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18000000032

第32章 父亲的村庄

在梦里,那个村庄又出现了,随着次数的增多,它的轮廓由模糊而清晰,由凌乱而变得有层次了。我在努力想它的存在和来历?

于是我想起与我的血脉相关联的那个村庄。那个名叫郝洞的村子(听起好像是韩国的地名)正是我的故乡。郝洞的“郝”发音很特别,当地人管“郝hao”说成“郝ha”,用太原话,则为“he”,这样的发声界定了晋中一带方言发音上的差异,邻近县的方言怎么念,我不大清楚,按普通话的发音该是念“(郝)hao”。

毫无疑问,这个名叫郝洞的地方是我在履历表上填写过无数次的祖藉,它就在距省城太原不远的平遥县,平遥是一座历史名城,不过在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它也只是个地名而已。

我第一次回到故乡是在六二年放暑假,父亲带了我回老家去,那是我生平第一次乘火车,火车还是那种原始的蒸气机车,开动起来“哐哐哐”的,响动很大,在火车上父亲买了一样食品,即“太谷饼”,那糕点的样式很古朴,吃着有些发甜。我们从一个叫洪善的小站下车,跨过铁道一路往东,沿着乡间小路走了大约二三里的样子,那个被称为老家的村庄出现了,它和我在梦里见到的几乎一模一样。

进村后,一路上有人跟父亲打招呼,看来父亲在村里的人缘不错。走进我家的老宅,先看到是门前那棵老槐树,院子里的老宅、枣树和井台都一一呈现……天黑时,屋里点起了煤油灯,油灯如豆,悠悠的散发出一股油腥味儿,我躺在土炕上闻着那浓浓的乡间气味,当时我清楚的意识到,这就是我的老家了。第二天起来在院子里我看到空地上的那几十棵枣树,树下的空处栽种着一些瓜豆之类的作物。父亲说这院子久未有人住了,平时靠一远房亲戚过来打理,秋天收下的枣儿什么的就算是给人家的报酬了。我想,秋天时,枣树上会结满了玛瑙一样的红枣,绿树上颗颗诱人的红枣,放在嘴里会是很脆很甜的;院子里还有一眼水井,井台由青石垒成,井边还架着陈旧的辘轳……我想,这么大的院子里总该养些鸡鸭或羊什么的,至少也该喂两头猪吧,然而,没有,那院子因没有家禽之类的活物存在而显得有些冷清。

第二次回郝洞是在六八年的夏天,那年我已长到十六岁,算得上小伙子了。那次是和母亲一道回去的,当时我们回乡的目地只有一个,就是想找村里的亲戚们帮着给买小麦以添补家用。那一年的年景不错,却赶上文革动荡,平遥城里的两派搞武斗,动枪动炮的,人们谈及心里不免惊慌,出门办事都很小心。回到村里时天色已晚,就在一同姓大姐家吃了饭并住在她家里,那屋子里新盖的瓦房,炕却是砖砌的土炕,炕上铺着一大块绿色的油布,倚墙摆一溜大红色的炕柜,一看就是平常农家。

听母亲说明来意,那位姐夫就连夜出去张罗着买回两百来斤新收的麦子,第二天没事,就顺便去看望了那位本家亲戚润爷,润爷身体硬郎,他专门把家里的白面拿出来,烧了葱花烙饼让我们吃。下午正好有辆山西机床厂的卡车在村里办事,就去跟人家商量,请求帮着把二百斤小麦捎回太原。对方竟爽快答应,条件不过是给司机塞了两盒香烟而已……

那次回乡后我才知道村里还有一座很大的寺庙(当时也没问一下这庙叫什么名字),在一亲戚的陪伴下,管事的特许我们进庙里去转了一圈(用现时的话说叫“参观”),由于文革的关系,那庙宇是被封着的,因属封资修的东西,文革初期红卫兵造反时有人企图冲击这个寺院,被村里的族人给拦住了,从此庙门贴上封条,任何人都不许进去。那寺院后来就成了生产队的库房。我们进去参观时见大殿里面堆满了杂物和粮食。那位管库的亲戚向我们介绍了庙里的佛、菩萨、金刚等塑像,还有墙上精彩的壁画,由于匆忙,当时并没把它们的历史价值放在心上,现在才知道,原来我的老家郝洞村还拥有一座著名的庙宇,它居然是隋唐后五代的珍贵文物。

