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8800000011

第11章 山西曲艺史略(2)

在“解放区”,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各种艺术形式为解放战争服务,成立了曲艺艺人的新组织,艺人们普遍开始说新书。新的书目主要是宣传革命英雄及歌颂军民团结、土地改革、生产自救、破除迷信、婚姻自由等方面的内容。“解放区”各曲种的演出形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演出人数和伴奏乐器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大多数曲种由过去的一二人表演,变成有了三至五人或更多人演出的情形。如临县三弦书由单人演出改为三五人同台演出,伴奏乐器增加了扬琴、笛子、二胡、四块瓦等;武乡鼓书加入了大锣、大鼓、大镲、书鼓、手板等打击乐器和二把、板胡、笛子等管弦乐器进行伴奏,有的演出还加上了唢呐。各个曲种的唱腔音乐也有了丰富和发展。有的曲种在一些节目的演出中,甚至还根据需要改变了原来的唱腔。如1947年,阳城县曲艺队深入部队随军演出,但效果不甚理想,原因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战士,大多听不懂本地方言,或听不惯本地曲调,曲艺队随即改革唱腔,广泛吸收和创制新腔,很快受到战士们的欢迎。这些新创的唱腔,后来也被阳城、沁水县的一些艺人所沿用。有的曲种还改革了唱腔的结构形式,使表演力更加丰富。

在这个时期,人民政府还请文艺专业人员对艺人进行技艺上的辅导。专业人员教习简谱,教习乐器演奏技巧,使艺人们在演唱、演奏技巧等方面都有所提高。1945年武乡鼓书艺人韩庚江应邀给潞城驻扎的北方大学讲授鼓书的唱法和书目,学校将他讲的书目整理成册,供部队、机关学习。从目前留存的一些资料来看,这一时期山西曲艺艺人们说唱的各类新曲目有两千余个。这些作品有明显的适应性和时代性。有些作品字句粗糙朴实,通俗易懂,容易上口,战斗性、针对性强,乡土气息浓厚。由于条件所限,各根据地均没有专门曲艺刊物。大量的作品当时登载在宣传机关和后来的国民教育馆编印的油印小报和麻纸小册子上,在历次战事中绝大多数已经丢失了。赵树理的大鼓词《战斗与生产相结合——一等英雄庞如林》、寒声的鼓书《大军南下》、襄垣鼓书《买卖婚姻真正坏》(李月胜演出)、武乡鼓书《地主与长工》、《蒋军必败》、黎城鼓儿词《一年左右胜利》等几十件作品保留下来。

山西“解放区”的艺人们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们利用本身的特殊身份为“解放区”的民主政府送情报、传消息,亲自投入到解放战争中。沁州三弦书盲艺人赵文焕就是在送情报途中被敌人杀害在沁县寺家庄湾的。“解放区”的说唱艺人和曲艺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为教育人民、团结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一支重要宣传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山西曲艺

欣欣向荣的山西曲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西全省经济迅速恢复,文化艺术出现崭新局面。广大曲艺工作者积极贯彻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创作表演焕发出新的生机。曲艺作为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1949年12月3日至16日,山西省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太原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三百四十人。曲艺界代表狄来珍等当选为代行曲艺组织事务的中华戏剧工作者协会山西分会理事。1950年,太原市成立了曲艺联合会。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旧社会备受歧视和凌辱的曲艺艺人,感受到了当家作主的幸福,政治觉悟与爱国热情空前高涨,积极参加禁毒,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等的宣传演出活动。1951年5月,政务院发出《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后,太原、大同、长治等城市和其他曲艺活动分布比较集中的中小城市,从加强曲艺艺人的政治教育入手,鼓励他们不演宣扬封建迷信和反动思想的曲(书)目,积极编演新曲(书)目;坚决取缔班主“养女制”和半艺半妓的“花班”,保障了曲艺艺术的健康发展。

