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8100000019

第19章

自养心殿出来,向东门进入内右门,西首即是御膳房,恭亲王在御膳房前站了一阵,他想起不久前听人议论,御膳房独有虚名,不如太后及妃子们的膳房。她们都有名厨掌勺,做些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像御膳房,看起来菜肴众多,但烹调方法,来自天南地北,粗陋简单,大部分都是预先炖好,盛于黄砂碗中,移置铁板之上,下燃炽炭,碗上再盖铁板,复燃炽炭,因此黄砂碗中始终保持沸滚状态,所以再好的菜肴也会被焖坏。不过这些菜皇上又不吃,只是摆样子而已。恭亲王对御膳房的传闻不感兴趣,今天走到这里,因为心情不同,想起来便想走近看看,是不是传的那样,也好日后改善。他不想讲排场,讲那繁多的花式,只要上口的二十几样菜肴,吃着舒服就行。他便信步走进御膳房院内。

刚进侧门,恭亲王便看到有几个奴才在挖墙院边的一株枯槐。奴才们叽叽喳喳,一见恭亲王进来,立马止声,伏地便拜:“奴才叩见王爷。”

恭亲王一笑:“挖树呀?”

一个奴才答道:“这槐树枯了,前些日子看着树枝还青着,昨日折枝一看,枯萎了,奴才以为是冬日寒气所致,便找人来挖。”

恭亲王走近一看:“根还活着?”

“回王爷,根活着。”

“躯杆枯死,根犹生,为何连根挖掉?”

“回王爷,留下此根,日后也难成大材,奴才便连根挖了清净。”

恭亲王一听,想到自己当年没争上皇位,悲观痛恨,差点意气用事,抵抗咸丰,如果照此发展,日后定会被铲除,哪会有今日即将失而复得的皇位?

这就叫根不死,树干暂枯,日后也会发芽成大材。

恭亲王怜起眼前这棵老槐,几十年了说枯就枯了。他有点伤感,但一想到即将君临天下,心中豁然开朗,对几个奴才挖掉树根有点不满:“树根才死,说明此树命不该绝,快停手别挖了,毁根即断大材,这点道理都不懂?”

一个奴才小心地说:“王爷,奴才们无知,可这树根已挖出三之有二了,这……”

“赶快埋上,将躯干砍掉,来年春风一吹,又会发芽长成树木的。”

“喳!”奴才们答应着,又慌忙埋土于树根部。

恭亲王看着,对喻之为青龙的土槐默然致意:你也像本王一样,慢慢地等待着吧!

恭亲王被这群奴才挖土槐的事一激,随即打消了去御膳房的念头。御膳房里的弊端,日后再说,时下要处理的大事多着呢。

便出了御膳房的院子,顺南面墙走到里边的军机处。

军机处乃权臣议事之地。恭亲王身为军机处领班,更是重中之重。他一出现,众大臣忙起身请安。

恭亲王挥手制止,却见军机大臣李鸿藻看自己的眼神有些异样。恭亲王便前去问李鸿藻:“李大人今日咋了,为何这样看本王?”

李鸿藻一慌,随即又镇定了,说:“王爷今日气宇甚佳,外面寒冬冷风,微臣一见王爷气度,都忘了现在是冬天了。”

恭亲王哈哈大笑:“李大人言过了。本王昨晚休息得好,今日才精神倍增。最近事务繁忙,没和诸位大人酌饮,待这几日忙罢,请几位到本王府中畅叙,如何?”

大臣们连连答应。

恭亲王打着哈哈,处理了几件事务,将拟好授左宗棠西征大帅的上谕改了改,着人送到上书访,以东太后名义发“六百里加急”密谕西北。再无心处理其它事务,便一个人出来,找清静处,思谋大计。他现在想得最多的,就是皇上在干什么,皇上立下遗诏了吗?皇上的病看来不会有多少日子。

那片暗灰色的云团是在临近黄昏的时候聚集起来的。开始,没有人在意天上变化,在这个没有雪花飘舞的寒冬,天空一直以平淡的晴天为主,几乎无人注意那片乌云,等有人抬头看天时,暗灰色的云团已移到头顶,遮住了天空,慢慢地压将下来。

