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6000000024

第24章 开掘生命的清泉(2)

施韦泽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中,他在自传中这样述说他的焦虑:“几个月来,我一直在紧张思考。但是,我无法集中心思。……我迷失于灌木丛中,找不到出路。我顶着倒下的铁门。”施韦泽发现,哲学至今几乎没有探讨过文化和世界观之间的关系问题,这几乎是一块处女地。

这时,一个巨大的转机来到了。

这是1915年9月,由于他妻子的健康原因,施韦泽夫妇必须前往滨海的一座城镇住一段。在那里,他要到另一个城市为一位传教士的妻子治病,为此要乘船走200公里的水路,他找到了唯一的交通工具——一只正要起航的小汽船。施韦泽跳上了这只船,但他并没有意识到此行将会打破他思想的僵局,在人类的思想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

请看施韦泽是怎样描述这次旅行的:

“我们慢慢地在河流中行驶。当时正值旱季,我们必须在大沙滩间寻找水路。

“我坐在其中的一条驳船,打算在整个途中思考一种新的文化如何产生的问题,它将比我们的文化更具伦理深度和动能。只是为了集中于这一问题,我逐页写着并不连贯的句子。疲乏和困惑使我的思维几乎处于停顿状态。

“第三天傍晚,日落时我们正在伊根德伢村附近,那时我们必须在1公里多宽的河中沿着一个岛向前行驶。在沙滩左边,4只河马和它们的幼子也在向前游动。这时,在极度疲乏和沮丧的我的脑海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概念:‘敬畏生命’。据我所知,我还从未听到和读到过这个词。我立即意识到,这就是令我伤透脑筋的问题的答案:只涉及人对人关系的伦理学是不完整的,从而也不可能具有充分的伦理功能。但是,敬畏生命的伦理学才能实现这一切。”

就这样,通往更深刻、更有力的伦理学道路梦幻般地向他敞开了。他在哲学世界搜索枯肠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却在自然的瞬间启示下豁然开朗。

施韦泽终身忘不了这一瞬间,他永远记住了奥戈维河中的那个地方。正是在那里,施韦泽才找到了他伦理学的核心范畴——“敬畏生命”。许多年后施韦泽送给他的朋友和来访者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拍下的地方,正是打开他思想铁门的地方。施韦泽在照片上注明:“这是奥维戈河上的3个小岛,它们在离巴雷内80公里远的下游伊根伢村附近。1915年9月,正是在那里,我认识到敬畏生命是伦理和真正的人道的基本原则。……”

哲人需要从大自然中吸取思想的营养,艺术家更要从大自然中吸取创造的灵感。

日本大画家东山魁夷享誉世界,他之所以走上艺术道路,也得益于自然的启迪。

二战期间,应征入伍的东山魁夷可以说是九死一生,死神的阴影无时不在追逐着他,每当他想到自己的生命之火就要熄灭了,总是蓬勃旺盛的自然景物使他从失望中抬起头来,勇敢地面对生活。他从自然景物中受到了强烈震动,过去在他眼里,这些景物都是平淡无奇的呢!战争结束以后,贫困又使他陷入苦难的深渊。冬天,他伫立在凄清寂寞的山峦上,大自然和他紧密相连,这才使他凄苦的心感到充实满足,在他心中产生了对生活的切实而纯真的向往。

作为风景画家,他就是从这样的基点出发的。后来他绘制了一幅叫《路》的风景画,画面中央有一条路通过,两侧只有绿草,构图十分单纯,这风景随处都能找到。但是,这幅作品却表达了他满心的情思,它所象征的世界,似乎是和许多人的心相通的。人们看到这幅画,都会联想到自己走过的路,感叹不已。

东山魁夷不仅从大自然中吸取艺术灵感,也把大自然当作人生的启示录来读。他深切地感到,现代文明的急速发展,破坏了自然和人类、人与人之间的平衡,地上仅有的生物失去生存的意义,自尊的危险性越来越大。世界有必要恢复平衡的感觉。应当珍视清澄的自然和素朴的人类;要形成一股制止人类着了魔的疯狂的举动。人应当更谦虚地看待自然的风景。为此,人要同大自然直接接触,或深入异乡,领略一下当地人们的生活情趣。然而,就是在我们住地周围,哪怕是庭院的一木一叶,只要用心观察,有时也能深刻地领略到生命的涵意。那么,就让我们看看东山魁夷是怎样从一片树叶的荣衰而感受到人生生死轮回的真谛的:

我注视着院子里的树木,更准确在说,是在凝望着枝头上的一片树叶。而今,它泛着美丽的绿色,在夏日的阳光里闪烁着光辉。我想起当它还是幼芽的时候,我所看到的情景。那是去年初冬,就在这片新叶尚未吐露的地方,吊着一片干枯的黄叶,不久就脱离了枝条飘落到地上。就在原来的枝丫上,你这幼小的坚强的嫩芽,生机勃勃地诞生了。

任凭寒风猛吹,任凭大雪纷纷,你默默等待着春天,慢慢地在体内积攒着力量。一日清晨,微雨乍晴,我看到树枝上缀满粒粒珍珠,这是一枚枚新年的幼芽凝聚着雨水闪闪发光。于是我感到百草都在催芽,春天已经临近了。

春天终于来了,万木高高兴兴地吐翠了。然而,散落在地面的陈叶,早已腐烂化作土了。

你迅速长成一片嫩叶,在初夏的太阳下浮绿泛金。对于柔弱的绿叶来说,初夏,既是生机旺盛的季节,也是最易遭受害虫侵蚀的季节。幸好,你平安地迎来了暑天,而今正同伙伴们织成浓密的青荫,遮蔽着枝头。

我预测着你的未来。到了仲夏,鸣蝉将在你的浓荫下长啸,等一场台风袭过,那嘈嘈蝉鸣变成了凄切的哀吟,天气也随之凉爽起来。蝉声一断,代之而来的是树根深处秋虫的合唱,这唧唧虫声,确也能为静寂的秋夜增添不少雅趣。

你的绿意,不知不觉黯然失色了,终于变成了一片黄叶,在冷雨里垂挂着。夜来,秋风敲窗,第二天早晨起来,树枝上已经消失了你的踪影。只看到你所在的那个枝丫上又冒出了一个嫩芽。等到这个幼芽绽放绿意的时候,你早已零落地下,埋在泥土之中了。

这就是自然,不光是一片树叶,生活在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一叶坠地,决不是毫无意义的。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转化。

同样,一个人的死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死,固然是人人所不欢迎的。但是,只要你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视他人的生命,那么,当你生命渐尽,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当感到庆幸。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到的启示。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生死轮回的要谛。

和谐的体验

让我们回忆一下我们的经历,然后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时刻最让我们开心?

多数人的回忆会定格在孩提时代和少年时代的某一时刻,当我们在野外尽情地嬉戏、探险的时候,那种狂喜总是突然降临在我们身上……

这是一种人沉浸在与大自然绝对和谐状态中的美的体验、艺术的体验。

我们前面说过,我的艺术人生主张建立在一种万物一体的世界观上。自然乃大我,人生乃小我,大我和小我的伟大的自然和谐,可以说是人生的至高至美的境界。正如印度哲人泰戈尔所说:“大地、水、光、水果和花草等自然万物,对人类而言,并不是有用则用,用完即弃的单纯的物质,而是如同整曲华美的交响乐中的每一个音符,是人类实现自我理想所不可或缺的必要构成。如果人不能实际感受与自然世界的血缘关系,就好像生活在冰冷的铁窗栅栏的牢狱中的一样,只有当人在生活中发现自然的永恒之灵时,才能觉悟到生命的真正意义,从被囚禁状态中解放出来。这时,人会发觉自己沐浴在真理的灵光照耀下,建立起人和万物的统一和谐的天国。”

基督教徒追求一种喜乐境界,佛教徒追求“涅盘”境界,道家追求“无为”与“自在”,其实万教归一,他们追求的都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我们之所以能够欣赏大自然的美,能够从大自然中感受到崇高、圣洁和满意的喜乐,乃是因为我们有一颗爱美之心,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有一种美的因子。当我们的心灵与大自然撞击、亲抚时,这种美的情感就一触即发,使我们的内心与外在世界发生一种神奇的契合。

19世纪美国超险主义思想家爱默生曾经哀叹过,在我们这个文明社会,几乎没有几个人能亲眼看到自然。他认为,热爱大自然的人是那种内外感觉仍然协调一致的人,他在成年之后依然保持着孩童般的纯真。他与天地的交流变成了他每日食粮的一部分。面对自然,他胸中便会涌起一股狂喜,尽管他有自己的悲哀。并非只有太阳和夏季是令人愉悦的。每个时辰,每个季节都会产生它独有的喜人之处。

