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868500000006

第6章 学情永远是教学的前提

参加全国高中语文教师赛课活动,负责点评最后一个单元的课,四节被我“差评”的课,其共性就是不顾学情变化,只关注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导致教学效果差。赛课规则规定每位老师准备四种课型:现代诗文教学、古诗文教学、作文教学、高三复习专题。承办学校不同意高三学生参加教学活动,临时换成高二学生,这一变化已经在预备会时通知参赛者,至少有两天时间调整教学策略。我点评的就是抽到高三复习专题的四节课。这几位老师都是按照当下的高三复习套路设计教学,基本上以程序性知识为入口,先讲解,然后训练。都是省里推荐的选手,面对把高三学生换成高二学生这样的变化,无视学生有一年的认知上的差异以及在积累厚度上的不同,不能根据学情变化调整教学策略,不能不说是遗憾的。透露出来的问题,表面上看教师更关注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不关注学情的变化;本质上却是教学根底不够扎实以及教学机智尚有欠缺。不能拿死的计划面对活的学情这样的常识没有达成共识,有的老师甚至认为,根据学情调整教学策略这是对教师的苛求。参加大型赛事,先要有扎实的教学功底与灵动的教学机智,而不是无视变化地“照本宣科”。对这四节课我以批评为主,让几位老师很没有面子,但是导向性必须强调,否则就是不负责任。

如果说上面提到的几位中青年教师还是“准名师”,那么,名师的课又如何呢?长期以来各种形式的名师“示范课”“观摩课”层出不穷,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渴望发展的青年教师提供了较好的课例,甚至有不少人从中找到了自己发展的方向。这些课往往教师也不熟悉学生,课前时间有限又不肯比较充分地了解学生,一些课同样存在着不足;而一些青年教师不明就里,误以为凡是名师的课就是好课,就应该模仿。名师的课堂同样要以具体的学情为前提。

作为有20年中学教学经历的教研员,我每年也上所谓的“观摩课”,自知也存在许多不足,但是在尽可能了解学生、选好教学的起点、与学生在课堂上真实学习等方面还是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面对不熟悉的学生,在上课前才与学生有极短见面时间,如何较充分地了解学情?我的做法是前置性学习,提前发问卷,与学生见面时收问卷,然后对问卷进行分析,根据学情确定教学策略。这种做法很“冒险”,可能手忙脚乱,还可能“丢丑”。无论是准名师还是名师,甚至“大师”,课无论多么“精彩”,若以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才华为出发点,把学生视为自我表现的棋子,不把学生放在眼里,不是通过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则还没入流。

从学情调查中确定教学目标、重点及难点

教学目标的确定(包括重点、难点)必须来自学生的实际,主观臆断教学目标,很可能使教学出现偏差。

我在深圳一次“名师课”活动中执教《小石潭记》,根据教学进度报的课,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比较靠后的单元。本以为上课时进度差不多,当我到班级收提前发放的问卷时才得知,不仅这一课学完了,而且正在学九年级上册,是为了初三提前进入复习而抢进度。我一向反对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假学习,这不仅是对班级任课教师的不尊重,更可怕的是把上课搞成作秀,学生成为教师自我展示的棋子,成为配合教师表演的道具。有的学生善意地告诉我,他们一定像没学过那样“配合”我。这是我不能接受的,我当即宣布,我们把这节课改为《小石潭记》的复习课。

以下是我的调查问卷:

1.认真阅读书下注释,查字典,大体上能读懂课文,能熟练朗读,最好能尝试背诵全文。

2.看看题目与课文之间有什么关系。

3.小石潭主要特点是什么?文中表达作者情绪的词有几个?

4.从课文中找出一个字概括全文特点,你找的是哪个字?