黄昏时,天过早地黑了下来。人们一边往家赶着,一边议论,今冬的第一场雪就要降临了,该下雪了。没有雪的冬天是残缺的。

就在人们翘首等待着白雪降临的时候,乌云将京城罩了个严严实实,使漆黑的夜晚更加漆黑,使寒冷的冬夜更加寒冷。

没有寒风,却能感受到冰凉的气流到处乱窜,将偌大京城喧染得异常寒冷,尤如冰库。

那声惊雷是午夜时分炸响的,天空滚过一阵天塌地陷般的轰鸣,紧接着便是一连串的电闪雷鸣。

风随惊雷刮了起来,如厉鬼哭叫般尖利刺耳,又和着雷鸣,在不该有闪电雷鸣的冬天夜晚里,异常恐怖。

寒风裹着倾盆大雨,自天冲下,噼噼啪啪的雨声打碎了人们期盼降雪的美梦。有人被这突如其来的雷电风雨惊醒,奇怪地望着屋外的一切,有点不敢相信,这老天是不是犯怒了,大冬天的,又打雷又闪电的,降下暴雨,要惩罚谁呢?

大概在四更时分,恭亲王府的大门被几个宫内太监用劲敲开。门房历经雷电风雨的惊扰,正迷糊着,又被紧急的拍门声惊醒,一脸的不高兴,但开门一看是宫内的太监,就大气都不敢出了。

“快叫起恭亲王,懿旨到。”

门房不敢怠慢,小跑着去叫管家喊人。

恭亲王刚躺下不久,还没真正入睡,被管家叫了起来:“王爷,懿旨到,请王爷接旨。”

恭亲王一跃下床,拉过官服边走边穿,到前庭接旨。

“懿旨下,请恭亲王进宫!”

恭亲王跪接过懿旨,叩头爬起问太监:“林公公,出了什么事?这么急。”

“奴才不知,请恭亲王进宫。”

恭亲王眉头一皱,随即叫管家备轿。

林公公却说:“请恭亲王坐宫里的轿,已在外面候着。”

恭亲王一愣,马上恢复镇定:“本王去后边方便方便,就走。”

恭亲王到后边偏房,唤醒长子载澄,对睡得迷迷瞪瞪的儿子说:“载澄,父王这要进宫,预感有大事生成,如父王至天亮还没回府,你即带人到丰台大营找粟统领,命他带万人入宫救父王。这是令牌。”

“父王,如果不妙,就别进宫。”载澄已被恭亲王的一番话吓得清醒了。

“不可。你按父王安排的办吧。”恭亲王说完,快步走到外面,对宫中的太监说声“走吧”,出门上轿,直到暖轿上路了,恭亲王才在脑大里想着,难道是西太后知道了皇上传位于他,先下手为强,还是皇上临时改变了主张?慈禧威逼皇上要立遗诏?

他想不出是哪一种,但他有种预感,此次进宫,凶多吉少。这么急迫,这么神秘,一定与大清续统有关。

恭亲王一想到这些,全身通凉,尽管在暖轿里,他还是感到了轿外刚被暴雨劫过的寒冬气流,正向他袭来。他要经受的何止是寒流?

他面临的将是一场生死未卜的皇位之争!

“幸亏本王早已作了安排,将御前侍卫换上了自己的人,也给丰台大营粟统领传话后援,不然……”恭亲王这样想着,他的心里才微微安静下来。谁存谁亡,还说不定呢!