爱默生非常向往丛林中的生活,因为他认为人在丛林里能永久保持青春。“在这些上帝掌管的庄园里,有一种神圣的礼仪和秩序统治一切。一年四季,绵延不断地过节,而客人乐在其中,一千年也不会感到厌烦。……站在空地上,我的头颅沐浴在清爽宜人的空气中,飘飘若仙,升向无垠的天空——而所有卑微的私心杂念都荡然无存了。此刻的我变成了一只透明的眼球。我不复存在,却又洞悉一切。世上的生命潮流围绕着我穿越而过,我成了上帝的一部分或一小块内容。……我成了一种巨大而不朽的美的崇拜者。我在荒野发现了某种比在大街上或村镇里更加亲昵、更有意味的气氛。在静谧的原野上,尤其是在遥远的地平线上,人看到了某种像他的本性一样美好的东西。”

爱默生把大自然的美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感觉的层次,大自然的美总是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官,使我们产生无限的愉悦。对于那些因劳累过度或人情险恶而导致身心残破的人来说,大自然如同一剂良药,能使他们恢复健康。当商人和法官从闹市的喧嚣中脱身,重新看到蓝天与绿树时,他们便恢复了人的身份。在自然界永恒的宁静中,人又发现了自我。

更多的时候,大自然给人的是一种内在精神的满足。爱默生本人就非常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美,体验大自然带来的欣悦。每一天,每一时刻,他都在尽情吮吸着大自然的甘霖。

每天清晨起来,爱默生就从他家对面的小山顶上观看早晨的壮丽景色。无数细长柔软的云朵像鱼儿一样在殷红的霞光里飘浮。他如同站在岸边,从地面眺望那沉寂的云海。他似乎被卷入它迅速的变幻之中——一阵狂喜淹没他的身躯,他随着晨风不断膨胀,与之共同呼吸。

在爱默生看来,日落和日出同样迷人。西风吹动大量云团,把它们分割成越来越小的粉红色絮片,又给它们染上难以形容的柔和色调。而当时的空气中饱含着生命的博动和香甜气息,使人觉得呆在家里真是一种痛苦。就是我们房后的一条山谷,看上去静寂无声,可却饱含着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天籁之声。脱落了树叶的树干在日落中变成了燃烧的光塔,衬托着东方瓦蓝的天幕;枯萎凋谢的花朵只剩下星星状的花托,而每根残茎败梗都披着凝霖,为这无声的合奏贡献一份努力。

爱默生认为,自然的美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对于目光专注的人来说,一年中的每一时刻都有它独特的美丽。哪怕是在同一片田野上,人也能每个小时看到一幅前所未见,后不重复的图画。天空时时都在变幻之中,它把它的光辉和阴暗色调反射在地面上。四周农场的庄稼生长情况,能在一周之内改变地表的面貌。草场与路边的野生植物互相更迭,细致的观察者可以借此区分出每一天的不同之处。水面生物的变化就更是多彩多姿,一条河流就是一个画廊,它每个月都要隆重推出一个画展。

爱默生把美与人类意志的结合划为自然美的第二个层次。

在爱默生看来,人类的美德、英雄行为是对自然美的一种回馈。大自然的每一种运动都是优雅的,每一桩英雄行为也同样是体面的,它能给当时的场所与旁观者增添光彩。大自然是对每一个人敞开的,是人的天赋资产。每个人根据他思想和意志力量的强弱,相应地接纳和理解世界。正象吉本所言:“风向和潮汐永远站在最能干的水手们一边。”

如果把世界和历史比作一座舞台的话,那么大自然的美景就是天然的背景,英雄人物则是在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主角。当斯巴达国王及其300名武士重伤垂危之际,太阳和月亮相继露面,照亮色莫庇勒山的陡峭山路。当哥伦布的小船靠近美洲大陆的海岸时,他的背后是茫茫大海,周围是印第安群岛的紫色山峦。自然美不论何时都会像空气一样无孔不入,包围并衬托人类的壮举,而一桩显示真理或英雄气概的壮举往往会令山河变色、日月生光。大自然伸出手臂拥抱人类,是为了让他的思想变得象天地一样开阔宏伟。大自然心甘情愿地用玫瑰花和紫罗兰铺设人类走过的道路,并以它壮丽优雅的线条与装饰它可爱的孩子。只要人的思想与自然的幅度相称,那么画画框一定会与图画相配。品行方正的人与自然环境默契和谐,便很容易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主角。

