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83200000017

第17章 白月月圆之夜(1)

1

【文子渊的笔记】

希腊神话中的神性与人类命运

命运可否用理性解释?

这一命题自古以来便困扰着人们。很多人(其中不乏天资卓越之辈)倾尽一生,想要求一个解答,却陷入了同样的怪圈。毕竟,人的一生都在经历各种理性或非理性的考验。而我们很难跳出自身的经验来审视自己。

那么,让我们调转头来,听一听千年之前的声音吧。

当荷马吟唱着特洛伊的传奇,并把一切归于“柏琉斯之子阿喀琉斯的愤怒”时,他解释说,这愤怒因战利品分配不公而起。他偏爱的女俘被统帅阿喀门农夺走,便决定退出战争,抱着吉他(错了,是七弦琴!)坐在船头看好戏。之后希腊联军节节败退;他的好友(事实上的恋人)帕特洛克罗斯看不下去,穿上他的铠甲前去迎战,被赫克托耳杀死;悲痛欲绝的阿喀琉斯为报仇杀死了赫克托耳,又被阿波罗的金箭射中脚踝死去。双方主力阵亡,战局相持不下,直到奥德修斯献上木马计,古老的城池毫无戒备地敞开大门,等来的却是烧杀劫掠的遭遇:一夜大火,男人全部被杀,女人沦为奴隶。

被无数骚人墨客吟咏过的十年战争,还原到历史时,该是怎样惨烈的场景。

我的问题是:这场战争有胜利者吗?

好吧,就算特洛伊的失败是必然的,与希腊联军相比,他们确实缺乏军事上的实力。而希腊人呢?战场上的死亡不计其数,凯旋而归者也未能幸免,多少归国的船只在礁石上撞得粉碎。幸运的统帅阿喀门农回到故国,等待他的是妻子及其情夫的联手暗杀。奥德修斯在荒岛和大海间漂泊了二十年,当他返回家乡,除了家门前的老狗,几乎没人能认出他的模样。二十年!神祇们喜欢开漫长而残酷的玩笑,却丝毫不考虑人类寿命的长度。更别提那些清醒的先觉者了:拉奥孔,卡珊德拉,埃涅阿斯。提前知道结果有什么好处?既然你不能阻止那些事情一一发生,倒不如闭上眼睛,一无所知。

战争有何意义?它必然招来神祇的愤怒,无论胜利一方还是失败一方,都不会获得任何好处。人类自相残杀,神祇自得其乐。这帮奥林匹斯山上的玩家,分成希腊和特洛伊两派,悠然玩起了联机游戏。最伟大的英雄不过是一枚棋子,他们的死亡,不过是游戏中注定的小小牺牲。连最伪善的怜悯都不存在。神的意志高于一切,人的生命只是玩物。一切都是宿命,早已注定,不容更改。历史必须向最终的残酷结局走去。

以理性思辨闻名的希腊人,却把他们的神塑造成轻薄易怒、冷酷无常的形象,一如人世间的暴君。这似乎是一个大大的讽刺;他们敬奉神祇,有最华丽的褒扬也有最尖刻的嘲讽,从性格弱点到风流韵事。他们更强大、更美丽、永生不死;同时也更阴险、更淫荡、更诡计多端……希腊人仿佛看透了人性的矛盾,神明则是这些矛盾的集中代表。惟一不同的是,他们背后站着命运。

命运总在神的一边。人类的战争,其实是人与神的战争;人类不可能是胜利者。

问题并不局限于那个年代。荷马不会解答,也不能解答。他咏唱的是神的光辉与英雄的荣耀,人的苦难不值一提。在之后漫长的岁月里,一个罗马诗人写下了《变形记》,一个爱尔兰作家写下了《尤利西斯》,一个澳洲女作家写下了《特洛伊之歌》。但历史已然发生,无论怎样的重述都无法将其颠覆。我们的结论,哪怕是最谨慎的,亦无法拨开环绕着神话的重重雾障,犹如月亮旁边的光晕。即使如此,我还是想说说我的看法,无论怎么浅薄、残忍、令人羞愧:

理性并不存在。诸神既是命运的象征;命运从来就反复无常,缺乏理性,神也是。

奥林匹斯山的光环褪尽之后,西方文明进入了强调神性的希伯来时代。之后一千年,人们生活在由教皇代理的上帝统治下。之后几百年,中断的理性传统重又延续下来。之后我们有了更先进的技术,更迅猛的变革,更大型的造神运动,更全球化的世界,更渺小的个人,更惨烈的战争,更多死于战争的人们。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的现代文明:诸神死了,我们依然活着,不论付出多高的代价。

