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95100000056

第56章 中国面临“后危机时代”的战略重点

有以下几大重点,关乎未来的后危机时代!

调整产业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长期以来的明确诉求,近十几年来的每一次五年规划都要强调产业结构的调整。但是,由于长期出口导向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的调整没有根本性的进展,甚至不合理、低级化的程度有愈演愈烈之势。受这一次全球金融风暴冲击,我们的劳动密集型低端制造业比较优势不再,重化工业产能过剩,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形势无情地逼迫着,产业结构调整又一次摆在了我们面前。因此,在2009年以及今后的工作中,“调结构”就成为与“保增长”、“扩内需”同等重要的任务。

1.协调三次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所追求的目标,是合理化和高度化以及二者的统一。合理化,就是产业之间的合理协调,其中主要是三次产业之间比例的协调。

关于第一(农业)、第二(工业或制造业)、第三(服务业)这三次产业的比例,由于各国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因此并无统一的比例标准。但就一般情况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的三次产业,均是服务业所占比重最大,制造业次之,农业最小。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均超过了60%,有的甚至高达70%。服务业是否发达、所占比重如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与世界趋势相比,存在明显的不足,突出表现是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所占比率虽有增长,但比重仍然过小。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数据,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我国三次产业产值的比例为28.2:47.9:23.9,2007年则是11.3:48.6:40.1.这说明,我国第二产业产值占比虽然增幅不大,但却没有回落;而服务业占比虽然已经达到了历年最高值,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三次产业的结构还不尽合理。而即使在服务业内部,也存在着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比重高、金融等新兴服务业比重低的不合理现象。

我国服务业长期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瓶颈”。要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首先就要大力推进服务业的发展。在当前保增长、扩内需的形势下,发展服务业尤其具有积极意义。首先,发展服务业可以增加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就历年统计数字来看,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从长远来看,农业、制造业由于科技兴农、技术升级等,吸纳就业的容量不会太大,甚至有可能下降,就业的增量主要要靠服务业来解决。近年来,我国服务业的就业比率虽然有了大幅提升,但与发达国家60%一80%的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空间广阔。其次,发展服务业可以提高居民收入。发展服务业吸纳更多的人就业,对居民总体收入的提高显而易见的。而劳动者在发达的服务业体系提供的智力服务中提高了自己的素养和技能,进而从事新兴的、智力型的服务业,又必然会增加个体的收入。在居民收人增加的前提下,消费上去了,内需的扩大也就水到渠成。

我国现阶段发展服务业,必须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改革体制,大力推进。首先是改变那种认为服务业为非生产性活动的观念,构建适合服务业发展的宽松体制,给服务业的发展留出一块广阔的天地。其次是在推动传统服务业(如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仓储物流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等)的同时,大力推进新兴服务业(如金融保险、中介服务、咨询顾问、设计会展等。)再次是完善生活性服务(如餐饮、洗理、零售等),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如国际贸易、产品设计、信息服务等)。

2.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在合理化的同时,还必须追求高度化。产业结构高度化,指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从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发展。其主要内容,除了三次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外,就当前而言,更主要的是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向资金密集型、技术智力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我国产业结构在高度化上存在明显不足,此次金融风暴之所以对我国东南沿海企业造成巨大冲击,根本就在于那些企业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从事的大多是加工贸易,制造的大多是初级产品,产业高度化不够。同时受牵累的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行业,从事的大多是资金密集型的产业,生产的是中间产品,也存在产业高度化不够的问题。

