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60100000044

第44章 “布衣”趣谈

我的故乡在江苏徐州。徐州是楚汉相争时的热闹地方。请想,刘邦是丰县人,项羽是宿迁县人。在清代,徐州一府所辖八个县,所谓老八县,西面的有丰、沛、萧(现在归安徽省)、砀四县,即“上四县”;西面的有铜(山)、睢、邳、宿,即“下四县”。宿就是宿迁县。那是项羽的故乡。说句笑话,楚汉相争其实是徐州府的老乡打老乡。解放前我在徐州的省立一中上学,那里的学生大都是徐州八县的人。我们说,《鸿门宴》上说的话,应该是咱们班同学说的话。徐州市里就有“戏马台”,传说是项羽操练兵马的地方。徐州人对楚汉故事甚有兴趣。王尧先生是一位中医大夫,他还写了一部《布衣刘邦》(东方出版社,2008年),对传说中的刘邦“无赖”之说,痛驳一番。许多说法我也有同感。我对刘、项的事业所知甚少,不敢多说。但是,我对“布衣”一词颇感兴趣。“布衣”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概念。此处说的“布衣”,乃此词的延伸之义,就是平民,因为古代平民百姓只能穿布衣,没有丝麻穿。(但那时的“布衣”没有俸禄,现在自称“布衣”的人可是拿着不少薪金,区别很大。)后来就把平民百姓称作布衣。

《史记》文章写得真好。刘邦晚年还亲自征战,中“流矢”,伤很重。临危时大臣们还请了名医为他诊治。他已自觉不行了,就说,“‘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那年刘邦六十一岁,话说得豪迈,有气派;对人生生死也看得透。尤其是说得响亮。这类话也像项羽乌江自刎时说的那些话一样,令人过目不忘。这是我见到的关于“布衣”的最早的使用。在同一篇里,大臣们说到刘邦,就是“高祖起细微”。可见“细微”也就是“布衣”的意思。

布衣一直是个很不错的称谓。《史记》中《游侠列传》里赞“古布衣之侠”,举出的那些人物,就是言必信、行必果,轻生死、重然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们。总之,是侠一类的人物。在我的印象里,好像他们都常与“屠狗者”的下层人物在一起,真正的平民。到了诸葛亮写《出师表》,自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属半文半武的人物。好像从此之后,布衣才用来称文人。老学者林庚先生著《诗人李白》,其中提出一个著名的论点,就是李白的“布衣感”。这是说,李白以平民自居,有平民情感。这曾经起讨论。我想那时的布衣感同现在提出的“民间话语”也还不同。这里的布衣感只能是平常读书人,非贵族的、平民的读书人感情。后来好多文人自称布衣,以示清高。《儒林外史》里写一个清客,自称牛布衣,作者嘲笑了他。现在也偶见有的作家诗人,自称布衣,意指不进入官场做官,也不依附官场,是所谓“草根”。作为文人、作家或写作者,这种感情很可宝贵。

我想说的是,对那些作家诗人而言,“感”一“感”是可以的,要叫他一直做布衣,一直居平民的地位,他可是不大愿意。以前曾报道一位名气很大的散文家、名教授,说他原先在名片上,只印姓名和一个“作家”头衔,结果走到哪里都没人睬。后来只好又印一份,标出引人瞩目的头衔,这就好了:服务周到殷勤。这一例就说明,“布衣感”可贵,“布衣行”就难通,最好搞一个什么组织,选任“主任”“社长”“委员”。以前也是这样。据《清史稿》万斯同传,他在明亡后,为修明史,入史局,就始终以布衣的身份,不署衔,不受俸,很有悲剧意味。也许他家里还有一点钱吧,不然怎么生活呢?这时,在知识分子中,布衣之称是很光彩的。傅山先生写《明户部主事汾阳胡公传》也标榜那位先生是“以少年布衣,砥行立名”。吴梅村诗《赠陆生》赞成此人说,“陆生得名三十年,布衣好客囊无钱”。可见布衣同穷困大体是相连的。名家千万注意,不要真想当布衣。说到这里,我想起一段故事。清初的遗民归庄,与小京官汪琬辩论一点学问之事,汪琬发火,写信说:“足下区区一布衣,岂能尽箝士大夫之口哉?”归庄大怒,回信说:“今执事不过一郎官耳,遂轻仆为区区一布衣,稍有辩难,便以为咆哮抵触。”后来闹得很凶。汪琬还说:难道你不是布衣,还有过什么官职不成?这话里就含着杀机了,因为归庄抗清,曾受过南明小朝廷的官职。汪琬在这里是用归庄的“历史问题”引政府注意,杀他。所以陈寅恪先生在《柳如是别传》里提及此事,怒斥汪琬曰:“汉奸口吻,咄咄逼人,颜甲千重,可谓不知世间有羞耻事矣。”据我所读到的陈氏文章,这是陈先生最激昂的词气了。这也是由“布衣”称谓引起的大波,有趣而微妙,所以在此一提。