因为已经学过本课,第一题完成得非常好;第二题完成得非常不好,说明学生没有文体意识;第三题完成得也很好,说明任课教师在落实基础知识方面很扎实;第四题完成情况最为复杂,53人中20人找到了这个字,33人找的不对。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我确定这节复习课的教学目标为:

1.在已经熟读并能背诵课文的基础上,对能概括全文的“清”字达成共识。

2.理清本课的文题与内容的对应关系。

第一个教学目标同时是教学重点,因为多半学生对“清”能概括全文特点存在困惑,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能性极大,毕竟有一少半学生对此有正确认识;知道的20人与不知道的33人可以通过讨论、争论达成共识,也就落实了重点。第二个教学目标是教学难点,所谓难点本质上并不难,但学生没有形成对传统文体独特性的认知,在教学中是从无到有的突破。

从教学过程看,以上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设定是恰当的,从学情出发是关键的举措。

从学情调查中确定教学的起点

如果是自己教的学生,我一定了解他们的相关积累,找到其“先拥知识”,因为每一节课都不是从零开始的。但是面对所谓“观摩课”,是否能比较好地找到教学的起点?这就更要关注学情,在有效调研中找到教学的起点。

我在南京市参加散文教学研讨会,执教《赤壁赋》。篇目是会议主办方提供的,系“点课”。上课之前看到课表,共同学习的是高二年级某班,而苏教版《赤壁赋》是必修一中的课文,学生已经学过。我于是调整策略,临时改为《赤壁赋》复习课。

具体做法如下:

利用上午课间时间到班级发放小问卷,有25人提交。我一边听其他名师上课,一边整理学生的问题,归纳如下:

1.是否在积累了实词、虚词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对“赋”这种文体有什么了解?(许多同学知道赋体的发展、辞采、对话体等)

3.对这节复习课有什么建议?

(1)落实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句子翻译。

(2)谈一些与本文有关的作品,多联系后学的文章。

(3)向深处开掘,如思考作者写法的深意、作者的心境、社会背景等。

展示以上内容之后,我就对文言词语积累的问题提出建议,希望大家在平时用卡片积累,化整为零,厚积薄发。

教学重点确定为“向深处开掘,如思考作者写法的深意、作者的心境、社会背景等”,而课堂教学的起点确定为“苏子何愀然”。

在比较充分地诵读、背诵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寻找“苏子愀然”的原因,与学生共同探讨,并达成共识:苏子是听了客人的“呜呜然”的箫声才“愀然”的。再追问客人是怎么吹箫的,并达成共识——“倚歌而和”,解析“倚”“和”的意思即可知“客”是根据苏子唱的歌词而配的乐;而歌中“香草美人”的特定意象并非如字面的意思,恰好有学生指出苏子的歌分明另有怀抱;这时回顾我把作者写成“苏东坡”而不是“苏轼”,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记承天寺夜游》与刚刚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了解作者在黄州的遭遇。至此,“苏子何愀然”这个教学起点顺利撬动了全文的结构,此时板书一个“情”字,既是对主与客此时情绪、情感变化的梳理,又是对作者人生遭遇的观照。再倒推到第一段所写的景,表面看来飘飘欲仙,却是在人生困厄之时,只不过作者手法高妙,含而不露,借着箫声才流露出“愀然”的心绪。

最后同学生探讨第四段怎样用一个字来概括,学生提出了变与不变是关键,我指出单从此段的议论看,并不能很好了解作者何以突破现实困境,学生在我的启发下用一个“理”来概括。限于时间,我把相关资料留给学生,请大家课后参考《庄子》《楞伽经》中的相关文字,体会此时的苏东坡不是靠着儒家思想,而是靠着佛老思想完成的思想突围。学生也谈了自己的想法,即作为赋,苏东坡虽然用了主客对答的传统结构,但“主”与“客”未必是两个人,很可能是理想的苏东坡与现实的苏东坡在争论,这正是苏东坡在人生困厄时的精神突围。

因为学生有要求联系一些课外的相关作品,我提供了几首词,并留一个弹性的作业:手抄黄州时期苏轼作品,并写一个小序。

动态生成的板书如下:

赤壁赋1 苏东坡2

苏子何愀然3

景7

↗↓↖

主5→情4←客6

↘↓↙

理8

板书纵向三个字:景,情,理,这是全文的脉络;横向两个字,对着“情”字,左边写“主”,右边写“客”,这是全文的结构,强化赋的文体特点。

若是新课,我将按照文章顺序由景到情、由情到理展开教学;但面对复习课,根据具体学情,则不必从头至尾顺序展开,而是抓住“苏子何愀然”这个文章要领,从中间向前面倒推原因;然后再向后顺推“理”的层面,想深入探讨而课堂时间不允许,便将有效的资料作为拓展请学生课后自读。复习课不能面面俱到,要抓住一点深掘下去,让学生探测到深埋其中的宝藏。从课堂教学效果看,虽然高一阶段学过这节课,但当时教学突出的是翻译,未做深入的章法探讨,对“苏子何愀然”这个问题也没有涉及。我从学情调查中发现了这个问题,以此为教学起点是恰当的。