总的来看,在现阶段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我国产业处在低端位置。美、日、欧等国家已进入知识经济或服务经济时期,他们依靠原创型的技术及高水平的管理确立了其产业结构在全球的领先地位。而我国尚处于工业化阶段,技术、资金、劳动力素质、管理水平等方面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落差。尤其是我们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在许多工业领域对国外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高度依赖,通过零部件进口组装生产,产品附加价值低,相应的物耗、能耗却比发达国家高得多。而且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型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我国,我国在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出口了大量能源资源,并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因此,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势在必行。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长期任务。十六大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作出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部署,即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为我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明了方向。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我国在“十一五”期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任务和关键。指出:“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关键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目前,针对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该着眼于以下几点。第一,支持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这是2008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作出的宏观调控要求之一。着眼于增加就业的当前需要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长期性,这样的选择是十分正确的。同时,要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域布局,加快其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从而形成新的比较优势,一旦全球经济复苏,就又可以大有所为。第二,提高产业集中度,使一部分企业做大做强。前几年,在一些热门的行业,由于经济效益的驱动,许多规模小、效益低的企业纷纷上马,比如钢铁、煤炭、建材热销等,小钢厂、小煤窑、小水泥厂上了不少。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汽车前3家大企业的市场集中度不到40%,而美国是90%,韩国是93%,新兴经济体中的巴西和印度也分别达到了78%和72%。引导加强产业集中度,可以减少重复建设,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第三,加快技术改造升级。要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淘汰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落后的产能;同时,要发展高新技术制造业和高智力的服务业。第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2008年初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2008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三次产业协调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实际上,现在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几乎没有不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正是由于它们有超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新兴经济体的起飞和持续发展也离不开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价值的过程。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以核心技术为中心的创新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但广义的自主创新还包括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是否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具备怎样的自主创新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是关系到综合国力、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

应当承认,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长期以来十分薄弱。此次东南沿海的一些企业之所以遇风即倒,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是根本性因素。那里许多工厂都从事劳动密集型的贴牌生产,自己基本上没有多少自主创新能力。我国虽然早已成为家电生产大国,但好长时间未能掌握核心技术,高技术产品多依靠进口和外资企业供给。关于我国生产的VCD要向日本企业缴纳为数不少的专利使用费,是这方面最为典型的事例。目前,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虽然有了显著提高,但制约因素还显著存在,包括观念、体制、人才、资金等诸多方面。在观念上,人们对自主创新的认识还不到位,尤其是应当成为自主创新主体的企业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认识尚有距离;在体制上,自主创新的主体不明确。政府不由自主地充当了自主创新主体的角色,高等院校、国有科研机构成科研重镇,而发达国家则都是以企业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在人才上,我国的自主创新人才还比较缺乏,政府主导的自主创新也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在资金上,财政对自主创新的总体投人不够,而且投向也有问题,未能给予企业自主创新以更大。

为了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首先,树立创新意识,强化观念创新。这一点,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观念转变同样重要。企业经营者要把自主创新提高到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并在这一点上与员工达成共识。其次,政府要转变角色,把自主创新主体的角色交给企业,自己做好引导、服务性工作;企业也要在体制上创新制度,变革产权,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现代企业制度。第三,积极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第四,政府和企业都要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资力度,政府要加大全民创新和科技发展的投入,企业也要提高研发投入的比重。自主创新的核心是技术创新,要从观念、体制、资源等多个角度全方位地为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在管理创新方面,不仅要做好各个门类的管理创新和综合管理,尤其要做好自主创新的管理,从而形成一个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的高效运行的自主创新体系。

金融风暴已经让我们的许多企业和经济体系尝到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苦头。在未来,作为世界新兴经济体的一员,我国经济能否由新兴而长兴,关键就看自主创新能力能否提高了。从现在起,我们奋起直迫,赶上西方发达国家虽非一蹴可就,也不会为期太远。

统筹城乡发展

我国经济社会现有格局的一个突出方面,就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这种二元结构导致了我国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不仅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而且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虽然我们早已认识到并且开始着手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但由于历史的积淀太沉重,现有结构又有其较强的稳定性,因此并无根本性的突破。这次全球金融风暴并不会对我国农业造成多少直接冲击,但间接影响和“倒逼”却十分突出。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减产、停产,城市房地产等建筑建设行业的疲软,必将使大量农民工退出城市就业,从而减少农民收入、压缩农村消费。这对于扩大内需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为了实现近期的经济目标,更为了建设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我们应该抓住挑战所带来的机遇,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

1.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和城市优先发展的战略,并采取一系列抑农促工、强城弱乡的财税手段来保障这一战略的实施,造成城乡差距的迅速扩大。一是在财税收入上,加大农业和农村剩余向工业和城市转移。1952—1989年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国家从农业中获取了9716.75亿元。加上农业税1215.86亿元,共达10932.61亿元。二是在财政支出上,重点向工业和城市倾斜。在城市,一切公共设施的建设经费和开支均由国家、政府和全民单位负担。但在农村,农民必须自己出钱办中小学、办医疗、办文化事业,修建道路、水电等几乎农村中的一切公共设施。