《太原日报》2012年11月30日

卖字不提上款

“润笔”一词很雅,其实说俗一点就是工钱,不过只指卖文卖字卖画卖篆刻的工钱。出处是在《隋书》里,有位郑译,当皇帝命人作文时,他说过一句话:“不得一钱,何以润笔。”意思就是说,写文章要给点钱才好,不然笔就干了。后来传为名言,把写文章的工钱叫作“润笔”,好听,雅致。其实所谓“润笔”者,是润作者的肠胃,以求一碗饭吃。历经沧桑,这里面固然有许多趣事逸闻,但也有悲惨伤心的事。我近读陈寅恪《柳如是别传》,见到关于钱谦益在垂暮晚年,也是靠润笔生活的,有情节记述,颇为动人。那是康熙三年(1664年)的事了,反清已经无望。老头子在家,靠卖文维持一个大家族的生活。他临终前还和一位达官贵人约定三篇文章的润笔。这三篇文章的体例又各不同,有点麻烦。他已垂危,躺在床上,起不了身,如何能写?正在这时,他的晚辈好友黄宗羲偶然来访。黄也是大文人,文章之妙,不亚于他。他就抓住了这位客人,哀求他代写这“润笔千金”(一千两银子,这个价钱可是很高的)的三篇文章。此前,他在病中也试请别人代笔作文,但总不合意。请想,能让钱谦益这位“四海宗盟五十年”的人看得过去的文章,实不易得。黄宗羲当然可以,一天就完成,这也使病危中的钱氏的丧葬费有个着落。他在枕上叩谢,又数日,他就死了。说到这里,还有一则旧闻,不舍得丢弃。黄裳在《故人书简》一书里记记张元济老先生时说,1948年收到过张先生一信,说“弟自遭倭寇之难,生活日艰,鬻书为活。谨呈上润例数纸。倘蒙于朋好中锡以齿芬,俾联翰墨之缘,借沾升斗之润,感何如之。”说得真恳切动人。请想,那是戊戌变法的老人,后来成商务印书馆的董事长、大藏书家、大学者,竟要卖字为活,而且请比他小五十岁的晚辈替他在友人中散发“润例”,也就是找活儿干。

现在,好像稿费专指付给文章作者的工钱,而润笔则指字、画、篆刻的工钱了。另有不同者是,稿费所值是由买者(出版社、报社)定的;润笔是由卖者自定的。郑板桥文集里有《板桥润格》一文,写得实在有风趣,且有讽世之意。至今,对那些常以友情之类的话去讨画家书家作品的人,还有教育作用,叫他们不要厚脸皮讨便宜,书画家是以润笔为生的。郑板桥写道:“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中心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体倦,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齐白石的润例也有意思。他早就有名,卖画,当然也早有润格,也就是价目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别的不说,就说题款。齐白石定下:“题上款者加十元。”什么意思呢?在一幅书法或绘画上,自然要有下款,也就是作者姓名,就是签名吧,而且还要盖上漂亮的印章。但上款是什么呢?就是在上面题上某某先生、某某长官、某某仁兄、某某大人、某某方家,雅教也好,清赏也好,总之是把买家的名字写上。齐白石不写。要写,加十元。那个时代,大约十元也是不小的数字。据说康有为老年时也卖字,其1926年的润例则定出:“但书下款,若书上款者加倍计。”买者要以上款来提高自己的身份,而卖者则要以上款来提高自己的价码。但是在提高价码时,也有点觉得失自己的身份。黄裳《故人书简》讲到马一浮先生的润例。1947年订的润例(那时候物价飞涨,润例非时时修订不行)上就有“概不题上款”的话。为什么呢?黄裳说,当时的贪官污吏、特务、刽子手都理直气壮地拿钱来叫你写上他的名字,那如何应付?所以,不写。招牌也不写。黄裳说:“如果花柳医生来请写招牌可怎么办呢?”所以只能说,不写,什么招牌也不写。这当然会大大影响一批生意,但为了知识分子的最后一点自尊,也只好如此。黄裳书里的另一篇文章《润例及其他》说到1947年9月叶圣陶的一则润例,也是不题上款。为什么?他老先生说得委婉:“昆弟之雅,昔唯限于通家;先生之称,今乃施之行路。既嫌滥附,亦病不诚。自兹以后,一律弗题上款,犹为不失于义。”他是实在不愿意称这位为仁兄,称那位为先生。你花钱买我的字,我给你写就是,我不要你的“教正”之类。不题上款,原来为此!