经查阅资料得知:平遥郝洞镇国寺,原名京城寺,创建于五代时北汉天会七年(公元963年)。京城寺的寺名,到明代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被“镇国寺”所取代。明、清时,寺庙倾颓,清代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才重修万佛殿,重修后的殿宇,仍保持了原来的风格。前院居中者为万佛殿。这座殿宇造型独特,平面近正方形,屋顶为单檐歇山式,出檐深远,庞大的七辅作斗拱,总高超过了柱高的2/3,使殿顶形如伞状,在历代寺庙建筑中颇为罕见。此殿,始建于五代,殿貌奇古,结构奇特,从建筑的艺术上别具一格,是国内现存五代时唯一的木构建筑……

面对这样珍贵的文字记载,我心中除了自豪便是深深的愧疚了。

也许是一种感应吧,每当父亲的村庄在眼前渐渐清晰,我心中便涌动着一股异样的情感,我的祖藉有座闻名天下的镇国寺,在历经一千多年风雨苍桑的今天,依然如故,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而多年来由于我的失敬和慢怠,居然这么多年都远远地离开它,每想到这些,就深感沉重,我想,不管我承认与否,在我的血脉里流淌着一千多年以前生活在这儿的祖先们的传承。

原载于2011年3月4日《太原日报》副刊

同类推荐
  • 红楼梦之谜

    红楼梦之谜

    林黛玉和薛宝钗分得出优劣吗?贾宝玉为何要送林黛玉旧手帕?焦大的年龄为何算不清楚?《红楼梦》里葬了几次花?曹雪芹家族因何败落?大观园有原型地址吗?[金陵十二钗]的含义如何王熙凤对[木石姻缘]持何态度?
  • 安意如作品:当时只道是寻常

    安意如作品:当时只道是寻常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最新修订文雅词幽,馈赠珍藏首选书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词的情意写真(新订版)》“纳兰容若”,只这四个字便是一阕绝妙好词。唇齿之间流转,芳香馥郁所以,从一开始命运就埋下伏笔,安静蛰伏在人生里静候结果开花的一天——他被人记取,不因他是权榴之子,不因他是康熙的宠臣近侍,而因他是横绝一代的词人。
  • 生态文学——西部语境与中外对话

    生态文学——西部语境与中外对话

    本书收录了2007年在中国兰州召开的“中外文学对话与西部生态文化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几十篇论文。论文主要围绕“中外文化对话与西部文化建设”这一主题,就“生态与关怀——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生态文学与西部文化发展”、“交流与过滤——中西文化镜像中的西部文学与异域文明”、“挑战与机遇——中国西部地域作家与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化格局”等议题进行了集中交流与深入研讨。主要关注: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与建设问题、生态文学的学科发展与建设问题、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的双重关怀、生态文学的文本分析、关于西部的文化关怀与生态关怀等问题。
  • 2011年散文排行榜

    2011年散文排行榜

    为了梳理和总结2011年中国散文创作,中国散文学会在浩如烟海的散文创作中,推荐编选了2011中国散文排行榜,入选的40余篇作品均富有艺术特质,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代表了2011年度中国散文创作的整体面貌。囊括了包括余秋雨、贾平凹、陈忠实、梁晓声等著名作家的2011年佳作。
  • 民族灵魂的重铸

    民族灵魂的重铸

    本文从文学的“人学”根本特性出发,把新时期文学主潮概括为:对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中国文学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必然涌流,它并非人为的规范,而是人的自觉(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新觉醒)与文的自觉(当代文学摆脱依附性重建独立性格)的交汇的自然现象。本文不同意用西方现代“无主潮”的多元化状态来简单类比当代中国文学特定的多元化现象,同时认为,人道主义作为普泛的哲学思潮由于缺乏“中介”及其它原因不宜视为文学主潮;现实主义不论在方法的狭义上或者精神的广义上,也不宜涵盖日益复杂的文学现象。
热门推荐
  • 见习爱人

