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80700000041

第41章 张光年与《人民文学》(4)

他是一位对生活始终充满激情的作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勤奋耕耘,并在与病魔不断搏斗中,以惊人的毅力,短短十几年中,竟为读者奉献出散文、小说和传记洋洋二百多万锦绣文字!其中呕心沥血完成的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还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他的创作始终保持着青春般的热情和活力。在他年届80岁时,华艺出版社出版的10卷本《刘白羽文集》的序言中,他说“我老了,但我依然深厚地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热爱美与崇高……”我想,他的这个“三热爱”正是他毕生的追求与生动写照。

此时,我们跟随着他在他的书房、客厅和卧室巡视和观赏,听他热情地介绍。他时不时笑问我们:这个,文学馆要吗?我们迫不及待地说:要!要!您这些东西对文学馆来说,都是宝贵的。他又笑指着堆满书籍和稿纸的书桌说:这个呢?桌子。我和舒乙忙说:好东西。但这个我们现在不能要,您还得写东西呢!

他带我们巡视一番之后,回到客厅交谈。他说,我希望我的这些书籍、手稿、文物、字画将来都能放在文学馆,捐献给国家,这才能有作用。为此,我已立了遗嘱,可以先给你们一个复印件。他还说,两年前(1996)他已经将一百多件珍贵资料捐献给了他的家乡——北京通县档案馆,“现在这些就统统捐给你们了。”说毕,他嘿嘿笑了,显然有一种轻松感。

说实在的,当时,我们的心情很复杂,又惊又喜而又伤感。惊喜的是,刘白羽同志有这么多珍贵的东西要捐给现代文学馆,但同时我们又不情愿他过早地放下他手中的笔,离我们而去。

如今,白羽同志还是离我们而去了,以他将近90岁高龄。事后我得知,他于2002年1月25日竟认真而更具体地又立遗嘱,再次明确提出:在他百年之后,“我的手稿,我写的书,我编的书,我写作的桌椅及桌上的文具,我获得的奖章、奖状,我保存的各种艺术品、字、画,我所有的照片,以及我最爱的书,都全部集中交给国家——中国现代文学馆。”

2005年,在他不幸辞世的三个多月后,女儿刘丹代表亲属完成了他的这个心愿。刘丹将凝聚着白羽同志巨大心血和一生所珍爱的手稿、书籍、字画、文物等全部无私捐献给了中国现代文学馆,其数量是巨大的,其价值是昂贵的,更是珍贵的。

睹物思人。今天,当我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捐献仪式上目睹这一情景时,我眼前又映现7年前的那一天,那一幕……我想这个意义深远的捐献,圆满地了却了刘白羽同志的夙愿,九泉之下白羽同志应是欣慰的。刘白羽同志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操,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五月的夜晚

这是一个温煦的夜,一个宜人的夜,一个初夏时节五月的夜里。

首都民族文化宫灯火辉煌的大厅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报告文学和诗歌获奖作者同在京作家、艺术家济济一堂,欢声笑语,交流着生活和创作,倾诉着感受的心声……窗外,夏夜的柔风轻轻吹来,飘拂着五月的花香,飘拂着清新的空气,人们感到舒畅,感到愉悦。

忽然,大厅门口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顷刻,会场里几百双眼睛不约而同地转向一个方向,有人惊呼起来:

“邓大姐!”

“王震同志!”

“邓大姐来了!”

啊!邓颖超同志和王震同志频频含笑点头,走进会场。作为大会工作人员,我们有幸陪同大姐。当我们请大姐(这是大家对邓颖超同志尊敬而亲切的称呼)先到休息室稍事休息时,她却径直走到人群中间鼓掌向大家致谢,而后才进休息室。

当丁玲同志致词、获奖代表讲完话后,大家热烈鼓掌请求邓大姐讲话。邓大姐沉吟片刻、略加思索后笑了,说:那好吧,我就随便讲几句吧。

我们真是高兴极了,立即将话筒移到她的面前。不料她却站起身走到立在地上的麦克风前,那是司仪用的,用洪亮而富于感情的声音说:

“今天得到通知要来,我很高兴!因为宋庆龄名誉主席刚刚病逝,比较忙,我差点来不了。我很想见大家,我想大家也很想见到我……你们要我讲话,尽管没有准备,但我也抑制不住见到了你们高兴和激动的心情,简单地说几句话……”

听到邓大姐这般诚挚、亲切的话语,大家感到心里热乎乎的,许多人不由得泪水倾注。本来见到邓大姐,人们的心情就格外激动,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和敬慕的感情。而现在她的讲话又是如此真挚,如此亲切,作风又是如此平易近人,怎能不令人感动?

