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868500000005

第5章 寻求教师 学生 文本之间的动态平衡

2012年7月19日至21日,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商务印书馆·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安徽省池州市举行。我任初中组评委,对20日下午的5节课做现场评课,在此对16节课进行总评。

努力在文本和学生之间搭桥、摆渡,使搭桥和摆渡自然、没有障碍,便于学生过河,甚至学生愿意主动过桥过河,是教师要努力追求的境界。这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寻求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动态平衡。

这次观摩研讨会覆盖面广。选手来自16个省市,教龄从5年到20年不等;执教篇目有散文、小说、古诗文,也有现代文;有阅读教学,也有作文教学。在教学中所反映出来的进步和暴露出来的问题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有一定的代表性。

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主要手段

16节中有8节古诗文课。除安徽汪雅虹老师执教《香菱学诗》和上海张贤臣老师执教鲁迅古体诗《诗二首》(《自题小像》《自嘲》)外,其他6位老师不约而同地以诵读为主要教学手段,适合初中古诗文作品的特点——合辙押韵,整散结合,节奏感强。

最突出的是河北省沧州市第十四中学席惠敏老师执教的《湖心亭看雪》。她以读带赏,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扎实地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她以手势引导学生寻找朗读“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感觉,学生的朗读立刻有了提升,很快领悟了文句意境;以记住文句开头字的背诵方法落实当堂背诵课文的教学目标。这两种方法可见出席老师教学之匠心:手势法化抽象为具象,很好地解决了教学难点;抓头背诵法则是教师教给学生的一种学习方法。遗憾的是席老师在下课的时候说“谢谢同学们的配合”,流露出她在课堂上的“主宰”意识,希望今后能端正教学意识。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乌金山中学裴晓霞老师执教《与朱元思书》也较为突出。她以读代讲,以诵读贯穿始终,使课堂在琅琅的诵读声中悠扬地飘动。诵读在语文教学尤其是古诗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是很多老师或许因为自身诵读的功底不够好,往往以生硬的分析充斥课堂,学生在味同嚼蜡的解析中恹恹欲睡,甚至由此导致学生对语文课产生厌倦情绪。

两位老师的案例说明,巧妙设置诵读环节可以使课堂基本实现教师、文本、学生之间的动态平衡。

阅读教学不能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

无论教学长文本还是短文本,都不能停留在文本“是什么”这一认知层面,而应引领学生进入“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层面,使其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和审美享受,提升欣赏与审美能力。

湖南省邵东县一位老师执教的《小巷深处》(语文版教科书中的一篇文章),文章内容简单,篇幅较长,写一个盲人女子收养女弃婴并抚养成人,而养女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反感养母,最后终于悔悟的故事。她重点分析文章写了什么这个比较浅层次的问题。篇幅较长,学生又没读过,所以教学推进比较缓慢,甚至有点凌乱;文本没有难度,挖掘又比较浅。若是联系主旨开掘,可以翻出一些新意。比如,主旨固然是讴歌母爱的伟大,可是面对着被生母遗弃的现实(我们甚至可以推想,生母不是盲人),收养自己的是一位盲人,是不是衬托出生母的残忍?这种残忍也是对母爱的一种衬托。

江苏省无锡市一位老师执教一篇自选文章《凡·高的坟茔》。从课堂流程看,她的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文本展开,首尾圆合,几乎无可挑剔。课堂语言流畅,掌控能力强,表现出教师比较稳定的教学风格,这一点就是我很看重的家常课上法。从教学目标可知,重点是把握文章主旨以及品味语言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属于“内容”层面;从教学效果看,的确落实了这两个目标。值得商榷的是,虽然很好地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要是再向前迈一步追问“为什么”,比如,题目是“凡·高的坟茔”,文章为什么写了那么多表面看来与凡·高坟茔无关的内容?“从凡·高的画《向日葵》《农鞋》中你看到了什么”这个教学环节,有脱离语文之嫌。

以上两位老师都停留在“是什么”层面。安徽汪雅虹老师执教的《香菱学诗》一课比较好地体现了教师、文本、学生之间的动态平衡。她制定了“学习香菱勤勉好学,以苦为乐的求学精神,把握香菱的形象”“感受香菱的悲苦人生,理解这一形象的悲剧之美”的教学目标,并通过“初识香菱—走近香菱—深读香菱—香菱悲歌—再读香菱—香菱颂歌”等几个环节得以实现。

