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8月20日上海《文汇报》,在第6版见一标题,甚为触目。题为《血钻风波再起》,接着有《相关链接》一则,明显是解释有关新闻的,题为《什么是“血钻”》。这是关于钻石的国际风波。很复杂,不必多说。总之是“英国超级名模坎贝尔”承认她曾接受了非洲利比亚前总统、独裁者泰勒的“血钻”,其实就是“一块很大的钻石”。其所以叫“血钻”,是因为现在在这个国家,为非法开采钻石,进行了大量流血的战争。它也称为“冲突钻石”,是反政府武装力量开采钻石,销往市场,取得利润,支持战争冲突。这事已进行几十年了,杀人无数,死人无数。“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塞拉利昂发生了极为残酷的冲突,钻石战争才引起世界的关注。”后来在开采和销售上采取了种种限制。据介绍,“塞拉利昂是一个钻石和贫困并存的西非国家。20世纪30年代,英国地理学者首次在塞拉利昂的丛林中发现钻石。从那以后,矿工从散布在热带雨林中的小矿坑里开采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财富”。据介绍,2006年美国好莱坞拍出《血钻》,反映那里的90年代的悲惨生活。现在称“血钻”者,是从那部影片名来的。
看了这条新闻和这则资料,我忽然记起,在南美巴西的热带丛林里,也在上世纪的30年代,也发现了钻石。我是在当代人类学大师、法国的列维·施特劳斯(他于2009年10月30日去世)的大著《忧郁的热带》中读到的。这书是他的早期著作,文笔的确好极了。书中所记的就是上个世纪30年代的故事。他到巴西,深入内地,探访许多印第安族的原始居民。从欧洲动身,一路行来,奇遇不断,这且不说。进入巴西,一路的困苦劳顿和危险,也不说。总之,那个热带丛林里,有无限的危险,但也有无限的财富——金块和钻粒。对于采掘者来说,几乎没有发财的机会,只有老板们能发财。
关于那里的金块,我们且不说,只说钻石。寻找钻石都是逃犯们干的活儿,那是玩儿命。列维·施特劳斯当年还看到,那些寻钻石者,在营火下,从衣服里抓出,或从竹管里倒出大把的钻粒。在酒店里,如果一位寻钻者暂时外出,在桌上留下一把钻粒,也是常有的情景。但是,那些人也发不了财。因为外地人不许进入本地,否则,一定处死。钻粒卖给谁呢?而且有严厉的不成文法,即寻钻者所寻到的钻石,必须卖给固定的买主,价极低。如果要偷运出去,极难。不卖,你就留在自己手中。在那里可以看到,“不诚实”的寻钻者,“活活饿死,死的时候两手握满钻石”。如果卖给固定的人,当然也能得到报酬,或致富。但是,财富不能带出本地,要在本地花完。本地有汽车运进当时当地最奢侈的生活用品,而寻钻者则不考虑奢侈品的价钱,大把花钱去买,享受。其实,他们的生活仍然可怜,不过有几件或几十件漂亮衣服,(请想,穿给谁看呢?)再加一个妓女而已。住宅破败,肮脏。害病无法治愈。多数人还是凄惨地死在那里。发财的只是上层的一部分有权的人。施特劳斯写道:“我们走过的小径,三年以来已没有货车走过。”向本地人打听,“他说半年前黄热病流行,活下来的人都四散而去。但如果我们往上流走一段,可找到一两个人,也可找到一艘独木舟”。这就是当年(30年代)的情况了。这一片宝地上的宝,已被人淘完了,真是如《红楼梦》所言:“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不过在塞拉利昂,到上世纪90年代还为此发动战争。寻钻,采钻,已经是必须流血了,争夺,又要流血。
有报道说,中国已进入奢侈品消费的大国。奢侈品有种种,但是钻石总是其中的重头货。我总觉得,它们的炫耀财富的价值,高于它们本身的审美价值。人们拼命地追逐它们,有意义吗?每到这时我就想起当年那些满手抓着钻粒的人,被活活饿死的景象。现在才知道,还有一系列的战争。电影给它起了新名字:“血钻”,这名字起得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