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41000000042

第42章 文学已死,然后写下去

答《羊城晚报》黄咏梅您一直担任国刊《人民文学》的主编,最近才刚卸任,对于文学期刊的现状,您认为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虽然现在人人都说文学如何边缘化,甚至抛出文学已死这样的话来,但是大大小小的文学期刊在全国还是有很多,您认为它们如何才能存活下去?不当《人民文学》主编,好处之一是不必再回答文学期刊是不是要完蛋的问题。十几年来,媒体的朋友一见到我就条件反射地问这个问题,我希望这是最后一次。

好像是海德格尔说过,归根到底,人都要死的。这是真理,但掌握了这个真理不妨碍大家谈恋爱、生孩子,过得活色生香,因为我们也都知道另一个真理,人总是要死的,所以更要好好活着。文学也是这样,你说文学已死或小说已死,这都不算本事,说完了文学已死,然后写下去,说完小说已死然后再写一部小说,这才是本事。

至于文学期刊,它死不死和文学死不死没什么必然联系。自人类有文学以来,大部分时间没有文学期刊,李白杜甫也没看过杂志。所以,谈这个问题不用那么宏大,只需要就事论事。

最近我看到巴菲特正在大肆收购美国的地方性报纸——顺便说一句,报纸也经常被宣告将死或已死——我觉得他的看法很有意思,他认为人们总是会关心左邻右舍的事情,地方性报纸提供的信息即使在网络时代也依然有独特的读者黏性。巴菲特的话也不是真理,对不对还要市场检验,但我觉得他的思想方法是对的,我们现在很容易被一些关于天下大势的高论忽悠,反而失去了现实感。就文学期刊来说,中国这么大,有这方面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先生女士有多少?一百万?极少数吧?很边缘吧?但你在这一百万中抓到几万就可以生存下去。杂志本来就是分众媒体,过去我们的问题是难以准确地抵达读者,现在,在新媒体条件下,我想我们其实面临着新的机会。现在,《人民文学》由评论家施战军接任主编,您认为他所面临的办刊难度在哪里?他除了酒量比我差一点之外,在任何一方面都比我优秀。《人民文学》六十二年了,经历十几任主编,每一任主编都会赋予它新的活力。20个世纪80年代,文学刊物有“四大名旦”——“《收获》老成持重,是老旦;《花城》活泼新鲜,是花旦;《十月》文武兼备,是刀马旦;《当代》正宗,是青衣”。三十年过去了,您认为其地位和特点是否有改变?在您心中,比较认可的刊物有哪些?我认可《人民文学》。当然,我也认真学习其他刊物,包括你提到的“名旦”们,它们都是我非常尊重的刊物。我现在每期一定会看的是《文艺风赏》、《天南》,还有《鲤》,如果《读库》算文学刊物的话,那么还有《读库》。最近出现了一些新的“民刊”,都是民间办起的,如《天南》、《领悟》等等,您是否关注?您认为它们的前途怎样?它们的前途我不知道。但是,我确切地知道,文学期刊不能再老大帝国一样办下去。我对文学期刊的生存抱有信心,但这种信心是以变革为前提的。一本杂志,一定要和这个时代的生活、文化、人心和趣味保持活跃的对话关系,在这方面,《文艺风赏》、《天南》、《读库》这样的杂志都给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它们没什么包袱,比我们更灵敏。原有的文学期刊,我身在其中干了快三十年,我太知道我们是怎么想问题的。关于文学应该是什么样的、关于刊物应该是什么样的,有太多根深蒂固的定见,狭窄而傲慢;另一方面,面对世界的变化又慌张无措,两方面加起来,就怨天尤人。我看不出有什么好抱怨的,这个时代给文学期刊提供了广阔的可能性,问题是我们是不是准备好了去抓住它。毕飞宇在一次访谈中说到,中国的文学经济原地不动,文学在中国不值钱,您怎么看这个问题?如果你说的是稿费,那么的确是这样,前两年我就说过,千字六七十块到一百,这个标准十多年不变,而十多年来,大白菜的价格都涨了多少倍了。但事情可能也没那么简单,我有一次见一群英国记者,他们问到国内官方和民间的各种文学奖的奖金,每当我报出一个数字,下面就发出一阵低沉的惊呼,不是惊异于低,而是惊异于高。而且这两年一些重要刊物的稿费也有了成倍的提高。您是著名的评论家,每年大量地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纯文学,有人认为如今的文学已经存在一个大的变局,网络文学、类型文学已经占了文学的大半江山,纯文学已经成为“遗老”,您怎么看“纯文学”及其地位?看待文学或文化时我们可能需要一点历史的眼光。这个所谓大的变局也未必真那么大。如果你从读者的数量来看,从市场来看,那么自从四五百年前世界上开始有了文学消费市场到现在,你所说的那个所谓“纯文学”,它占据优势其实是很个别、很短暂的现象。20世纪30年代张恨水的读者也比鲁迅的读者多,明代那么多书坊,印的书绝大部分是通俗小说而不是李白杜甫;在西方,以市场而论,我们熟悉的那些著名作家也不是主流,主流一直是各种各样的类型文学。

