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58200000032

第32章 敦煌的受难者(30)

——今天,当人们说起那令千千万万的志士仁人受难的时代时,还活着的当事者中有些人竟轻松地“哈哈”一笑,说“当时就那么个形势,有啥办法呢”?说此话时,这些人显然已毫不惭愧地原谅了自己。这些人似乎并不知道自己的良心和道德已何等缺陷。而后人会不断地质问他们:“你当时干什么去了?在那场悲剧中,你干了些什么?你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当时有那么多人受罪,遭到残酷迫害,甚至丢掉了性命,你为何幸免?你为何幸存?”,面对严肃的血腥的历史,没有深深的自责和忏悔是不行的。——翻开现仍保存完好的罗列着每个右派分子的右派言论的单行材料,凡是正直的人,心情都是极为沉重的。他们直言抨击的“以党代政”、“党政不分”以及敦煌县委在任用干部上表现的特权思想,他们对党的领导、国家体制的思考,至今都闪烁着真理的光辉。尽管他们言词尖刻,甚至言语偏激,但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剥去这些言论外面的棘刺去品尝一下,其合理的内核呢?回顾我们国家走过的长达半个世纪的崎岖之路,我们遭到的挫折、失败,不幸都被他们言中了。——他们年轻自负,桀骜不驯,血气方刚,直言国事,挥斥方遒。他们也曾富有学识,勇于思考。青年时代,他们也曾接受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熏陶。他们寄希望于打着“三民主义”招牌的国民党。但他们最后看到的是腐败无能的国民党的垮台。新中国政权的建立,使他们的心中又燃起了国家从此将走向独立、民主、自由、富强的理想的火焰。他们以百倍的热情奔走呼号发展人民教育,他们以忘我的激情,组织敦煌文教剧团,宣传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及一个接着一个的政治运动。他们富有才华,编写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新节目,满情热情地讴歌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他们看到新生的政权和自己崇敬的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看到革命队伍里钻进了形形色色的蛀虫时,他们大声疾呼,不顾个人安危。当革命的列车离开轨道时,他们被抛弃了,弃若敝屣,并被轧成了粉末。他们以自己人生的悲剧再一次印证了希腊格言“性格即命运”。——在中国历史上,每当江山易色、改朝换代之时,知识分子都有一个抛弃前朝,依附新朝,改换门庭的痛苦过程。1949年以前,每一次的朝代更替,知识分子都经历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巨大痛苦。而唯有这次新中国政权的建立,知识分子与之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亲和力。因为“天下为公”、“三民主义”以及国家独立、民主、自由、富强只是一种美好的政治设想,而半个世纪的军阀混战、独裁腐败,民不聊生、百业凋零,已使他们失望透顶。新中国的建立,使他们欢欣鼓舞。在反右派斗争之前进行的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运动都使他们拍手称快。而反右派斗争却使他们美丑难辨,坠入五里雾中。人们对某种事物爱之愈深,则对其存在的缺点恨之愈切。他们热爱这个政权。对之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们对一个地方、一个部门领导人的工作作风甚至对这个政权的大政方针提出一些意见、批评,怎么就成了“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了?

——1957年前后,我们囿于“舆论一律”的“乌托邦”境界,在反右派过程中,开创了在人民政权下“思想犯罪”、“因言获罪”的先例。新中国建立后,敦煌的知识分子还在观望这个政权,还在认识、比较这个政权时说过的几句话,到1957年被人翻腾出来并牢牢抓住不放,内查外调不止,交代批斗不止。那几句话,就是留恋国民党政权,就是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十恶不赦的罪证。只要你是国民党的区分部书记,只要你是三青团的区队长,不管你干了些什么,你就是历史反革命分子!

我们的先辈啊,你们在那个时代,为什么如此缺乏自信和宽容?

——当新中国建立之初,人们欢呼,雀跃,向往,陶醉,用“走过黑暗、见到太阳”,用“翻身”、“解放”、“做主人”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对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政治制度,犹如原始人对许多事物充满着崇敬甚至膜拜。人们没有意识到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陷,需要不断完善、进步的过程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的历史长河。那些敦煌的思想先驱者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方面稍稍提出一点质疑,对领导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县上大大小小的领导者稍稍提出一点意见、批评,一些人就讳疾忌医,将这些敦煌的思想先驱者视为异类、异教徒。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人家说的是否是事实,是否真的有道理,而首先想到是人家在攻击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妄图使党下台,推翻新的政权,因此,就必然是大逆不道,必然是人民的敌人。于是,便对敦煌思想的先驱者施以钳口术,剥夺其人身自由,甚至置之于死地。这就是那个时代人们的惯性思维。

以后的多少年中,对不断完善、改革社会主义制度的思考和探讨停止了。对社会主义的完善、革新,成了中国人思想的禁区。五四运动的成果之一是中国先进分子思想的解放和对任何事物的批评精神。让思想失去自由,妄想思想统一,“舆论一律”,最后导致的是思想僵化,是越来越多的人成了不思想的懒汉,是人民的事业一个接一个的挫折和失败。

