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70400000003

第3章 王实甫及其《西厢记》

了解从《莺莺传》到《西厢记》的演变过程;分析《西厢记》的主题;分析男女主角的思想性格特征;分析红娘的形象;分析红娘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分析《西厢记》戏剧语言方面的成就。

第一节 王实甫的生平和创作

许多唐传奇被后来的白话小说和戏曲所移植和改编,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莺莺传》到《西厢记》的改编。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剧中爱情剧的巅峰之作。现存的王实甫生平资料非常之少,《录鬼簿》说他“名德信,大都人”,把他列入“前辈已死名公才人”,而位于关汉卿之后,大约他与关汉卿同时。元末明初贾仲明所作[凌波仙]挽词说:“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颩颩排剑戟,翠红乡雄赳赳施谋智。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所谓“风月营”、“莺花寨”、“翠红乡”,都是指教坊、勾栏之类。这说明王实甫是一个出入勾栏,与艺人非常熟悉的作家。王实甫有一首散曲叫[商调·集贤宾]《退隐》,其中说:“有微资堪赡周,有园林堪纵游。”可见他做过官,晚年的生活比较安逸。词中又说:“百年期六分甘到手”,可见他至少活了60岁。《录鬼簿》著录王实甫的杂剧14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和《破窑记》3种。《丽春堂》写的是金代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斗争,《破窑记》则写北宋名臣吕蒙正的故事。

第二节 从《莺莺传》到《西厢记》

一、《莺莺传》

《西厢记》的故事,最早来自唐人元稹的小说《莺莺传》。《莺莺传》写的是张生与莺莺相爱,最后又将莺莺抛弃的悲剧故事。莺莺端庄娴静、美丽温顺、娇媚动人,严母的监督和礼教的束缚使她不敢袒露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她是那么小心翼翼、顾虑重重,但在红娘的帮助下,她终于克服了与生俱来的羞怯和犹豫,毅然投入了恋人的怀抱。但最后她无可奈何地接受了被遗弃的结局,咽下了亲手酿造的苦酒。礼教的束缚很难冲破,可崔莺莺把它给冲破了;和张生彻底地一刀两断也是很难做到的事情,可崔莺莺做到了。我们从这里看到一个弱女子的坚强和理智。当她明白张生并不值得她这样去爱的时候,她却十分珍惜自己纯洁的感情,并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张生是一个有才华的青年,面对莺莺这样一位可爱的姑娘,他也曾燃起初恋的火焰。但是,利害得失的盘算终于埋葬了他最初的那点感情。热恋之中,张生不乏炽热的感情,但是,他又有逢场作戏、玩弄女性的一面。两人交欢仅仅一个月,他便感到厌倦了。他的西行,实际是在逃避这场婚姻。张生的感情是以个人的利益为转移的,当他“文战不胜”、仕途不顺的时候,就更加认识到自己的处境,而有意要调整他和莺莺的关系。他抛弃莺莺,反诬莺莺是“妖人”的“尤物”,充分暴露了他的冷酷和自私。尽管这个故事以始乱终弃为结局,但是,作者毕竟写出了一种比较平等的爱情。不去考虑双方的门第,不去考虑双方家长的意愿,也无暇顾及双方财产的多寡,各自都为对方的容貌和才情所吸引——这种恋爱对于一味听命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青年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虽然这是一种郎才女貌、才子佳人的一见钟情式的结合,但比起那种权势的、金钱的、门第的结合来说,已经可以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后人对始乱终弃的结局纷纷表示不满,崔莺莺的悲剧命运更是激起后人深刻的同情。

二、《西厢记诸宫调》

《莺莺传》问世以后的1000多年中,崔、张故事出现在小说、诗歌、说唱、戏曲等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之中,不断地、反复地被改编、被移植,其种类之多、改编之多,在中国文学史和戏曲史上,都是罕见的。晏殊、苏轼和秦观等人也曾在诗词中提到过崔、张的故事。赵令畤作了鼓子词《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鼓子词是一种可说可唱的文艺形式);在小说有话本《莺莺传》,有《绿窗新话·张公子遇崔莺莺》;宋杂剧有《莺莺六幺》,有金院本《红娘子》;宋元南戏有《张珙西厢记》。金章宗时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更是促进了崔张故事的广泛传播。