“反正,今夜谁续大统,就会有个定夺了。”恭亲王有几分把握地想着。

轿子在东华门外停下,恭亲王一下轿子,看到已停下不少轿子,心里又塌实了几分。“只要不是本王一人进宫,生死之事暂可放下心了。”他在心里说道。

太监打着宫灯,在前面引路,带恭亲王一行从侧门进养心殿。

“王爷,只准王爷一人进殿。”侍卫伸手拦住了恭亲王的管家和家勇。

恭亲王在黑暗里扫了一眼侍卫,看不出他们的表情,他的心“忽悠”一下又提了起来。

“你们,”恭亲王对自己的总管和家勇说,“在外面找个暖和处等着。”

便一人走进了养心殿。

养心殿里灯火通明,不时有太监和宫女匆匆走过,有看清恭亲王的,叫一声“王爷”要请安,被恭亲王抬手制止,他一路随林公公走进了西暖阁。

一进西暖阁前厅,恭亲王见惇亲奕宗、醇亲王奕譞、孚亲王奕惠、惠郡王奕详、贝勒载治、公奕谟,御前大臣伯彦讷谟诂、奕劻、景寿。军机大臣宝鋆、文祥、沈桂芬、李鸿藻。内务府大臣英桂、崇纶、魁龄、荣禄、明善、贵宝、文锡。弘德殿行走徐桐、翁同龢、王庆祺。南书房行走黄钰、潘祖荫、孙贻经、徐莆、张家骧共二十余人坐在那里,静悄悄地没有人吱声。

一见恭亲王进来,众人忙起身向恭亲王作揖,问候,让座。

因没通报,有的人一见恭亲王进来,还吃了一惊,以为是皇上悄悄地来了。待看清是恭亲王爷,忙有人说到:“请恭亲王往前坐。”

恭亲王也不谦让,向众人打了个拱,便走到右首第一个椅子边坐下。

惇亲王奕宗,伸手拉恭亲王:“恭亲王到这边坐。”示意恭亲王坐到左首第一位。

恭亲王站起,将惇亲王推到左首第一位上:“本王该坐右首的,惇亲王的位子当属左首的。”

惇亲王比恭亲王大,但不是军机大臣,他恐坐左首第一位不合适,还要谦让,恭亲王摆手说:“王兄再别推来让去了,坐吧。”

遂各自坐了。

醇亲王挨着恭亲王坐下,拉了拉恭亲王,小声说:“六王爷,半夜三更召这么全,有何大事?”

恭亲王摇了摇头,没有作答。

这时,有人悄悄议论着,打听消息。

恭亲王没参加议论,挺直背端坐着,他用余光扫了一下旁边,捕捉到李鸿藻正看着自己,目光像上午在军机处看他一样。恭亲王心里“咯噔”一下:李鸿藻为何用这种目光看本王呢?莫非他知事端?他可是皇上身边的亲近人……

恭亲王还要往下想,太监的一声喊叫打断了他:

“两宫皇太后驾到!”

随着太监这一声喊,王公大臣们“唰”地起身,往前走了一步,恭恭敬敬地站在面前的跪垫边。

执事太监撩起棉帘,众人刷刷抖掉马蹄袖盖口,一起跪了下去,齐声呼道:“恭迎两宫皇太后圣驾!”

“两宫皇太后吉祥!”

两宫太后一前一后走了进来,在暖炕的两边坐了下来。

慈安扫了一眼王公大臣,有气无力地说:“都起来吧,看坐。”

“谢两宫皇太后!”

王公大臣们起身回原来的位子坐下。把目光全集中到西暖阁前厅正中,两宫皇太后身上。

他们发现,两宫皇太后全是便套打扮,脸上无粉饰,像没睡醒的普通村妇,脸色苍白。尤其是慈安,凹陷的双眼里布满血丝,表情冰冷。

慈禧挺着一张冷脸,但没有多少倦容,她常重修饰打扮,现在也无粉饰,一头乌发束得整整齐齐,看着比慈安精神些。

“都到了吧?”慈禧一开口,嗓子有点沙哑,她咳了两声,清了清嗓子。

李莲英回道:“回太后,都到了。”

慈禧便用目光扫视了众大臣一眼,侧目对慈安柔声说:“姐姐,开始吧?”