福建省福州市四中桔园洲中学衷颖老师执教的《喂——出来》则前进了一步。衷老师五年教龄,在参赛教师中教龄属于较短的,却表现出不俗的教学功底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她没有一味地分析这篇科幻小说“写了什么”,而是很智慧地引导学生梳理情节,品读探究,把视野引向了“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设置的问题恰当,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重点阅读段落的教学也较好地解决了长文本处理上的诸多问题。在课堂活动环节的设置上也具有新意,请学生续写小说的结尾,强化对文本“为什么这样写”的认知。这节课是这次观摩课中处理长文本比较成功的范例。

随机应变是教学的基本要素

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比如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与预设相左,甚至背道而驰,教师是躲避、含糊其词,还是武断“扼杀”?马上要下课,既定的教学内容还没讲完,是继续讲,还是戛然而止?……从对这些“突发事件”的处理,可以看出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

辽宁省本溪市高台子学校张琳琳老师执教的《金色花》,是被学生救活的一节课。请学生读课文,然后自己范读,请学生评价,一个聪明伶俐又十分可爱的小男孩儿指出,这样的散文诗还是我们孩子读比较好,老师读得不如同学读得好。这样的一席话激活了课堂,张老师及时抓住这个动态的课程资源,请这名学生当评委,评价课堂上发生的一切。这篇课文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4课《散文诗两首》中的一首,是自读课文。虽然教者在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基础上,教了意象概念、意象选择的特点及抒情方法等内容,但不可否认的是这节课容量太小,应做适当拓展,增加课堂厚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汇贤中学的陈辉霞老师执教《爱莲说》,在与学生见面时得知学生学过的情况后,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改变,这一点我十分看重。陈老师大约也是五年教龄,但课堂驾驭能力强,很快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当让学生翻译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时,她看到学生要使用教辅书便加以制止;当这个学生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时,她没有越俎代庖,也没有找其他人来翻译,而是耐心地教给这个学生翻译句子的方法——古今词语替换、组词法……有了这个环节,后面的句子学生翻译起来流畅了许多。她还重点分析了“濯”“亵”的字形字义,征引《易经》《论语》等典籍揭示“君子”的含义,增加了课堂的厚度。在最后介绍作者时所使用的描述语言,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她的课也很好地实现了教师、文本、学生之间的动态平衡。

广西桂林市保贤中学周小龙老师执教的《给作文看病——作文修改课》,是本次活动中唯一的作文课,也是我最称赞的有教学创意和胆识的一节课。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比阅读教学还要严重,常规教学中作文教学无疑处于尴尬无奈的境地,更何况在这样的会议上上观摩课。周老师敢于大胆尝试值得称赞。他巧妙地设置“作文修改病院”,还别出心裁地给“病文”分科,引导学生“诊断病情”“开处方”。这样的操作,拉近了学生与修改的“病文”的距离,使学生由从前被动地接受教师评语变成主动参与;结合大屏幕,把以往静态的、教师的个人行为转变为动态的、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当然,周老师给出的“病文”之“病”不像他分析的那样简单,因此使得他的“诊断”和“开处方”显得过于唯一。假如他在教学中能说出本文“病症”不止一种,但今天只治这一种,其他的留待以后依次“诊治”,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等类似的意思,恐怕就能免去一些争议了。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条件。这样大型的赛课,执教者若没有家常课的一定之规,没有规范与灵动,刻意为了营造出好的课堂效果而为,忽视学情,不善于抓住动态的课程资源,不会上出好课。

同类推荐
  • 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爱国主义名人事迹选编

    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爱国主义名人事迹选编

    德育的短效,已成为社会、家庭、学校、教师极为关注的热点。如何提高德育效能,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主体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是一个主体主动的、不断深化的建构过程。学生的道德养成同样也是由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不断建构的过程。学校德育应紧紧把握这一特点,构筑德育的网络体系,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持续教化。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学校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在新的形势下,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成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根本要求;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全面加强学生工作的时代课题;如何面对新环境、新对象,对高校的育人定位,育人理念,育人内容,育人方法、手段,育人机制,育人服务保障等提出的新要求、新标准和新挑战,切实摸索出一套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教你制作日常电子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教你制作日常电子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教你制作日常电子(最新版)》是一本自然科学类读物,系统的介绍了有关生物标本创意制作等方面内容,并附有具体的操作过程和实践步骤。《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教你制作日常电子(最新版)》不仅能丰富青少年朋友课余生活,提升其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其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协调发展,从而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王子与贫儿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王子与贫儿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教你打曲棍球·高尔夫球