她接着说:“首先,我表示热烈的祝贺!第二点我就希望你们以后在成绩面前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继续勇于创作,谦于修改,争取有更多的好的成功的作品献给我国各族人民……”

“你们在座的有小说家,有报告文学家,有诗人,还有儿童文学家……不过,我想再补充一点,在这些家的前面再加一个革命家!……”

会场里顿时沸腾起来!显然这一个“补充”,是何等的重要!而又多么意味深长。这其实正是老一辈革命家对作家、艺术家的殷切期望。人们报之以热烈的掌声,表示衷心拥护。

掌声平息后,邓大姐继续讲下去。她亲切的语调像是熟人相对,娓娓而谈。她说:“丁玲同志说我没有老。我要告诉大家,我已经老了,但是我不敢老。这是指思想、精神、革命意志说的。当然,按自然规律,人总是要老的。……前些天,我在电视节目中听到一位得奖的演员朗诵了一首诗,我最喜欢的几句还记得。”.春天的后面不是秋,何必为年龄发愁?

只要在秋霜里结好你的果子,又何必在春花面前害羞?

人民的事业与世长存,谁的生命与它结合,

白发就上不了他的头。.

我们大家都为之一惊!邓大姐的记忆力这么好!她居然背诵出这首诗来,而且很富于感情。大家受到深深的感染。当场有许多同志速记下了这动人的诗句。

讲话结束时,大姐平易而谦虚地说:我是一个非常尊重、非常热爱你们的读者。当我受到你们的文学作品的感染和教育的时候,我想到了你们对人民的贡献,对我们国家的贡献!谢谢你们,祝贺你们!

大厅里,又掀起一阵热的浪潮。许多同志情不自禁地站起来,热烈鼓掌。不少人流下了激动的热泪。邓大姐再三摆手致意,会场才逐渐平静下来。

接着,王震同志和杨静仁同志也讲了话,热情勉励作家们写出更多好作品。

茶话会的主持人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并且代表大家对中央领导同志的出席和讲话表示衷心感谢。

这时,邓大姐忽然离开了她的座位,缓步走到麦克风前,神情严肃而话语温和地说:“刚才有的同志讲话称我们为中央首长,不要这样!我们不是首长,我们都是人民的公仆,是同志,是你们中间的一员。”说着,她侧身用手指指她和王震等同志所坐的几个圆桌,同会场群众的座位之间的一道并不引人注目的间距,笑着“批评”说:“看,让我们和大家中间隔着一条‘沟’,不易接近,这可不好哇!”大伙一听,开始是乐,继而为之一震,因为谁也不曾注意到这个“细枝末节”!当下许多同志不由探起身察看那条“鸿沟”,自然并不明显,仅只半米左右宽的一个间距。然而却被邓大姐注意到了,而且善意地提出了“批评”,这使与会者深为感动,也深受启发。

不知怎的,见到邓大姐,看到她如此庄重、亲切的举止,听到她如此朴素感人的话语,我们不由得想起了敬爱的周总理。今夜,会场里的作家、艺术家们中间,不少人同总理很熟,是他在文艺界的朋友,亲自聆听过他的教诲。但更多的是年轻一代,不曾见到过总理。如今能够和敬爱的邓大姐欢聚一起,这心情,是多么令人兴奋和激动啊!

当邓大姐刚刚讲完话,人们便自动地走拢来,围拢起她,向她热情问候。许多人带着多年的心愿,鼓足勇气向大姐提出:我们想跟您合个影。大姐慈祥地连连点头说:好!好!顷刻间,只见一批又一批的作家、诗人、演员、运动员们亲热地和邓大姐合影留念,大姐还高兴地特意和一批得奖的女作家照了相,并鼓励她们为女同胞争光。随后又同全体同志合了影。

对我们大家来说,这是多么难忘的一个夜晚啊!

邓大姐的到来确实不易。这几天由于宋庆龄名誉主席的逝世,邓大姐负责治丧工作,格外繁忙。所以今天一个上午,我们曾多次打电话都没有联系上。直到中午一时左右,我们才得到确实的回音:大姐决定来。

多好的消息!……

夜深了。尽管窗外已是凉风习习,然而大厅里却始终热气腾腾,热情洋溢!当茶话会在欢快的乐声中结束时,人们是多么依依不舍啊!我们代表大家到门外去送邓大姐上车,车子已经发动了,大姐又一次伸出温暖的手,同我们亲切握别。这时我才俯身告诉她说:邓大姐,今晚您来参加会,大家非常高兴!见到了您,好多同志激动地哭了。这时,她微微点头,诚挚地说:“嗯。见到了大家,我也很高兴哇!”