所谓“纯文学”,其实是“新文学”。20世纪初新文学运动之前,我们有的除了通常所说的古典文学之外,就是大量的类型文学:黑幕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公案小说等等。所以,谈新旧,真要一点历史眼光,新的未必那么新,旧的也未必那么旧,今日之“新贵”恰是昔日之“遗老”。问题在于,我们要想一想:鲁迅、胡适、陈独秀那些人为什么要搞一个新文学运动?那一代人所思所忧所向往的,难道真的已成明日黄花?还是我们现在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做了汴梁?

我从来不反对网络文学、类型文学,相反,我认为它们使我们有了一个正常的文学生态。类型文学之所以厉害,是因为它满足着人一些基本的、重要的欲望和梦想。好比人要吃和睡,这是基础和前提,从时间上占了生命的“大半江山”,你不能说吃和睡是不正当不高尚的,但你也不能有一天发现了真理,宣布吃和睡将取代人的其他一切需求。

我自己爱读侦探小说,我妈爱看《鬼吹灯》,鲁迅的妈妈不爱看鲁迅,爱看张恨水。我不觉得这和所谓“纯文学”的生死有什么关系,这不是一个你死我活的问题。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把我们的世界规划成有了张恨水就不能有鲁迅,有了鲁迅就不能有张恨水,或者有了南派三叔就不能有莫言?

围绕纯文学的这些焦虑,就好比你天天替一个人担忧,指着他的鼻子说:你看看,你的邻居都开豪车啦!这可能确实是实情,但他是否一定也要以开豪车来衡量自己的生活?真正的问题是,纯文学是否有足够的力量坚持自己的意义,是否足够强健,是否保持着足够的创造力。近年来,一些“敌情小说”很受欢迎,也很受刊物的热捧,战争、红色革命……这些与当下人生活相距遥远的作品,为什么会有读者?为什么会流行这样的写作?《甄嬛传》更遥远,但是大家都爱看。“满城争说蔡中郎”,蔡中郎离当时都好几百年了。这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趣味,很正常。离我们最近的战争岁月和革命岁月必定要经历一个漫长的传奇化过程。那么,多年来,农村题材的小说一直占据纯文学创作的主要份额,而且在一些主流奖项中,这一类的题材写作获奖居多。如今,连农村的人都往城市里挤了,谁还愿意读农村题材?有人认为这也是使得纯文学与读者之间产生隔膜的一个主要原因,您怎么看?这类题材中积累了太多的审美成规,作家、评论家对这些很有把握,写起来很有把握,评起来也很有把握,就是读起来大家觉得有问题。但实际上,以我的感觉,情况并不像你说的那样占主要份额,越来越多的作家力图把握这个时代生活和经验的混杂状态和复杂性,不再简单地按工农商学兵来划分题材,那是刻舟求剑。但问题的另一面是,我们的文学话语系统、评价体系如果依然建立在过去的文学经验之上,那么你给他一个说不清是什么题材的东西他就没有话讲。在这方面,其实评论的问题可能比创作还要大一些。比如,现在有的评论家一谈文学的问题就说为什么小说里那么多都市白领,却没有农民工。农民工当然应该大写特写,农民工在现在的小说里一点也不少,很多,只是我们的评论家可能没兴趣看。而且,难道都市白领就不是劳动人民了?写了就不高级、不正确了?随着时代的变化,大量的新经验出现,这对作家是挑战,对评论家也是挑战。