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简称《董西厢》)实现了对于崔、张故事的根本改造。《董西厢》要求婚姻的决定权属于爱情,使传统主题发生质的飞跃。从篇幅上看,《董西厢》将不足3000字的传奇小说发展为5万字的诸宫调说唱文学,将始乱终弃的悲剧变成崔、张双双私奔出走的美满团圆。悲剧结局变成喜剧结局,使崔张故事具有了更加激动人心的力量。《董西厢》初步地把老夫人设计为崔、张爱情的对立面,负心郎张生变成有情有义的书生。《董西厢》削去了崔莺莺身上怨而不怒的性格特点,崔莺莺变成大胆追求爱情,带有叛逆色彩的女性,也将她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细腻。《董西厢》还创造了两个侠肝义胆的小人物——红娘与法聪。《董西厢》结构宏伟,除说词之外,一共用了包括14种宫调的193套组曲。董解元为后来的杂剧《西厢记》奠定了反封建的基调;但是,《董西厢》人物性格的刻画还不够完整统一,张生的举止显得有点轻佻,个别场合把他写得热心功名;情节有拖沓枝蔓之处,说白部分不如唱词。在情节的设计上,《董西厢》有很大贡献。譬如“寺警”一节,在《莺莺传》里只有一点点线索,叙述非常简单,没有多少思想性格的冲突,而在《董西厢》里,“寺警”一节成为关键的情节,为后来剧情的展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西厢记》

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在《董西厢》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再创造,成功地把崔、张故事搬上了戏曲舞台。《西厢记》计5本20折,与《董西厢》相比,叙事体的说唱文学变成了代言体的戏曲;情节作了改造,人物的思想性格更加统一,主题更加鲜明,艺术上更加完美。在《董西厢》基础上进一步地发展和提高,《西厢记》明确地将爱情置于功名之上。在《董西厢》里,张生的性格还比较软弱,譬如郑恒来争婚,张生的表现就非常动摇:“夫人曰:‘学士息怒!其事已然,如之奈何?’生思之:郑公,贤相也,稍见知。吾与其子争一妇人,似涉非礼。”而在《西厢记》里,张生的态度非常鲜明,他对红娘说:“小生若求了媳妇,只目下便身殂。”对莺莺说:“从离了蒲东路,来到京兆府,见个佳人世不曾回顾。硬揣个卫尚书家女孩儿为了眷属,曾见他影儿的也教灭门绝户。”

第三节《西厢记》的主题、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

一、主题和老夫人的形象

《西厢记》具有鲜明的反封建主题,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响亮口号,戏剧冲突始终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譬如《董西厢》里的老夫人,并没有明确地作为自由恋爱的对立面出现。当孙飞虎兵围普救寺的关键时刻,张生献计退贼,与老夫人约定,只是说,如若兵退,“恁时节,便休却外人待我!”老夫人也只是说:“祸灭身安,继子为亲。”并没有答应招他为女婿。后来兵退,老夫人让张生和莺莺兄妹相称,也就谈不上是赖婚。张生与莺莺私自结合半年之久,老夫人有所觉察,叫来红娘责问,在红娘说了几句话以后,老夫人就回心转意,赞许说:“贤哉,红娘之论!”她马上找来莺莺:“愿则以汝妻生,不愿则从今断绝。”老夫人在宴席上表示要把莺莺嫁给张生,并没有逼迫张生去赴考,是张生自己主动提出去应考。所以,《董西厢》中的老夫人比较通情达理,很好说话,礼教和反礼教的矛盾不是那么严重。而在《西厢记》中,老夫人始终作为自由恋爱的对立面出现。她对莺莺管得很紧,看到佛殿上没人,才让红娘陪小姐去佛殿上散散心。红娘指责张生时说:“俺夫人治家严肃,有冰霜之操。内无应门五尺之童,年至十二三者,非呼召不敢辄入中堂。向日莺莺潜出闺房,夫人窥之,召立莺莺于庭下,责之曰:‘汝为女子,不告而出闺门,倘遇游客小僧私视,岂不自耻?’”这是从红娘嘴里所反映出来的老夫人封建家长的形象。赖婚一节,把老夫人维护礼教的顽固形象刻画得更加鲜明。当然,老夫人这样处理,自有她的道理:“先生纵有活我之恩,奈小姐先相国在日,曾许下老身侄儿郑恒。”她想多给金帛,以答谢张生的活命之恩,这当然是张生不能接受的。后来,老夫人发现莺莺和张生已经生米做成熟饭,在红娘的反驳之下,不得已才同意他们的结合,但感情上依然是非常对立的。她又提出崔家“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的理由,逼张生去赴试,这当然也是老夫人惩罚张生这个“禽兽”、莺莺这个“贱人”的一种方式。通过赖婚和逼试,老夫人作为封建家长的形象就比《董西厢》里要鲜明得多了。