在曲艺的组织机构建设方面,山西省人民政府文化事业管理局在20世纪50年代先后下发了《山西省民间职业剧团登记管理暂行办法》,转发和落实了文化部《关于对民间职业艺术表演团体和民间职业艺人进行救济和安排的指示》等文件精神;山西人民歌舞团设立了曲艺组。各级政府对曲艺的艺人队伍进行全面整顿。过去解放区已经建立了曲艺队的地方,又根据新的环境和本地情况进行了调整。如襄垣县将“盲人爱国宣传队”和“鼓书宣传队”中的盲人抽出来,组建新的全部由盲人组成的“盲人曲艺宣传队”;高平县则吸收明眼人和女性,成立了“高平县曲艺队”;许多地方成立了由政府领导的艺人管理组织“曲艺改进会”等。在过去曾是沦陷区或国统区的地方,各地政府主要是把流散的艺人重新组织起来,通过学习、整顿,使他们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开始新的生活。如濒临灭亡的曲沃琴书,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努力下,又组织起共有四十多人参加的六个曲艺队,开展创作和表演活动。

各级政府的文化主管部门在把艺人们集中起来进行学习改造并解决他们生活中实际困难的同时,还组织他们交流艺术经验,推动编演反映现实生活的新节目。有些地方政府还把一些骨干艺人转成了非农业户口。艺人们生活有了保障,积极性空前高涨,积极编演宣传中国共产党各项方针政策、服务国家各项中心工作的新节目。山西省文化事业管理局下属的音乐工作组、戏曲工作组和艺术馆等,均设专人负责全省的曲艺工作,开展对全省传统曲艺艺术资源的调查、挖掘、整理和新节目编演的辅导与培训工作。

随着各地一些曲艺表演机构的逐步建立,职业艺人有了安定的生活,能够全力投入到演出和政府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短短几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1953年举办的山西省民间艺术观摩大会,全省各专区有一百八十多位民间艺人参加了演出,其中曲艺节目有“晋南道情”(河东道情)《十样锦》、“方言快板”(快板)《新婚姻法》、“眉户书”(曲子)《王婆骂鸡》等数十个。同年,《山西日报》公布的文娱活动征文名单中,有数十篇新创作的鼓词、“顺口溜”(评说)、快板等曲本作品。“永济道情”即河东道情艺人张子仪、尚占云、王廷文、王永怀等1953年4月出席了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1955年,山西省第二次民间艺术观摩演出大会,共演出五十九个节目。“太原莲花落”《阮英戏州官》和相声《新灯谜》等曲艺节目获得一等奖。1956年2月山西省总工会举办第一届职工业余曲艺会演,并组织代表队于4月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首届职工业余曲艺观摩演出大会。相声演员蔡庆善等参加演出并与各地代表一起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1958年,举办了山西省首届曲艺杂技汇演,演出翼城琴书、西河大鼓、“沁县三弦书”(沁州三弦书)、河南坠子、八角鼓(柳调)、武乡月调(武乡三弦书)浮山四平书、襄垣鼓书、数来宝等曲种的七十余个曲(书)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山西曲种和曲(书)目的一次大检阅。同年,山西省代表团以评书《英雄大闹电机厂》、沁州三弦书《沁县六大变》、武乡琴书《说怪》等曲目,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曲艺汇演。评书《英雄大闹电机厂》等的曲本,后来收入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第一届全国曲艺作品选集》(上下册)。

这一时期,有些地方还组织开展“编新书,唱新事,做新人”活动,反映现实的新曲艺节目不断涌现。如宣传大政方针的《土地改革就是好》、《统一货币》、《农业税制》、《合作化好》等;歌颂英雄的《刘胡兰》、《吕梁英雄传》、《黄小旦大闹理发馆》、《杀敌英雄罗来富》等;宣传婚姻自由的《小二黑结婚》、《自由恋爱》、《婚姻法》、《自由结婚好》等;教育广大群众的《诉苦复仇》、《李翠先转变》、《团结起来力量大》等;反映劳动人民在新生活中新的精神面貌的《月下开荒记》、《韩梅梅养猪》等;破除迷信的《考神婆》、《河神娶妻》等以及提倡节约的《一顿饭省一把米》;号召学习文化的《扫盲歌》等。