为了实现重工业和城市优先发展的战略,区割城市和乡村,我国推行了城乡有别的户籍管理制度。在这种制度下,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城乡人口流动基本上是静态的。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大批农民进城务工,但身份未变,相应的基本公共服务还是享受不到。留在农村的农民,当然也是如此。这造成了城乡之间严重的国民待遇不公平,影响了农村社会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

劳动就业也是农村一个极其突出的问题。我国农业单产并不低,种粮不赚钱的根本原因是人多地少、达不到规模经营。单纯园艺式务农很难让农民富裕起来,现代化农业又必然大量减少直接从事农业的人口。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但向非农产业转移比较困难,农民工进城务工缺乏制度保障,不能融入城市,始终还是农村人,农村就业问题日趋尖锐。

收人也是城乡差距的一个突出问题。城乡收入差距与农业产品价格偏低、农民工多从事低技术型职业有关,也与农村土地制度有关。我国有关法律制度严格限制农民对自己的房屋和房屋下面的土地的处置,土地无法自由交易,农民土地包括宅基地的使用收益和附着物的所有权收益很难流动,这必然影响农民的收益。此外,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征地权攥在政府手中,征地后土地的增值收益又大都流向了城市,已经引起农村社会的不满。

总之,“三农”问题的困扰,归根结底就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解决“三农”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

应该指出,形成我国城乡割裂二元结构的制度经过了长期的积淀,很多已经被法律固化,具有很强的稳定性,相关政府部门对于推进城乡一体化也不无惰性。因此,统筹城市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还有许多困难。

2.推进城乡一体化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并且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之一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

但是,我国城乡分割,时间跨度长,城乡差异巨大,涉及人口政策、财税政策、土地政策等方方面面,很难一时全部解决。尽管为了推进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国家已经做出了几十年的努力,但是一直到目前为止,城乡之间的差距仍然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城乡之间分割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对于我国来说将是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统筹考虑,逐步推进,重点突破。

首先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具体要从三个方面着力,即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险体系。在这些方面,一定要改变传统观念,不应在标准、投入等方面差别对待、厚此薄彼。

其次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等在内的要素市场体系。关于金融市场,要积极发展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培育农村民间金融机构。关于劳动力市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失业登记制度、就业保障制度,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民的充分就业。关于土地市场,要实现城乡土地、房屋产权的统一或衔接,保障农民实现与土地相关的收益。

再次是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要打破城乡身份区割,保障公民的迁徙和居住自由,实现城乡居民就业、居住、教育、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的机会均等,最终达成全民“国民待遇”的统一。

3.加快城镇化步伐城市化是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尺度。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城市化也是必由之路。只是鉴于我国国情,我国城市化选择的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所以更准确地表述为“城镇化”。

我国的城镇化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据世界银行统计,1980年世界城镇化率平均为40%,而我国只有19.39%,不到世界水平的一半;2001年,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了37.66%,但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2—14个百分点;即使按“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达到48%,也还与世界平均水平有一定距离,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还不小。

城镇化进程缓慢、发展滞后,带来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和阻碍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因素。城镇化滞后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第一,直接限制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第二,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和乡镇企业的发展;第三,造成人口结构、资源占用和收入分配结构的不合理。要解决这些问题,进而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城镇化是一条必由之路。

我国城镇化的目标是,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48%,2020年达到56%。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按照市场规律和规模经济的要求,适应产业升级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进程,积极、有序、全面、协调地发展各类城市。要合理发展大城市,大力对中等城市扩容,积极稳妥地发展小城镇,使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等有机联系起来。

夯实社保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适应社会主市场机制的各种体制制度也相应建立起来。与此形成强烈对照的是,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却长期严重缺失,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社会保障甚至与改革开放前相比都有一定距离。近些年来,我国开始逐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但覆盖面有限、力度也不够大。我国社会保障不健全的负面影响,正在越来越突出地显现出来。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不仅是对金融、经济的冲击,更是对人们心理、信心的冲击。如果有强有力的社会保障,人们的心理就会安稳一些,对经济恢复的信心就会充分一些;同时,也会减少就业困难、收入预期所引起的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由此可知,社会保障不仅是个人抗御风险的最终机制,也是全社会抗御风险的有效机制。因此,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就成为必须加快的工作。