同类推荐
  • 国家万岁:记因战争而伤残的中国勇士

    国家万岁:记因战争而伤残的中国勇士

    本书描述的是一名负伤的中国赴缅甸远征军军人,在从缅甸返回山东老家的路上,所遭遇的具有传奇色彩的经历。本书讲述了悲壮的中国远征军伤兵集体自焚事件,“二战经典戏剧”惠通桥事件,远征军伤兵闹事事件。中日骑兵队苏鲁战区恶战,智救八路军女战俘、日本军人化装进攻遭八路军伏击等传奇故事。作者苏建新以细腻丰富又不失幽默的笔法将抗战时期的敌后战事与生活,军人的爱意情仇等故事串在一起,构成了一部风云变幻,惊险不断,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精彩作品,让人读来耳目一新。难以放下。由于作者本人就是战争伤残军人,其独特的家庭背景和战史研究背景。
  • 答案很长,我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回答:林徽因诗歌精选集

    答案很长,我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回答:林徽因诗歌精选集

    本书甄选了林徽因的诗歌精华,既有对徐志摩情意婉拒的《情愿》,也有为儿子梁从诫出生而作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既有诗人的书信精选,也有新近发现的佳作《春天田里漫步》等,为你全面地呈现出一代传奇才女的诗意人生。
  • 禅与物

    禅与物

    作品从自然物象中发现禅意,用禅的审美方式解读物象。启示读者在大自然中返璞归真,在喧器闹市保持禅心,并在生活中体味禅意。山川风物与哲学、历史相互交融,是一部以作者切身体验为基础的自然哲理散文集。
  • 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

    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

    本书是俄罗斯“白银时代”最具个性、最富宗教感的女诗人吉皮乌斯的著名回忆录,也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诗人交游极广,名噪一时,她和丈夫开办的家庭沙龙一度成为彼得堡文化中心、俄国知识界的一块绿洲。她以敏锐和细腻的观察力、非同一般的表达力,刻画了一系列独一无二、有着鲜明时代特征和个性的人物,真实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文学界、思想界、宗教界及上流社会的种种情状和怪相。
  • 游酢新论

    游酢新论

    收录近十年来的文稿近40篇,内容包括游酢的历史功绩、影响和评价,游酢理学思想、诗风、书法等方面的论述,以及福建游氏源流考述等,比较客观地探讨了“程门立雪”以及“道南”源头活水、“道南酋”、游酢的交往文化氛围等论题,尤其是成穗典故“程门立雪”,乃尊师重教典范,影响广远,数篇专稿集中推出,以为“程门立雪”920周年之纪念。总之,“游酢新论”(续编)涉及方方面面,颇出新意,是传统文化探索者坚守的成果。
热门推荐
  • 记忆中的汇成

    记忆中的汇成

    这是我一次真实的经历,我在汇成企管公司呆了两个月的时间,也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
  • 我的管家叫赵云

    我的管家叫赵云

    穿越回东汉末年的秦羽,在失败之后,发现自己带着天赋异禀的身体又穿越回去。并且,不止他一个人跟他穿越了。。一开始可能有点啰嗦,第一次写这种风格的,请谅解,慢慢会好起来的。
  • 都怪时光太迟暮