这个时期,除明眼人外,许多地方还有女性加入了曲艺表演队伍。这些新的专业曲艺工作者,将学习传统,继承传统和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演新节目结合起来,使曲艺有了较大提高。随着专业队伍的壮大,节目演出的人员也相应增多。许多过去仅由一人表演的曲种,此时在专业团体,大多成为多人分行当的“拆唱”,有的曲种还出现了“走场”表演。演出人数的增加也使伴奏乐队的人数有所增多,伴奏乐器相应增多,小提琴、大提琴等西洋乐器也被一些曲种引入伴奏。有些新的伴奏人员不仅学会了简谱,演奏技巧也有明显提高。人数的增加使演唱形式也有了改变,唱腔方面的改革也较为突出。根据情节和情绪的需要,有的曲种创出了新的板式或曲调,有的曲种向兄弟艺术形式学习,吸收了戏曲、民歌等的唱腔或曲调,运用到曲艺说唱中来。山西省歌舞剧团的曲艺演员刘炳苓在学习潞安鼓书后,对其唱腔进行了加工、改造和出新。这一时期,还在一些曲艺汇演和调演中出现了诸如“太原大鼓”、“上党鼓书”等节目,以及叮叮呛等新的曲艺品种。

国家、省和省内各地组织的各种曲艺汇演,为曲艺的交流和提高创造了机会,也涌现出一些艺术性较高的作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山西共举办全省性的曲艺汇演八次,组织代表团参加全国性的曲艺汇演五次,举办曲艺创作会或培训班二十余次。其间创作、表演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和时代英雄的新曲本、新曲(书)目,如鼓词《考神婆》、《石不烂赶车》,评书《灵泉洞》(以上赵树理改编或创作),鼓词《饲养员之家》(王易风作),快板《王二小学文化》(安静改编),快板书《大寨英雄贾进才》(集体创作),单弦牌子曲《夫妻顶嘴》(尹晓寒作),相声《劳动锻炼》(郭仲良作)、《新灯谜》(张立友、李鹏作)等。与此同时,专业文艺工作者整理、改编了一批传统书目上演,如评书《武松大闹石家庄》(狄来珍口述,田丁整理),“襄垣鼓儿词”(襄垣鼓书)《三鬼毛》(王怀德整理),潞安鼓书《拙老婆》(刘炳苓整理)等。其中潞安鼓书传统曲目《拙老婆》、《断金钱》和襄垣鼓书《武松打虎》等,被专业曲艺演员排演后,在省内外广泛流传。太原市评书队根据同名小说改编演出了评书新节目《平原枪声》、《铁道游击队》、《新儿女英雄传》、《林海雪原》、《红岩》、《野火春风斗古城》、《欧阳海之歌》等。潞安鼓书一些节目的唱腔还被选进大中专院校的音乐教材。中央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的专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多次来山西采风,录制了二人台和曲子等曲种的一些优秀传统曲目。曲子和二人台曲种的艺人们也带着他们的拿手曲目走进北京及沈阳的大学音乐课堂。

在这一时期,山西文化主管部门主办的《山西文化》、《山西群众文艺》、《火花》、《说说唱唱》、《山西日报》文艺副刊、《山西农民报》等报刊杂志都开辟专栏登载曲艺曲本。各地文化部门主办的刊物也开辟专栏发表曲本作品。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山西曲艺选》(1960年5月第一版)等曲本专集。20世纪50年代,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原太原市新华广播电台)连续播出狄来珍说的评书《新儿女英雄传》等。1960年2月,临猗县委宣传部内部编印了《李希文快板选》、《临猗戏剧快板选集》等曲本资料集,特别是李希文的快板节目,绝大部分取材于当地的真人真事,反映和歌颂了当时各项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流行全省各地。1962年,有关部门内部印行了《山西民间曲艺资料·传统曲目汇编》。中央广播说唱团的相声演员侯宝林和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曲艺团的相声演员马三立等名家也率团来山西演出。