《解放日报·朝花》2013年4月16日

同类推荐
  • 诗海拾贝梦如初

    诗海拾贝梦如初

    作者的诗歌,有三方面明显的特点:一是朝气蓬勃。作品里活跃着年轻人蓬勃向上、纯洁美丽的律动。而这律动,承载着现代青年思想意识和道德情操的主流,即正能量。我很看重他的第一辑《生活悟道》部分的思考,也很看重他的第二辑《心灵私语》部分的真情表露,而在第三辑《家国情怀》这部分里,更能体现他的心情和理想、愿望和奋斗。“那段血与火的岁月,那块血染的根据地”,描绘的就是建华的家乡——和顺县,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老革命根据地,那里的人民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奉献与牺牲。就是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中,建华他们这些后来人,形成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与人格情操,他们仍然像前辈那样,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家乡脱贫奔小康而努力奋斗,也因此就有了赵建华这样的青年诗人与诗人的作品。
  • 紫葡萄绿葡萄

    紫葡萄绿葡萄

    李凌,男,汉族,陕西临潼人,1936年生,笔名野木、荒沙,号风竹斋主。1959年毕业于西安美专中国画系,后在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作品曾多次展出,发表在省、国家级的展览会和报刊杂志上。曾随作品赴新加坡、香港展出,被国、内外许多朋友收藏。出版有连环画《黎园红哨》、《杨贵妃》书画册。
  • 朱光潜三书(理想青年+读写指要+西学门径)

    朱光潜三书(理想青年+读写指要+西学门径)

    《理想青年》《读写指要》《西学门径》是上海文艺出版社新出“朱光潜三书”。《理想青年》是上海文艺出版社新出朱光潜先生文章选集(共三卷)之一。《读写指要》是上海文艺出版社新出朱光潜先生文章选集(共三卷)之二,与青年人谈如何学习中国古典文学。《西学门径》是上海文艺出版社新出朱光潜先生文章选集(共三卷)之三,与青年人谈如何学习西方语言、文学和艺术思想,吸收西方文明,“极力培养中国文化之生命与元气。”朱光潜先生自幼熟习古典文学,大学留学海外,洞悉西学门径,在语言文学哲学思想方面,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目标,而又同时与国内青年学生保持密切的交流,于是常将自己的学习心得讲给青年人听;积极引介、翻译外国经典文学、美学作品,写成文章与青年人分享。本书围绕“西学门径”主题进行编选,文章分为“渊源有自”、“译读之间”和“自铸新词”三辑。
  • 徐志摩文集1

    徐志摩文集1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的原创小说、翻译小说、诗歌、散文、书信、日记等作品。包括:《春痕》、《两姊妹》、《一个清清的早上》等。
  • 乡下人的悲歌(2020版)

    乡下人的悲歌(2020版)