2005年10月13日

阅读这则笔记时,我不时地中断思绪,目光移到右下角的日期上,随即陷入沉思。2005年10月13日。那是个怎样的日子?我试图回想写作这篇文章(作为一篇作业,一篇不限题的周记)的动机、构思的始末及写作时自身的状态,却丝毫没有印象。如果不是因为这篇文章,我不会唤起对这已经逝去的一天的任何回忆。仅仅一年有余,它已经在我的头脑中被抹去了。

果然活着的大多数时间,我们都好像不存在一样。

我读下去,不断地惊异于当时写下的内容,连那些不无大话之嫌的地方也不放过。诸神死了,我们依然活着,不论付出多高的代价。这话似乎有些耳熟。但想来想去却找不到来源,只好作罢。

老米回来时,我将文章拿给他看,并指出那句话。“我都记不清当时是怎么想的了……有谁说过类似的话吗?”

“‘在神的一切属性中,我最同情的是神不能自杀。’”

“是谁说的?”

“芥川龙之介,《侏儒的话》。”

我叹了一口气。“真是同意之至。”

2

“喜欢这儿的布置?”罗伊倚在门口问。

“嗯。”

日光暖暖地映入房间,在式样简洁的白色写字台上投下深金色的光斑。宽大的桌面,一览无余地在窗前摊开,上面简单摆着笔记本,屏保是一行旋转的蓝色小字,远远望去并不清晰。桌上另一侧摊着几本书,有杂志、有风景画册,大多与摄影相关。对面墙上是硬木板做成的一列书架,错落地堆满了书。墙边挂着一幅风景照,像是高原藏区,另一幅则是多人合影。靠近门边的位置放了一张米黄的沙发软椅,与整个房间的色调相得益彰。

我倒退一步,再次仔细打量这间被称为私人工作室的屋子。总体来说整洁而有条理,却没有修饰过度的嫌疑。惟一的遗憾是少了一套音响,我心想。

“有点儿像我以前的房间。”这倒不是溢美之词。

“真的?”

我点点头,简单比画了一下方位,“靠门这一侧没有沙发,是组合床,下面有个小书桌,每天晚上踩着它爬上去。书柜是封闭式的两面,带玻璃门,最下面是密闭的组合柜。这边的衣柜上贴着两幅画,我初中时的美术作业。一张是圆柱体素描,一张是自己设计的:一道台阶,沿对角线划开,我把纸涂成一半白一半黑。台阶上每隔三五步放件静物,时钟啊、花瓶啊什么的。美其名曰《人生》。”

罗伊笑起来:“听你这么一说,我倒能想象出那画面感。大概人生就是这样一样样物件组成的东西。”

“就像流水线。”我脱口而出,“不过,即使塞满了东西,有时候还是不可避免地感到空虚,好像自己无法把自己打捞上来一样。”

“那种想法从何而来呢?”

我一声不吭,无意识地捋下右手腕上的皮质手链,把它转移到左手腕上。如此往复。当然,罗伊一定在注意我的动作,但我对此完全置之不理。

“你这儿没有音响?”没来由地换了话题。

“当然有啦。”

他走向桌子,俯下身去,将桌下白色的矮柜移出,旋转了九十度。这样总算可以见到音响设备的正面了——背面是一排碟架,CD并不多,看得出是私人收藏的性质。他接上电源,摁下开关键,放入一张暗蓝色封面的碟,是保罗·莫里哀的《环游世界》。第一支曲子是《我的心遗落在三藩市》。

“真好听,”我说,“小时候读《八十天环游地球》,感觉自己也可以像凡尔纳笔下的主人公一样无所不能。如今看来只是妄想罢了。”

“我不觉得。别说小时候,就是现在,有那样的梦想也是正常的。”

我摇摇头:“长大后一年比一年傻。现在已经到了愚蠢的最低点,不能再往下滑了。”