慈安点了点头。

慈禧顿了顿,才开口说道:“今个夜里召众重臣前来进见,是有天大的事要和大家商议。”

说到这里,慈禧故意停下来,看着众人。

众人一听,都屏气静心,静候下面的话,但心里都有个谱,所谓大事,就是承继皇位的事,皇上的病,大家都知道有几分了。

“天大的事,就是续统大业!”慈禧的这句话一出口,众人在心里轻轻叫了一下:“果然是为这事。”

恭亲王则一下心脏跳速加快,血液“忽”地沸腾了。

“续统大事,此系大清兴衰,各位王爷大臣有何高见?”慈禧说道。她这说时,静静地望着面前的恭亲王。

恭亲王慌了一慌,又故作镇定地坐直身子。

西暖阁里静如无人,只有中央悬挂的宫灯发出咝咝的燃烧声。

“今召大家,就是请大家拿出意见,考虑谁嗣大统。”慈禧终于打破了这难捺的寂静。

听慈禧这么说,军机大臣李鸿藻有点坐不住了,皇上已立下传国遗诏,将皇位传于皇叔恭亲王奕,这还用考虑商议吗?

“难道她不知道皇上已立遗诏?还是另有所谋?”李鸿藻心里翻腾开了,“如果她另有图谋,这皇宫之中,必有一番争斗了。想必恭亲王已知道皇上将传位于他,看他镇定自若的样子,肯定知道了。如果是恭亲王执政,大清今后还是有救的,倘若她……”李鸿藻不敢往下想。他偶一抬头,正好碰上慈禧阴冷的目光,他不由自己地打了个冷颤,一股凉气从脚底升上心头,“大清完了!”

仅这一眼,李鸿藻已窥视出慈禧的阴险用心。

慈禧把李鸿藻的内心看了个透,她在心里冷笑了一下,说道:“李鸿藻,你怎么了,是不是病了,觉得很冷吗?”

李鸿藻惊出了一身冷汗:“回太后,卑职不冷,谢太后关心。”

“不冷?那就是你想出什么高见了?”

“回太后,卑职还没想好。”李鸿藻想着,静观态势,不能随便发表意见,否则后果难料。

“李鸿藻,有何想法,不妨奏来。”慈安接过来说道。

李鸿藻不能再坐着了,再坐下去,今后就更难了。他扑通一下跪在地上,提起底气奏道:

“禀两宫皇太后,卑职不才,略识书礼,方为大清奴卑,亦知自古续传大统,以皇上遗诏为准,遵从天命,才不愧于列祖子孙,始顺天而兴矣!”

奏毕,李鸿藻全身都湿透了,伏在地上,任冷汗自流。

“李鸿藻此言极是,但今皇可惜没有遗诏立于世,以何遵从?”慈禧接过李鸿藻的话,说道。

李鸿藻心惊不小,看来她是真的另有所图,故弥盖遗诏,今天这门恐怕出不去了。

太后话音一落,惇亲王奕宗起身奏道:“禀两宫太后,微臣以为,立嗣事大,可着皇上速立遗诏。”

“皇上无后,以何立之?”慈禧一步都不放松地说。

“这……”

惇亲王语塞了。

这时,内务府大臣崇伦奏道:“皇上无子,皇脉一袭相承,可在皇上侄辈

同类推荐
  • 一棵树的死亡方式

    一棵树的死亡方式

    小说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张床的“意识流”,作品以一棵被打成床的树的口吻和视角看待生活,讲述人性、爱情和婚姻,深蕴着其想帮人类留住爱和温情的无能为力。小说语言细细浸入人心,细密的讲述令人动容,营造出一种无奈感。故事的展现虽荒诞不经但行文中自有一股别具一格的清新之气和深邃悠长的寓意。
  • 一报还一报
  • 逃离外企

    逃离外企

    书中对跨国公司的职业道路作了详尽的描述,包括外企的面试全部过程描写、绩效评估面谈、入职信、岗位描述等,并对外企的内部管理作了全景式的展示。书中的主人公李白就是这样一位在外企工作了多年以后回到民企工作的人。这个角色是很多人的一个角色融合。更确切地说,他代表了一代外企的经理人,“他”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人,接受过本土的高等教育,但是没有留学背景,外企也许是出于偶然,但是在这个圈子里一做就是很多年。在最后李白一个中国本土的民企却绝非偶然,他和现在很多离开外企进入本土企业的经理人一样,正是看到了中国的未来,也希望看到自己职业生涯的未来。
  • 春明外史·第十四部分(张恨水经典爱情故事)