    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教你打曲棍球·高尔夫球

    21世纪,人类进入了新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素质教育,尤其是进行身体素质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球类运动是世界上开展的最广泛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广大体育爱好者乐于观赏和参与的体育运动。经常进行此类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提升身体的协调性,而且还能增强我们的自信心以及培养团队精神。
热门推荐
  • 我和前任死磕到底

    我和前任死磕到底

    我和他从小就不对盘,更悲催的是他还是我前任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以前会和他在一起
  • 四月时

    四月时

    青春就是这样,当时毫不在意,无所畏惧,正是那份冲动和莽撞,让青春精彩,让我们回忆。曾经有人对我说,当时年少做了很多错事,但喜欢你一直都是真的。我最爱林徽因的那句诗词----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 山木有知多幸运

    山木有知多幸运

    “我叫沐知知。”“沐知知,我们在一起吧。”多幸运在那个炎热的夏天让我遇见了你,真好~
  • 日本大败局2:激战中途岛

    日本大败局2:激战中途岛

    本书讲述了美日在太平洋的大对决。日本偷袭珍珠港,在太平洋战场上一度占据上风,美、英、澳、荷联军节节败退,东南亚等地迅速纳入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但是,在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之后,美国将开始反攻,日本终将尝到惨败的苦果。本书将太平洋战场上日军与美、英、澳、荷联军的主要战役进行了全景式描写,对双方战役指挥、指挥官及士兵素质、情报运用、武器配置及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对比,并配以近百幅珍贵历史图片,将读者带入硝烟弥漫的二战战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狩人猎心

    狩人猎心

    他在13岁生日时,拥有了自己前世的记忆,前世他被自己的未婚妻所杀,800多年过去他重活一世,前生今世两个独立的灵魂已成为一体,昔日的未婚妻已从公主变成了统一世界的女皇,不知道该如何去追上比他多修炼八百年的她呢?
  • 向孙子学计谋:最有中国味的谋略之道

    向孙子学计谋:最有中国味的谋略之道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我们应当站在更高的角度来重新认识,要不断发掘传统文化的优势,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将之转换成有效的资源和力量。左燕编著的《向孙子学计谋:最有中国味的谋略之道》不仅孵释孙子计谋的内涵,而且结合实例进行解说。对于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向孙子学计谋:最有中国味的谋略之道》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主旨为生活和工作提供经验以供借鉴。
  • 你亦是荣耀

    你亦是荣耀

    江宣:“你有打算参加电竞比赛吗?神秘网友:“不打算。”唐羡华:“打游戏不好!”……江宣:“我好像有喜欢的人了。”神秘网友:“哦,是吗?”唐羡华:“又是为恋爱苦恼的一天。”……江宣:“我今天向她表白了,她……拒绝了。”神秘网友:“我们-……见一面吧!”唐羡华:“单身最好!”
  • 创真战神

    创真战神

    讲诉一个变异机器人类,如何修真,如何在奇幻修真异世界中,与人妖斗,与神魔斗,与天地斗,与苍穹斗的精彩故事。职业军人萧朗在死前签下一份捐赠遗体协议,最终被联邦政府秘密研制成超级机器人“终极四号”。当萧朗重获新生醒来后,发现自己已经远离星际时代,眼前出现的却是一个充满古风的异世界,而他的身体也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化……
  • 她叫我大叔我叫她大婶

    她叫我大叔我叫她大婶

    总有一种邂逅会让你感觉是上天安排的缘分,从那一刻起你会变得爱表现或者是爱卖弄,伴随着时不时的心跳加速、细胞膨胀、面红耳赤,你有限的智商会得到无限的发挥,以便讨好、蒙骗对方。你会把接下来的一系列场景设计的繁花似锦、自以为是。可……你不是导演,你也不是编剧,你只是那个提出建议会被导演当做耳旁风的男猪脚,嘴里还嘀咕着要刺瞎导演的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