罗伊不说什么,像个长辈般宽容地笑笑,起身去拿饮料。他离开房间这一阵,我只顾专心打量书架上的藏书。下面两层是大部头的摄影手册以及《英汉大辞典》之类的工具书。越往上书的成分越复杂,仿佛人类历史的演化一样。有北欧神话集与《一千零一夜》、《罗马帝国衰亡史》、《万历十五年》、一部西藏游记、一个印度哲学家的道德经解注、德语教材、猫的分类及饲养手册、《家常菜做法100种》、世界地图册及几本旅行指南;最多的却还是现代小说,一系列都是当代文青们熟悉的名字:从卡夫卡、乔伊斯到塞林格、凯鲁亚克、金斯堡。得,又是个颓废派文学爱好者,我想。

罗伊端着托盘返回房间,小心地把它放在桌上。玻璃瓶里盛满了淡橙色的柠檬水,半透明的颜色漂亮至极。我抓住瓶子,把它均匀地倒入两个空出来的玻璃杯里。冰镇的液体滑过喉咙时,散发出芬芳而异常苦涩的味道,我不由又抿了一口。

“什么感觉?”

“跟一般的柠檬水有点不同呢。加了什么?”

“哦,私家配方,暂时保密,”罗伊挤了挤眼睛,“以后告诉你。如果老米那家伙今后想跟我合伙,绝对乐意传授。”

我眼前不禁浮现出“某某大学毕业生摆摊卖柠檬水”之类的搞怪标题。“那家伙成天念叨着干大事……我估计他不会作此想。况且,现在看上了米国来的女孩子……”

“不是米国女孩子。”

“我不知道他想去哪里。不过托福和GRE的成绩已经有了,一年半以后出国没问题。”早就说过,老米其实是看似散漫,实则什么都不耽误的优等生。优等生怎么可能不出国读研呢——在其他同类都这样做的前提下?

“是好主意。不像我,只打算在小地方了此一生。”

“会做柠檬水和美味三明治的文艺青年绝不会没有前途。”

“你说我?”

“难道会是别人?”我指了指书架上一排垮掉派,罗伊随之望去,不禁一笑。他走过去,随意抽了一本《在路上》扔在桌上。译本是老版,封面有些陈旧,顶上也落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都是些过去的事啦。”他说,又以一种爱惜的姿势把书拿起来,以目光细细抚摸翻开的内页。

“他们的时代确实过去了。那是六七十年代的时尚,传到我们这里已经是九十年代了吧。”

“八十年代后期就开始了,”罗伊说,“讽刺的是,当中国开始引进这些现代派文学时,正是它们在西方走向衰落的时候。从之后的走势来看,事实也的确如此:‘垮掉的一代’的确只能是盛极一时。”

“喂,这可是你喜欢的作品。”我提醒他。

“这也是过去时了嘛。”

他坐回沙发椅上,闲闲地掂了掂手里的杯子,抿了一大口:“曾经喜欢。”

我不置可否地摇摇头,站起身来,再次细细打量书架,取下几本书:《消失的地平线》、一册宋词选和一本淡绿封面的《西西弗的神话》。

“最后一本没有看过。”

“那,觉得希尔顿那本书怎么样?”

我在沙发上坐下来:“小时候觉得好。现在回想一下,纯粹是西方人眼里的东方神秘乐土桃花源,steorotype太明显了。情节忘得差不多,只记得描写景色的段落,是很美。”

“你讲得对……那的确只是他们‘文明世界’的视角。”

“书中的香格里拉完全是西方文明在地球上某一个陌生角落的投影。看看作者的赞叹就知道了:金银装饰,抽水马桶,浩如烟海的藏书,精通黑格尔的喇嘛。尽管地处蛮荒,这里丝毫不存在与文明世界脱节的因素。不管作者怎么称赞藏传佛教的博大精深,都抛不开他们高高在上的文明中心主义的论调。”

“——即使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那个‘文明亟待拯救’的时期。”

我们沉默了一阵。书放在膝头,沉甸甸的重量像阳光扫过皮肤,使不熟悉它的人莫名其妙地感到心慌。或许是我已经习惯了不见日光的生活方式。空气莫名地凝重起来,直到罗伊继续他的谈论。

“人们往往只看表面,子渊。”夕阳西下的时刻,光线正在云层背后急剧地消退,“如果我们的眼睛习惯了这一点,就会渐渐失去分辨真实与幻象的能力。那么有一天,即使真相出现在眼前,我们也会一笑而过,漠然置之。这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年代,你无法判断什么是真实。”

“是的。”废什么话,这不仅仅是本世纪的规则。

“因此,我此刻讲的话,无论听起来多么真诚,多么无懈可击,你也可以不必相信。”

“你准备好了?”

