇到底是川面地界,东西南三个自然村围拢的空地上,竖起百尺高杆,上面悬挂大红灯笼,杆头的狼牙旗迎风招展。高杆底下,已然布置好了九曲黄河阵,参与者人人托举一盏油灯,按照阵式依次鱼贯行进,无数灯盏就连成一条流动的灯河,与天上的明月星空交相辉映。天上人间,不知今夕何夕。

鲁:九曲黄河阵原来你们盂县也有,我一直以为是沿黄河各县的民俗表演样式。这种阵式,属于灯游会的花样之一。具体而言,我们那一带的“九曲黄河阵”,与围棋一样,是用横排十九、纵列十九共三百六十一根木桩组成正方形,九组回形灯阵个个相连,浑如迷宫。九组灯阵每组中间,各有一盏灯笼高高悬起,依次是平安灯、发财灯、送子灯、前程灯、求婚灯、长寿灯、步步高升灯,什么什么灯。中央天元位置,一根大柱,要挂符设坛。灯游会开始前要净场,由鼓乐手吹奏《大得胜》,延请和尚念经,焚香敬表,礼毕方才开门游会。灯游会一圈转下来,五六里地怕是出去了,为的是让吉祥灯盏照耀,禳灾祛难,百病不侵,四季平安。

这个漫长的游乐活动还有一个附带出来的功能。到了岁数的闺女后生,正月里亲戚走动,人们不免议论哪哪有一个后生如何如何,哪哪有一个闺女怎样怎样,于是有热心人会从中撮合,至于后生闺女对眼不对眼,你们自个灯游会上见。一场灯游会,回旋往返,两人三步两步就碰了面,相当于相跟着走了四五里地。眉来眼去的,等出了彩门,搭讪说话,事情已经有六七成火候。

后几年,河曲闹元宵的盛大活动最后都要放焰火。与过去的放铁炮、打铁花相比,焰火是如今的高科技,满天花雨,不惟在现场,便是周边庄子上也都能看到。

焰火放尽,人众渐渐散去。天上一轮明月皎然。

春节像狂欢三天之后的人一样,乏然退场。

万众喧嚣的场所,曲终人散。黄河水一冬来被严严实实封在厚厚的冰层下面,此刻老城边缘不时响起黄河水将冰面撑破的声音。

张:千万年的农耕生活酝酿出人类史上辉煌的农耕文明,这样的文明伴随着生生不息的华夏民族。年节、礼节,都有一个节字。不需要什么人的越俎代庖、耳提面命,我们的农民懂得节制,天然地服膺大自然的节律。

过大年、闹元宵之后,节令从立春到了雨水、惊蛰。往下就要到“二月二,龙抬头”,大地回暖、万物复苏。马在槽头尥蹄,牛在圈墙上蹭角,农人开始整修犁杖、擦拭锹镐,再次精选秋下精选过的种子。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大忙即将来临。

鲁:正月里,在过年这一盛大节庆当中,还包含着许多独特的节日。节日的设置安排,像一篇文章,节奏控制,错落有致。

在大年初一和正月十五中间,有一个人节,就是正月初七。拜年走亲,经过大约一周,正月初七传统的“人日”,我们那儿要再在院子里垒一个小一些的火塔子,正餐吃面。有的地方叫做“拉魂面”,我们那地方吃长豆面。人日,专门过一个人节,想一想,让人感动。

张:阴历初七,从月相来看,正是上弦,处在朔望之间。

正月里成天吃好的,我们家乡到这一天似乎不再有什么专门吃食。孩子们放炮打砣的,记得奶奶要责令我们洗手洗脸,要给闺女们梳头。“过人日哩,你们给我像个人样儿!”懂得古礼的老人们则说:人日嘛,朝廷爷这一天都不兴杀人哪!

过罢元宵,月相到了下弦,正月二十有个小填仓,正月二十五就是大填仓了。填仓节,也叫添仓节、天苍节,如今村里到这日子有人念叨两句,知道是填仓节了,但也不再严守当年的过节仪式。当初,奶奶大伯日子记得清楚,种种仪式也都要严格履行。当院摆开供桌,焚表上香,祭祀填仓爷爷。院心里,用烧炕的柴灰围出一个圆圈,象征粮囤仓房,里面撒上五谷,用瓦片盖好,寓意粮食满仓满囤。孩子们绕着那柴灰圈子呼叫:填仓爷爷填仓来!填仓爷爷填仓来!

仓库粮食嘛,总是免不了老鼠作害,人们要养猫灭鼠,但在填仓节偏生又要祭老鼠。有那么一点和谐共生的善意。祭老鼠,好像变成家庭主妇的事儿,婶子大娘们在存放粮食的大瓮粮缸旮旯里,点起油灯碗,摆放一点供品,还要烧纸祷告。问她们那是祭奠什么?说是祭奠毛鬼神。在女人们的描述里,毛鬼神是非常鬼祟而又神秘的一个小神。大约半尺高低,上身穿一件小红袄,敬奉好了毛鬼神,他会扛着指头棒棒粗细的口袋,给咱家的粮囤粮缸里倾倒粮食。如果情况相反,咱家的粮食就会不明原由地减少丢失。

过着填仓节,转眼是二月二。

鲁:二月二,龙抬头。河滩之上,布谷声声,太阳也一点点往北回归线移动,谁都没有理由闲着啦。正月里的火塔子灰烬在这一天要清理出去,底土担回原来的地方,炭灰则要用簸箕端了沿宅子四至撒一条灰线,谓之“围社”。大门上的对联尚红,但已经风干翘裂,孩子们撕下一角折成风车,使高粱秸举了满巷子里跑,小风车像盏盏灯笼将村野点燃,河滩上老柳吐芽,不觉已是春意盎然。