1.社会保障缺口巨大

社会保障是国家对年老、疾病、伤残、失业、遭受、灾害、生活困难等情况时给予物质帮助的制度,一般由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核心内容,它又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社会保障实际上是一种国民收入再分配方式,用来保障一部分低收入者的最低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群体的基本生活。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社会保障是否完善已经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社会保障制度具有维持社会稳定、调节经济发展等功能。在经济衰退时期,社会保障通过对失业者、老弱病残者的扶助,增强了这部分人的购买力,抑制了个人收入的减少趋势,消费需求随之增加,社会总需求也相应扩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复苏;在消费需求不足的特殊时期,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也有利于改善居民的心理预期,扩大消费,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当经济高涨而失业率下降时,社会保障支出相应缩减,社会保障基金因此增大,减少了社会需求的急剧膨胀,最终又使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平衡。因此,社会保障又被普遍认为是社会的“安全网”和“减震器”。

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于20世纪50年代,陆续形成了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制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对发展国民经济、巩固国家政权、保障人民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即使是在广大的农村,医疗卫生也有一定的保障。改革开放后,城镇逐渐出现了下岗失业,农村的医疗卫生网点也大幅萎缩,社会保障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真空。1984年、1986年,我国开始在国营企业开始分别实行退休费统筹和待业保险,重启了社会保障。但时间过去了20多年,我国的社会保障缺口依然巨大,远远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覆盖面不够宽。就城市而言,大量的城市集体、私营和外商投资企业的职工、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和进城农民工仍未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城市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远远不够宽。而在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大部分地区还是空白。二是社保基金筹措困难,逃缴拖欠保费的现象比较严重。三是政出多门、多头管理,重视不够,力量不强。四是失业保险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远远满足不了失业人员再就业和新增就业者的就业需求。五是随着社会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六是社会保障立法还不够完善,失业、工伤、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经有了相应法规,但医疗、生育、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方面还缺少相应的法规。

必须特别指出的是,我国现在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不仅狭窄,而且很不合理,就是说,社保覆盖的主要是国家行政、事业部门、国有企业,而其他那些更需要保障的人群、尤其是广大的农民,却很少覆盖。现在,因缺少最低生活保障、看不起病等引发的问题比较突出,社会保障已经到了不能不加快全面建立、逐步完善的地步。2.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快了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步伐。“十一五”规划加大了社会保障的力度,基本思路是:坚持低水平、广覆盖的方针,在完善现有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加快制度创新,初步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全国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体系支撑市场经济运行的“安全网”和“减震器”作用。具体工作包括八个方面:

一是建立相对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避免政出多头,同时积极发展不同层次的各类非政府的社会保障组织,逐步形成富有活力的社会保障运行机制。

二是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完善社会保障监管机制。

三是加快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逐步扩大覆盖面,实行城镇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国家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企业(单位)根据自身经济状况设立补充养老保险;劳动者个人根据经济能力和要求自愿参加个人储蓄养老保险。

四是加快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逐渐扩大实施范围,提高基金的社会化统筹程度,合理确定基金使用的目标。同时,将失业与促进再就业结合起来,将部分失业保险基金转变为就业保险基金,积极促进就业。

五是探索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实行医与药分开、医院与医生分开,建立逐级转诊制度。

六是发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慈善事业。继续实施“分类施保”,完善医疗、教育、住房等单项救助政策,并加强对困难群众的综合帮扶。完善最低工资、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金年度增长的调整机制。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举办公益性福利设施。进一步做好拥军优抚安置工作。继续发挥慈善基金会、红十字会等组织的示范作用,通过税收等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慈善和公益事业。

七是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城乡分头推进、逐步实现城乡并轨的原则,把增强土地的保障能力与发展土地外保障结合起来。积极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向农村延伸,向进入城市的农民延伸,逐步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城乡一体化。