答案越来越近。我都听见他话语里的绝望了。然而我沉默着,漫长的沉默像一条金色巨蟒,缠绕着我的项颈、我的灵魂。从近于死寂的麻木中抬起头,连呼吸都感到困难。

迄今为止,我并不感到分辨真实与幻象是一件困难的事。尤其当真实以万分残酷的形式出现在眼前,你不得不低下头去,承认它的存在,接受它的毁损、它的撕裂,它带给你的一切折磨。最终,你要像跪在十字架面前祈祷一样,低下头承认你的罪过。不错,你遭遇了命运的折磨,但那不过是上天给予恩赐的一种方式。幸福或苦难,同是命运至高无上的赠予。

或许,承认这一点会让我们好过一些。

“你说吧,”我艰难地打破了沉默,“我会在信与不信之间选择。”

他叹了口气。这次是真的了,期待已久的答案。或被点化,或丢掉所有希望,不再苦苦追究。是什么鼓动着我的好奇心,促使我去追寻那个名字背后的一切?不管了。就算是放手一搏吧。

“看这幅照片,”他指了指墙上挂的风景,“美吗?”

“美则美矣,只是如今高原题材的摄影太多了。”

“没错,就是你想的那样。”

他停了一停,用缓慢悠长的语调说下去:“四年前,在西藏纳木错。那时我二十一岁。按下快门那一刻,我以为世界上最美的景象也不过如此。但我错了。”

“为什么?”

“最美的东西往往潜藏于平凡无奇的事物中。就像此刻,我向你讲述的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但其中的真义,若不是亲身经历,任何人都不会懂得。”

没来得及反驳,他指了指另一张照片:

“——我和我的朋友们。你永远不会想到,我们曾有过一个乐队。它的名字是蔚蓝海岸。”

3

“你终于说了。”

从《再见,雅典卫城》到最后一首《太平洋假期》,音乐接近尾声,日光仍未完全淡去。浅蓝的天际散发着河流一般舒缓匀称的光彩。夜之氛围悄然升起,一点点侵占着白昼的疆域。眼前是半面白月,轮廓模糊,光芒浅淡,孤寂无助地悬在三十八万千米外的高空。肉眼望去,你简直无法想象那样远的距离。然而它就在那里,比任何一刻更加清晰的月之影像,你可以看到小行星撞击的伤疤,环形山不完美的线条,每一道夜色蚀刻下的阴影。不,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还有时间。你等待着,看黑夜无声无息地侵吞大地,掠走最后一丝太阳的光辉。那时,人们便可以摘下面具,体味月的壮丽、凄清、独一无二的容颜了。

“让我想到古埃及人的贝斯特之夜。”

“那是……什么?”

“白月月圆之夜,人们歌唱舞蹈,举行仪式来祭祀贝斯特女神。”他说着,漫不经心地看着前方,“从古到今一无不同。”

“可现在并不是满月。”我指正道。

“你看到的只是阴影。月的本体是完整的。”

“诚然如此。”我反诘,“但你忽略了背面。你可曾想过,我们眼中的完整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的结论?”

千万年来,没有人看见过月亮的另一面。他们眼中只有反射阳光的A面,皎洁、纯粹、洁白无暇。而B面呢?我们看不见,我们一无所知。直到现代,通过月球探测器一类手段,才知道那里的情境:是否有同样的环形山脉、干涸的海洋、古运河或者荒凉的平原。然而,一切仍存在于遥远的太空图景与飘渺的人类想象中。我们永远无法了解那个潜藏在黑暗寒冷中的世界,正如我们永远无法了解另一面的自己。

“对不起,我不该这样说……请继续吧。”我拾回话题,僵掉的气氛一时有所缓解。

“那么不完整的事实呢?”他反诘道。

“没有关系。我能够理解。”