自然美的最高层次是把它变为一种智力的对象,思想的对象。人的智力努力搜寻事物的规律和秩序——天地万物都是那么井然有序,它是我们思想探索的永恒对象,也是不竭之泉源。

自然美的这三个层次,无论是感官的愉悦、道德的升华还是思想的飞跃,实际上都体现了人的内心和大自然的完善的统一与和谐。

我们生活在世俗之中,失败、挫折、灾难、病痛、烦恼总是伴随着我们,如果我们没有一颗超然的心,我们就会被这些人生的重负所压垮,而大自然,往往在不经意间,把我们带到一个超然的世界,给我们快乐,用它的美来温暖我们的心。有一位作家回忆起她大病之后初到户外时,正是一个灰色的三月天。她周围一无所有,只是冬季的残余——无叶的树、半融的雪堆。她忽然觉得这普通的景致起了变化。她这样描述那一瞬间的感受:“我看透了真实的本体,第一遭看到了人生之处处可爱,不可言说的快乐、美与庄严。”

英国诗人布鲁克和他亲爱的人一起饮茶,凭窗一瞥窗外湛蓝的天空是那么高远,顿感“飘然飞升”,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在无星的广漠天空下,

我突然看到了永恒的一霎。

我蓦然,蓦然地了解了,

造物主所知道的一切。”

大自然的特殊景色,常常使我们获得一种超然的体验。看着冬天的月亮在雪地上照出斑驳的阴影,看着深秋的大雁排成人字阵鸣叫着飞向南方,一种神秘的力量就会抓住我们,使我们感受到自然的无限神秘与博大,而我们生活中的任何痛苦与之相比又算作什么呢?

美,大自然的美在任何情境下都能感染我们,使我们超然于尘俗之外。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在二战中曾在纳粹的集中营里度过了漫长的牢狱生涯,随时都有死亡之虞,对于他们这些死囚,大自然的美又有什么意义?

然而,弗兰克的经历证明,大自然的美可以使人蔑视死亡。

同类推荐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写作指南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写作指南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讲述写作技巧:取材、立意、构思、布局、语言、修改、文面、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
  • 神之门:神秘的中东文明

    神之门:神秘的中东文明

    走进《圣经》中的神秘土地踏着先知曾经的足迹探索神秘的中东文明!中东是西方文字的起源——腓尼基文字发源地;一神论在此地萌芽与发展;《圣经·旧约》中所叙述的场景在这里;先知摩西带领以色列子民前往的蜜与奶之地在这里;巴比伦王国、波斯帝国、奥斯曼帝国、阿拉伯帝国等均在此地留下了灿烂辉煌的遗迹中东,这片神秘的土地,虽然她所创造的帝国文明早已离我们远去,但她却是我们永恒的记忆。
  • 华夏黄帝:中华文化探源

    华夏黄帝:中华文化探源

    从历史渊源、民族血缘、文化根脉,证实黄帝的真实存在,他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从河图,洛书的视角,探究中华文化的起源;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
  • 走近兰州

    走近兰州

    《走近兰州》一书挖掘整理了从上古到当代的兰州历史文化,较全面地展示了兰州历史文化的沿革与传承。该书从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文化现象中梳理出了兰州概述、峥嵘历史、文化渊源、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生态园林、民俗风情、地方名品、科教文化、人物春秋等10个方面,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兰州历史文化的繁衍,引经据典、有史有实、条理清晰、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对土生土长的兰州人来说,可以极大地增进凝聚力;对外地的游客来说,则会极大地促进“认同感”。本书涵盖了兰州地域文化的方方面面,让“兰州有着丰厚的人文资源”等赞誉都有了系统的文字根据。
  • 函谷关

    函谷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虚实战纪

    虚实战纪

    如果你所认识的一切都是假的,你该如何?一个看似普通的高中生,却有着不平凡的秘密,两个古怪的少年突然出现在她的世界,将生活的轨迹完全打乱。妖怪,法师,恶鬼,这些原本只是虚幻的词语终于充斥了四周,随之而来的,却是挥之不去的阴暗。过去与未来混杂不清,虚妄与真实纠缠不分,即使如此,也必须一直战斗下去。只为了,自己所追求的那份真实。
  • 修真界主播

    修真界主播

    一个发展出高等文明的修仙界中的高阶命格主播的趣事。捉鬼主播,捉妖主播,功法讲解主播,请您关注!交流群:171740979
  • 风没有翅膀

    风没有翅膀

    本书收录了15岁女孩辜芷妍从小学高年级至初中阶段创作的童话、小说、散文60余篇。书中包括山河观感、读书札记、四时风物、哲思随笔,林林总总,尽在其中。呈现出青春少女不拘一格的奇思妙想和丰富细腻的青春感悟。她的文字如水晶一样明澈,充满无瑕少年的童真与幻想,而文字的底色则深邃而富有意蕴,发出的思考往往能触及灵魂深处,供人去思考人生的“本真”。打开它,在这片五色斑斓、诗意美好的文学大观园内,将带给你更多惊喜。
  • 熊孩子之穿越万界搞事情