    春明外史·第十四部分(张恨水经典爱情故事)

    《春明外史》以报馆记者杨杏园与妓女梨云、女诗人李冬青的爱情故事为贯穿线索,背景宏阔,叙事从容、豪门、妓院、剧场、公寓、会馆、学校、高级饭店、俱乐部、庙宇、名胜、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上到总统、总理、下到妓女、戏子,穷尽名色人等。《春明外史》是一幅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京风俗图,堪称经典之作,至今读来仍有着不朽的艺术魅力。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名,取南唐李煜词《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更以作品多产出名,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三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
  • 宝贝儿

    宝贝儿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热门推荐
  • 伍乘以六

    伍乘以六

    “哎呀!风磊,你爸妈四不四叫雷公电母啊,你弟你妹四不四叫雨雪电啊!”伍六很不客气的调侃着某人说道,只见某人黑着脸,甩了个白眼说“那你岂不是九九乘法表生的咯!“呃呃,你个毒舌“,妇字还没说出来就被某人堵上了嘴”我舌不毒的,不信你尝尝....”呃.....
  • 吟游者之诗

    吟游者之诗

    随意的诗人讲述着随意的故事。正义邪恶什么的只是由活着的嘴在说,死掉的眼睛只能默默的看着在心里反驳罢了。但这也没什么好抱怨的。为了享受到美好,所以不得不忍受一些丑恶。换个思路去想的话,还是蛮公平的不是吗?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可以抱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看的故事。
  • 凤归寻晚

    凤归寻晚

    她穿越千年来到这片土地,纷乱的梦境给予她指引。寻的是谁的梦?乱的是谁的心?所有的离合尘埃落定,我一直都在等你。
  • 怒江之战

    怒江之战

    六十年前,十万中国远征军溃败怒江,五万英灵长存边缅,胡康河谷尸首如山,那片土著口中的魔鬼居住地无人再敢接近。
  • 太上天外

    太上天外

    与天斗,反派的最高境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他与他(手绘大叔)

    他与他(手绘大叔)

    《他与他》是继“手绘大叔系列”《你们》《我们》之后的又一部作品,作者依旧沿用之前作品的画风,用平常生活中的琐事,向读者传递了父亲与儿子之间的情感,绘画中透着温情,文字中透着哲理。
  • 《呆萌毒医仙》

    《呆萌毒医仙》

    作为一个小说穿越者自带其网游背包的莫小喵来说,她感觉自已在悲剧中享受着。不是女主?哦,没关系,咱一个女配一样活得好好地。为了咱的生命安全,所以女主委屈你了【捂脸痛哭】拔掉女主大大的所有优势还有金手指,哦吼吼,我真是太聪明了不过,咱是好人,绝对以及肯定会留点给女主大大的【信誓旦旦】(月璃:鄙视中)1.本文女主伪呆萌,真腹!黑!2.作者学生党一枚,文笔很渣!3.莫小喵不是女主真名哟哟哟!
  • 魅惑天下:邪妃九千岁

    魅惑天下:邪妃九千岁

    我不想死,却不得不死。作为献给神山的祭品,唐七七笑的凄凉,轻轻闭上眼眸,一滴泪水滚落眼角,散入风中。火海翻腾,重重热浪之中,红莲一般妖异的男子踏浪而来,耳畔低语:“七七,无论我以何种面目来到你身边,请一定等我……”谁醉酒高歌?谁为我绾青丝、画红妆?谁抚我泪颜?午夜梦回,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那朵红莲。乱世之中,委曲求全,受尽凌辱,只为等待他那一瞬回眸,与我执手千年。
  • 夜公子传奇

    夜公子传奇

    江湖不过是一片刀光剑影下的生存游戏,而黑夜的伪装则为他们提供最好的生存庇护。有的人能够支配黑夜,有的人却是因黑夜而生。白天,他是弱不禁风的少爷,风度翩翩的公子;晚上,他是最侠义的盗贼,最风流的剑客,万千少女心中最完美的情人。夜公子叶秋本想过上闲云野鹤般的生活,但一件江湖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却让他的传奇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