同类推荐
  • 没有名字的人3:失落之城

    没有名字的人3:失落之城

    汪旺旺等人从“贤者之石”“侥幸”逃脱,依据线索,推测美年达也许是被带回了她的故乡——坐落在堪萨斯州的一个叫作阿什利的小镇。可小镇在任何地图上都没有被标注,也没有其他证据证明这个地方存在,小伙伴们决定去堪萨斯州一探究竟。在机场,汪旺旺意外遇见了昔日国内的初中好友张朋。张朋称自己此行是为了寻找失散的父亲,而他所描述的父亲失踪的地方,竟然就在阿什利镇附近。一同前往目的地的张朋在飞机上突然发病,小伙伴们发现,他和迪克一样身患了绝症,也在服用神奇的特效药MK-58。虽然汪旺旺十分相信张朋,但达尔文认为这一切不可能只是巧合……一行人终于找到了废弃的阿什利镇,这个荒无之地到处透露着诡异。还没来得及查到线索,汪旺旺等人就被一个丑陋的“蜥蜴人”绑架到地底盐矿囚禁起来。盐矿中住着一群以为生活在冷战时期的印第安居民,但他们全部变成了“怪物”。汪旺旺通过这群人阴差阳错探明到MK-58药物的来源,也了解到美年达真正的身份。但此时,一行人已经自身难保,他们要如何脱离困境,逃出生天?
  • 心术

    心术

    社会话题女王六六再踩社会痛点,《蜗居》之后直指中国式医患关系。我们在互相提防的日子里提心吊胆,又何止是医院?人在世上不外乎两点,心与术。也就是德与才。要么德才兼备,要么心术不正。一个预备成为医生的人,首先要有一颗仁心,然后才去训练他的仁术。小说以上海某知名医院的脑外科医生郑艾平的第一人称视角切入,“我”是一个想实现医生理想和抱负的人,但是他的工作又让这一愿望遇到层层阻碍。
  • 对一个死者的审判

    对一个死者的审判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首席记者

    首席记者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战国红

    战国红

    《战国红》是一部扶贫题材长篇小说。作品表现了我党优秀扶贫干部忠诚担当、勇于奉献的英雄事迹和时代精神。作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结合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十九大精神,以文学的方式对扶贫工作进行了深刻而生动诠释。
热门推荐
  • 览镜

    览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今生来世如梦似梦

    今生来世如梦似梦

    人生有太多后悔,自己未能把握住,未能改变什么,只好写下这本书,用情感消磨情感。如果有后悔药,我一定要得到。可惜,人生没有重来。
  • tfboys之梦中的她

    tfboys之梦中的她

    三个四叶草女孩儿和当红组合tfboys一起穿越到了古代,身份各不相同,在经历了一次奇妙的时光旅行后,他们能回到现代吗?
  • 傲刀登天

    傲刀登天

    我命由我,不由天。有人笑我太疯癫,我却笑他看不穿。以刀为器,以血为甲。看我在这茫茫修真世界中,杀出一条血路。破桎梏,上九天。新书求收藏推荐!!!!群号下面有,书可以先养肥再看。酒香也怕巷子深,大家帮忙向朋友推荐一下书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白月光学长人设又崩了

    白月光学长人设又崩了

    校园+言情+微奇幻+无逻辑爽文温润如玉的学长vs可爱干净的学妹。高三之前,他是校园中学霸,大神,温柔的白月光,好脾气集一身的完美男神。高三之后,他变成了霸道总裁,醋王上身。某天,演员沈安卿突然被爆出已婚的消息。结婚证上的男人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她的结婚对象居然是某集团总裁,多年前的数学天才,校园中的白月光男神!然后沈安卿又被爆出,她不仅仅是千金大小姐,还是芭蕾权威舞者,是大提琴演奏家,是律师界闻风丧胆的存在。粉丝们:果然演员只是一个小小的马甲,我家大佬今天依然是可爱的安卿宝宝。1v1,双洁无虐
  • 定西番

    定西番

    她是草原上的明珠,他是那冷面王爷,一朝和亲,他们走在了一起。她只是一个不懂中原的异域公主,他只是在等着当初那个姑娘,他折磨她,直到最后,他才发现,自己爱上了她……
  • 皇室外传

    皇室外传

    在皇室战争全国线上锦标赛上,血格因断网而与胜利擦肩而过,输掉了决赛,却得到了比巨额奖金更珍贵的东西......
  • 你看起来很美味

    你看起来很美味

    十年前,七岁的‘她’正式成为了世界公主,也就是说,未来的Queen【女王】‘她’还要经历十三年的历练,便要正式登基为Queen了,现在,十年过去了,还有三年,最后的三年便要正式登基为掌管世界的Queen,这三年的学院历练,让‘她’经历了一场又一场伤心,开心。。。。。。的事和一场惊天动地的爱恋,是走入结局,还是,支离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