八是改善困难家庭和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完善住房保障体系,通过扩大廉租住房、实行公有住房低租金和旧公房改造等措施,逐步解决生活和居住困难家庭的安居问题;通过适当放宽购房贴息条件、建立租售并举新机制等途径,逐步改善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社保攸关民生和内需社会保障攸关民生,我们在前边已经一再强调;但还必须指出的是,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扩大内需的关系也极为密切。对此稍作一下历史回顾就清楚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来源于福利方面的收入经历了由强劲扩张到持续回落的过程,这种变化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了明显不同的影响。从我国保险福利费用增长的变化情况可以发现,城镇居民消费倾向所发生的阶段性变化与社会保险福利费用支出的变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二者变化趋势基本吻合:1978—1988年,全国保险福利费用总额强劲扩张;1989—1998年,持续回落;1998—2006年,增长缓慢、徘徊不前。

在传统的福利体制被打破,新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待完善的情况下,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对居民消费预期产生了较大影响,限制了边际消费倾向的提高。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一种“低工资,高福利”的分配制度,社会福利由政府统筹统包,城镇居民除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长期消费由政府提供保障以外,其他如食堂、托儿所、浴室、交通补贴等短期消费也基本上由单位负担。此外还有更多的来自实物发放等非货币方面的收入,都构成了城镇居民的当期收入,使居民在工资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能够感受到社会福利方面的收入带来的安全感,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

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来,我国对旧的社会保障制度所进行的较大幅度改革,对居民的消费心理形成了极大的冲击,这些改革提示人们公费福利支出将大幅度减少,个人支出将大幅度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支出预期,迫使居民储蓄意愿增强,消费倾向下降,于是形成了紧缩消费效应。

上述情况说明了居民消费需求与社会保障的关系,也显示了社会福利在整个社会保障中的重要位置。目前我国居民最为关切的问题,主要是就业、养老、医疗、住房、教育。现有的社会保险只能解决其中前三个问题,而投入更大、更显在的住房、子女教育问题则不在社会保险的范围之内。不解决后两个问题,居民就不敢敞开消费,内需的扩大也就必然受到局限。我国现在实行义务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课本费基本都免掉了。但由于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多且更多向高等教育倾斜,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资金的捉襟见肘乃至教师工资都拖欠发放,导致乱收费屡禁不止。而高中尤其是大学阶段的教育开支更大,一个大学生甚至需要全家人省吃俭用才能供养。购买住房对一般老百姓来说,更可能背上一生的债务。而现在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房源有限,满足不了居民的要求。要解决这两个大众关心的问题,在完成社会保险对城乡居民覆盖的同时,还必须加大国家对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的财政投人,在更广阔的基础上使广大城乡居民后顾无忧,积极消费。

同类推荐
  • 最流行的管理智慧

    最流行的管理智慧

    本书以介绍企业案例的形式,对当今企业管理中的诀窍与智慧进行阐述,涉及企业要有自己的使命,培养连贯的经营理念,诚信是企业生存的基因等85个论点。
  • 领袖营销能量

    领袖营销能量

    本书主要对企业的营销模式做出了详细的解析,并对企业领袖的能力、身份、思维给出了定义,帮助企业如何制订发展模型,如何打造爆品,如何进行客户裂变、如何释放团队能量进行了务实的分析,是对一个企业、一个团队领导很适合的一本教科式书籍。
  • 领导智慧成败之秘

    领导智慧成败之秘

    大凡卓有成就的领导者无不具有超凡脱俗的领导智慧。领导智慧是见微知著的眼光,是对大局的把握和操纵,是勇于决策的胆略,是举重若轻、化繁为简的手段和技巧。丰富、修练领导智慧是提高领导水平的捷径。
  • 金牌推销员必备

    金牌推销员必备

    想迅速成为公司的推销业务高手吗?你想尽快提升自己的销售额和收入吗?为达到上述目标,《金牌推销员必备》为你提供了简明、容易操作方法;让你尽快掌握卓越的推销技术,使自己在短时间内成为一流的推销高手,轻松成功。本书是一本简明扼要、实用性极强的图书。
  • 成交赢在心态:成功销售心态的52个法则