二、戏剧冲突

戏剧的矛盾冲突是情节的基础。《西厢记》的矛盾冲突,是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和封建礼教的矛盾,这种矛盾不但表现在张生、莺莺和老夫人之间,而且表现在莺莺的内心世界。这种矛盾通过人物性格的冲突得到了生动的表现。开始是张生的热烈追求与莺莺的羞怯犹豫之间的矛盾;随着情节的发展,张生与莺莺之间的矛盾得到缓和,崔、张与老夫人之间的矛盾逐渐突出;《寺警》一折,于山穷水尽之时,见到柳暗花明;张生只要能退了贼兵,就可以得到莺莺,崔、张的婚姻问题有望通过“合法”的途径得到解决,前景似乎是一片光明,谁知又出现《赖婚》的大曲折,真所谓好事多磨;婚姻问题“合法”解决的希望顿时破灭,新的矛盾又随之产生:《闹简》是莺莺和红娘之间的矛盾;《赖简》是张生与莺莺之间的矛盾;莺莺在追求自由爱情的过程中,不断地在和自身的弱点做斗争;婚姻问题逐渐走向“非法”的方式:崔、张在西厢偷情——这里面红娘态度的转变起了关键的作用,老夫人的背信弃义,使红娘最终倒向崔、张,同情他们的结合;纸里包不住火,老夫人终于察觉到了女儿的变化,《拷红》一节成为全剧的高潮。通过红娘有理有节的雄辩,老夫人被迫接受既成的事实,矛盾似乎得到解决,但是,老夫人又提出不招白衣女婿的问题,于是情节又出现新的曲折;在《送别》、《惊梦》两折中,莺莺的叛逆性格进一步向前发展,张生的赴试引发了新的矛盾,这就是张生是否忠实于爱情的问题。郑恒的介入,使这一矛盾更加激化,最后是大团圆的结局。这种结局表现出了《西厢记》的思想局限:男女主角崔、张是以“金榜题名”换来了封建家长对“洞房花烛”的承认。但崔莺莺在思想上已经突破了这一局限,所谓“但得并蒂莲,煞强似状元及第”。纵观全剧,矛盾冲突贯串始终,这种矛盾冲突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也植根于人物的思想性格之中。故事情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却又始终紧扣着人物的命运。作者充分地利用误会、巧合、夸张、打趣、滑稽、诙谐等各种手段,制造出多变的舞台节奏。与此同时,我们不难看到配角在剧中推动情节发展和调节舞台节奏气氛的作用,尤其是红娘这一“脚色”的作用。红娘一出现,舞台的气氛就活跃起来。当然,红娘这一形象还有她独立的意义。

三、人物形象

(一)崔莺莺

《西厢记》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极为成功。崔莺莺更是中国戏曲史上最成功的女性形象之一。这一形象的思想内涵非常丰富,也非常深刻。崔莺莺的思想性格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显赫的门第,相国小姐的身份,礼教的熏染,使她在争取爱情的道路上顾虑重重,格外小心谨慎。虽然她的内心深处向往着真挚热烈的爱情;可是,她非常软弱,离开了红娘的帮助,她的爱情就没有一点希望;当爱情来到她身边的时候,她也没有足够的勇气来承认它、迎接它。在张生的大胆追求之下,西厢记在红娘的热心帮助下,崔莺莺终于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对于这位相国小姐来说,跨出这一步很不容易。也正因为写了她的犹豫,才使这一形象显得非常真实。开始是少女怀春,“回首秋波那一转”,到好感,朦胧的初恋,然后是相思之苦,空虚寂寞。崔莺莺不能不有所顾忌:热孝在身,又是在寺庙道场,身边又有个红娘,不知她是什么态度,还有警惕性很高的老夫人。随着爱情的发展,莺莺对张生的感情越来越深,对老夫人越来越反感。尤其是《赖婚》一节,莺莺对母亲的反感达到顶点,“老夫人谎到天来大”:

(旦云)俺娘好口不应心也呵!