    在美国社会中,人们经常用“乡下人”(Hillbilly)等词汇来形容在困境中挣扎求生的白人蓝领阶层。“比贫穷更可怕的是失去希望”,正是这个群体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在《乡下人的悲歌》中,J.D.万斯真实讲述了社会、地区和阶层衰落会给一生下来就深陷其中的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万斯的外祖父母从肯塔基州的阿巴拉契亚地区向北迁居到俄亥俄州,希望逃离那可怕的贫穷。他们通过努力跻身中产阶层,最终他们的外孙从耶鲁法学院毕业,这是传统意义上成功实现一代人向上流动的标志。随着家族故事慢慢发展,我们发现万斯的外祖父母、阿姨,叔叔、姐姐、以及最重要的他的母亲,都在极力适应中产阶级生活的要求,却从没完全逃离过药物滥用、酗酒、贫穷和精神创伤。万斯便是在这样混乱又令人心碎的环境中成长,但也是这群“乡下人”的爱与忠诚,使他取得了今天的成就。综合来看,像作者一样成功脱离贫困的案例,屈指可数。大多数的美国白人蓝领仍旧摆脱不了世袭的贫穷与困顿,仿佛是一副与生俱来的枷锁,牢牢套在他们的脖子上。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们无法在美国这个以自由为豪的国度中,找到合适的出路?《乡下人的悲歌》是一部极其动人的回忆录,包含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诸多幽默元素,记述了一代人向上流动到底是怎样的感觉,也对一大批人丧失美国梦的现象作了思考。这本书同时也是一部深刻的社会评论,通过作者的成长故事与经历,从“局内人”的角度,带领我们以更宏观的视野,深入探视美国蓝领阶层所面临的困境与危机。
热门推荐
  • 逛逛美国西海岸

    逛逛美国西海岸

    作者是一位70多岁老者,他根据自己在美国西海岸个人自助旅游,在美国家庭生活两个多月的亲身经历,详细、真实的描写了美国西部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美国老人的生活细节,介绍了很多旅游过程中的经验,可以帮助去美国旅游的人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本文文笔流畅、轻松,不失幽默,是读者一次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
  • 狐男不好惹

    狐男不好惹

    她年芳15,回家路上偶遇行乞老头施舍四大肉包。谁想四包子换来一修真界狡黠可恶之人为师和并传授世人抢夺的《易天诀》。从此平静惬意的生活不复存在,她笑望蓝天“给生活加点调味剂也不错。”她,外表天真无邪,内心狡黠腹黑。他仙界狐之九子,世人传言他冷酷无情,心狠手辣,却唯独对她温柔似水,宠爱有加。“啊,你这色狼,怎么睡在我床上,快给我滚出去。”他笑得如林春风,毫不在意飞奔过来的秀拳“亲爱的,床已经暖好了,快些过来睡吧。”腹黑对腹黑究竟谁才更甚一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仙也想暴富

    神仙也想暴富

    版本一:被钱逼疯的当代女大学生刘某某正在喊着暴富的时候被一块砖头砸进医院,醒来后大声咆哮“老子我终于崛起了哈哈哈”从此走上不要脸的敛财之路,可是这个型男是哪偷来的,刘某某双手抱胸“嘤嘤嘤,你不要过来,我会采阳的”某型男一脸邪肆“我躺好等你”版本二:被钱逼疯的的当代女大学生刘仙旖,简一,吴乐思,不断追求成为富婆,一路上的奇遇历险,美男,美食,美景,美宠,一个都不能少
  • 时天惊羽

    时天惊羽

    此世她为弃婴被人拾到,他从天而降做了别家养子。因前世纠葛二人再次相遇。同时,千万年前关于九头鸟与渡灵人的传说竟也与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此,他们该去哪里探寻真相,又该如何找到初心……
  • 早发中岩寺别契直上

    早发中岩寺别契直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易烊千玺之还好没有错过你

    易烊千玺之还好没有错过你

    她,夏沫曦,六岁父母双亡,后阴差阳错进入残月杀手组织,代号:涵。十年后完成死亡岛终极训练,秘密执行第一任务,暗杀当红偶像组合TFBOYS成员易烊千玺。当面对亲情、友情、爱情,她该如何抉择?谁才是她一生所爱?家人们敬请期待。【本文纯属虚构,与现实毫无关联】
  • 梦之行

    梦之行

    梦境到底是什么?是第六意识的产物?是过往经历的再次组合?还是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惊天秘密?在最低层挣扎的平凡青年唐仁,在一次看似偶然的机会闯入了那个神秘梦之世界。等待他的是什么?噩梦?希望?还是意想不到的宿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那年冬天染过雨

    那年冬天染过雨

    苏染:“原来郝先生也有如此温柔的一面。”郝雨尘:“全世界,只对你一人好。”郝雨尘:“染染,我们分手吧!”苏染:“雨尘,你在说什么……”“我说我们分手吧!”?你可知你是我的全世界?是我内心深藏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