    成交赢在心态:成功销售心态的52个法则

    你想做一个成功人士吗?你想成为销售中的强者吗?只要你想,你就一定可以做到,你要相信自己,自己一点都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做到的你就一定也能做到。想要改变自己的一生,就让自己先拥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你要在心里告诉自己:“我不会再让任何人看不起我!我要变强!只有自己变强了才可以去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人。”只要自己拥有坚定的信念,不管在什么时候就再也不会被挫折打倒。你不再是一个弱者,而是一个能够改变自己生活的强者。
热门推荐
  • 幸运鬼仙

    幸运鬼仙

    一个幽魂的挣扎史、奋斗史、发家史……业余涂鸦,初稿,粗线条,快节奏,大跳跃……
  • 重生之团宠难娶

    重生之团宠难娶

    系统君:宿主,今天的任务对森林中的动物弹奏一首令其感动的曲子,奖励升级丹一瓶,任务接吗?离浅墨:接,接..系统君:宿主,弹奏一首让他不想自杀回头是岸的曲子,奖励高级升级丹,任务接吗?离浅墨星星眼,接..接,任务都接。系统君:.....离浅墨:系统君,给大魔头,哦不对是大佬献殷勤?这是什么任务?系统君:宿主,之前你说任务都接的,不怪我。离浅墨:......给大魔,大佬献殷勤,你确定你是升仙系统?某个等着被献殷勤的人等的都睡着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最强献祭升级系统

    最强献祭升级系统

    ”叮!恭喜宿主献祭成功,获得太子洗衣液一瓶;“”叮!恭喜宿主献祭成功,获得叼牌超能皂一块;“”叮!恭喜宿主献祭成功,获得愤怒勋章1枚;”“叮!恭喜宿主献祭成功,获得暴击骰子一枚;”“叮!……”“叮!……”游戏宅叶天正在玩一款企鹅仙侠手游,一时心痒,冲个三千软妹币,发了个游戏红包;结果被某位未知存在搞到了仙武大陆……
  • 请叫我王者系统

    请叫我王者系统

    张园桥是一枚辛勤劳动的王者系统,但是这届宿主也太难带了吧
  • 黑道总裁的病娇妻

    黑道总裁的病娇妻

    作为一个黑道老大,卡兰尼集团的CEO被迫要娶一个陌生占用欲极强的女人,虽然娶她对我的事业有好处也是爷爷要求必须娶的,但是娶她还是因为她的可怕,“宇我好爱你,为什么你的眼里有别的女人的身影,有我不就够了吗。”“宇她哪只手碰你了,不说吗那就都砍掉。”“宇,娶我好不好,你娶别的女人我会杀了你们的。”他对她的厌恶到了极致,真想杀了她算了,要不是还有用处,要不是。。。。何我会犹豫,仍不住去吻她。。作为暗杀界第一杀手,卡兰尼集团最大的股东没有之一,看见了他麻木的心有了颤动,这是为什么呢,除了他其他人没有任何存在必要,他看过的女人都是情敌,你是我的,只是我一个的。。吻我。。
  • 恋爱音乐盒

    恋爱音乐盒

    她,聂晓霞,在别人的眼中,她是一个没有教养坏孩子,小时候母亲抛弃了她,去寻找自已的爱情,从此她不在相信爱情,她学会了伪装,她要让全世界的人都喜欢她。
  • EXO星途之旅

    EXO星途之旅

    你能否成为韩娱圈的天后?一切尽在揭晓......而天成为天后的路程漫漫,你又能否经过考验,站在韩娱的最顶端?亦或者收获最美满的爱情呢?(PS:月双认为各位看不看第一卷都一样,感觉写的太玛丽苏了,所以月双强烈建议不要看第一卷,可直接跳到第二卷,要是有强迫症的妹纸,希望你们能忍过第一卷,开启第二卷【笑cry......】)
  • 尼姑皇后要逆天

    尼姑皇后要逆天

    我靠,上个厕所都能穿越。看来穿越的能力不是盖的,不过穿就穿,你别整我啊!干嘛让我穿成了尼姑啊?什么?尼姑庵又要解散了,要让我去当鸡婆,不行,不行……T^T好吧,听你的,可是你能告诉我王爷和皇上都来了,是怎么回事么?整死人,不偿命啊!啊哈,捡只狐仙回去当宠物:主人,我叫狐小仙啦又捡到一个师傅!我是新一代捡漏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