车子启动了。我们伫立在民族宫前青青的草坪上,目送邓大姐乘坐的车子,飞也似的驶向那灯光辉煌的长安街的林荫深处……次日,首都各报都发表了茶话会的消息报道,其中引用了邓大姐的若干讲话。当日上午,我忽然接到邓大姐的秘书赵炜的电话,说消息中把邓大姐讲的“勇于创作,谦于修改”一话报道成了“努力创作,勤于修改”,可能是记错了。这不是一个意思。邓大姐希望发表全文时更正过来。

这时我们正在整理邓大姐的讲话录音,准备在刊物上全文发表。我说发表时一定改正过来。

不久,邓大姐就去上海参加宋庆龄同志的安葬仪式。回到北京后她又让赵炜打电话来,说她经过考虑,觉得那次讲话中讲到的“失败了不气馁”一句,似乎说得重了些,还是改成“受到挫折时不气馁”为妥。希望我们在整理稿上改正过来。这,看起来是一句话的修改,实际上是耐人寻味的。它凝聚着老一辈对作家、艺术家们多么深厚的关怀、信任和期望啊!

后来,由于我们在整理讲话录音的过程中,想查对一下讲话中引用的那首诗,它的出处和作者。为此我曾打电话给邓大姐的秘书问过。不几天,邓大姐让赵炜回电话说:她想起来了,她在会上背诵的那首诗不是《巴山夜雨》里的,而是《天云山传奇》里的演员在和电视观众见面时朗诵的。她讲话时把出处说错了。希望找那位演员问问情况。

邓大姐,她的工作该多么忙碌、多么繁重哪!可她,为了一次讲话,一篇讲话稿,反复琢磨、推敲,并几次打电话更正、修订,这种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和谦逊负责的精神,细致严谨的作风,是多么令人感动,令人钦佩呵!

至今,这个茶话会,这个感人的讲话,这个温暖的夜晚,深深地深深地印记在我的心海。

啊,五月的夜晚,一个温馨的夜,一个宜人的夜,一个初夏时节难忘的夜晚!

1981年冬末追记1982年春天改稿,北京.

同类推荐
  • 书卷多情似故人

    书卷多情似故人

    本书以所读古今中外书稿之读札随笔为写作宗旨,却又另开特色,不单纯于读后随笔,而渗透了许多人生哲理,从各个方面带给整个社会深度思考。认证读万卷书的好处和魅力。作者作品《虞美人·故宫》获2007年华夏国际文化中心诗赛二等奖。
  • 飞花令诗词大全

    飞花令诗词大全

    在这个世界上,值得反复阅读的是唐诗宋词,因为它们写出了千年来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情感。《飞花令诗词大全》从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精心遴选了近200首经典古诗词,带领读者在诗香词海之间开启一场唯美动人的诗词文化之旅。《飞花令诗词大全》传承着文化,积淀着历史,是对于心灵的一种滋养与美育,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载体,在潜移默化间给予中国文化以深远的影响。令人陶醉的优美古诗词,饱含着人性的温暖,承载着令人感动的美,是每一个生命都不容错过的文学经典。
  • 美国当代诗歌三十年

    美国当代诗歌三十年

    本书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诗歌的新发展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20位诗人的诗歌作品做解读和评论。全书以西方文艺理论及文化研究为工具,以当代美国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为依托,研究和阐释诗歌中的主题思想、艺术手法以及蕴涵其中的文化意义,侧重于研究在国内尚未受到重视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诗歌领域极重要的诗人及作品。
  • 在云端:消失的光年

    在云端:消失的光年

    本书作者们通过那些生动而鲜活的文字,去寻味那些已经消失的、不再回头的岁月。
  • 在天边:风中岁月

    在天边:风中岁月

    本书用饱含深情的文字、独到细腻的笔触,细数那些消逝在时光罅隙里的吉光片羽。
热门推荐
  • 柔石作品集(二)

    柔石作品集(二)

    在烟一块似的衰柳底下,有一位三十岁的男子,颓然地坐着;似醉了,痴了一般。他正在回忆,回忆他几年来为爱神所搬弄得失败了的过去。他的额上流着血,有几条一寸多长的破裂了的皮,在眉的上面,斜向的划着,这时已一半凝结着黑痕,几滴血还从眼边流到两颊。这显然是被人用器物打坏的。可是他并不怎样注意他自己的受伤,好似孩子被母亲打了一顿一样,转眼就没有这一回事了。他夜色冷酷的紧密的包围着他,使他全身发起颤抖来,好象要充军他到极荒鄙的边疆上去,这时,公文罪状上,都盖上了远配的印章。他朦胧的两眼望着湖上,湖水是没有一丝漪涟的笑波,只是套上一副黑色而可怕的假面,威吓他逼他就道。
  • 都市之圣尊归来