敦煌的那些戴上右派分子“帽子”的知识分子,并没有发表什么异端邪说。他们满怀激情地提出的仅是如何完整地、创造性地、结合实际地执行巩固新政权、建设新国家的大政方针;如何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真诚地为这个新政权服务,贡献聪明才智;如何更好地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如何纯正我们的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改进我们的工作。他们响应开门纳谏号召,披肝沥胆地进言,得到的却是一顶重如千钧的右派分子“帽子”或现行反革命分子“帽子”都戴到头上的“双料货”。他们或被流放于穷荒极漠,或进劳改农场。几年之后,他们之中有的人已骨露沙砾。苦难的岁月熬过22年之后,幸存者也已饱尝人间辛酸,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在那个时代,智者和勇者往往是孤独的。自1957年发端,迄至1958年底,所谓的“整风运动”、“反右派斗争”的风暴渐渐平息之后,人们看到凡戴上十恶不赦的右派分子“帽子”,或流放于荒野,或被赶出革命队伍的人,竟都是建国前后接受过高等教育或中等教育的青年才俊。上海第一医学院外科系毕业的韦其双,安徽医学专科学校毕业的于兴文,财政部西安财经学校毕业的张仲,甘肃财政学校毕业的韩廷玮,西安畜牧兽医学校毕业的王秦鲁,张掖农业学校毕业的马秉华、范积本,四川省艺术专科学校毕业的史苇湘、孙德佩、李其琼,国立肃州师范学校毕业的张友仁、谌国祥、王振华,沈阳鲁迅艺术学院毕业的毕可……他们都壮怀激烈地走上了1957年的祭坛。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视为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之一。而1956年敦煌的在肃反、审干运动初始冒出了一个神秘的“五人小组”。这个小组以当时的县委书记为组长,以县公安局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及县委组织部长为成员,拿起朱笔大点生死簿。尤其到1957年、1958年,这个“五人小组”更以操持人们的生杀予夺大权为能事。他们依靠少数几个人,捕风捉影,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罗织罪名。这段历史证明,当权力没有制约和监督时,这种权力是可怕的。

——个人无法担当历史的责任,然而个人也不能对“历史原因”不负责任。个人存在于巨大的历史时空中。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是历史的影响者。因此,我们既然有分享历史荣耀的权力,就有承担历史责任的义务。我们不能以目的来为自己应负的历史责任开脱。后来的历史证明,我们当初的目的并没有达到,而且走向了愿望的反面。

——敦煌执政者自身文化素质的低下,导致了政治上的长期愚昧、幼稚、极端。看敦煌“五人小组”成员,几年的更迭,其主要成员一直是识字不多且毫无行政经验的农民。他们思想上的愚昧、短视、幼稚,极端,导致的是对知识分子和对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本身的轻视、偏见乃至恐惧。

——在敦煌的那些受难者戴上右派分子“帽子”走向苦难,走向死亡之时;他们可能会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当时想干什么?自己当时干了什么?那毁掉自己一生的几句话难道当时不说不行吗?现在怨谁呢?怨就怨先人给了我们“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一腔热血啊!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政治报告上说:“革命的暴风雨已经过去了。”后来通过的决议中说:“我们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时间仅过去一年,毛泽东就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说,“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是整个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在1957年7月的青岛会议上,毛泽东已断定,“反共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右派和人民的矛盾,是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不可调和的你死我活的矛盾”。

苦难的1957年,从另外一个方面警示后人:当我们陷入个人崇拜、个人迷信以至神化党的领袖以后,当一个人凌驾于全党之上以后,当党和领袖失去监督以后,会给人民的事业造成多大的损害1

1957年的那场运动,几乎摧毁了中国人民的全部道德基础。今天,当中华民族复兴的改革开放如火如荼进行之时,我们已感觉到这些道德基础被摧毁之后对整个民族的可怕影响。

同类推荐
  • 神鹤奇侠传

    神鹤奇侠传

    《神鹤奇侠传》本故事隶属传统历史武侠剧。本剧题材新鲜,别具一格,既能体现历史文化又能衬托侠士柔情。门派纷争、争权夺位、感情纠纷、宠物通灵、灵异诡途等精彩事件。故事内容敬请诸位细心品味,有看不懂的地方还请多看几遍。本剧预计100集左右,分上下部,每五章为一集,共百万字上下。(本故事纯属虚构,版权为本人所有,禁止复制转载,侵权!)
  • 大宋萁豆劫