[乔牌儿]老夫人转关儿没定夺,哑谜儿怎猜破;黑阁儿甜话儿将人和,请将来着人不快活。

[离亭宴带歇指煞]从今后玉容寂寞梨花朵,胭脂浅淡樱桃颗,这相思何时是可?昏邓邓黑海来深,白茫茫陆地来厚。碧悠悠青天来阔;太行山般高仰望,东洋海般深思渴。毒害的恁么。(俺娘呵)将颤悠悠双头花蕊搓,香馥馥同心缕带割,长搀搀连理琼枝挫。白头娘不负荷,青春女成担阁,将俺那锦片也似前程蹬脱。俺娘把甜句儿落空了他,虚名儿误赚了我。

她的叛逆意识在迅速地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崔莺莺并不看重金榜题名,她看重的是她和张生的感情。长亭送别时她唱道:“但得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二)张生

张生的形象也非常成功——年轻机敏,才华横溢,而又缺乏世故。佛殿上遇见莺莺,他惊得魂飞魄散。接着他就想:“小生便不往京师去应举也罢!”他是一个志诚种,一见红娘便自我介绍:“小生姓张,名珙,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正月十七日子时建生,并不曾娶妻”,傻得可爱。他托红娘传递约会的信息,却把内容告诉了“行监坐守”的红娘。莺莺捎来的情书,他也解释给红娘听,结果搞得莺莺在红娘面前非常被动。剧中这样描写张生等待约会的急迫心情:

“读书继晷怕黄昏,不觉西沉强掩门。欲赴海棠花下约,太阳何苦又生根?”(看天云)呀,才晌午也,再等一等。(又看科)今日万般的难得下去也呵。“碧天万里无云,空劳倦客身心。恨杀鲁客贪战,不教红日西沉!”呀,却早倒西也,再等一等咱。“端端三足鸟,团团光烁烁。安得后羿弓,射此一轮落?”谢天地!却早日下去也!呀,却早发擂也!呀,却早撞钟也!拽上书房门,到得那里,手挽着垂杨,滴流扑跳过墙去。(下)

张生对莺莺一往情深,却又看不出自己和莺莺门第的悬殊,意识不到自己的言行有违礼法。老夫人的出尔反尔、莺莺的变卦,使这个书呆子束手无策,真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难怪红娘嘲笑他是“银样镴枪头”、“风欠酸丁”。张生在几分轻狂的后面,还有感情专一的一面,有严肃的一面,这使他区别于一般好色的登徒子。他经受了功名的考验,“从应举,梦魂儿不离了蒲东路”。

(三)红娘

红娘的塑造非常成功。开始的时候,她对张生并无好感。她嘲笑张生的迂腐:“来回顾影,文魔秀士,风欠酸丁。下工夫将额颅十分挣,迟和疾擦倒苍蝇。光油油耀花人眼睛,酸溜溜蜇得人牙疼。”后来看到老夫人的出尔反尔,看到张生见义勇为以后却堕入相思的痛苦,红娘开始由旁观变为同情,由同情变为实际的帮助,最后终于挺身而出,撮合崔、张的结合,难怪张生说她是“擎天柱”。她一面奚落张生的中看不中用,一面又为他牵针引线。她一面挖苦小姐的口不应心,一面又为小姐传递信简。《拷红》一节,她更是抓住老夫人的弱点,变被动为主动,把老夫人治得服服帖帖。她指责老夫人失信,指责老夫人为崔、张制造了见面的机会,并指出失信的危害。妙在句句指责老夫人而又处处为老夫人着想:

(夫人云)这端事都是你个贱人,(红云)非是张生、小姐、红娘之罪,乃夫人之过也。(夫人云)这贱人倒指下我来,怎么是我之过?(红云)信者人之根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当日军围普救,夫人所许退军者,以女妻之。张生非慕小姐颜色,岂肯区区建退军之策?兵退身安,夫人悔却前言,岂得不为失信乎?既然不肯成其事,只合酬之以金帛,令张生舍此而去。却不当留请张生于书院,使怨女旷夫,各相早晚窥视,所以夫人有此一端。目下老夫人若不息其事,一来辱没相国家谱;二来张生日后名重天下,施恩于人,忍令反受其辱哉?使至官司,夫人亦得治家不严之罪。官司若推其详,亦知老夫人背义而忘恩,岂得为贤哉?红娘不敢自专,乞望老夫人台鉴:莫若恕其小过,成就大事,撋之以去其污,岂不为长便乎?

红娘对前来争婚的郑恒毫不客气,把他驳得哑口无言:“当日孙飞虎将半万贼兵来时,哥哥你在那里?若不是那生呵,那里得俺一家来?今日太平无事,却来争亲;倘被贼人掳去呵,哥哥如何去争?”郑恒自吹门第高贵,嘲骂张生是“白衣饿夫穷士”,被红娘痛加斥责:“你道是官人只合做官人,信口喷,不本分。你道穷民到老是穷民,却不道将相出寒门。”大灭郑恒的威风。张生也曾经以世俗的眼光去看她,“今后多以金帛拜谢小娘子”。红娘抢白张生说:“先生的钱物与红娘做赏赐,是我爱你的金赀?”“我虽是个婆娘有志气!”红娘富有正义感,同情心,快人快语,口快如刀,胸怀坦白,敢作敢当,泼辣机敏,得理不让人。

除了莺莺、张生和红娘以外,老夫人、法本长老、武僧惠明、恶少郑恒的形象也可圈可点。

第四节《西厢记》的语言艺术

《西厢记》的语言富有动作性,很适合舞台的演出。譬如佛殿相逢一幕,张生的一段唱:

[村里迓鼓]随喜了上方佛殿,早来到下方僧院。行过厨房近西,法堂北、钟楼前面。游了洞房,登了宝塔,将回廊绕遍。数了罗汉,参了菩萨,拜了圣贤。(莺莺引红娘拈花枝上,云)红娘,俺去佛殿上耍去来。(末做见科)呀!正撞着五百年前风流业冤。

再如张生遇长老的一段唱:

[幺篇]也不要香积厨,枯木堂。远着南轩,离了东墙,靠着西厢。近主廊,过耳房,都皆停当。

又如第三本第二折的一段曲文:

(红唱)[普天乐]晚妆残,乌云亸,轻匀了粉脸,乱挽起云鬟。将简帖儿拈,把妆盒儿按,开拆封皮孜孜看,颠来倒去不害心烦。(旦怒叫)红娘!(红做意云)呀,决撒了也!厌的早扢皱了黛眉,(旦云)小贱人,不来怎么!(红唱)忽的波低垂了粉颈,氲的呵改变了朱颜。

动作性非常强,密切地配合着莺莺的心理活动。《西厢记》的语言达到了充分的个性化,考虑到了人物的身份、教养和当时的心理活动。譬如红娘的语言,就处处符合她作为一个婢女的身份,又符合她泼辣机智的性格特征。第四本第一折,红娘拥着小姐去与张生幽会,她先上去敲门,张生问是谁,红娘回答说:“是你前世的娘!”这种话只有红娘说得出来,尖刻俏皮,其中透着她对“风欠酸丁”的一份嘲笑和以“功臣”自居的一丝得意。莺莺在红娘面前拿身份,一本正经地问红娘:“张生两日如何?”又说是:“红娘,不看你面时,我将与老夫人看,看他有何面目见夫人?虽然我家亏他,只是兄妹之情,焉有外事。红娘!早是你口稳哩,若别人知呵,甚么模样!”谁知红娘早从张生那里知道了莺莺的隐衷,便毫不客气地予以点破:“你哄着谁哩,你把这个饿鬼弄得他七死八活,却要怎么?”莺莺的故作端庄,红娘的快人快语、尖刻泼辣,描写得绘声绘色。再如惠明的唱词,写出他的蔑视戒律、豪爽勇猛:

[端正好]不念法华经,不礼梁皇忏,颩了僧伽帽,袒下我这偏衫。杀人心逗起英雄胆,两只手将乌龙尾钢椽揝。

……

[滚绣球]我经文也不会谈,逃禅也懒去参;戒刀头近新来钢蘸,铁棒上无半星儿渍尘缄。别的都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只会斋的饱也则向那僧房中胡渰,那里管焚烧了兜率伽蓝。则为那善文能武人千里,凭着这济困扶危书一缄,有勇无惭。

[一]瞅一瞅古都都翻了海波,滉一滉厮琅琅振动山岩;脚踏得赤力力地轴摇,手扳得忽剌剌天关撼。

《西厢记》的曲词优雅秀丽,常常化用唐诗宋词,创造出诗情画意的意境。第四本第三折送别的几支曲子,融情入景,景中寓情,优美典雅,婉约多姿,充分体现了“文采派”首领王实甫“花间美人”的语言风格,最是令人称道: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想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元曲以俏皮诙谐、痛快淋漓见长,《西厢记》充分发挥了这一特长。譬如写莺莺惊人的美,张生猛一见,“呀!正撞着五百年前风流业冤”,“颠不剌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只教人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做道场的时候,“大师年纪老,法座上也凝眺;举名的班首真呆,觑着法聪头做金磬敲。”“老的小的,村的俏的,没颠没倒,胜似闹元宵。”“击磬的头陀懊恼,添香的行者心焦。烛影风摇,香霭云飘。贪看莺莺,烛灭香消。”写张生的相思之苦:“睡不着如翻掌,少可有一万声长吁短叹,五千遍捣枕捶床。”

元杂剧的曲词以抒情为基本特征,《西厢记》则把这种特征发挥到了极致,全剧几乎就如一首诗。

第五节《西厢记》的历史影响

《西厢记》问世以后,风靡了千千万万的青年男女,今天流传的明清刻本就有一百种之多。贾仲明称赞“《西厢记》天下夺魁”,李贽说它是“化工也”(《焚书·杂说》),朱权的《太和正音谱》评价《西厢记》的曲词“如花间美人”,何良俊说王实甫“才情富丽,真辞家之雄”(《四友斋丛说》)。明代的崔时佩、李日华曾将它改编成南曲,称为《南西厢》。《西厢记》曾被多次改编与移植成各种剧种。《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写贾宝玉说:“真真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1.董解元

金戏曲作家,生平不详,大约是金章宗时人,“解元”是当时读书人的通称。

2.蜗角

蜗牛的角,比喻极小的境地。典出《庄子·则阳》。

思考题

1.试述自《莺莺传》到《西厢记》的演变过程。

2.分析《西厢记》中红娘的形象。

3.分析红娘在《西厢记》结构上的作用。

4.分析《西厢记》中男女主角的思想性格。

5.分析《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同类推荐
  • 福尔摩斯探案集

    福尔摩斯探案集

    由流年主编的《福尔摩斯探案集》是英国作家柯南·道尔创作的系列侦探小说。正是凭借“福尔摩斯”这一经典形象,柯南·道尔开创了侦探小说的黄金时代,并赢得了“英国侦探小说之父”的美誉。福尔摩斯是烟雾弥漫的伦敦贝克街上令人敬佩和仰慕的英雄。他智勇双全,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干;他和他忠实的朋友华生一起,与狡猾的罪犯、凶残的敌人做斗争,侦破了无数千奇百怪的案件。这些案件情节各异,疑点重重,揭开真相的过程悬念迭起、精彩纷呈。还等什么,赶紧翻开本书,和福尔摩斯一起去挖掘隐藏在黑暗中的真相吧。
  • 左宗棠收新疆

    左宗棠收新疆

    没有风,没有月,没有人送行,左宗棠是在一天夜里出京的,慈禧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为新疆军务,他要去兰州作出征的准备。这个刚毅、坚韧、雄心未老的湖南汉子,面对内忧外患,且“兵疲、饷绌、粮乏、运艰”,但信心百倍。
  • 我的帝王生涯