遭遇挫折的山西曲艺

“文化大革命”期间,山西的许多曲艺表演团体被取消,其中一大部分改为“宣传队”,配合当时的政治宣传或改编演出“样板戏”的内容。山西曲艺的传统曲(书)目一律遭到禁演。赵树理、狄来珍、李希文等曲艺界的代表性人物受到迫害,含冤而死。大部分曲种的盲艺人因为禁演传统书目无法行艺,而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但一些曲艺工作者仍然结合实际,坚持业余创作和演出。一些新成立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也采用曲艺形式演唱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领袖毛主席、歌颂新社会、以及颂扬“文化大革命”等的新节目。但这些节目明显具有为“文化大革命”歌功颂德的极“左”的错误倾向。1976年,山西省举办了全省曲艺调演,演出了单弦《喜迎春色满人间》、“太原莲花落”(莲花落)《青年支书反腐蚀》、潞安鼓书《劝闺女》、武乡琴书《巧护彭总榆》、数来宝《梨乡新貌》、忻州三弦书《双截车》、晋南道情(河东道情)《管天姑娘》、晋北道情《桥头哨兵》、《雪夜擒敌》、京东大鼓《雪夜追猪》、西河大鼓《演出之后》、翼城琴书《买铁牛》、襄垣鼓书《专业队长李振刚》、“绛县土快板”(快板)《内燃泵》、评书《江浩劫车》、相声《学样板儿》、浑源扇鼓(喜乐鼓书)《一封情书》等近八十个新创编的曲(书)目。同时,各地、市、县等文化馆编辑的文艺刊物都开辟了曲艺专栏,如太原的《群众文艺演唱》、长治的《潞州文艺》、吕梁的《群众文化》、临汾县的《临汾文化》、霍县的《战斗文艺》、浮山县的《浮山文化》等,都发表有反映时代特色的曲本作品。各级文化宣传部门每年编印的“春节文艺演唱专集”中,也有许多是曲本。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广大曲艺工作者通过创作和表演的新节目,对“四人帮”的祸国殃民行径进行了辛辣的揭露和批判。涌现出的“迭杂子”(快板)《刘五卖豆腐》、相声《下山虎》、数来宝《说话》、“山西顺口溜”(评说)《会安排》等节目,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各地、市、县主办的内部文艺刊物,也刊载了大量批判“四人帮”的曲本作品。1977年,大同、太原率先恢复了文工团曲艺队。1978年,全国群众文化工作“学大寨、赶昔阳”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昔阳县召开,大寨大队业余文艺宣传队汇报演出了迓鼓、快板、二人台等曲艺节目。山西曲艺开始逐步焕发新的生机。

改革开放、焕发生机的山西曲艺

1978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山西曲艺作为山西文化艺术的一个门类,在它所涉及的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山西曲艺事业的发展的主要成绩和重要贡献,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同类推荐
  • 武士道(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武士道(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有人说武士道的价值核心是“忠”,有人说是“仁”,这本书则说是“义”。那么什么是武士道?本书全面地为我们展示了“武士道”全貌。作者是著名国际政治活动家、农学家、教育家,他是从1984年到2004年间流通使用的5,000日元的币面人物。本书据说让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看得非常入迷,一夜之内看完,还以此书分赠其友人。
  • 山西民俗

    山西民俗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思想课堂-美学笔记

    思想课堂-美学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历代词赋

    历代词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人民警察礼仪常识

    人民警察礼仪常识

    本书是人民警察所用的礼仪课程教材。分为绪论、基本礼仪、语言礼仪、公务礼仪、社交礼仪、职业礼仪、涉外及部分民族的民俗礼仪和警察礼仪实例解析及训练等8个部分。
热门推荐
  • 生活系神豪

    生活系神豪

    走路就可以赚钱?快递小哥步鸣得到了一个超级步行者系统,每走一步就可以得到一块钱。同时还可以进入各个世界去做任务,跟各界大佬同屏,和田玉算什么,造化玉碟给你了,千年老山参算什么,九转金丹要不要?突然多了一个原力手套,我是把它给钢铁侠呢,还是给灭霸呢……没钱走两步,谁敢比我豪?
  • 源阵

    源阵

    普通人如蝼蚁,天空上的眼睛俯视着他们,死生不由己。神秘的符文,将开启一个新时代。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永不停息的骄傲之心,指引着他们寻找那缕希望之光。
  • 快穿之男神等我来攻略你

    快穿之男神等我来攻略你

    身为学生党的温颜,为了完成各科老师所步的作业,熬夜更写作业结果意外猝死了……无一意外,系统帅哥绑定了她,就这样开始了快穿。【甜宠文】【1V1双洁】世界一:高冷仙人VS萌萌兔妖…………泠寒上仙冷漠的看着抱着他大腿的小白兔,冷淡的说:“松开……”小白兔眨巴眨巴湿润的眼睛,抱的更紧了……泠寒上仙淡定的施了个仙术,小白兔一下子松开了泠寒上仙的脚,还翻了个跟头。谁想小白免竟一下子哭出了声“呜呜呜~你你你欺复小兔紫~”就这样,小白兔赖上高冷仙人的故事!…………世界二:校霸男神VS学霸校花……(╯3╰)(?>ω<*?)希望喜欢。
  • 我得了热搜第一