    大宋萁豆劫

    大雪之夜,深宫禁帷,烛影摇摇,斧声叮叮,大宋皇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暗昧薨逝,其弟晋王赵光义柩前即位,是为宋太宗。赵匡胤之死,究为暴病而亡,还是被谋篡弑?“烛影斧声”竟成千古疑案!若干年后,赵匡胤嫡孙、襄阳王赵珏以“烛影斧声”为口实,内联外交,厉兵秣马,筹谋复仇雪恨,夺还大位,而赵光义嫡孙、皇帝赵祯则运筹帷幄,调兵遣将,预备毕其功于一役,一鼓荡平叛乱。一场羼杂着爱恨情仇、挟带着腥风血雨的皇权之争拉开了帷幕……卧薪尝胆,只为报千古深仇;茹毛饮血,只为雪万年长恨!旷世洒脱,到头来青灯黄卷;倾国容颜,终不免含笑饮刃!飞刀凌空,泠泠之音不绝;利剑悬头,九死莫如一生。儿女情长,笑里藏刀;江湖变乱,朝野震惊;……
  • 定锦元

    定锦元

    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忙着做神仙。深处混乱历史之中的主角,又有着什么样的命运呢?是爱情,是仇恨,还是慢慢激情?对于陆大少的命运,你又是否感到有一丝的熟悉呢?
  • 1627崛起南海

    1627崛起南海

    担心穿越之后势单力孤难以实现雄心壮志?梦想回到古时称霸一方却无机会大展拳脚?为了英雄霸业,为了三妻四妾,怀着不同心思的各路人马聚集到一起,义无反顾地踏入另一个时空!VIP读者群378375510
  • 大宁第一臣

    大宁第一臣

    跳入历史长河的分支,他来到一个与大宋相仿的大宁,这儿有奸佞、有叛军、还有虎视眈眈的敌国强兵。周拂江一路被命运鞭策着,往救国的道路上狂奔而去。
热门推荐
  • 快穿之我只是一个系统

    快穿之我只是一个系统

    【预收文】NC2388是为数不多的S级系统,作为承载了最好的高新科技的系统,为了人类生存大义,NC2388踏上了征服星辰大海的旅程,怎料出师大吉,第一任宿主就极尽扮猪吃虎猥琐腹黑之能事,于是两人就踏上了狼狈为奸的旅程。宿主“宝贝,你觉得我怎么样。”NC2388“你好坏,我好喜欢。”总之就是一个披着“为了人类大义”的外衣下,轻松愉悦的快穿小故事。【目前在更另一个文,所以第一章只放了世界观设定,更完另一个文会更这个,全文存稿中。】
  • 寂寞是一座空城

    寂寞是一座空城

    人生无如果,只有后果与结果。人们好像特别喜欢对回忆添油加醋,假设我当时这样做就好了,如果我这样做了后果就是不是不一样了等等。但疑问归疑问,存在过的感情是难以否认的。
  • 神魔逆:许你倾城

    神魔逆:许你倾城

    她不过是一介孤女,没爹没妈,没名没姓。世人皆知她冰冷狂傲,却不知她只是冷暖自知。一个扑朔迷离的梦,一段遗失的记忆。没有惊鸿的相遇,没有刻骨的柔情,他来到她身边,安静隽永,邪魅妖娆,从此,她生命里全部的光景,都因他而辉煌光亮。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霄。一曲绝唱,一番逃亡,是乱世的劫,还是幸福的终章……
  • 碧血染青锋

    碧血染青锋

    这是一个剑客的悲歌!易水河畔他跟随荆轲踏足纷乱的武林,刺秦王,斩奸邪,武林大会一笑惊江湖,飞雪城中一怒为红颜,肝胆相照结交天下英豪,仗着一柄伤痕剑横扫无敌,练就了绝世神功,最终的他,却逃不脱那命运的轮回……多少年后,当披着一身的血,再次杀入咸阳宫时,他已伤痕累累,身心疲惫,当整个天下倾刻颠覆,当嗜血狂魔肆虐人间,当心爱的人儿一个个离去,那个已经被伤到彻底的秦舞阳,向那千古一帝秦始皇扬起手中的剑,他:是来行刺,还是拯救?碧血尽,青锋染,恩仇一世,与谁叹……
  • 生活不可辜负

    生活不可辜负

    本人为提高文学素养练笔之作,记录一点生活随笔。
  • 弄音你马甲又掉了

    弄音你马甲又掉了

    弄音的马甲又掉了!当今影帝江淮辞是弄音快穿时的朋友,惊当今钢琴王子是弄音内暗恋者,惊!弄音小可耐在快穿世界里的马甲又掉了!本文可甜可虐,欢迎入坑~[萌新报到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太空中的轻松氧气

    太空中的轻松氧气

    一场缘分之外的相遇却是灵魂里的轻轻触碰女生:你和我虽然都不完美,但可以相互补充。人生在世你的呼吸心跳我都想要了解,用我的心补充空缺。男生:卑微得我们,尽管得不到他人的理解,为了你,后来,我只为你。我们要做彼此的太阳。
  • 带着古言男主去修仙

    带着古言男主去修仙

    穿书炮灰转变为修仙大能的奋斗史。幻言,有男主,不过好像男女主拿错了剧本?
  • 喜剧之王卓别林

    喜剧之王卓别林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名人活在我们的心里,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遥远而又亲近。本套作品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最具有代表性的名人,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探知他们的人生追求,感悟他们的思想力量,会使我们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生的关键,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生命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