    熊孩子之穿越万界搞事情

    群:474988756【友情提示,满十八岁慎入,这是小学生的世界!】今后的一万年,都会有人记住这个名字,我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搞事情的王小明,被人们叫做熊孩子!“来人啊,抓住这个熊孩子,他偷吃了本宫的蟠桃!”来自天庭的王母娘娘怒喝声。“快抓住这熊孩子,竟敢偷吃兜率宫的仙丹!”太上老君气的吹胡子瞪眼。“抓住这小贼,偷了我的人参果!”镇元大仙冷声喝道。“小明,作业做完了没,做完了,九九乘法口诀背给我听。”美丽的小明妈妈严肃的说道。“小明,姐姐有个男孩子和女孩子才能玩的游戏,你跟姐姐走,姐姐教你!”一位妩媚的女子抛着媚眼轻声说道。……无敌从搞事情开始!有了系统,无论那个世界,都有这个熊孩子搞事情的英雄事迹!
  • 每天都是大佬的外挂

    每天都是大佬的外挂

    阮柔柔死了,但是她什么都没有干,真的。就是打了玉帝一顿,烧了帝后的御花园,捅死了几个皇子而已。为啥突然就挂掉了?阮柔柔想不清楚,她也不想想。然后,她就被一个自称为七七的系统给绑定了。为了复活,她必须在每一个世界成为大佬们的外挂,让他们走上人生巅峰。其实就是被套路去每一个世界谈恋爱的故事。快穿1V1,女主武力值爆表,成为每个世界大佬的外挂!
  • 爷爷外号蝎子王

    爷爷外号蝎子王

    秋末的一天中午,华阳县城在秋风的笼罩下显得异常凄凉荒芜。城东的一家铁匠铺里传出阵阵地打铁声,使整个县城显得颇为空旷平静。他迈着紧张却又显松散的脚步正朝铁匠铺走去,炯炯有神的目光放射出仇恨的火焰与复仇的自信。他穿着一件很破旧的宽大衣服,黑衣黑裤,浑身弥漫着一种同秋风一样的阴沉、萧杀。这个黑衣人就是我爷爷,此时此刻,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为奶奶的惨死报仇血恨,让杀死奶奶的凶手永远从这个世界里消失,用他们的头来安慰奶奶的在天之灵。
  • 御风千寻..more

    御风千寻..more

    原来,她还是在意的,以为出尘,仍在红尘。那夜,是这般的清冷,棠梨的花在夜风中颤抖,那个男子风似的从夜空中缓缓飘落。是的,还有那烟花,他的眼中神采就像那烟花一样的灿烂,他的笑容、声音温暖极了,不似此刻清冷。
  • 我怎么可能是大反派

    我怎么可能是大反派

    周云生:“其实我一开始是想做个好人的。”天下侠客:“周云生这魔头,谁若能杀之,我们就推他做武林盟主。”一国国君:“周云生不死,朕日日夜夜皆不得安宁,谁取他首级来见朕,朕赏十万两黄金!”正道掌门:“有生之年,我定要聚集八大门派,攻上周云生那魔头住的光明顶!”某一日。周云生脚踏天下第一高手,拳打天下第一帮帮主,坐龙椅,睡龙床。站在皇宫之巅望月而叹:“天底下还有谁不知道我是一个好人。”
  • 爱入佳境之大叔你找错对象了

    爱入佳境之大叔你找错对象了

    手机屏幕上,是在梦里幻想过无数次的的场景…一场盛大的婚礼正在进行直播,奢侈华丽的布置,举世瞩目。对戒折射的光芒灼伤了她的眼,泪无声滑落,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说喜欢你,你却说我恶心的让你避之不及…抚摸着屏幕上男子刀削般的轮廓,看着男子幽深的眸子,俊美的侧颜……女孩漂亮的眼睛此时因为哭泣而红肿异常。“嘭——”的一声巨响。车子成抛物线一样冲出护栏,坠入冰冷的河水中。紧急播报,XX路发生了一起严重交通事故,车牌号…,男子幽深的眸子中终于泛起了一丝波澜。好冷…可心,好像更冷,就这样结束了吗?呼吸慢慢静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