从学情调查中确定教学文本解读的切入点

学生对文本的认知与教师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若不对学情充分了解,教师的预设可能与学生的需求存在冲突。从教学的角度看,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不存在所谓的讲深讲透,并非教师对文本理解得越深刻就要把所谓“深刻”都教给学生。教给学生的,应该是最适合他们的。

我在郑州为参加国培的特岗教师按教学进度上了一节《愚公移山》“观摩课”,事先向学生发放了问卷,问题整理如下:

1.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文字,力争课前会读;提出未解问题。

2.本文有几个人物,他们对移山持什么态度?

3.愚公移山对你有何启示?

学生提出的问题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问题,对文体的疑问。学生对寓言有什么特点、寓言与其他文体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列子是谁、《汤问》是什么内容等提出疑问,对于基本没有形成预习习惯的学生来说,文体知识直接告知他们最为便捷,但不能止于此。

第二类问题,对文本意义的疑问。班级50多人中有40位同学对“本文通过记叙愚公移山的故事想说明什么道理”存在困惑;与此相关的问题还有“愚公移山有没有意义”;23位同学质疑“文章为什么要写二山的高大”;16位同学提问愚公为什么要移山;10位同学提问为什么移山而不搬家;还有不少同学提问,如果没有操蛇之神的帮忙,愚公能否移山成功。

第三类,对文本细节的疑问。比如:文中用愚公和智叟进行对比有何用意?作者既然肯定的是愚公精神,为什么又说愚公“愚”,智叟“智”?文章写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跳往助之”有何用意?愚公为什么能感动天帝?众人为什么支持愚公?

综合上述三类问题,我把介绍寓言文体知识作为文本解读的切入点。学生经过课前预习,已能顺畅朗读课文,对基本情节也了然于心。我请大家联系小学以及初一学过的寓言故事,提问《愚公移山》故事是否真实,学生一致认为故事不是真事。再围绕第三类问题走进文本寻找解决方案,请学生对文中人物进行分类,学生归纳出支持移山派与反对移山派,我又追问为什么支持的人多、反对的人少,学生讨论后认为,两座大山其实象征的是困难,并非山本身。这时我又联系第二类问题,请学生讨论到底是移山好还是搬家好,学生一致认为,移山好,因为搬家就是绕着困难走,虽然自己比较省力,但山还是要挡着子孙后代以及邻居的路,这就顺便把为什么大家都支持愚公的问题也解决了。这时我又重申,寓言的特点,写的虽然不是“真事儿”,表达的却是“真理儿”。根据学情不仅确定了教学文本解读的切入点,同时又是着重点。

从学情调查中确定教学实施策略

教学实施策略是对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对重点、难点的突破。为了教学过程流畅,很多教师都喜欢用封闭的教学设计,用演绎的逻辑结构,课堂教学的终点只能是认同教师的观点。这种做法先设好严密的逻辑圈套,然后使出浑身解数把学生拉进圈套。这样的教学实施,本质上是方便如何教的策略,不是方便学生如何学的策略,而我关注的是后者。

我在2012年4月执教《师说》一课,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尽量查工具书,结合注释通读课文,然后把疑问提交上来。这所学校是普通中学,学生学习习惯也不是很好。即便如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任课教师调动起来,课前就自行进入了积极的学习状态,达到了“愤悱”的境界,动机被点燃,于是课堂的交流就比较流畅。学生提交问题比较晚,上课时打字员还没有把问题打印出来,我先与同学交流预习情况,检查诵读情况。我与听课的教师同时在课堂见到这些问题,根本来不及分类,于是就把分类当作问题,请学生现场完成,我也借此机会思考。这样的真实场景让我痴迷,我不喜欢让学生认同我既定的结论,喜欢学生推翻我的预设,从而师生共同达到一种全新的思维境界。我喜欢“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感觉。学生提出的疑问如下: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各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论证从师的道理?用了哪些论证?对比手法的作用是什么?

3.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本文写作方法是什么?用这种方法的目的是什么?

4.本文为谁而写?何以见得?作者为什么为一个资质平平的李蟠写这篇文章?

5.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从师?从师的标准是什么?

6.文中两次出现“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作用是什么?