    都怪时光太迟暮

    【重生、虐渣、宠文】传闻封少冷漠薄情,但对其青梅竹马的妻子是宠上了天。“听说昨晚您被封太太关在门外跪了一夜,是不是真的?”某人眼里尽是宠溺:“我家夫人太调皮了,只能惯着她。”“为什么封太太要把您关在门外?是不是发现您去鬼混?”某人还没来得及回答记者的问题,夏七七的声音就传了出来:“今晚搓衣板继续跪!!”“好的老婆。”某人立刻道,留下众人在风中凌乱...欢迎加入《封少有点甜》粉丝群,群聊号码:312511660
  • 惟为伊魔渡众生

    惟为伊魔渡众生

    主角原本是受万人敬仰的圣皇,在与魔皇最后的交战中,两败俱伤,但实际上却是一场误会。等他回过神来,他已然重生,但,他却成了魔,原本为圣的他却一步步向魔的巅峰走去,只因爱恨情
  • 穿越之东界大陆

    穿越之东界大陆

    一个普通平凡的杨仙仙,因为天天加班导致在这过程中猝死,来到了异世——东界大陆。面对强食弱肉的世界,为了保护东界大陆的生存,改变这个世界,杨仙仙开启了另一种修炼的道路……
  • 缔梦

    缔梦

    梦岚,圣曜大陆级势力一员。却总能化腐朽为神奇?这一切都源于一个人——战魔,一个拥有潜龙剑和部份源典的强者。源典是神界趋之若鹜的至尊法决,却是千亿年前主宰留下对抗异族的一招暗棋,而主宰的佩剑潜龙剑却是开启这法门的钥匙……有道是有心算无心,蒙敝在这精心编织的谎言里。与天博奕的梦岚,是束缚在主宰,战魔的手里化为一枚棋子?指哪打哪?还是挣脱枷锁,扬眉吐气斗诸强。一遇风云,扶摇直上变化龙?
  • 网恋变成现实

    网恋变成现实

    一个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因为专业难找工作,整天都宅在家里打游戏,一不小心把等级刷满了,进入到了高级联姻界面。认识了一个男生,然后。。。嘿嘿(笑容逐渐变态)
  • 修七世真元气,变鬼谷子落花

    修七世真元气,变鬼谷子落花

    修七世真人,念往生咒来到了奈何桥匆匆投胎做人,忽然祥云一束赤脚大仙领命来带紫兰七魂八魄回天庭复命,没成想妖风大作,暴雨扑面,大仙带着紫兰魂魄来到城隍庙避雨,墙角一个十多岁男孩卷曲在墙角,哭声悲切,紫兰关切的问:"小弟弟为什么如此悲泣啊?"”我来这里我娘怎么办啊?”又一声伤心哭声!“呜呜-呜呜”。”姐姐求求你能帮帮我吧!”乘着大仙眯眼时间两个人换了灵魂来到黄家投胎,做了黄管家女儿。起名彩萍。小云儿却来到了紫竹林做了花神,名唤黄芪。紫兰后遇到法师张道人亲传、八卦风水、奇针八脉,八十四挂天地灵符咒,用催魂咒控制皇后三魂六魄,平安生了九阿哥,做了皇宫珍妃娘娘。封号瑞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盗墓追思录

    盗墓追思录

    五十年前,一块古玉现世,给每个接触到它的人带来挥之不去的诅咒;十五年前,被生活所迫走投无路的我被恩师收入门下,从此踏上了一条盗墓不归路,过上了一种自己无法左右的飘摇人生。古玉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宝藏的惊天秘密,我会遭受怎样的诅咒?天意还是算计?死亡还是重生?古玉给我们的,除了诅咒,还有什么?地下,有太多的宝藏等着去发掘;史上,有太多的传说等着来证实。请听我给你慢慢回忆,慢慢勾画出一个真实的盗墓人生。请记住:抉、断,考的是人性;生、死,见的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