    都市之圣尊归来

    一代无始仙尊,重回少年时期。世间众生千百万,唯我一人骄狂!这是一个仙侠世界仙尊重回都市的故事。
  • 重生之曲终人未散

    重生之曲终人未散

    “你是什么?”“我是系统。”当她睡下的时候,系统变得扭曲,变成了她认为的生身父亲。当年发生了什么?有谁知道?又有多少个人亲眼所见?又有谁能够作证?她从睡梦中惊醒,这一切的一切都等待着她自己去解开。
  • 花季的倔强

    花季的倔强

    主角没有神一样的能力,只有现实的主角,我虽然没有主角的光环,但我有常人没有的毅力。在世界末日的时候,才是展现人本性的最佳时期,在危难面前爱情亲情友情才会更加珍贵。。。。。。
  • 魔法师学徒的魔法书(全2册)

    魔法师学徒的魔法书(全2册)

    早在J.K.罗琳(J.K.Rowling)于英国写作《哈利波特》(HarryPotter)前的1960年代,一位名叫奥伯伦·泽尔-雷文哈特(OberonZell-Ravenheart)的新大陆巫师,就开始在北加州迷雾山(TheMistyMountains)一个隐秘的山谷系统地向他的追随者教授魔法。直到2011年3月,“格瑞魔法学校”(GreySchoolofWizardry)才被公众视为学术机构,得到美国官方正式认可。学校将学生被分为4个派系,分别为风、水、土、火,并开设16个系,教授炼金术、驭兽术、马语、魔杖制作和咒语施法等魔法。
  • 直销人员第一本书

    直销人员第一本书

    这是一本“授人以渔”的书,它是所有进入直销这个伟大行业并期待成功的人士所需要看透的和第一本书。本书致力于满足每个直销人员应当掌握的正确心态与基本技能,是每一个直销人员必备的入门指南。本书的所有观点和技能都来源于权威的专家学者的专业指导和直销成功人士。
  • 快穿之黑心莲大作战

    快穿之黑心莲大作战

    穿成豪门大小姐,私生女上位夺权?“有些人还真是把自己当个人物,没在法律上合法化的东西还想抢已经在法律做过公证的财产,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瞎蹦跶。”尤依轻笑道:“不要脸的人多了去,人海茫茫遇见你,也是因为我人美心善,且你愚蠢至极。”穿成顶流演员,被同公司十八线卖惨碰瓷?“有句俗话说得好,打狗还得看出主人。”尤依伸手挑着白莲花的下巴,嘴轻呡,“你主人在公司的地位能有我高?我就算再退五年,先挨打的人里,排个五年也轮不到你。”……她在前面兴风作浪,后面总有人帮她收拾好一切的烂摊子。“你跟了我好几个世界!到底是想怎样?”尤依警惕地看向站在身边的男人,手里攥着的军刀闪着微光。“娶你。”“放屁。”男人不知何时闪到尤依身后,将人的军刀抓在手里,轻笑道:“那就等你肯嫁我的那天。”-“爹爹,今天我们去打谁!”明珠兴奋地苍蝇搓手。“哪个最白打哪个,爹爹带你出去见识一下世面,让她们知道,什么才是她心理战术上的爸爸。”【苏爽黑心莲带你打尽天下白莲花!男主从头到尾是一个人!HE!甜文!】【女主三观不代表作者三观,勿上升真人!】
  • 前尘无觅

    前尘无觅

    何为前尘,何为今生?血色残阳,云霞满天,大漠沟壑纵横,伤痕累累。单看风色,倒是一番别样好景致。战旗猎猎,七零八落地插在地上,战斗的痕迹,贯穿了天地。亦贯穿了她的的身体。一柄赤金长枪,穿心而过,钉在地面上。血水蜿蜒,顺着地面被劈开的痕迹,流成一条小溪。一个白衣的男子,拥着被长枪贯穿的身体,泪水滴落在她脸上,血浸湿了他的衣襟,血水氤氲开来,在素衣上,开出几朵艳丽的牡丹花。……又三百年,魔族归,再烽烟,战事起。大战前夕,仙山之上,绿荫白堤。她靠在一人怀中,清风拂过,似有阵阵幽香。那人轻轻拈下她耳畔一枚柳叶,在她发顶落下一吻。前尘今世,终把你寻到。再不会弄丢。前尘何妨,不知归处,茫茫人海,万里红尘。清风起时,隐有凤鸣,清亮婉转。正是,岁月静好。*排雷:新手上路,不喜勿喷。文风不定,勿怪可能有些人物三观不正,剧情需要,不代表作者三观有坑没填可以来说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世之黑暗时代降临

    末世之黑暗时代降临

    科学家从海洋深处挖到一个长半米,宽二十五厘米的鸡蛋型石头,随着石头的打开,一场黑雾席卷全球。黑雾过后,百分之八十的人类变成了丧尸,全球陷入黑暗时代,人类的制度崩塌,道德沦丧,面对着丧尸,异兽的攻击,人类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