7.作者为什么发出了“今之众人,……而耻学于师”的感慨呢?

8.本文讲了许多跟从老师学习的道理,过多地讲道理会不会使文章显得死板?

9.作者的观点有哪些意义?对今天有什么影响?本文的风格是什么?写作特点有哪些?本文是写给李蟠的,其实质是什么?

10.作者是否以为李蟠写文来反映当时的社会?是否在号召莘莘学子虚心拜师呢?

……

从调查问卷中共归纳出17个问题,我确定了先做减法的策略,把解决不了的大问题删去,把和文本关系不大的问题删去,然后合并同类项,就剩下了7个问题。碰巧一个问题是另一个问题的答案,也减掉了。

面对学生提出的诸多问题,现场急中生智产生教学实施策略,学生对问题的删除过程就是深入文本的过程,师生在共同的“减法式”删除的策略中达成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综上,无论是家常课,还是所谓“观摩课”,都要以学情为前提。教学一定要基于学生方便学,而不是教师方便教。

同类推荐
  •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话说材料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话说材料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本套丛书集知识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及教师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套实用工具书。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形意拳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形意拳

    形意拳是我国著名而古老的优秀拳法之一,与太极拳、八卦掌并称为我国三大内家拳法,在中国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发展历史悠久,拳法风格独特、内外兼修、朴实无华、简单易学,具有很高的身体锻炼价值和防身御敌作用,自问世以来,便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 学生水上与冰雪运动学习手册—教你学游泳

    学生水上与冰雪运动学习手册—教你学游泳

    水上运动是集竞争性、观赏性和刺激性于一体的、富有现代文明特征的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为了区别于陆上和空中体育项目,全部过程或主要过程都在水下、水面或水上进行的体育项目。
  • 小勋爵

    小勋爵

    《小勋爵》被誉为伯内特夫人的经典作品,多次被拍成电影。故事里的小主人公塞德里克是个善良而可爱的小男孩儿,与妈妈相依为命。生活虽然清苦,但过得快乐而满足。命运在他七岁的一天发生了转变,他不得不离开妈妈,被接到自己的爷爷——多琳考特老伯爵身边生活。可是老伯爵是一个冷酷自私还偏激的老头儿,对塞德里克的母亲一直怀有偏见。但塞德里克心里充满了友善和纯真,不仅赢得了老伯爵的用人和佃户的爱,也感化了老伯爵坚冰一般冷硬的心。
  • 金银岛

    金银岛

    故事从一家名为“本葆海军上将”的老旅店展开。少年吉姆居住在宁静的小海湾,和父母共同打理自家经营的旅店。一位老海盗的到来,打破了他们原本安逸的生活。平时在旅店里,吉姆忍受着老海盗讲的一些让人感到害怕的故事——关于绞刑、海上暴风雨、德赖托图格斯群岛、拉丁美洲的荒凉地带和野蛮风俗。不过这些故事对一直生活在宁静村庄的人们来说,虽然有些恐怖,却既新鲜又刺激。没过多久,老海盗由于性格暴躁,又嗜酒如命,最终死于中风。吉姆和母亲打算从水手箱中拿回老海盗欠下的住宿费,却意外发现了一张藏宝图。随后,在医生利夫西、乡绅特里罗尼和船长斯莫利特等伙伴的支援下,吉姆前往金银岛寻找宝藏,航海之旅就此开始。
热门推荐
  • 明日之花

    明日之花

    男–张贤国(35岁,高丽大酒店常务,工作狂,毫无恋爱史,在工作上比任何人都冷静的他在遇到珍京后开始改变。)女–石珍京(23岁,漂亮,惹人爱的酒店花店实习生,富家女,家里坐拥巨额财富的秘密园林)一直巧遇就是缘分吧。第一次碰面在从洛杉矶飞往韩国的商务舱上,第二次又碰在酒店大厅。就这样,反复偶遇的两个人对彼此产生好感并展开了甜蜜的恋情。相差12岁的同属相,两人在爱情面前缴械投降。有年龄差距的同属相情侣。可是两人的恋情又如此让人羡慕。可爱,惹人爱的珍京和温柔的贤国。
  • 焚天雷神