    我得了热搜第一

    【外冷内热的傲娇男明星X可爱沙雕的狮子女】【是巧合还是天意,看他们如何吃定对方透透的】甜宠娱乐圈爽文1v1现言腹黑话唠当红爱豆成为你的老公,醒醒!真的不是在做梦!和爱豆谈恋爱,你不来体验一下吗?非常刺激。写的时候有原型,不喜勿喷。把你爱豆代入,观看效果蹭蹭上涨!猜猜看我写的男主原型是谁。当红顶流男爱豆楚肖昆被曝恋情后,盛妍曾经为他开的一个安利站子顺势在后续发展中登上了热搜第一。因为站子id叫“楚肖昆女友思君日常”,非常有噱头和热度。盛妍刷着微博腿伸直搭在楚肖昆的腿上,动了一下脚,“哎,楚肖昆,我因为你,真是有了太多个第一次了,现在人生第一次上热搜。”楚肖昆挑着眉说道:“你还会有更多的第一次。”“你什么意思?”“最近我有考虑计划结婚生子,不知道夫人的意思?”楚肖昆顺着她的腿,往盛妍身上凑,“不如我们先探讨一下生子的方法吧?”...欢迎和大家交流,在讨论区多多讨论哦!喜欢的话记得收藏和送红豆哦,么么哒,爱你们!
  • 越世之恋:绝世无殇

    越世之恋:绝世无殇

    一次旅行,一个神秘的项链,将她带到了一个神秘的国度。在安神女神的雕塑前,她惹到了他。“嫁给我,江山为聘,许你一世无忧。”他说道。“对不起,我不能。”她答。“为什么?”他问道。“因为我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她想到。千年的爱恋,一世的情缘,究竟是她恋上了他,还是她夺了他的心。本文群号:499089238喜欢本文的朋友可以加一下哦~~
  • 乌尊

    乌尊

    修行者的江湖风云起,风雨楼少年惊空出世。惨剧血仇,生死博弈;玄门之争,妖魔大战。看少年如何蜕龙重生,踏碎虚空,星辰大海。
  • 呆萌少女的腹黑王子

    呆萌少女的腹黑王子

    林晓萌;我要出去夜千铭;不行,出去也行,我和你一起林晓萌;我要自己出去夜千铭;可以,亲我一下林晓萌;我不、、夜千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浪荡记

    浪荡记

    朱温篡唐,还未过足皇帝瘾,便一命呜呼了,杀死他的人却是他的亲生之子朱友珪。黄巢之妾乃朱温姘头,朱温夫人又与黄巢大有干系。黄巢之子原是朱温之子,朱温之子却又是黄巢之子。黄巢与朱温乃是一对不共戴天的死敌,但他们的后人却联手做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 芙蓉镇

    芙蓉镇

    《芙蓉镇》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音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1964年春她用积攒的钱盖了一座楼屋,落成时正值“四清”开始,就被“政治闯将”李国香和“运动根子”王秋赦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罪证查封,胡玉音被打成“新富农”,丈夫黎娃娃自杀,黎满庚撤职,谷燕山被停职反省。接着“文革”开始,胡玉音更饱受屈辱,绝望中她得到外表自轻自践而内心纯洁正直的“右派”秦书田的同情,两人结为“黑鬼夫妻”,秦书田因此被判劳改,胡玉音管制劳动。冬天一个夜晚,胡玉音分娩难产,谷燕山截车送她到医院,剖腹产了个胖小子。三中全会后,胡玉音摘掉了“富农”帽子,秦书田摘掉了“右派”和“坏分子”帽子回到了芙蓉镇,黎满庾恢复了职务,谷燕山当了镇长,生活又回到了正轨。而李国香摇身一变,又控诉极左路线把她“打成”了破鞋,并与省里一位中年丧妻的负责干部结了婚。王秋赦发了疯,每天在街上游荡,凄凉地喊着“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成为一个可悲可叹的时代的尾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