张:乡野大地,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一旦开春就该要开犁了,祖祖辈辈的农人将开始播种年复一年的希望。希望永远在那里,在田园、在山野。

同类推荐
  • 反对阐释(译文随笔)

    反对阐释(译文随笔)

    《译文随笔:反对阐释》是苏珊·桑塔格最著名的文集之一,是奠定其美国“现有的目光最敏锐的论文家”地位的成名作,评论的锋芒遍及欧美先锋文学、戏剧、电影,集中体现了“新知识分子”“反对阐释”与以“新感受力”重估整个文学、艺术的革命性姿态和实绩。
  • 30年文学典藏散文卷

    30年文学典藏散文卷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
  • 哲人的灵感(下册)

    哲人的灵感(下册)

    当今之人骨子里是有那么一点永远也挤不出去的奴隶的血,在心理和性格中占上风的是一种乐道人善的庸俗气质,是一种公允执中的老好心境,是一种习惯于“服从”的奴性人格,明哲保身和妥协折中成为一种不少人遵行的人生哲学,在领导面前逢迎拍马,遏抑言说冲动,克制真率表达,成为他们最基本的人生规训,并且在当今生活中具有主宰的意义。
  • 我们都是自命不凡的人

    我们都是自命不凡的人

    《我们都是自命不凡的人》是“无龄感三部曲”的第三部——无龄感事业。人到中年,创业失败,该如何面对呢?是该自怨自艾还是重振旗鼓?作者在这本书中给自己了一个答案——不妨先带着理想、带着愿望、带着老友出走,寻找在路上依旧年轻的自己。始终保持着奋发的赤子之心,再晚的开始都会是新的开始。“顽主”们已经成熟,回首这辈人的历程,仍如年轻时的潇洒随性。生命充满蹉跎也充满喜悦,唯有保持心中那份热情,才能拥有无龄感的人生,无论生活如何锤炼,我们都依旧自命不凡。
  • 忍寒诗词歌词集

    忍寒诗词歌词集

    《忍寒诗词歌词集》是作者个人创作的古典诗词与歌词的结集。分上下两编。上编《忍寒庐吟稿》作于一九二四年至一九四八年,下编《葵倾室吟稿》作于一九五二至一九六六年。作者藉助诗词这一文学形式咪事味物,抒发个人的感情襟怀。此外,作者还借鉴古典诗词在文字及韵律方面的规律,创作新体歌词以适应时代需要。
热门推荐
  • 斗罗之炎寒传

    斗罗之炎寒传

    纯阳门派内门弟子吕寒帆,百年一遇的天才,在快突破时遭外人陷害,重伤的他为了不让外人取的纯阳内门功法,只能被迫跳崖!醒来时发现自己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斗罗大陆。
  • 修真农场

    修真农场

    扬震穿越了,去的是修真界,还带着空间农场。作为一个无资质,无法宝,无背景的三无修真者,扬震的修真生涯就是发发名片,加别人为好友,然后天天去别人的药田里转悠。偶尔调戏调戏女修士,破坏尼姑庵的安定团结,挖一挖仙府遗宝,修真界的平静生活被扬震打乱了。高速更新,求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世医嫂

    异世医嫂

    女主:木潇潇在穆潇潇准备接手集团的前一天夜里,被人害死,但是灵魂却在家里停了两日,两日内她受到了所有的打击,原来自己的妹妹穆莹莹是自己父母捡来的,想着好与自己做伴,一切都还好,但是在得知自己要接手集团的时候还是对自己下了手,而父母显然知道事情的真相,但他们不想在失去一个女儿了,这些年早就把穆莹莹当成了亲生女儿,想到自己已经不在了,而穆家就穆莹莹一个女儿了,对自己父母肯定也会很好的,随后就释怀了,然而就在她放下那一刻自己的灵魂便被一道光吸走,醒来的穆潇潇穿到了同名同姓的农村女孩木潇潇身上,生活在富裕家庭的木潇潇如何在异世生存……
  • 本纪澜沧

    本纪澜沧

    南朝皇子澜沧在外求学十年,归来后步步为营夺取帝位的历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清宫清空

    清宫清空

    倩倩是一名大学生,但是一次意外却使她穿越到了清朝,在清朝会发生些什么呢?她的皇后之旅会怎么样
  • 封印神迹:剑侠少年之异世神魔双修

    封印神迹:剑侠少年之异世神魔双修

    林文本来是个普通人,应该安安静静过一辈子平淡的生活,可是那天来临时,他甚至还没做出什么反应。他的父母被杀害了,妻子被抢走了,他眼睁睁看着却什么都不能做……他要报仇!他要把自己被夺回来的一切,都拿回来!
  • 洛克王国and赛尔号星辰之争

    洛克王国and赛尔号星辰之争

    在浩瀚的宇宙中,生存着各种各样不同的生物,人类,精灵……来自地球的赛尔号自起航以来一直肩负着保护宇宙和平和精灵们的职责……不知什么时候,宇宙中出现了一个神秘的组织,他们竟然企图征服宇宙?!我们的小赛尔们和战神联盟怎么会让他们这么放肆!!什么?!数年前被封印的格兰迪瓦竟然又复活了?!而随之而来的,是一位拥有着能与其媲美的强大能量的“星辰之子”和十三位星之守护者……“‘星辰之子’随善即善,随恶即恶…”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鞠躬)小熊初到文坛,第一次写作,希望各位高手多多指点,本故事纯属虚构,不喜欢被黑,希望大家喜欢】
  • 葬魂墓

    葬魂墓

    坟墓乃是死后安详之地,亦是镇压之所。守墓人看守盗墓之人,亦是管理墓中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