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60100000037

第37章 读《忆·读汪曾祺》

散文作家苏北先生作为一位读者和研究者,对汪曾祺作品人品的热爱、崇敬和执着,真是令我感动。苏北原名陈立新,北京大学法学系毕业。原籍安徽天长县。后来因为迷上汪曾祺,就访汪氏的当年脚踪。散文集《像鱼一样游弋的文字》以外,我还读过他的《一汪情深——回忆汪曾祺先生》(2009年)和最近新出的《忆·读汪曾祺》(2012年)。那都是读汪,赏汪,赞汪的作品集。(我对比一下,发现个别篇章是重复的)汪的作品是离不开他的故乡风物和他对故乡之思的。于是陈立新走遍高邮的山水。高邮在江苏北部,他就以“苏北”作为笔名,可见他对汪的倾慕之情。而且他有机会时,就尽可能沿汪氏的脚踪,走当年的路,游当年的景(如在昆明)。当然同时尽可能与汪氏接触,理解他的内心感情。他尽力学汪,笔下颇有汪味。他不怕下苦功。现在,还有抄书的人吗?他二十二三岁时,在一个炎热的夏季,曾把汪的《晚饭花集》抄下来,抄了四个大笔记本。为什么?说不出来。就是喜爱。这也是非常有趣的事。

汪氏去世后的这些年里,他走访汪氏的家人、老友、研究者,所得资料颇丰。我看这两书的《序》都是黄裳先生所作的同一文章。那不是应景的文章,也不只是漫谈,是真心地、动情地谈说老友汪曾祺。难得的是,《忆·读汪曾祺》一书中还有收集到的汪氏早年的文章。我倒是希望苏北能综合起来,写一本汪氏传记。当然,要小心。不能因为喜爱而走向偏执。

写到这里我想到我自己。我也有若干年沉醉于汪氏的作品,苦苦研读。1987年初,我在《文学评论》上发表一篇《汪曾祺小说文体描述》。当时我对汪氏文体很关心。文章发出没过多久,忽得汪先生大札,赞赏此文。他在信里表述了一些关于他自己小说的意见,现在看来,弥足珍贵。当然,这只是私人通信,没有公开发表,知之者也不多。我现在抄出全信,给喜读汪氏作品的读者欣赏:

国涛同志:

你的文章在《文学评论》上发表是一个加拿大人杜迈克告诉我的。当天托人买了一本,看了。

谢谢你的文章,我看了之后,直觉有些害怕。一个人不被人了解,未免寂寞。被人过于了解,则是可怕的事。我宁可对人躲得稍远一些。我知道你说的是我。我是这样。可怕的是你是就我自己说过的一些论点深究的。我赖也赖不掉。我的这些论点本是散见在几篇序跋中,而且只是小声地偶语,不大会引人注意。你现在把我的全貌勾画出来了,而且发出了颇大的声音。这就麻烦了。麻烦之一,是会引起文艺官员比较认真地想一下:这汪曾祺是怎么回事?我“这回事”是他们不愿肯定的。这倒也不要紧。我既然说了那样的话,就只能不顾及官员们的感情。真觉得麻烦的,还是怕被人“甚解”。你的文章是一篇好文章。在所有评论我的文章中是最好的一篇。我的儿媳问我:“爸,这人是不是把您捉摸透了?”我说:“是的。”

这篇文章会产生一个好的影响:让那些学我的人知道我是怎么回事,免得他们只是表面地模仿,“似我者死”。——我很不愿意别人“学”我。一个人的气质是学不来的。

《职业》我自己是很喜欢的。但读者多感觉不到这篇小说里的沉痛。杜迈克想翻译我的小说,我本想自荐这一篇,但这无法译为英语。

我的评论文章已结为一本《晚翠文谈》,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已看过二校,大概要到明年才能见到书。书出,当寄奉一册。

你是不是在《山西文学》工作?见李锐,望代致候。

我月底要到美国去(应聂华苓“国际写作计划”之邀)十二月中回来。

即候著安!

汪曾祺8月3日(1987年)

现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2012年的5月16日,正是汪曾祺去世十五周年,我在《文汇报》(2012年5月15日)上读到苏北先生的《汪曾祺的绝笔》。由“绝笔”问题,我想到“代表作”的问题。“绝笔”,不管文章或书画,都能给以考证。但是“代表作”的事则不然。本来,这样的事都是各有见解。但作家自己的看法无疑是重要的。我在文中说过,我以为汪氏的代表作是《职业》。他在上引的信中也提到其中的“沉痛”情感。1996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他的《矮纸集》,是陈骏涛等人编的《跨世纪文丛》中之一种。集名是汪先生用陆放翁“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之句,表现一种随意。矮纸,即短纸。编者本来约我写一《序》,后来说要统一体例,改序为《跋》。在《跋》中我说道:《文友》杂志在1994年第8期发表汪曾祺一篇短文,题名《〈职业〉自赏》。其中有云:

“一般都以为《受戒》《大淖纪事》是我的‘代表作’,似乎已有定评,但我的回答出乎一些人的意外:《职业》。

“山西的评论家兼小说家李国涛,说我最好的小说是《职业》。有位在新疆教古典文学的教授说他每次读《职业》的结尾都要流眼泪。这使我觉得很欣慰。

“《职业》是一篇旧作,近半个世纪中,我曾经把它改写过三次,直到八十年代,又写了一次才定稿。第四稿交给《人民文学》后,刘心武说:‘为什么这样短的小说用这样大的题目?’他读了原稿,说:‘是得用这样大的题目。’”

不过此后似乎不见有人再提到这回事儿。我却觉得这与对汪曾祺小说意义的理解有点关系。斯人已去,也许有的读者和研究者,或如苏北这样的追随者还会有兴趣吧。另外,还有一事。我在那篇《代跋》里还扯到:“集名甚妙,反映出汪先生写作时的一贯心态。”我又自作聪明地说:“读到陆游诗句,我却以为还有一联似乎更能同集子的编法相应,即‘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如名为‘此身集’,倒也不错。不过陆放翁吟此句时的得意,汪先生也许不愿取吧。”

后来我收到过汪先生写的一个条幅,就写着“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从邮戳上看,是1996年7月28日由北京蒲黄榆路9号楼寄出,那是他的家,我去访问过一次,记得。但信封里面没有信,也未署寄信人姓名。看信封上的字,不像是汪氏自己写的。总之,可以说明,他对我那个“此身集”的起名,还是有些兴趣的。另外,我还收到过他的一幅画,画着牡丹,署名盖章,时间是“一九八八年新春”。不知为什么没有寄出。是他去世后,由汪朝寄出的,寄出的地址上写出“宣外福州馆前街汪朝寄”。邮戳时间是1999年5月5日,已是作家去世一年之后了。那一定是家人整理遗物时发现了。当时他为什么没有寄出呢?不知道。

我与汪氏又见,是在《北京文学》月刊召开的研讨会上,讨论的是汪曾祺小说,李陀主持。林斤澜和陈平原、黄子平都与会。开会两天,一到吃饭时,汪、林二位挨着坐,把持着那个酒瓶。(其他客人很少饮酒)餐后还带回剩酒和随便一盘什么剩菜,说是回去再喝。他们二位同住一间客房。我那次带去一个扇面,请他写。晚上,去时,见他二人正在继续喝着,聊着。我提出请求,汪氏就放下杯子,找出笔墨,当面就写,写的是他自己的诗《过玉渊潭》,我记得最后一句是:“去年残叶太分明”。这都是二十几年前的事了,所谓文坛佳话,这也算是吧。读了苏北的《忆·读汪曾祺》,我也忆、读起来。

《文汇读书周报》2012年6月1日

同类推荐
  • 中国治水史诗(上)

    中国治水史诗(上)

    《中国治水史诗》,有我们的老领导叶选平先生担纲顾问;有当今中国文坛俊秀、以抒写主旋律饮誉大江南北的何建明先生挂帅主编,实不容我赘言再三。但程贤章先生最近从北京传话,主编何建明先生仍希望我从策划治水史一书写些感言。推之再三不能,只好勉而为之。
  • 雕虫问学集

    雕虫问学集

    作者多元的视角把握和敏锐的情感领悟,论文说理不仅视野开阔,且多了一份文学关照的审美精神和内在情怀。可能是作者读书的驳杂,加上规范的经院学风的浸染,议论多有剀切之处,对生活的热情和文学的热爱,每每就契合心境的作家作品,本色当行,能贴近文本进行悉心解读。大概是多年亲近鲁迅与沈从文,潜移默化,自己的批评文体却也悄然走向自觉,没有教条的雷同,体式多样,语言与情感充沛丰盈。作者将具体作家作品的批评研究与文学史、文化思潮的研究相结合,见微知著,从不同的层面上审视、关照着近百年来中国文学的发生、流变和不同格局的存在,反映了作者问学的严谨和“文体”实践的自觉性,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
  • 张恨水散文集

    张恨水散文集

    本书是张恨水的散文精选集,收录张恨水颇具代表性的散文五十余篇,这些作品字里行间都充盈着诗画之美,透露出一种清淡秀雅的闲逸之风。阅读这些日常清谈式的作品,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张恨水那于寻常旧市巷陌之中寄寓的深深家国沧桑之感。张恨水的散文接近明清散文的古韵,文字清丽,短句为主,因其学养深厚,国学根基扎实,才能写出这样简练冲淡又有味道的文章。张恨水的散文不但更直接、更集中、更具体地体现了作家的思想情感、人格意识和审美情趣,而且内容厚重、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品类齐全。叙事描写、写人状物、抒情言志、议论批评、理论探究、学术漫谈、艺术品鉴,无不涉猎;美文、杂文、评论、随感、琐记、漫谈、长文、短言、格言等各种形式运用更是驾轻就熟,得心应手。
  • 爸爸爱喜禾:十万个是什么