    见习爱人

    台湾作家[米琪]的免费全本小说《见习爱人》。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故事在那年黄昏

    故事在那年黄昏

    我们谁也不欠谁,会觉得相欠!只是因为一段往事而无法放过自己。去了北国后,才发现原来我们都不会演戏但却演哭了人生!站在原地很久,也许你是对的!那一刻,竟觉回忆是最珍贵的,而它又击乱了谁的心跳?如果生命真的可以轮回,我们又会否看得和之前一样的清楚?
  • 互联网帝国

    互联网帝国

    王安因为一次意外重生到了高中时代,发现竟然是中国互联网的初期,于是决心缔造属于自己的帝国。做搜索引擎,做电商,做聊天工具,做...上市?这从来不是他的目标,他想要的是改变这个世界!
  • 企鹅

    企鹅

    最近,乔小溪迷上了一个叫做《野人打企鹅》的游戏,她总在不停地打,已经突破一万米大关了。这个成绩足以让很多人感到绝望,但她仍不满意,我终于忍不住问她说,你还要打多远呢?她说,不是远,是高。我说,多高呢?她说,很高。她说她要把企鹅从电脑里面打出去,具体点是从显示器的顶端飞出,冲破屋顶,然后直线升空,努力摆脱地球束缚,穿透大气层,进入太空,就像杨利伟那样。我说,去那干嘛呢?她说,去找自由。我说,你现在不自由么?她说,不,地球上没有自由。她还说,我要作一只企鹅!
  • 品三国论管理

    品三国论管理

    《三国演义》的故事精彩绝伦,家喻户晓,至今仍为读者津津乐道。它的影响极其广泛,各个领域的从业人员都在研究与借鉴暗藏其中的处世智慧。《三国演义》涵盖了几乎所有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学家们也试图从中获得指点迷津的锦囊。本书的目的在于分析《三国演义》中管理失败与得法的案例,指导管理者避免犯错,让企业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振翅腾飞。
  • 寒极生变

    寒极生变

    “天命缚人,我便要破了这个天!”十年未出户,心如纸一般纯净的少年踏上成就辉煌的道路,殊不知身边的父母已陷入无尽的阴谋中,一步一步变强。得知父母的处境,原本的心性怒极生变,踏上血铺成的路。
  • 山沟里的制造帝国

    山沟里的制造帝国

    1981年,祖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刚刚起步,整个社会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位于大山深处的牛家村,一个名叫牛小强的傻子在中暑之后变成了天才,他承包转产的工厂,在大山深处构建了一个制造业帝国,带领乡亲们走上了发家致富的光明大道。他不仅要跟国企斗,还要跟国际知名企业竞争,可谓到处都是敌人。牛小强的座右铭是:“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躺着,把别人绊倒后再拍拍屁股站起来。”这是一个天才不断抗争奋斗的故事。
  • 三个粉红泡泡

    三个粉红泡泡

    君辞辞:“也许我不是对你最好的人,但我可以是陪你一辈子的人。”君萱萱:“你要是在外面受了委屈,我就接你回家。”君熙熙:“我给你的陪伴,或许没有声音,没有语言,但它够久够真。”或许我们永远不知道,在人生这一条道路上遇到的许许多多的人,总有过客插肩而过,也总有那个愿意陪伴你的人。小女不才,偶得二人陪伴身侧,足矣!
  • 猎魂者世界

    猎魂者世界

    一名普普通通过的高中生应该做什么?上课,考试,高考。这好像成了千篇一律的规律,好像世界上所有的高中生都是如此。可是展川的高中生涯好像并不是这么美满“什么??!我是一名猎魂者?还是N年难遇的魂子??”一场事故让展川了解了这个世界上的一个隐藏职业,从此脱离普通人生活一步步走上猎魂复仇的生活,猎魂者,药剂师,咒师,刻匠,一个个陌生的职业名词出现在展川的世界观里,最后他是否能复仇成功?看他一把上古碎魂镰斩尽天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