    我的帝王生涯

    作品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端白的懵懂无知的王子,在老太后权力欲望的操纵下成了燮国的傀儡国王,虽对臣民拥有生杀大权,却时时生活在恐惧和焦虑中,他是他的祖母和母亲利用的政治工具,他想反抗却无能为力。一个不该作皇帝的人,一个没有做皇帝的野心,也没有能力做好皇帝的人当了皇上,难怪,端白和疯疯癫癫的老宫役孙信一次次地重复着一句不祥的话语燮国的灾难就要来了!
  • 爱情的质地

    爱情的质地

    浸入这方冰晶的华美之表、炫美之光、纯美之心、凄美之境、唯美之意,谁个都会流连忘返,意犹可可。于是,循着这样的视听渴念,我们又开始拂动《倾情之恋》、《从今以后谢风流》的曼妙裙裾。三个不等的玲珑故事,三个仿佛的玫瑰家园,三个相递的情感部落,在陈家生、吴宁、高建波、费铭、张索索等人“过尽千帆皆不是,斜辉脉脉水悠悠”的倚望中,凝成了《爱情的质地》。这个集子真好,有一种丝绸的感觉。柔柔的,滑滑的,凉凉的,不小心划拉一下又会是怔怔的,涩涩的。这是否就是爱情的质地?或者,这中间的通感就是构筑爱情的灵感?
  • 大雪窝

    大雪窝

    雪窝是坐落于东海之滨的历史文化古城,传说是雪神官邸所在地。明朝末年雪窝人张显祖和满族贵族后裔丽珠结亲繁育子孙,从军卫国,抵御倭寇。清末,社会动荡。雪窝后人张宝麒的叔父张福成回到家乡发动实业救国,雪窝有识之士纷纷响应。宝麒和儿子抛家舍业奔走在全国各地和革命党人一起开展推翻清帝振兴中华的活动。在漫长的岁月中,雪窝人一直有着爱国的热忱。
热门推荐
  • 万世伤

    万世伤

    万世的伤痕,千年的劫数,望浮生情难却。转世,轮回,却摆脱不掉这隔世的爱情。一次又一次,究竟是否真的无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猩红圆桌游戏

    猩红圆桌游戏

    人死后会轻21克,21克的重量就是人的意识,死前的情绪波动比较大,意识就会化成执念。只有极为强烈情绪的人,才会在死后化成执念,执着于死前的心愿,为完成心愿努力存活在世间。
  • 诸天赞歌

    诸天赞歌

    端木宇意外身亡,神识飞离宇宙转世时,意外撞进陨石之中,与陨石中的神器诸天镯融合,而后被黑洞吸入带进幻想诸天世界,为找寻世界真相踏上登顶诸天之路。
  • 被遗忘的那些时间

    被遗忘的那些时间

    两年前,你我相遇,相知,相恋;两年后,形同陌路。曾经拥有的,曾经得到的不珍惜曾经遗忘的不复存。陆离,如果再来一次,我宁愿不曾认识你。
  • 春暖夏至秋收冬临

    春暖夏至秋收冬临

    我叫黄春,是个腼腆温柔的小姑娘,希望我和我的家人能一直幸福。
  • 回眸一笑更盛花

    回眸一笑更盛花

    美丽的长发拂过脸颊,回眸一笑扣人心弦,笑容比花儿还灿烂,正因为这回眸一笑,生命历程甚至与众不同
  • 原来你从未转身

    原来你从未转身

    他是星晨集团的少东家;她,是他一生的软肋。她是他兄弟的挚爱,所以他只能悄悄的守护在她身旁。当一场飞机事故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七年后,她站在星晨集团的大门外,她回来了,他还会在吗?
  • 若许时光错锦年

    若许时光错锦年

    欲求无得,便注定相思,有些人只要遇见就很美好了。即便遇见时辰不对,喜欢对象也不对,可是哪里又有错了呢?每个人的青春大抵相似,却又不尽相同。而那些青春如果有年数可记,那些欢喜与悲伤如果可以明确细数,又承载了生命的几分之几?
  • 爱情公寓从神级选择开始

    爱情公寓从神级选择开始

    当爱情公寓与系统发生碰撞,当诸葛大力遇上帅气男神。爱情公寓的故事又会发生,哪些变化?一切一切尽在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