    爸爸爱喜禾:十万个是什么

    当蔡春猪把《给儿子的一封信》贴到博客里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这封信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这封信被浏览十万余次,被感动转发及评论数万条。而老蔡(朋友们以前习惯叫他小蔡,现在都叫他老蔡)以“爸爸爱喜禾”为名的微博粉丝也在短期内狂增十倍以上。在儿子喜禾被确诊为“自闭症”之后,老蔡在微博中以自强不残、爱开玩笑的喜禾爸爸形象,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和戏剧性的细节场景,小心翼翼地绕开了悲剧的漩涡,展现出来的是笑中带泪的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
  • 老人仓

    老人仓

    《老人仓》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力作,它大胆地触及了当代农村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和新矛盾,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小说的主人公、退居人大主任的原西峰县委书记郑江东是一个为党和人民奋斗了一生的老干部。当年他雄心勃勃、以雷神爷的脾气和铁一般的党性原则在全地区县委书记中闻名。为了解决西峰县的旱情和一百多里外的海滨城市的供水问题,他冒着很大的风险,在西部山区修建了老人仓水库。他也做过错事、冤枉过一些好人。也受过“左”的影响,在“文革”中也吃过苦头、遭受过挫折,渐渐地,他的党性原则在不知不觉中淡漠了,尤其是从县委书记退居人大主任以后,他觉得自己老了,该以真正老人的标准重新判断世界上的一切。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二疯的艳彩人生

    二疯的艳彩人生

    某一天,变成了女人的菩提老祖突然找上门,告诉寻常肥宅二疯说,他是天庭神仙(通厕所的便奉)转世。从此,二疯的人生就被各色的美人所堆满,然而,这些美女的前世,却都是些不得了的角色——对半筑城的沈万三,诗情绝艳的杜甫,隋唐第一好汉李元霸,春秋第一杀神白起……这些人的罡魄,都在随时会觉醒的边缘徘徊。任何亲昵的动作,都有可能唤醒这些绝世的英豪。就这样,二疯这不能碰、吃不着,还要防着各路牛掰古人暴走,娘化的各路神仙下凡闹事的香艳生活,开始了。马桶马桶,堵堵通通,宁招孙猴,莫惹便奉。最强便奉二疯,为了维护三界和11的和平,挥着皮搋子和马桶刷,忙活得不亦乐乎。轻松愉快的文章,如果能让观者忆起那或温馨,或美好的大学时光,就算是笔者最大的成功了。QQ读者群:117295236,感谢赞助者跳舞的南瓜。
  • 经效产宝

    经效产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黑翼天使之滑板少女太嚣张

    黑翼天使之滑板少女太嚣张

    她是热爱滑板的千金小姐,性格痞来痞去,全屏心情做事。却是个生活白痴!!他同是热爱滑板的恶魔少爷,光鲜亮丽的背后竟然是这样?他是校园里的一股清油,人称温柔天使,可谁又知到那温柔背后的冷血?他是校园里的冰山少爷,又有谁知道那冰冷的内心还有一丝温柔只给了一人?就是这样的带着面具的王子一起爱上了热血女孩,会发生怎样的爱情?懵懂的爱情是美丽的!
  • 嘿,我们一起疯狂吧

    嘿,我们一起疯狂吧

    陈欣蓝只是个普通女孩,她只想平平淡淡过日子,轰轰烈烈谈恋爱,身边也有各式男子围绕。只是家族的使命注定她是不普通的,她是宗族的女家主,肩负起复兴家族宗教的使命……
  • 逆流时光

    逆流时光

    时光是一场旅行,每个人都是过客。再活一次,顾前不要活的像前世那样。曾经年少的最爱,这一次,他不要放手,要陪她度过余生。曾经受过的伤,他要一一的讨回来。曾经欺负过他的人,他要一一把账算回来。......这一辈子,他不要平凡,他要伟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都市道中仙

    都市道中仙

    一个不该出生的人,却因为阴年,阴月,阴时,鬼门关大开,阴间运转出了纰漏而来到了世上。这里,没有神功法决,没有天材地宝,没有神兵利器。有的只是一个道士,捉鬼,降妖,除魔,抓僵尸的故事。
  • 最终之幻

    最终之幻

    官佐穿越啦!带着电脑穿越的。什么?电脑自称空间!里面的动漫人物,电影人物,还有AV人物都活了?路飞三兄弟再次重聚!鸣人一家人终得幸福!更多的遗憾被弥补,更多的死亡被终结!!
  • 我的灵异事件录

    我的灵异事件录

    文轩,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兼灵异爱好者和他的朋友们所遇到的灵异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