    焚天雷神

    这是一个以武为尊,弱肉强食,武者横行的大陆。武者之道,逆天罚雷,他是万雷之主,切看一个被视为废物的少年如何一步步踏上武之巅峰。以善至善,以暴制暴。手坏左拥右抱,脚踏嗜血之道。我要这天为我颤抖,我要这地为我臣服,我就是焚天雷神。小伤带你看不同的世界,不同故事,快意恩仇,艳遇不断。
  • 病王毒妃:鬼手女将军

    病王毒妃:鬼手女将军

    精忠报国,鞠躬尽瘁,功高盖主,上位者,不能容。一门忠烈,通敌叛国,满门抄斩。前世福泽,今世来报。魂穿重生,能否扭转乾坤?驰骋沙场,大小姐巾帼不让须眉。转战商户,大小姐依旧运筹帷幄。她言,上为者未有容人之心,我必反之!他笑,大小姐好才情,本王钦定,必宠之!看她纤纤玉手,如何颠覆朝政之事,报血海深仇…观病王追妻,如何俘获芳心,许一世柔情…
  • 昨天的世界与血瞳的你

    昨天的世界与血瞳的你

    夜幕降临的阿多尼斯,熙攘的夜市,清爽的晚风拂过街巷复古的酒馆,一群无聊的酒客,一个猥琐的擦着高脚杯的老板【?还有一个来喝霸王茶的黑发少年……这普通的一切,发生在一个普通的小地方一群奇怪的,欢乐的,闷骚的,无聊的爱奋斗的臭白痴们的故事……
  • 采妻戏

    采妻戏

    苏家有女名采,天资灵慧,性情温雅。力大无穷,目不识丁的汉子,你确定要娶人家?油头粉面的情郎,败了!一大家子的亲眷,服了!贪婪卑鄙的都尉,怕了!最后,秀图含笑的姑娘,嫁了!王爷,我是个宠妻之人,要不,这皇权之争,您找别人吧!夫人,为夫这般作为,您可满意?
  • 贫道向来以德服人

    贫道向来以德服人

    作为《天问2》游戏世界中的“绝世阴王”、“游戏体验破坏者”、“祖安狂人”,陆离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遭了天谴——他肝爆了。穿越到游戏世界中,成为NPC,身份则是鸡鸣山流云观的一名小道长。看看风水,杀杀妖怪,除除邪魔,日子本来惬意。直到观主离家出走。直到流云观被“强征”。直到第四天灾降临。小道长陆离暗下决心,这次一定好好做人,让那些玩家感受到爱与和平。感受到游戏中无与伦比的正能量。……PS.震惊!!天魔宗的搓澡工,数百和尚大乱斗竟然是因为这个……。
  • 城之边

    城之边

    MoralPeanuts,毛骗,意思是指街头的千门中人,他们有组织有纪律,混迹在城市的边缘。他们是高智商的艺术家,精密算计着每一步的计划,锁定目标,制定计划,精心布局,诱敌深入,最后把贪婪好色和为富不仁者收入网中。小偷看不起强盗,因为强盗没有技术含量;骗子看不起小偷,因为小偷没有艺术含量。每一件事,只要到了极致,就是一种艺术。这是一面镜子,反映社会的另一个层面。有些东西也许我们都看不到,但是我们都听说过,这是当下的故事,未来的传说。---------本书改编至同题材网络剧《毛骗》,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上优酷查看。
  • 我在异世玩手机

    我在异世玩手机

    一个全家人共同穿越后,重新走到一起的故事。
  • 储君嫡妃

    储君嫡妃

    她是金枝玉叶的国公府千金,单纯温婉却被一碗安胎药毒死一尸两命。“妹妹快喝了吧,这是本宫为你准备的安胎药。”善良的太子妃设计夺取了她的一切包括她肚子里刚刚怀孕三个月的孩子。深情的太子得知真相以后痛彻心扉,却不知道他的妻子是三皇子的细作监视他的一举一动,他自己却被自己的父亲赐死,死前他为了逆天改命用他的血和浠儿的血融合在一起,大祭司开启重生之路。
  • 在异世界带走女神的那个男人很强

    在异世界带走女神的那个男人很强

    他们说,是你在觊觎着我的花?我是神,众神之主。那又如何?你是人,足下尘埃。所以呢?我是神,世界我的。技安说的就是你吧。若我不让,你又能如何?蚍蜉蝼蚁,臣服才是尘埃的唯一出路…虽然世界之大,我确实如尘埃,但神不过是神而已,本来没啥事,为何要惹你惹不起的尘埃呢!